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这是推理小说界的营销鬼才 | 悬疑之疑

0
分享至

上期的“悬疑之疑”,我们聊了聊江户川乱步(),本期我们来聊聊被称为“逻辑之王”的推理小说家艾勒里·奎因。

艾勒里·奎因在他的代表作《希腊棺材之谜》的开篇这样写道:

无论研究科学、研究历史、研究心理学,还是研究任何学问,只要透过表面现象进行一番思考,总能发现事物并非如其外貌所呈现的。美国杰出的思想家洛厄尔说过:"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我认为犯罪学的研究也不外乎此理。 人心是可畏的,人心是曲折的。只要稍生偏差——哪怕偏差小得连一切精神病学的现代化仪器也都无法测知——其后果亦不堪设想。谁能说清动机?说清感情的冲动?说清思维的过程? 我研究难测的人心已经记不清多少年了,对此略有粗浅的体会。我的赠言是:使用你的眼睛,开动上帝赋予你的脑子,可永远不能掉以轻心啊。犯罪行为只有模式,并无逻辑。你的任务就是抓住纷纭现象,厘清一头乱发。

这几段话引用自费洛伦茨·巴赫曼教授1920年在慕尼黑大学“应用犯罪学”讲座上的闭幕词。它有点拗口,充满学术气息,看似否定了推理小说中常见的诡计套路,又好像印证了推理小说中被证明可行的玩法。

不管怎样,这段开场白作为“奎因式”推理小说的注脚再合适不过,这位被后世称为“逻辑之王”的推理小说家,风格自成一派,侦探信赖的武器只有“逻辑”二字,凶手也不会狗急跳墙,一切都极为绅士,残酷的罪恶像是一场文斗。

被后世奉为圭臬的经典作品基本上都诞生于他创作生涯的第一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从半路出道,到震惊文坛,留下数本难以逾越的巅峰作品,多重解答、死亡留言、挑战读者……他创造的种种经典元素影响了后世一大批推理作家。

撰文丨陆烨华(上海作家协会会员)

“黄金时代三巨头”——这个说法的来源已不可考,它指的是推理史上“黄金时代”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位作家。他们分别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约翰·迪克森·卡尔和艾勒里·奎因。

1929年,风头最劲的推理作家当属范·达因和阿加莎·克里斯蒂。范·达因连续三年出版了《班森杀人事件》、《金丝雀杀人事件》和《格林家杀人事件》,这一年还将出版《主教杀人事件》,一举奠定大师地位。而阿加莎·克里斯蒂三年前光凭一本《罗杰疑案》就已让她成为舆论的焦点。

“黄金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当时的人还不知道自己所处的正是整个推理史上最辉煌的年代,“三巨头”的另外两位也将在这一年同时踏上历史舞台。

约翰·迪克森·卡尔整个夏天都在不断改写、扩写一本叫《夜行》的作品,最后将稿件卖给哈珀兄弟出版社(Harper's&Brothers),得到了300美元的稿酬。

秋天,他搬到了纽约布鲁克林区,当时的他并不知道就在附近,有一对表兄弟也刚刚完成一本长篇推理小说,那是为《麦克卢尔杂志》(McClure's magazine)和利平科茨书屋(Lippincotts)联合主办的侦探小说有奖征文所写的参赛作品。

那对布鲁克林的表兄弟名叫弗雷德里克·丹奈(Frederic Dannay,1905—1982年)和曼弗雷德·李(Manfred Bennington Lee,1905—1971年),他们合作的笔名和笔下的侦探都叫——艾勒里·奎因。

曼弗雷德·李(左)和弗雷德里克·丹奈(右)

01

一顶“罗马帽子”

开启了奎因的创作生涯

是的,艾勒里·奎因是两个人合用的笔名,这在推理作家当中是前所未有的,之后也鲜有来者。两人同为1905年出生,只相差9个月,受到福尔摩斯的熏陶,兄弟俩一起玩的时候经常讨论诡计,这也成为了俩人合写推理小说的契机。

另一个契机就是侦探小说的有奖征文比赛,为了赶上比赛,两人合力在三个月内写完了《罗马帽子之谜》,这是属于新人作家艾勒里·奎因的处女作。将稿件投出去之后,俩人对推理小说的创作热情也似乎尘埃落定,之后他们投身于各自的本职工作中,写作和奖项被逐渐淡忘。

《罗马帽子之谜》, [美] 埃勒里·奎因 著, / 刘彪 译, 新星出版社 2014年4月

过了很久,俩人突然想起来有过这么一件事,但一直也没有获奖与否的通知,于是俩人跑到主办方《麦克卢尔杂志》杂志社,结果发现对方因为资金问题而倒闭了。杂志社告知兄弟俩,你们的作品原本是得奖的有力竞争者,但是因为公司转让,这个奖项也就由下家来草草了事处理掉了。

