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户幕府(1603-1867)260余年的统治时期,日本前前后后出现过大大小小藩国约有500多个,平均下来的话,各个时代所存在的藩大概有二百七十个,故有“江户幕府三百藩”的称呼,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伊予松山藩。
四国诸藩
伊予松山藩是江户时代位于四国地区的一个藩,藩主是加藤氏、蒲生氏和久松松平氏。其领地以伊予国温泉郡(爱媛县松山市)为中心,包含了久米郡、野间郡、伊予郡等地,藩厅位于松山城,因此而得名。
松山城
加藤氏家纹
1600年,贱岳七本枪之一的加藤嘉明因关原之战的功绩,由伊予10万石加封至伊予半国20万石,由此创立伊予松山藩,加藤嘉明入封由于觉得原来的居城狭小且不利于发展,于是便开始了居城松山城及其城下町的修建工作。修建工作与1602年正式开始,1603年松山城修建完成,加藤嘉明便正式入住该城。
贱岳七本枪
加藤嘉明
1627年,60万石会津藩藩主蒲生忠乡(1602-1627.2.19)不幸英年早逝,无子,会津藩因无嗣改易,加藤嘉明由伊予松山20万石转封至陆奥国会津42万石。而作为对蒲生氏的补偿,蒲生忠乡之弟蒲生忠知由出羽上山4万石被加封至伊予松山24万石。
蒲生氏家纹
此处说明一下,本来蒲生忠乡死后,幕府可以直接没收蒲生氏的领地,但是因为考虑到蒲生忠乡和蒲生忠知的母亲振姬(1580-1617.9.27,先后嫁给蒲生秀行和浅野长晟,生有蒲生忠乡、蒲生忠知和浅野光晟)是德川家康的女儿的缘故,故而给予蒲生氏一定的补偿,将蒲生忠知转封到了伊予松山藩。蒲生忠知在成为伊予松山藩藩主后便开始了领地的建设,在领内修建许许多多寺院,同时对松山城进行了扩建。
忠知的祖父蒲生氏乡
1630年,蒲生忠知与家内重臣之间发生了对立,引发骚动,此次骚动历时3年之久,才最终在幕府的的协调下才以得以解决。
蒲生忠知
1634年,蒲生忠知参勤交代途中于京都的藩邸突然去世,享年31岁,由于蒲生忠知与其兄蒲生忠乡一样也没有儿子,蒲生氏宗家宣告绝嗣,再次遭到改易,伊予松山藩也宣告废藩,领地收归幕府。
久松氏家纹
次年的1635年,为了更好的牵制和监视西国诸大名,幕府将亲藩的11万石伊势国桑名藩藩主松平定行转封至伊予松山藩15万石,伊予松山藩得以再兴。
松平定胜
这里介绍一下松平定行的父亲松平定胜(1560年-1624年5月1日)是德川家康的生母传通院於大之方(1528年-1603年)与第二任丈夫久松俊胜(1526年-1587年4月21日)的儿子,是德川家康同母异父的弟弟,因这一层关系被德川家康特许使用松平的姓氏和松平氏的葵纹,所以被称为松平(久松)氏,当然德川家康另外两个同母异父的兄弟松平康元和松平康俊获得了相同的待遇,为了对他们能够加以区分,所以为了能够区分这三家,定胜他们这一系一般被统称为“定胜系久松松平氏”。
於大之方
德川家康
1637年,幕府的天主教政策引发了岛原之乱,作为亲藩大名松平定行派遣家臣参加了板仓重昌的幕府军,但是此次军事行动却以幕府军的战败而告终,主帅板仓重昌亦战死,伊予松山藩的家臣们也多有伤亡,随后幕府派遣老中松平信纲再次进行平叛,松平定行也再次派遣了家臣参战,可谓为岛原之乱的平定立下了功绩。
松平氏葵纹
1639年,松平定行对松山城进行改建,将原先5层的天守阁改建成了3层。
天守
1644年,松平定行被任命为长崎探题,协助幕府推行锁国政策,为锁国的完成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1651年,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去世,松平定行成为了众多辅政大臣之一,与保科正之、松平赖重、井伊直澄等共同辅佐年幼的将军德川家纲。
