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群的能力足以辗轧王世安,陈默群的智商足以盖过王世安,可是在面对王世安时,他犯了一个低级错误,最后死于王世安之手。
人有失足,马有失蹄,一失足成了千古恨。
陈默群的悲剧第一步:把王世安闲置
曾经,陈默群是王世安的上级,他具有绝对的领导能力,卓越的统治能力,还有高超的执行能力。
王世安遇上了陈默群,点头哈腰,卑躬屈膝,随时做好背锅的准备。
那时候,陈默群做什么事都是避开王世安的,他害怕泄密。
因为他的这一做法,让王世安记恨在心。
陈默群做事的时候,王世安不在场,根本不知道内情,等到出了变故,陈默群就找到了王世安,王世安无奈背锅。
陈默群的拽,是王世安看不惯的,早想把他给踹下来。
陈默群从来没有想到,他会有下台的一天,他努力工作,认真负责,尽量做到最好为国民党服务。
可有一天, 他犯在了小人手里,不得不败走重庆,从头再来。
其实,不管在职场,还是 官场,不管你能力多强,不管势力多大,如果没有强援,还一副拽拽的样子,谁都不放在眼里,这样的结果就是早晚有一天,你得下台。
你得罪的人太多了,谁都想把你弄下去。
一个人的能力再大,它也干不过一个群的能力。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而两个小人就能干翻一个实力强大之人。
职场如战场,失去了谁,都不会影响结局。
世界离开了谁,地球就照样转。
陈默群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他认为自己只要努力,就算与下属关系不好,只要获得上司的赏识,他就是高枕无忧的。
王世安是副站长,如果一开始,陈默群把他包括在内,不管去哪里都带着他,他也不会“郁郁不得志”,不会背后做小人算计陈默群。
他们两个人绑在一起,陈默群出事,王世安岂能安好?
陈默群想要立功可以理解,可把一个副站长高高挂起,让他赋闲在家,什么都不干,让人看笑话,确实不妥,谁也会站在王世安这一方,认为他就是个摆设,很可怜。
就算知道真实情况,可你没有证据证明王世安泄密,你就不能让一个副站长无所事事。
干事的时候没他,出事的时候他出来背锅,谁心里爽呢?
陈默群悲剧第二步:被王世安出卖
从重庆回来后,陈默群升了官,被赐予上海副区长的职位。
他偷偷回来,谁知却被日本人给抓了。
王世安已经当多多年的站长,他对于权利有了更高的认知,不想平白失去。
陈默群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之人,一旦发现王世安的问题,他会第一时间举报,王世安的站长之位岌岌可危,还可能危及生命和自由。
这是王世安不想要看到的。
陈默群偷偷一个人回来,却不曾带自己的亲卫,明知道自己很可能是个靶子,应该做好多方防范,所谓机密也是相对的,他不该太过自信,认为大家都欢迎他,不曾想要伤害他。
人自信是好事,自信过度就是自负了。
陈默群刚踏上船,王世安就打电话给了日本人,让他们去抓陈默群,陈默群还没上岸,就被控制住了,被日本人请去喝茶,一脸懵的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高高兴兴而来,悲剧而归,是他不曾想到的结局。
他本想大干一场,为国民党做出一番贡献,谁知被王世安这小人给搅合了。
从此导致了第三个悲剧。
陈默群悲剧第三步:相信国民党的委任书
成为了汉奸的陈默群,两边不是人。
日本人不信任,认为他不够尽力,还一心想要回到国民党。
国民党恨死了陈默群,暴露了他们的多个联络点,导致死亡惨重,很多人因此无辜丧命。
汉奸不是那么好当的,叛逆之人,没有信任可言,活着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可不管做什么都不得重用,不过是一个枚棋子,别人想要用的时候不折手段,不想用的时候置之不理,束之高阁,或者直接灭杀。
陈默群暴露了很多的国民党和共产党的站点,在日本人看来,这些站点无用,因为他们也知道。
让陈默群帮忙找到渔夫,谁知渔夫死了,一无所获。
让陈默群抓捕上海复兴社的重要人物,结果都逃了,让日本人非常不爽。
关键时候,陈默群还给一舞女过生日,关键是还被药倒了,让日本人觉得陈默群无用。
日本人对于陈默群的能力产生了巨大的怀疑。
国民党开启了最高级别的灭杀,奉业计划,只要遇到陈逆,可以先斩后奏。
陈默群两边受敌,成了夹心饼,命随时可能失去。
为了活着,陈默群找到了王世安,让他跟重庆总部戴笠要委任状,这样他可以当内奸,为国民党提供帮助。
戴笠二话不说,同意了陈默群的要求,还提了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只对国民党有效,对于陈默群完全没有一点点的保护,除了一个可以随时收回去的废纸:委任状。
陈默群也知道,这个委任状是自欺欺人,可是他已经被架在火上,不得不做,要不然只能等死。
日本人打败了,汪伪政权是日本人扶持起来的,他作为汪伪政权的重要官员,到时候无人可以帮助他,他只能向国民党求助。
作为一个免费的劳动力,国民党当然乐意接受,不过是一个委任状,随时可以收回来。
当日本人跑了,汪伪政权被灭时,国民党开始翻旧账了,那些给出去的委任状,一个一个被收回来,陈默群再次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陈默群悲剧第四步:把重要人物泄露给王世安
日本人走了,共产党和国民党开始相互伤害,内战爆发。
陈默群在香港的时候,找到了孟安南,作为他的直接下属,让他潜入共产党,随时等候差遣。
多年后,陈默群走投无路,他想到了自己曾经埋下的重要棋子,通过情报找到了孟安南,通过孟安南的情报,陈默群再次找到了王世安。
王世安刚开始没有多注意,只是知道陈默群有一颗非常重要的棋子。
后来陈默群想要离开上海,远走海外时,就用这颗棋子和王世安作为交换条件。
当时,陈默群有些着急,把自己重要的筹码直接给了王世安,让他帮忙拿到签证,可以登船。
他从没想过,事情万一败露,这时候他完全无依无靠了,再和王世安谈条件就没有了。
王世安是个利益至上之人,一旦没有利用价值,杀你没商量。
这样一个低级错误,要是在平时,陈默群肯定不会犯,可惜他 人已经在崩溃的边缘,已经考虑不到那么周全。
最后事情败露,王世安害怕陈默群暴露和他的关系,趁他和林楠笙对质之际,开枪击杀了他。
陈默群的一生悲剧,看似跟王世安有关,其实跟他自己的性格也有莫大的关系。
如果他不那么自信,与下属好好交流,和王世安打好关系,他或许就不会那么惨。
王世安不喜欢顾慎言,可他也是背后一套,当面可是从不会直言顾慎言的不好,不管做什么都会让顾慎言参与,就算后来把贪污抚恤金安到了顾慎言身上,顾慎言也是百口莫辩,因为他们不管什么时候都在一起,谁干的外人怎么看得出来呢?
这就是王世安的聪明之处,而陈默群就太过原则,他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从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但是,人应该遇软则软,遇硬则硬,见小人得小人,应随机应变,而不是一成不变。
陈默群太过刚了,太刚容易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