宋哲
Kung Fu Kitchen
在全球化时代,华人创业者在海外散发出耀眼的光芒。胡润百富“2021全美创新杰出人物评选”重磅发布,Kung Fu Kitchen 创始人宋哲入选最具潜力榜,并接受胡润百富专访。
一碗拉面,
足以让顾客收获心灵与饱腹的双重温暖,
这是宋哲赋予拉面的意义与美食逻辑。
从纽约“第一品牌”到世界“第一品牌”是他的野心,
“我呢,就是想让所有人,只要提到中国吃的,
就一定要提到Kung Fu Kitchen。”
01
秉持传承、创新、包容的精神
都说中餐店是华人从业者在海外的聚宝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老一辈创业者随当时的移民大潮走出国门,除了他们白手起家打拼起来的事业,中式餐饮也随之被推向了世界各地,他们的开拓为往后一代又一代的海外中式餐饮创业者,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时间行至21世纪初,越来越多的年轻创业者涌入华人餐饮这一赛道,他们在中餐之上,更多地融入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赋予中华美味超脱于食物本身之外的意义。来自东北的华人小伙宋哲(Peter Song)正是其中之一。
2013年,宋哲在位于纽约曼哈顿的美食天堂Hell’s Kitchen开设了第一家主打纯正中华面点专门店“Kung Fu Kitchen”,后逐年扩张,如今已在美国境内开设6家门店,并建立了一个中央厨房统一口味,规范配送。
看似简单朴素的拉面成为了Kung Fu Kitchen的绝对招牌。每天,拉面师傅在门店橱窗内龙飞凤舞拉拉面的场景,总能吸引不少来往客人驻足观看,进店一探究竟。此外,汤汁鲜美的特色小笼、中式炒面、饺子、春卷、馒头、包子、烧卖等传统面点,都是Kung Fu Kitchen桌桌必点的美味。
谈及自己对“Kung Fu Kitchen”的定义与理解,宋哲提到了“传承、创新和包容”三个词,他直言自己的愿景“不仅仅是开拉面店,更希望可以将中华美味带到世界各个角落,并使西方客人了解到中华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华人们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匠人精神。”
02
“打开食客的胃,先要打开他们的心”
生于东北的宋哲,血脉里带有天然的喜剧基因,这样的基因转化为他后天积极乐观、自信豁达的性格与心态。自幼学习表演,宋哲享受通过语言和肢体动作与陌生人建立联系的这种方式。
2009年宋哲随父母去到美国,原本计划继续深造表演,但面对语言障碍与高昂的学费,他毅然选择了退学,决定“去打工”。奶茶店、美甲店、按摩店、搞装修,刚开始,宋哲也曾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四处摸索。这时,还是舅舅的一句话点醒了他:“你不是想开拉面店吗?你去拉面店看看吧。”“对呀”宋哲心想,“我爱吃拉面,也爱拉拉面,为什么不去试试呢?”
