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2021年该“继续存钱,还是咬牙买房”?懂行人:很多人已经选错了

0
分享至

不知不觉中,2020年已经过去一半。正如笔者年初发表的文章所说,短时间的困难对于任何人而言,不过是一个小小羁绊,都会随着时间而过去。当生活回归正常后,一边要忙着找工作赚钱,另一边还要为不断积累的储蓄寻找出路,之所以有如此想法,主要还是担忧货币不断贬值,让手中的钞票“变毛”了。

根据央行数据显示,从最近3年货币供应M2增速看,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别为8.2%、8.1%、8.7%,随着经济增速进入“L”型,货币供应增速也进入到整体趋缓走势。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货币政策出现了转向。从2020年3月份开始发力,M2增速达到10.1%,4月份11.1%,5月份11.1%,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这一系列双位数增长,只有在2016年之前的一二十年才有的,此阶段也是各类大资产价格飞涨的时代。谁都知道货币政策与老百姓钱袋子有关系。举一个简单例子,假如全社会货币总量是1万亿元,一件商品价格是1元钱,但货币总量增加到5万亿元时,这件商品的价格可能就是5元左右了,如果你手中有100元,本来可以买100件同样的商品,现在只能买20件了,按照老百姓的说法,“钱不值钱了”。就2020年来说,从央行官员的表态来看,这种情况还会持续。央行行长在6月18日的陆家嘴会议上表示:

二季度以来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呈现出良好的回升迹象。展望下半年,货币政策还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预计将带动全年人民币贷款新增近2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量将超过30万亿元。

由此可见,经济恢复发展不会一蹴而就,期间强而有力的货币政策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国家对下半年的货币政策定调非常明确,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一句话,要打赢财富保卫战,必须与通胀赛跑。

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样的标的才能达到财富保值增值呢?从过往的经历看,适合普通老百姓门槛的并不多,常见的就是买房或者存钱理财。这让笔者想起了近日一则挺有意思的新闻,根据中青报7月8日报道,题目是“一个年轻人去鹤岗买了3万元房子,几个月后2·2万”,详细内容就不介绍了,大意是该主人公从拉萨奔赴5000公里外的鹤岗买了一套47平米的房子,没想到的是,几个月后转卖掉亏了8000元,总金额虽不高,但亏损幅度很可观,在这样一个地级市买房,能亏这么多,估计连他自己都有些想不通。从这则报道中也引申出:闭着眼买房的时代过去了。在懂行人看来,很多人已经选错了,先不妨来看看决定未来房价的3大趋势。

第一, 主观上,国家一锤定音,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官媒时刻提醒警示。

不得不说,房子作为一种民生商品,政策对楼市的影响不言而喻。随着房价不断上涨,“房住不炒”成为本轮楼市调控的新名词。国家的态度很明确,弱化房子的金融属性,让房子回归到本身的居住属性。可以说,每年数百次的房地产调控政策都是围绕这四个字来展开的,比如限购、限贷、限售、限价等等,多部门、多管齐下,一城一策,效果是显著的,当下市场已经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早不见以往“两三年翻倍”的行情。

即使还有一些个别热点城市,特别是这次市场恢复以来,央媒、党媒都多次提醒,无论是调控楼市,还是恢复房地产发展,都必须坚持“房住不炒”这个底线不能破,如党媒经济日报在7月6日发布的《楼市回暖仍需坚持“房住不炒”》文章指出,“保持房地产政策稳定性、延续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总基调依旧没有变,“房住不炒”仍然是房地产发展不能触碰的底线”。简单说,这个紧箍咒一直会戴着,需要的时候就念一念,一切都得按规矩办,回到正轨上来。

第二,客观上,住房供应饱和,住房有效需求直线下降,未来将面临年轻人管理多套房的情形。

我国房地产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特别快,按照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近40平米,即使存在人与人、家庭与家庭之间的住房差异,但住房总量已经不缺了,西南财大此前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二三线城市的住房空置率均超过了20%,远高于国际通行的警戒线。而与此同时,少子化现象则越来越突出。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根据教育部数据显示,我国普通小学校数量从30年前的77.6万所下降到16.01万所,差不多8成的学校消失了,另据Wind数据显示,“00后比90后少4700多万”。 所以,不少网友认为,按照这个趋势的话,“马云曾说30年后,一对年轻人要管理5套房子”的话也越来越有道理。孩子作为未来住房的最有效需求大幅减少,对房地产的影响不言而喻。

第三,M2供应短期升高不代表长期趋势,未来货币贬值速度将趋缓,房价上涨动力衰减。

今年3月份以来M2供应量快速增长,有些人可能产生了一些错觉,认为宽松的金融环境会持续下去。对此,央行负责人易纲在6月18日的表态算是给予了明确回应,“要关注政策的后遗症,总量要适度,并提前考虑政策工具的适时退出”。很显然,当下的货币政策只是暂时的,根据实际需要随时都会退出。那么,长期又是一个什么趋势呢?

