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寄生虫》又又又得奖了:「身份焦虑」到底戳到了谁心里?

0
分享至

《寄生虫》又又又获奖了。

北京时间2020年1月6日,韩国电影《寄生虫》拿下了,第77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大奖。

《寄生虫》获金球奖最佳外语片,

导演奉俊昊上台领奖

在这之前,这部电影已获得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英国独立电影奖「最佳国际独立影片」、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奖」等等。

被《时代周刊》评为2019年度十佳影片之一。

寄生虫 기생충 (2019)

拿奖拿到手软的《寄生虫》,可谓2019年必看的一部优秀作品。很多看过这部电影的人,直言“扎心”。

这部电影到底讲了什么?戳到了谁的神经?

电影中,宋康昊饰演的父亲,和儿子女儿老婆住在半地下室。一次巧合的机会,儿子靠伪造学历来到朴社长家当家教,随后一家人通过非常手段,全部进入朴社长家中打工,成为富人家庭的“寄生虫”。

只是,一家人身上散发的“半地下室的味道”令社长难以忍受。“常在坐地铁的人群中闻到类似味道”,社长和妻子抱怨时,被穷人听到。

电影中,穷人与富人,地下室与豪宅,快乐与黑暗,产生鲜明对比,

阶层之间的界限和气味在电影中被不断强调。累积起来的屈辱印记,促使穷人使用暴力。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关于“身份的焦虑”,一直是一个隐晦而真实存在的话题。

资本主义的消费文化里,人们只要付出相应的金钱便可以获得与富人相同的商品和服务,而这些商品被现代传媒赋予极强的符号性。

衣食住行,一切都在体现着身份与地位,于是出现了“割肾买最新iPhone”这种上代人根本无法理解的现象。

不断被商品和概念所诱惑,却始终无法摆脱出身的束缚,年轻人们自嘲“隐形贫困人口”,随着社会阶层的固化,这样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身份的焦虑也愈来愈强。

关于这个问题,今天为大家推荐一本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的《身份的焦虑》

身份的焦虑是如何形成的?

威廉·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中写道:“如果可行,对一个人最残忍的惩罚莫过于如此:给他自由,让他在社会上逍游,却又视之于无物,完全不给他丝毫的关注。

人们为什么想在社会中谋求发展,追求显耀的身份?对此的回答几乎达成共识:祈财、求名和扩大影响

然而有一个不为权势规则所关注的字眼,更能准确地表达心中的渴求,那就是“爱”。

“被人注意,被他人关怀,被他人同情、赞美和支持,这就是我们想要从一切行为中得到的价值。”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如是说。

在势利社会里,一个身份低贱的人遭受的,比起物质层面上的贫困,精神层面上被人忽视、遭人白眼要更让人痛苦。

想获得更多的爱,这才是焦虑的根源。

物质生活的进步、财富的快速积累,使得人们对于自身的期望越来越高,世俗成功第一次有了社会公认的标准。

19世纪初,成功学的最早雏形——那些白手起家的英雄自传,以及讲述迅速发家享尽荣华的励志书籍便充斥了书架。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富兰克林自传》可以说是成功学的鼻祖。

《自传》中,富兰克林讲述了他爱拼才会赢的传奇经历——父亲是波士顿制蜡匠,他有16个兄弟姐妹。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富兰克林从一个一名不文的年轻人变成社会名流,成为赢得各界尊重的成功人士。

成功学鼻祖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

“早睡早起,让人健康、富有、聪明”,“没有付出,便无收获”等等鸡汤警句,都出自富兰克林之手,成为19世纪乃至今日读者的座右铭。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现代社会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就会赢得期待的身份吗?

吃到闭门羹的年轻人们用毒鸡汤作为回应:“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有些人就住在罗马”、“世人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成功学鸡汤的短板显而易见:把所有成功都归因于个人努力、勤奋等某几个因素,让你误以为做到这点,人人都可以成为马云

看完什么都没改变,你的身份焦虑只会更严重。

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中分析了五种制约生计和名誉无法预测的因素:受变幻无常的才能的制约、受运气的制约、受雇主的制约、受雇主盈利原则的制约、受全球经济发展的制约

每一项因素,其实都在制约着你的个人发展,比如运气这一点,远远比你想的重要。

为什么最焦虑的是中产?

当下的中国,几乎每个阶层都有对自身身份的焦虑。早在2011年,人民日报就发文说,中国进入“全民焦虑”时期。

2013年,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做了一次6027个样本的调查,近九成受访者认同“全民焦虑”已成当下的社会病,超六成受访者自认焦虑程度较深。

但随着脱离贫困,底层或许不是最焦虑的,城市中产才是。奋斗多年仍无安全感,这确实也是“top5阶层精英人士”的身份焦虑。

中国的中产者有多少?