宋哲住在纽约皇后区北部的法拉盛地区,这里大多居住着包括华人在内的亚裔人口,其中更有不少是偷渡者,他们年纪不大,但已然开始靠自己的双手谋生。
法拉盛黄金商城的负一层有一个老旧的餐饮广场,这里环境不太好,但胜在消费低,聚集了大量的底层打工人与消费者。宋哲在这里的兰州拉面店,找到了一份做学徒的工作。打工之余,他把自己在表演方面的积累也掏出来了,说段子、开玩笑,逗每个人开心,“(顾客)来的时候愁眉苦脸的,吃完面20分钟左右,跟他们简单说两句话,他们就能挺开心的。”宋哲直言:“我觉得我们的生活方式不应该是这样的,我们要可以快乐地去工作,而且这种快乐应该传递下去。”
一碗拉面,足以让顾客收获心灵与饱腹的双重温暖,这是宋哲赋予拉面的意义,也是他的美食逻辑。在拉面店打工一年,宋哲也开始构想自己的创业宏图——他想为拉面做一个纪录片,等到自己开店的时候,视频要放在每一个店面中反复播放。要一步步把自己的拉面品牌推向全世界,“有人的地方就要有他的拉面店”。
机会在2013年来到,这一年,宋哲拿出了所有积蓄,在曼哈顿时代广场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拉面店,并取名“Kung Fu Kitchen”,这时的他还不知道,这个品牌会在往后的数年间做到了纽约同品类餐饮品牌TOP1,但天生性格乐天的他总是对一切充满信心。他说:“我也不知道这个自信是从哪里来的,但我就觉得我可以干好。”
和许多在异国开餐饮店的创业者选择“入乡随俗”地融合与改变不同,宋哲没有选择迎合当地人的口味去做什么调整,他就是做自己和家人爱吃的东西,把自己能做好的做到最好。如今8年时间过去,宋哲觉得Kung Fu Kitchen最大的变化就是没有变化——口味没变、初心亦未曾改变,依然是取之社会、回馈社会。
03
“产品始终是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说到宋哲在创业途中最大的一次挑战,两年前开始爆发的“新冠疫情”的冲击就不得不提。疫情为整个行业带来了一次大洗牌,对于有些品牌来说,几乎就是灭顶之灾。而对于宋哲和他的Kung Fu Kitchen来说,更像是一次“应对危机”的积累与成长。
2020年3月,疫情蔓延至美国,受到影响,没有人去公司上班了,影院、剧院纷纷闭门,国外的游客、放假的学生都进不来,“曼哈顿空城了”宋哲抑制不住地高声说道。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宋哲也不得不关闭了所有Kung Fu Kitchen的线下门店,休息在家。
他在社区的聊天群里了解到物价飞涨、华人用餐难的情况,平时25美元一大包的餐巾纸涨到90美元,45美元一箱的大蒜,价格翻了四倍。宋哲一拍脑袋想起了Kung Fu Kitchen的中央厨房,“我可以卖冷链啊”宋哲说道,“可以卖速冻的。”不仅如此,他没有多加一分钱,反而把产品的价格降至了2019年的价格。
秉承“不赔钱、能保本就行”的原则,宋哲火速把原本可能积压在仓库中的产品全部售出,疫情期间反而低价出售“米其林”拉面的行为,还顺便为他圈了一波粉。
如今疫情逐渐趋于常态化,Kung Fu Kitchen的线下门店又陆续恢复了正常营业。很多人劝宋哲继续出售冷链产品,甚至鼓励他加价,宋哲没有接受,他觉得当初说好不挣的钱就绝不能挣,他始终坚守自己做人和做生意的原则,这是他的初心和底线,那句“取之社会、回馈社会”他挂在嘴边,反复提及。与此同时,他鼓励消费者更多地走进店里用餐,反过来又为实体店带来了新的流量。
如今,宋哲还是坚持拉面要做线下生意,纯粹的用餐之外,他也享受与陌生人聊天的感觉,让他打心底里有了更加实在的收获。疫情之前,他还曾开过几次“Noodle Learning 101”拉面课程。他在自己的Instagram上发布课程信息,感兴趣的顾客可以通过线上报名,再按约定的时间去到Kung Fu Kitchen的门店上课。效果很好,“几秒钟票就全部卖完了。”宋哲骄傲地说道。
04
建立合作关系,开拓销售渠道
更让他骄傲的是,每天都有美食博主自发地前来Kung Fu Kitchen的店铺用餐、拍摄打卡,视频发在Youtube等平台,“最高的点击率已经过亿了。”宋哲兴奋地和我们分享数据,Kung Fu Kitchen渐渐演变成了一家“网红餐厅”,这也代表了消费者对于宋哲及品牌的认可与赞誉。
在未来,产品依然是Kung Fu Kitchen不变的核心,此外,宋哲计划进一步进行工厂升级,线下门店供顾客直接用餐,中央厨房的冷链则与包括Costco、沃尔玛等商超建立起合作关系,开拓多种不同的销售渠道。从纽约“第一品牌”到世界“第一品牌”是他的野心,“我呢,就是想让所有人,只要提到中国吃的,就一定要提到Kung Fu Kitchen。提到Kung Fu Kitchen,所有人也会马上就想到拉面,这样就可以了。”宋哲坚定地说。
❖ END ❖
关于评选报名有关事宜,欢迎咨询评选小助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