经济行家黄奇帆先生的话无疑具有启示意义。在他看来,未来十几年M2的增速大概等于经济增速加上物价指数。比如说,GDP平均增速为5%,物价指数为2%,那么货币增速就在7%上下,整体看,是远低于2020年,也会低于最近几年的增速,货币供应将呈现一个缓慢向下趋势。若如此的话,那也正好验证了易纲此前在《求实》杂志上所说的一句话,“守护老百姓手中的钱,不能变得不值钱了”。毫无疑问,对于高度依赖货币政策的房地产市场来说,房价上涨的动力也会逐步变弱。

看完政策、人口、货币三大因素分析,相信大家对未来的房地产市场有了一个相对直观的了解。简单地总结是:房地产难以重复过去的辉煌,就大家关心的房价趋势来说,各个方面都显示,暴涨的时代一去不复还,所以,一些人如果还抱着过去的那种思维去炒房,无疑会碰得头破血流,得不偿失

那么,2021年该“继续存钱,还是咬牙买房”?

在懂行人看来,货币增速趋缓,但绝对数据还是很可观,何况降下来也不是一时半会,如果选择存钱的话,还是会有贬值顾虑,存钱显然不太明智。但如果买房的话,正如前面所说,未来房价大涨的可能性越来越小,需要区别对待,可以简单概括为4点:

1.带着自住的目的去买房。随着北上深等大城市住房市场由“增量”进入“存量”,意味着中国房地产市场将逐步由刚需过渡到改善需求,买过房的人都知道,如果吃了首次置业的亏,那么,第二次购房一定是非常有针对性,将尽量规避前次买房的各种弊端,所以,未来只有宜居的好房子才适合大多数置业者。如果你自己都不喜欢,接盘者也会有同样的想法,如果你现在看中了一套房子,不能人云亦云,可用“条件允许的话,你会不会心甘情愿地去居住”来检验。

2.回避收缩型城市,尽量选择核心城市,若经济能力不够,也尽量往核心城市周边靠。

无论是官方的文件,还是城市发展趋势看,我国城市化已经进入下半场,人口由“农村进入各个城市”过渡到由“中小城市流入到城市群和都市圈”,也就是进入到“强者恒强”的时代,从这两年各城市抢人大战可看出,除了北上一线城市限制人口外,其他核心二线城市净流入人口出现了井喷,巨大的人流带来了强大的购买力,对当地楼市支撑最为强劲,此长彼消,一些城市人口也相应减少,很显然,前者是购房者应选择的,后者是应回避的,如果觉得经济条件达不到,核心城市周边也是可考虑的,毕竟都市圈和城市圈发展,交通、产业都会外延和外溢,连成一片,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

3.做好长持准备。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即使在楼市热点城市,房价在3大因素作用下,也不可能延续过去的走势,政策上、趋势方面都不会给你短期套现的机会,稳步缓慢上行是大概率,所以,看中一处好房产,就应该做好长持准备,而不是东挪西腾,白费功夫。

4.对刚需来说,先上车,后换座。虽然说房价涨幅变慢了,但对于刚需而言,工资收入未必就能赶上房价增长,比如1套价值100万元的房子增长5%,总价就增加了5万,若你每个月8000元的收入增长10%,一年也就增加不到1万元,如果晚买一年房,相当于一年白干还倒贴4万元。对刚需来说,可以在地段、面积上做一些让步,二手房也没关系,按经验来说,买房的头2-3年是最困难的,挺过去就好了,有房子做基础,待经济条件改善时再换房也比较从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深圳市委办公厅原副主任张茜已任新职

深圳市委办公厅原副主任张茜已任新职

南方都市报
2024-06-06 10:54:23
新能源车主自述:油车换电车两年后,才发现新能源车确有3大优势

新能源车主自述:油车换电车两年后,才发现新能源车确有3大优势

奔跑的赛场
2024-06-06 10:55:40
成都某银行职员出轨,PC+包养小姐,辣眼小视频曝光!

成都某银行职员出轨,PC+包养小姐,辣眼小视频曝光!