所幸的是在1929年,联合举办征文比赛的另外一家出版社——利平科茨书屋(斯托克斯出版社)慧眼识珠,将这本《罗马帽子之谜》付梓出版,共发行8000册。

这一成绩,对于初出茅庐的侦探小说家来说,已经相当不错,要知道,阿加莎的处女作《斯泰尔斯庄园奇案》首次出版的时候,销量还不到2000册。

作为处女作,《罗马帽子之谜》质量并不高,故事发生在一所剧院中,第二幕快要结束的时候,发生了杀人事件,但是没有人进出过,凶手显然就是剧院内的某人。

侦探艾勒里·奎因的切入点是死者的帽子。死者是一名律师,按照当时的着装礼仪,他理应戴着帽子,可是尸体上却没有。通过这一生活化的线索,艾勒里·奎因顺藤摸瓜,找出了凶手。

正如前文提及的,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推理小说家之一是范·达因。《罗马帽子之谜》中就能看出很多对于范·达因的模仿痕迹,比如范·达因的作品通常为六字字母+杀人事件(《班森杀人事件》、《金丝雀杀人事件》、《格林家杀人事件》等),而奎因则采用了国名+物件+之谜,并且这一取名规则一直沿用了下去。此外,人物设定中,包括警长、男仆等人,都能在范·达因的作品中找到影子。

尽管《罗马帽子之谜》不如之后的作品质量高,甚至放在同时代的作品当中也不算出众,但作为处女作已经开始展现“奎因式”的风格:并不离奇的案件,而现场总有一些有违常理的蛛丝马迹,再通过这些蛛丝马迹抽丝剥茧,顺着逻辑找到真相。没有猎奇的杀人手法,也没有奇想的犯罪诡计,种种线索缓慢而完整地铺成,最后将其收束。

《罗马帽子之谜》的推理篇幅,约占总字数的9%,这个比重是非常高的。所以很多人都说奎因的小说非常公平,能够享受到和侦探同台竞技的乐趣。

02

除了艾勒里·奎因,

他们又“创造”了一名作家

如果说是一“顶”《罗马帽子》开启了奎因兄弟的创作生涯,那么让他们看到更多可能性的则是一“撮”《法国粉末之谜》。

时隔一年,兄弟俩在逛街的时候,看百货商场的陈列橱窗时,一个主意诞生于脑海——如果里面有尸体会如何?

这是他们第二本小说《法国粉末之谜》的核心案件,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事件更为耸动,可破案方式还是奎因常见以小见大。侦探通过口袋里的口红和嘴巴上涂的不同这一点开始切入,拉扯出一条绵长的逻辑链,整整35页逻辑推理内容,让喜好这口的读者颇有大快朵颐之感。而在整个推理过程中,凶手的名字始终秘而不宣,直到最后两个单词凶手是谁才被揭示,一霎那故事也就此结束,整段高潮戏处理得非常干净。

《法国粉末之谜》, [美] 埃勒里·奎因 著,叶秀敏 译, 新星出版社 2013年8月

顺带一提,作为男性作者,“口红色号”这一切入点显得特别细腻,从中也能看出奎因兄弟对事物观察的细致和敏锐。

1931年,《荷兰鞋之谜》出版。一年一本差不多名字、差不多质量的作品正在逐步积累奎因兄弟的人气,但在当时那个推理小说竞争异常残酷的年代,想要跻身头部作家,还是差了点意思。《荷兰鞋之谜》之后,俩人商量了一下,辞掉工作专职写作。这一决定,将彻底改变俩人的命运,而他们在当时,应该是对此有所预见和准备的。

最明显的证据在于他们预估了一下,如果俩人都辞掉工作专职写书,一年能写四本,原本需要四年才能积累的作品和流量,直接缩短到一年。但是算法并不会这么理想,一年四本书,会不会太饱和了?一年读一位作家四本新书,对于读者的要求实在太高了。

俩人之前从事的是广告行业,营销思维本来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技能,一年四本太多了,那就换一种方式——除了艾勒里·奎因之外,再创造一名作家。

1932年,对于奎因兄弟来说,可能是他们一生中重要的年份。这一年,俩人用两个笔名写了四本书:其中两本属于艾勒里·奎因,另外两本属于巴纳比·罗斯。如果是奎因的忠实粉丝,那就不难发现,巴纳比·罗斯这个人物早在奎因的处女作《罗马帽子之谜》中就已出场。就连这种时候,他们也想做到尽量公平。

巴纳比·罗斯的“处女作”叫《X的悲剧》,不是奎因忠实粉丝真的很难发现这本书也是出自那对表兄弟之手。

《X的悲剧》, [美] 埃勒里·奎因 著,唐诺 译,新星出版社,2017年1月

首先,艾勒里·奎因笔下的侦探同样叫艾勒里·奎因,而巴纳比·罗斯笔下的名侦探叫哲瑞·雷恩。第二,奎因年轻、苦恼、身强力壮,是一个标准的青年侦探形象。而雷恩是退休的老人,性格十分古怪,一个人住在郊外大宅子。第三,剧情方面,《X的悲剧》一共发生三起案件,都在交通工具上,死者数量比较多,场地开阔。这些看起来和奎因不同,可也有其招牌式的推理。