按世界银行“每人每天收入或者消费10到100美元”的标准,超过5亿;按国家统计局“家庭年可支配收入9万到45万元”标准,中产家庭占家庭总数的24.3%;按社会学家“收入中位线的3/4到2倍区间为中产者”的标准,占人口的38%,近5亿(以上均为2015年数字)。

大致来说,中国有3.5-5亿的中产者。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小有成就的中产阶层,最害怕跌落所处的阶层。

这种焦虑集中体现在教育上,教育随之成为避免阶层跌落的手段。

前段时间,有两篇刷爆朋友圈的文章:《海淀家长不配有梦想》、《海淀家长对不起,顺义妈妈的生活才叫做“不配有梦想”》。

光看题目,你就能感到中产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严重焦虑,关于学区房、精英教育、国际学校、高尔夫球等等。

这点在《寄生虫》里也有体现。有文章指出,电影中代表上流阶层的朴社长住的房子在韩国算不上豪宅,他的IT公司也算不上财阀,现实中更接近创业新贵,不算富豪,只是中产以上的阶层。

他的家庭和穷人最初的联结点就是子女教育,朴社长的夫人表现出了对孩子教育的严重忧虑。

值得玩味的是,创业新贵的朴社长一家,依赖穷苦家庭做家教和家务,而穷苦一家也借此寄生富人一家。

到底是穷人寄生于富人?还是富人寄生于穷人?

如何应对身份的焦虑?

德波顿给出了五个应对方法,有哲学、艺术、政治、宗教、波西米亚等,实质就是创立一种新的身份等级,来对抗主流社会划分的身份等级。新的身份等级建立在为大众忽略的价值标准之上,显得更加珍贵。

以哲学和艺术为例:

用叔本华等哲学家提倡的“理性的遁世态度”去面对焦虑。“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事情上的观点充满了混乱和错误”,因此我们在渴求别人的赞赏之前,要搞清楚对方的观点是否真正值得关注。

追求真正的审美以应对主流物质的焦虑。简·奥斯丁的《曼斯菲尔德庄园》,托马斯·琼斯所画的《那不勒斯的建筑》,这些艺术作品引起人们对于真正美的事物的追求,无一不包含着对价值判断方面占主流地位的物质标准的挑战。

名画《那不勒斯的建筑》

心理学家的书能给出更实用的方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洛梅在他的代表作《焦虑的意义》中,认为焦虑是人类的基本处境,适当的焦虑可以推动人前进。有焦虑便有活力,就像发烧一样,焦虑表示人格内正在激战。

他认为,人们知道的越多,会担心的事情也就越多。中产家庭正是因为想要跻身上流,才会焦虑。而这种焦虑会逼迫我们去面对威胁和挑战,让我们的心智变得更加成熟,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焦虑的飞行员会领先一飞冲天,因为比起等待危险上身的煎熬,危险本身便较不痛苦。”

罗·洛梅说,克服情绪的唯一方法,是用更强大情绪来应对,比如意识到焦虑的正面作用。

读的书稍微多点,你还能用更多学科的道理来回答这个困惑。

前几天看到经济学家周其仁的一段话,也很适合每个身处“身份的焦虑”的年轻人:

把在手的事情看得重一些,因为你可控;把不在手的事情看得淡一些,因为你不可控。我们的纠结经常是来源于你的目标和当下你可动员的资源不匹配。我从来都是对在手的事情全力以赴,你做好了在手的事情,信号会释放出去,机会会来找你。

不如和“身份的焦虑”和谐共处吧,做好手头的事情,其它都交给运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这位78岁上海市民,为何要花591元从上海站到上海虹桥站?

这位78岁上海市民,为何要花591元从上海站到上海虹桥站?

上观新闻
2024-06-15 19:48:10
为什么抓着电动车不放?并不是有意为难老百姓,原来是这3个原因

为什么抓着电动车不放?并不是有意为难老百姓,原来是这3个原因

电动车的那些事儿
2024-06-16 07:12:20
服了啊!姐这是谁红和谁谈啊!

服了啊!姐这是谁红和谁谈啊!

