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行车中,我们会根据路况来变换自己的档位,那到底为什么#汽车在行驶中为什么必须勤换档位#,原来大部人知道的都错了。
在行驶中的路况,可以说是瞬息万变。路况良好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一个合适的档位匀速行驶,比如我们在高速公路行驶时。我们就不需要频繁换档,有时候上了高速,挂上五档可以一直到下高速。就算是需要减速的时候,也可以完全用松油门的方式减速。
但如果在车多人多的市区或者车多路窄的乡村小路上,路况复杂,一会儿需要减速,一会儿需要加速。那就需要根据路况,车速选择合适的档位行驶才能保证安全,省油,对车的磨损最小。
如果在需要换档的时候不及时换档,就极易造成车速和档位不匹配的情况。车速档位不匹配的情况主要有两种:低档高速和高档低速。
那么这两种情况是怎样的,又有哪些危害呢?
低档高速,就是车速虽然提上去了,档位却没有加到更高档位。
我们都知道,档位越低,发动机的制动力越大,制动力越大相当于车的运动阻力越大,对车速的影响越大。车在低档位时,要想让车跑得更远,就要额外多加一部分油来克服发动机制动力。
多加的这部分油燃烧了是用来克服发动机制动力做功的,不能使行驶距离更远。不但造成了发动机动力损失,而且也造成了燃油的浪费,也就是说低档高速这种开车方式很费油。
高档低速,就是车速虽然降下来了,档位却没有相应地减到合适的低档位,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拖档。当遇到需要减速的情况时,不管是松油门,还是松油门后踩刹车,让车速下降达到减速的目的。
车速下降后,如果我们还是用较高档位行驶的话,车速和档位不匹配,就会造成拖档行驶。拖档行驶会使发动机超负荷工作,发动机转速较低,动力下降,严重的还会把车憋得熄火。
长时间低转速行驶,燃油不能充分燃烧,使发动机积炭严重。
低档高速费油,高档低速伤车。在行驶中需要换档时勤换档,就是尽可能减少这两种情况的发生,避免造成燃油浪费和车辆损害。
换挡就是保证发动机始终能在最佳状态下工作,保持一个合适的转速,从而达到省油又不伤车的目的。
对于手动挡车型,我们都知道低档位,车跑得慢,但是劲儿大,高档位车跑得快,但是就劲儿小。所以一般遇到上坡或者需要超车的时候都要降档。
发动机是内燃机,通俗点说,就是在不同的负荷下,会有一个保持发动机较好动力与燃油经济性的转速区间。低于这个转速发动机动力不足,高于这个转速,虽然动力有提升,但是燃油消耗大幅增多。
所以勤换档的目的,就是要让汽车在不同的路况条件下,让车子的档位匹配当前的车速,以及动力的需要,让车子有较好的动力和较少的油耗。
举个例子。当汽车以五档60km每小时的速度行驶在道路上时,前方遇到一只小狗横穿马路,于是将车速降到了40km每小时。在道路安全后准备提速,此时如果不降档,挂着五档加油,车子负荷较大,动力略显不足,深踩油门,车子的提速并不迅速。如果及时将挡位降至四档乃至三档,那么轻踩油门,车速很容易提起来。
其实在路上行驶,也不是说要换挡频繁,而是要根据路况决定,积极参与到道路驾驶中,遵守交通规则,保证道路的最大通行效率。换档的勤与不勤是相对而言的,该勤换档时决不能偷懒,不需要勤换档时就不要换得太过频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