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推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加速推进新时代大连“两先区”建设,聚力打造“两城两区一枢纽”,按照省市政协统一安排,自10月起,区政协开展了讲好“辽宁故事·旅顺篇章”,展示良好发展预期界别组活动。
连日来,区政协各界别委员,立足本界别特长优势,以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用最具温度的语言,深情讲述生动的“辽宁故事”“旅顺故事”,切实向社会展示了旅顺的良好发展预期。
今天,旅顺口发布“辽宁故事·旅顺篇章”专栏,推出的是《旅顺军港的前世今生》。
【政协委员讲“辽宁故事”】
旅顺军港的前世今生
讲述人:旅顺口区政协委员肖桂兰
文体界别
人们所了解的旅顺军港,或许是在教科书上有关甲午战争或者日俄战争的那段历史,或许是闻一多先生笔下的《七子之歌》中的其中一子,或许是毛泽东主席一生中唯一一次出国同斯大林谈判两个月才同意回归的领土,或许是苏小明演唱的大家耳熟能详的《军港之夜》,或许是正在热播的电视剧《霞光》中高大霞反复提到的那片神秘港湾......
旅顺口因港而兴、因港而衰、也因港而强。
旅顺军港位置重要
“一山担两海,一港写春秋。”一个旅顺口,承载了中国半部近代史。素有“虎牢天险”与“天然形胜”之称的旅顺军港水深港阔,常年不冻不淤,且隐蔽与防风性能良好,是世界著名良港。旅顺军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扼守渤海咽喉,是京津的海上门户。
旅顺军港始建成
1881至1890年,清政府历时八年,耗银139.35万两建成旅顺军港,这个投资额度以及工程规模在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也是罕见的。清政府拥有从国外购进的三艘巡洋舰在内的舰艇共25艘,加之旅顺大坞,旅顺军港颇具影响而被世人瞩目。当时,旅顺军港和美国的珍珠港、日本的横须贺、俄罗斯的海参崴、英国的朴次茅斯并称为世界五大军港。帝国主义列强对旅顺军港的觊觎和占领始终贼心不死,他们深知能否占据旅顺军港,将直接关系到他们在这块土地上的殖民统治地位。因此,在旅顺发生了两次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
改变世界格局的两场战争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号称“固若金汤”的旅顺口,清军竟不能做一日之守,旅顺军港陷落。11月21日,日军蓄意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旅顺大屠杀”惨案,近两万人惨死于日军屠刀下。1895年,一直对旅顺口存有野心的沙俄联合德、法两国出面干涉,强行“租借”旅大,沙俄海军太平洋舰队停泊于旅顺军港。日本撤离旅顺口后一直耿耿于怀,发誓卷土重来,1904年2月,联合舰队偷袭俄国太平洋舰队,日俄战争爆发,最后以沙俄战败而告终。沙俄将旅大租借权以及长春至旅顺的铁路及相关特权拱手相让日本,日本对旅顺口实行长达40年的殖民统治。这两次世界级战争,对亚洲和世界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直接改变了中、日、俄三国的命运,战争引发了俄国十月革命,导致了日本的强权扩张直至衰落,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转折。
旅顺口回归,旅顺军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
1945年8月22日,苏联红军解放了旅顺口。根据雅尔塔协定,旅顺军港为中苏两国共同使用。1949年12月,刚刚举行完开国大典两个月的毛泽东第一次踏上北去的专列,开始了访问苏联的行程,经过艰苦卓绝的谈判,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及大连的协定》两个重要的历史文件。1955年4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旅顺口海军正式接管旅顺军港防务。
第一支潜艇部队的诞生地、新中国海军成长地
回归后的旅顺军港在1955年11月承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三军联合抗登陆演习,叶剑英担任演习总导演,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彭德怀、贺龙、陈毅、聂荣臻等领导同志都亲临现场参观指导。中国海军的第一支潜艇部队在旅顺军港诞生。如今的旅顺军港承载着中国海军的强军梦想,齐聚了中国海军的主战力量,继续承担着扼守京津门户、维护东北亚和平的防务重任,保障战舰劈波斩浪、驶向深蓝,为祖国铸就一道坚不可摧的海上长城。
百年岁月,旅顺军港见证了中国大地经历的战争磨难和沧桑巨变,认证了一个真理,那就是:只有国家强盛,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才能不受欺辱,免遭涂炭!
微旅顺
微旅顺 旅顺
来源:微旅顺综合旅顺口发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