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80年,晋灭吴,三家归晋。三十余年后,这片古老的土地在短暂的和平后再次陷入战乱,而这次重新统一,要等到近三百年后了。
过去,我们对两晋南北朝的印象,大多是混乱、无序、礼崩乐坏。拗口的人名、走马灯般更换的政权让人对这段历史敬谢不敏。
为了帮助大家更直观地认识这段历史,我们考虑国别、材质、工艺等,特选出10件文物来抛砖引玉,希望能让大家重新认识这段历史神秘的历史。
01
陆机《平复帖》
两晋南北朝,兵燹不断,政治昏暗,但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却有不少值得称道之处。
陆机的《平复帖》,是目前传世名家法帖中年代最早的一件,书写年代距今已超过1700年。
作品是作者写给一位身体多病的友人的信札,因“恐难平复”一句而得名。
当代书画大家启功先生评价:“十年遍校流沙简,《平复》无惭署墨皇。”陆机,这位被王勃称作“各倾陆海”的大才子,用了短短九行、八十四字,奠定了自己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
时代:西晋
出土地点:传世品
收藏单位:北京故宫博物院
相关推荐:《伯远帖》;《兰亭集序》(神龙本)
02
神兽纹玉樽
对美好事物的喜爱,自古皆然。西晋刘弘墓中出土的这件东汉时期的玉樽,正说明了这点。
刘弘是西晋名将,和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曾是同窗。
公元306年,逝世于湖北襄阳,归葬于湖南安乡。他生前喜爱的古物神兽纹玉樽也陪他一起葬入地下,千百年后才重见天日。
这件玉樽高10.5厘米,口径10.5厘米。底部以三熊足支撑,器身缀以繁复精美的纹饰。神兽纹玉樽是目前最为精美奢华的汉代玉容器之一,代表了东汉玉雕工艺的顶峰,有“玉樽王”之称。
时代:西晋
出土地点:湖南安乡西晋刘弘墓
收藏单位:湖南省博物馆
相关推荐:狩猎纹漆樽;嵌玉铜樽
03
青釉神兽尊
提到周处,我们或许能够想到家喻户晓的改过自新除三害的故事。事实上,这位西晋大将的墓葬同样有名。
出土于周处家族墓的这件瓷器,是浙江越窑的产品。器物高27.9厘米,口径13.2厘米,造型略微呈梨形,肩部两侧和腹部各有三只横系。
腹壁浮雕神兽一只,头部双眼突出,口内含珠,颈下有胡须,下方有四爪、双翼和尾巴。器物整体雕刻精美,栩栩如生,代表了当时瓷器工艺的最高水平。
时代:西晋
出土地点:江苏宜兴周处家族墓
收藏单位:南京博物院
相关推荐:狮形青瓷盂;青瓷盘口壶
04
鸭形玻璃注
冯素弗是十六国时期北燕的宗室大臣,文成帝冯跋的弟弟。其人在历史上或许声名不显,他的墓葬却是中国考古学的一座丰碑。
冯素弗墓中,共出土了五件玻璃制品,其中保存完整的是这件鸭形玻璃注。这件器物质薄透明,表面可见银绿色锈浸。器物重心在前,不注水时,器身不稳;当注水至容量一半时,整个器身才能平衡。
鸭形玻璃注由钠钙玻璃制成,当时中国尚不具备生产这种材质的技术,是从罗马帝国输入的“舶来品”,是当时东西方交流的明证。
时代:北燕
出土地点:辽宁朝阳北票冯素弗墓
收藏单位:辽宁省博物馆
相关推荐:金步摇;冯素弗墓马镫
05
冯素弗墓马镫
冯素弗墓出土的另一重要文物,是上图中的这对鎏金木芯铜马镫。
马镫是中国发明,最早的马镫约出现在三世纪,可惜为单镫,只能供上下马所用。直到双镫出现,骑乘方能人马合一。
马具发展完备,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模式也因此改变。而目前世界上出土最早有确切年代可考的完整双镫,正是北票冯素弗墓中的这对器物,对研究马具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时代:北燕
出土地点:辽宁朝阳北票冯素弗墓
收藏单位:辽宁省博物馆
相关推荐:金步摇;鸭形玻璃注