1658年,松平定行隐居,家督之位由其长子松平定赖继承,是为伊予松山藩第二代藩主。
1662年,松平定赖从马上摔下后伤重不治,由于定赖长子松平定盛病弱,所以家督之位由其次子松平定长继承,是为伊予松山藩第三代藩主。定长继任后着力于民生发展,为方便人们的水产交易,于三津浜附近开设水产市场,同时重建了之前几近遗弃的汤月宫(现·伊佐尔波神社)和味酒明神(现·阿沼美神社)等神社,供百姓们参拜祈祷,但是,也是在定长在任期间,受到干旱、洪水等众多自然灾害的影响,伊予松山藩原本宽裕的财政状况开始持续恶化。
1674年,松平定长突然得病去世,享年35岁,无子,家督之位由其养子松平定直继承,是为伊予松山藩第四代藩主。松平定直是同出自“定胜系久松松平氏”的今治藩二代藩主松平定时的长子。
松平定时
1687年,松平定直将藩厅从松山城的二之丸搬到了三之丸,而将原来的藩厅二之丸作为了隐居处所。
松平定直
1720年,松平定直去世,享年61岁,家督之位由其三子松平定英继承,是为伊予松山藩第五代藩主。同时根据定直的遗言,将新开出来的位于桑村郡和越智郡的1万石新田分知给其四子松平定章,并由此成立支藩松山新田藩,由于分知的是新田,所以伊予松山藩的石高并未减少。
定英在任期间亦是天灾不断,在1732年,更是受到了享保大饥荒的巨大影响,造成了超过3,500人百姓因饥荒而被饿死,由于在3500多名死者中没有一名藩士,定英被幕府以不爱护百姓的理处以了谨慎的处分。
1733年,松平定英去世,享年38岁。家督之位由其长子松平定乔继承,是为伊予松山藩第六代藩主。
1763年,松平定乔去世,享年48岁,无子,家督之位由其弟松平定功继承,是为伊予松山藩第七代藩主。松平定功原本被过继给家老奥平贞国做养子,并取名奥平贞仪,但是1741年,发生了伊予松山藩久万山26个村的百姓为了减轻年贡负担而逃散到大洲藩的领地的事件,受此事影响当时执政的奥平贞国受责罚被流放二名岛,奥平贞仪也从奥平家回归本家,改名为松平定功,此事后来被成为“松山骚动”
松平定功自幼便体弱多病,在位短短2年便于1765年病逝,享年33岁,无子,家督之位由出自支藩松山新田藩藩主松平定静(松平定章长子)继承,是为伊予松山藩第八代藩主,而随着松平定静继承本藩,松山新田藩也因为无嗣而废藩,领地被收归幕府。
1779年,松平定静去世,享年51岁,无子,家督之位由其养子松平定国继承,是为伊予松山藩第九代藩主,松平定国是安田德川家初代当主德川(安田)宗武六子,是有“米将军”之称的八代将军德川吉宗之孙。
松平定国
九代藩主松平定国关系图
1784年,松山城的天守阁因落雷而烧毁。
1804年,松平定国去世,家督之位由其次子松平定则继承,是为伊予松山藩第十代藩主。定则继任之后为了方便藩内的水路运输,开始着手在伊予郡松前浜附近修建新的港口。
松平定则
1805年,为了加强对藩士的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定则的指示之下,又在松山城二番町横町开设了藩校兴德馆,并聘请了杉山熊台作为授课老师。
1809年,松平定则去世,年仅20岁,无子,家督之位由其弟松平定通(松平定国五子)继承,是为伊予松山藩第十一代藩主。定则壮志未酬身先死,但是弟弟定通很好继承了他的遗志,继任之后便按照他的遗愿,在江户的藩邸内开设了新的藩校三省堂,同时又为了满足学员增多造成的教学紧张的情况,将原来的藩校兴德馆搬迁到了松山城东门附近,并改名为修来馆。1814年,为了进一步扩大教育,整肃风气纲纪,定通又进一步对修来馆进行扩建,同时再次改名为明教馆。
松平定通