煮娱星球
2024-06-15 11:42:35
世界上最贵的一根毛

世界上最贵的一根毛

极目新闻
2024-06-12 09:51:11
欧洲杯乱了:4队近乎进16强,0分队还活着!卫冕冠军被球迷狂嘘

欧洲杯乱了:4队近乎进16强,0分队还活着!卫冕冠军被球迷狂嘘

侃球熊弟
2024-06-16 05:23:40
印度又破新记录!首都已经无法居住?恒河水也被印度人民洗到浓稠

印度又破新记录!首都已经无法居住?恒河水也被印度人民洗到浓稠

冬天来旅游
2024-06-15 13:29:03
金砖运动会第二天:中国队第三,土耳其巴西夺首金,印度队开张

金砖运动会第二天:中国队第三,土耳其巴西夺首金,印度队开张

湖北的老球迷
2024-06-15 20:17:48
荒唐却是事实丨吕迪格成苏格兰欧洲杯历史最佳射手

荒唐却是事实丨吕迪格成苏格兰欧洲杯历史最佳射手

直播吧
2024-06-15 13:20:08
绝了,姆巴佩还没亮相!皇马内讧爆发,魔笛带头反驳,为梅西正名

绝了,姆巴佩还没亮相!皇马内讧爆发,魔笛带头反驳,为梅西正名

阿泰希特
2024-06-15 21:08:21
“下雨了”,群里刷屏!雷雨+6~7级风,济南已发雷电预警,最新预报→

“下雨了”,群里刷屏!雷雨+6~7级风,济南已发雷电预警,最新预报→

鲁中晨报
2024-06-16 08:07:06
罗斯人开始抛弃卢布,乌克兰愈战愈勇

罗斯人开始抛弃卢布,乌克兰愈战愈勇

非虚构故事
2024-06-13 13:28:47
仅仅2集,拿下全国第1,央视军旅剧爆了,我敢说:李幼斌又要封神

仅仅2集,拿下全国第1,央视军旅剧爆了,我敢说:李幼斌又要封神

草本纪年
2024-06-15 19:15:26
Stein:独行侠想用58号签选布朗尼 但也知道不太可能

Stein:独行侠想用58号签选布朗尼 但也知道不太可能

直播吧
2024-06-16 07:28:12
21比4横扫!羽坛头号美女击败中国名将,网友:美貌和实力并存

21比4横扫!羽坛头号美女击败中国名将,网友:美貌和实力并存

体坛知识分子
2024-06-16 06:25:02
庚欣:七国集团正在走下坡路,而且很难回头了

庚欣:七国集团正在走下坡路,而且很难回头了

直新闻
2024-06-14 23:29:57
鲁尼悼念凯文-坎贝尔:凯文去世令我非常悲痛,他给予我很多帮助

鲁尼悼念凯文-坎贝尔:凯文去世令我非常悲痛,他给予我很多帮助

直播吧
2024-06-15 19:55:40
诗丽吉王后:出轨保镖,背叛深爱她的国王,被丈夫送去“刮宫”

诗丽吉王后:出轨保镖,背叛深爱她的国王,被丈夫送去“刮宫”

让时间说真话
2023-12-03 23:22:03
两性疑问:为什么男生更喜欢从后面来

两性疑问:为什么男生更喜欢从后面来

坟头长草
2024-05-30 16:33:38
廊坊房价跌回八年前,廊坊燕郊从17000元降至13000元

廊坊房价跌回八年前,廊坊燕郊从17000元降至13000元

有事问彭叔
2024-06-15 18:55:44
沉默数天后,蒙古国终于签了字,中方得到满意结果,美国措手不及

沉默数天后,蒙古国终于签了字,中方得到满意结果,美国措手不及

黄日涵教授
2024-06-15 16:06:10
2024-06-16 09:56:49
有书
有书
你有多久没有读完一本书了?
1045文章数 8884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江宏杰秀儿女刺青,不怕刺激福原爱?

头条要闻

媒体:G7联合公报29次提到中国 对涉华议题大放厥词

头条要闻

媒体:G7联合公报29次提到中国 对涉华议题大放厥词

体育要闻

超燃欧洲杯!16岁巨星起飞 6秒狂奔40米

财经要闻

打断妻子多根肋骨 上市公司创始人被公诉

科技要闻

iPhone 16会杀死大模型APP吗?

汽车要闻

东风奕派eπ008售21.66万元 冰箱彩电都配齐

态度原创

教育
亲子
艺术
手机
公开课

教育要闻

AMC、学科词汇、纽伯瑞金奖.. 外滩小程序打卡,全场6折!

亲子要闻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超人,那一定是爸爸的模样,无论何时,有爸爸在就有依靠!今天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手机要闻

泄露的渲染图显示三星Galaxy S24 FE采用了更薄的边框和平面屏幕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