新动察plus
2024-06-06 16:54:12
6月5日俄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乌逐步反击,拜登表态继续挺乌

6月5日俄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乌逐步反击,拜登表态继续挺乌

山河路口
2024-06-05 13:51:12
破防!红领巾变红披肩,来源于日本三角巾,网友:文化入侵严重!

破防!红领巾变红披肩,来源于日本三角巾,网友:文化入侵严重!

鹅毛的大雪
2024-06-06 13:56:53
由于乌克兰持续不断的行动,俄罗斯越来越难以保住克里米亚

由于乌克兰持续不断的行动,俄罗斯越来越难以保住克里米亚

老马拉车莫少装
2024-06-02 15:17:10
美军试射高超音速核导弹 “30分钟内可抵达莫斯科”

美军试射高超音速核导弹 “30分钟内可抵达莫斯科”

参考消息
2024-06-05 15:02:07
宝马腰斩式大降价,豪华品牌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宝马腰斩式大降价,豪华品牌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车友观察
2024-06-07 00:48:44
云南昭通再次发生重大刑事案!

云南昭通再次发生重大刑事案!

梦马笔谈
2024-06-06 19:39:00
2024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应届研究生就业率仅33%,低于本科生

2024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应届研究生就业率仅33%,低于本科生

互联网大聪明
2024-06-05 12:34:31
杨毅助理:周琦今夏会留在广东队 上海队明确不要辽宁他也回不去

杨毅助理:周琦今夏会留在广东队 上海队明确不要辽宁他也回不去

818体育
2024-06-06 12:07:08
吴江路排队王要闭店了?

吴江路排队王要闭店了?

新民晚报
2024-06-06 14:18:07
刘汉承包绵阳机场,地头蛇王永成从中作梗,第二天就被灭门

刘汉承包绵阳机场,地头蛇王永成从中作梗,第二天就被灭门

纸鸢奇谭
2024-05-15 12:21:33
特朗普说希拉里不应在被调查情况下参选。现在他以罪犯的身份参选

特朗普说希拉里不应在被调查情况下参选。现在他以罪犯的身份参选

双旗镇叨客
2024-06-05 22:21:33
泽连斯基拿出白纸黑字,要中方兑现承诺:30年前答应过保护乌克兰

泽连斯基拿出白纸黑字,要中方兑现承诺:30年前答应过保护乌克兰

历史有些冷
2024-06-02 08:00:34
大S又作妖!神操作或想与汪总重新开始,网友纷纷喊话马筱梅

大S又作妖!神操作或想与汪总重新开始,网友纷纷喊话马筱梅

娱圈小愚
2024-06-06 16:02:49
澳大利亚大部队即将来华,要把菲律宾的市场份额,都装进自己口袋

澳大利亚大部队即将来华,要把菲律宾的市场份额,都装进自己口袋

莫将离
2024-06-05 22:27:16
勇士完成三次,上赛季无缘季后赛完成夺冠的六支球队!

勇士完成三次,上赛季无缘季后赛完成夺冠的六支球队!

体育大集
2024-06-07 00:40:08
国足主场1:1战平泰国 错失小组提前出线机会

国足主场1:1战平泰国 错失小组提前出线机会

封面新闻
2024-06-06 22:28:38
再见皇马!标价1.5亿!暗中联络瓜帅,转投曼城,无视佛爷好意

再见皇马!标价1.5亿!暗中联络瓜帅,转投曼城,无视佛爷好意

阿泰希特
2024-06-06 11:47:58
2024-06-07 01:44:49
氧气占星
氧气占星
星座
2552文章数 946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震撼!8800亩存量宅地清单曝光!未来的三亚楼市,太炸裂!

头条要闻

星舰第4次试射成功 马斯克祝贺:取得史诗般成就

头条要闻

星舰第4次试射成功 马斯克祝贺:取得史诗般成就

体育要闻

国足进球功臣捂脸沮丧 伊万表情凝重

娱乐要闻

看这场笑话,经过王一博同意了吗!

财经要闻

理想汽车"撤回"部分裁员 再下调销量目标

科技要闻

马斯克创造人类历史,SpaceX星舰试飞成功

汽车要闻

2025年将推10款新车 长安启源7个月累销破10万

态度原创

教育
游戏
房产
时尚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粉领子毕业月薪3000。”

XGP六月上旬新增游戏阵容 《八方旅人2》等

房产要闻

震撼!8800亩存量宅地清单曝光!未来的三亚楼市,太炸裂!

今年最流行的风格竟然是它?

军事要闻

白宫发表多国联合声明 要求哈马斯立即接受停火协议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