在财政上,为了重振藩内财政,定通以身作则,严行节俭,并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大力发展藩内各项产业,使得松山藩的财政状况为之一振,其在任期间被后世称为“爽肃院时代”,松平定通本人也被誉为松山藩的中兴之主。
十代藩主松平定则、十一代藩主松平定通
可惜,松平定通也不长寿,于1835年去世,年仅32岁,随着定通的去世松山藩的中兴之势也宣告终结。
定通死后无子,家督之位由其养子松平胜善继承,是为伊予松山藩第十二代藩主,松平胜善是萨摩藩藩主岛津齐宣的十一子。胜善继任后逐渐摒弃定通节俭政策,更是在1854年斥巨资修复了松山城的天守阁,使得藩内财政状况更加的困难。
岛津齐宣
松平胜善
十二代藩主松平胜善关系图
1856年,松平胜善去世,享年40岁,无子,家督之位由其养子松平胜成继承,是为伊予松山藩第十三代藩主。胜成继任之时黑船来袭已经过去3年了,已经进入了幕末乱世,长州藩等外样大名掀起了倒幕狂潮,而作为亲藩大名伊予松山藩加入幕府一方,作为幕府先锋参加了长州征伐,先后两次与长州藩进行了交战。在1864年的第一次长州征伐中,伊予松山藩作为先锋率先发兵长州,最终长州藩迫于幕府强大的军力而降服,第一次长州征伐以幕府方胜利而告终;而到了1866年的第二次长州征伐中,却没有之前那么顺利了,由于幕府方面没有做好战前的协调准备工作,造成了伊予松山藩出兵后其他藩没有有效跟进,最后伊予松山藩在大岛战败。两次长州征伐,尤其是第二次长州征伐不仅加速了幕府的衰亡,而且也给伊予松山藩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让藩内财政状况持续恶化。
松平胜成
十三代藩主松平胜成关系图
1867年,松平胜成隐居,无子,家督之位由其养子松平定昭继承,是为伊予松山藩第十四代藩主。松平定昭为伊势国津藩藩主藤堂高猷五子。松平定昭的同年,新继任将军的德川庆喜选定为幕府的老中,时年22岁,由此松平定昭成了江户幕府260多年来最年轻的老中,但是松平定昭就职仅1个多月,便伴随着大政奉还辞去了老中的职务。
松平定昭
1868年,鸟羽·伏见之战爆发,伊予松山藩加入了幕府军,但是随着幕府军的战败,松平定昭被列为朝敌并剥夺了官位,同时还被处以谨慎隐居的处罚,由于是其养父松平胜成再次担任了藩主之位,松平胜成也成为了伊予松山藩第十三和十五代藩主。
同年,根据太政官布告,松平(久松)氏恢复原来久松氏之姓。
1871年,废藩置县后成为松山县,同时,松平胜成再次将家督之位让予松平定昭,不过此时已经不能再称为藩主了,不久松山县改编成石铁县,隔年编入爱媛县。
1872年,松平定昭去世,享年28岁,家督之位由其养子久松定谟继承。久松定谟出自分家旗本,为旗本松平胜实三子(家祖松平定实为松平定胜四子)
久松定谟
最后说个题外话,明治维新以后,伊予松山藩还出了三个名人正冈子规(1867-1902)以及秋山好古(1859-1930.11.4)、秋山真之(1868-1918)兄弟。正冈子规是松山藩藩士正冈常尚的儿子,以俳句、短歌等闻名于世;而秋山好古和秋山真之则是只有10石俸禄的下级藩士秋山久敬的儿子,前者衔至陆军大将,曾在日俄战争中击败号称世界最强的哥萨克骑兵,后者衔至海军中将,在日俄战争中,作为日本海军第一舰队少佐参谋,制定了迎战沙俄波罗的海舰队的作战方案,奠定了日本海海战的胜利。如果有想要了解这三人的可以去看一下大河剧《坂上之云》。
坂上之云
历代藩主
(一)加藤氏(1600年~1608年)
20万石
外样大名·城主
转封至会津藩42万石
(二)蒲生氏(1627年~1634年)
24万石
外样大名·城主
无嗣改易
(三)松平(久松)氏(1635-1871)
15万石
亲藩大名・御家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