06
竹林七贤砖印模画
作为魏晋名士的代表,竹林七贤的故事在近两千年的后世里,一直受到读书人的喜爱。相距不远的南朝士人,更视这个潇洒飘逸的群体为偶像。
在当时,墓葬画像砖中的一大主题便是竹林七贤。江苏南京出土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是其中最全、最精美的一组遗存。
这幅模印砖画由200多块墓砖组成,分为两幅,嵇康、阮籍、山涛、王戎4人一幅,向秀、刘伶、阮咸与荣启期4人一幅。
8人均席地而坐,但各呈现出一种最能体现个性的姿态,士族知识分子自由清高的理想人格在这块画像砖上得到了充分地表现。
时代:南朝
出土地点:江苏南京西善桥宫山南朝墓
收藏单位:南京博物院
相关推荐:观伎画像砖;二十四孝图画像砖
07
司马金龙墓出土漆屏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原作大多遗失于历史的长河中。壁画、屏风画等绘制于器物上的图画,是补全这段绘画史的重要明证。
司马金龙墓中的彩绘漆屏风上面绘制了《列女传》的故事。
在继承了战国两汉漆画的优点后,这件图绘在技法上有所突破,整体色彩艳丽,线条清晰,既是魏晋时期的漆器珍品,又是北魏绘画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
时代:北魏
出土地点:山西大同石家寨司马金龙墓
收藏单位:大同市博物馆
相关推荐:司马金龙墓墓志;司马金龙墓石雕棺床
08
娄睿墓鞍马出行图壁画
在历史上,娄睿墓长期被误认为是北齐将领斛律金的墓葬。考古人员发掘后纠正了这一误会,指明墓主人为北齐外戚娄睿的墓葬。
娄睿是北齐世祖高欢的妻子娄太后的侄子,曾任太师、太尉。他的墓葬中,最惊人的便是大部分保存完好的壁画。
娄睿墓中壁画现存200多平方米,既表现了娄睿生前的戎马生涯和显赫的官宦生活,又反映墓主人死后升天、回归极乐世界的情景。这补齐了北齐壁画的缺环,使中国绘画史得以圆满。
时代:北齐
出土地点:山西太原王郭村娄睿墓
收藏单位: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相关推荐:九原岗墓壁画;水泉梁墓壁画
09
红地云珠日天锦
青海都兰曾是吐谷浑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据点。
红地云珠日天锦的出土,则为青海丝绸之路的存在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这件出土于吐蕃大墓中的文物,采用了北朝时期的平纹经锦技术。整个图案由卷云连珠圈构成,并在经向的骨架连接处用兽面辅首作纽,而在纬向的连接处则以八出小花作纽。作为现存最早的锦幡残片,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
时代:北朝
出土地点:青海都兰热水乡血渭吐蕃墓
收藏单位: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相关推荐:大长岭墓葬彩绘木棺;都兰吐蕃墓彩绘木板
10
(安伽墓)围屏石榻
北朝、隋唐流行一种特殊的墓葬用具——围屏石榻。这种葬具的流行,与当时活跃的粟特人有莫大关系。
生活在北周的安伽便是一位粟特人,他祖籍甘肃武威,为昭武九姓安国之后裔。
公元579年,安伽去世,葬在西安,他的墓葬中便有一座围屏石榻。石榻由11块青石构成,石屏内绘有数十幅图画。由于安伽的双重身份,我们能通过这些图画,了解到当时北朝的社会风貌,以及粟特人的文化信仰。
时代:北周
出土地点:陕西西安北郊炕底寨村安伽墓
收藏单位:陕西历史博物馆
相关推荐:康业墓围屏石榻;史君墓围屏石榻
MUSEUM
编辑说明
校对 / 欧皇喵
封面 / 想穿拖鞋上班
排版 / 莉莉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