除此之外,这本书中出现了“死亡留言”,这在今天已是很经典的推理小说元素,但当时这样设计的作家并不多,并且对于奎因来说,“死亡留言”在他之后的小说中也有很多变种。因为进入解谜前的剧情节奏变快了许多,很多原本被人诟病的“奎因式”缺点得到弥补,加上水准之上的逻辑演绎,后来得知巴纳比·罗斯真实身份后,读者都说这本书是奎因最完美的推理小说。

还有一部分读者并不这么认为,若要选择一本奎因的最佳作,他们会投票给《希腊棺材之谜》,同样出自于1932年,属于艾勒里·奎因的作品。武器是多重解答,这本书将之前奎因最精华的逻辑演绎提升到了极致,四重解答每一重都极具说服力,可下一重又会在此基础上被完全推翻,同时剧情进一步向前推进,逐渐勾勒出案件的全貌。这本书在我心中是教科书级别的推理作品,可说他是教科书又不合适,因为学不会。

《希腊棺材之谜》, [美] 埃勒里·奎因 著,王敬之 译,新星出版社,2017年3月

兄弟俩没有食言,1932年他们确实出版了四本作品,第三本是巴纳比·罗斯的《Y的悲剧》,这是第一时期奎因的作品中最黑暗的一本,凶手的真实身份充满了意外性,整体质量相比前两本作品也不遑多让。

给疯狂的1932年画上句号的是艾勒里·奎因的《埃及十字架之谜》。这个故事中一共发生了三起命案,每一起都极具视觉冲击力,通常奎因的作品和罗斯的作品可以从剧情上区分开来,但这本书可以说结合了两者的优点。而谜面的设置,以今天的视角来看也颇有新本格的意味。

全职写作的第一年,表兄弟俩就交出了完美的答卷,艾勒里·奎因这个名字,成为了当时谁也无法忽视的存在。

这时,哥伦比亚大学邀请推理作家艾勒里·奎因去参加一个讲座,在此之前,奎因从来没有公开露面过,也几乎没人知道他们是两个人共用的笔名。这个讲座俩人都不想去,只好采取最原始的方法抛硬币决定,结果曼弗雷德·李输掉了,只好戴着面具以奎因的身份去参加讲座。

可他离开后,弗雷德里克·丹奈又不开心了,他给自己抛了硬币,也闯去了活动现场,并且,是以巴纳比·罗斯的身份。

也许是一场事先预谋的营销,也许是一次突然迸发的灵感——这两者同时存在于奎因身上丝毫不令人奇怪——这场讲座变成了奎因和罗斯的针锋相对,两位在这一年出尽风头的推理作家互相抨击对方的作品,台下观众直接沸腾了。

四本质量极高的作品,加上一次符合一切广告营销元素的活动,艾勒里·奎因成功进入推理作家第一梯队。而且这个梯队中,作品质量、数量和本人话题度都很高的人屈指可数。

03

巅峰来得太快,

瓶颈也同样到达得迅速

里程碑式的1932年之后,奎因兄弟于第二年继续出版了四本书,同样是两本署名艾勒里·奎因(《美国枪之谜》、《暹罗连体人之谜》),另外两本署名巴纳比·罗斯(《Z的悲剧》、《哲瑞·雷恩的最后一案》)。

也许是前一年的巅峰太难逾越,这一年的作品中只有《暹罗连体人之谜》可以在质量上与去年齐平。这本书在奎因原本擅长的封闭空间内让各怀鬼胎的人互动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倒计时,外面的山火正在蔓延,最终他们所有人会被烧死。近年比较热的新本格作品《尸人庄谜案》也采用了类似的设定,只是将山火改为了丧尸。另外《暹罗连体人之谜》将“死亡留言”这一元素放大,时至今日依然是最经典的“死亡留言”作品。

《暹罗连体人之谜》, [美] 埃勒里·奎因 著,李小刚 译,新星出版社,2008年6月

而关于巴纳比·罗斯,兄弟俩显然已经做好了见好就收的准备,不然也不会在风光无限的第二年就直接推出《最后一案》,一如其肃穆的书名,这本书和阿加莎的《帷幕》一样,大侦探用自己的方式告别了自己的侦探生涯。

这个时候,读者们不难看出,奎因的巅峰来得太快,而瓶颈也同样到达得很迅速。巴纳比·罗斯退出历史舞台后,奎因自己的创作欲望和质量也均有所下降,1934年和1935年,兄弟俩都只出版了一本书。它们也是“国名系列”的最后两本《中国橘子之谜》和《西班牙披肩之谜》,尽管各有亮点,但整体水准已经和《希腊棺材之谜》那一批差距非常明显了。

1929年至1935年,被后世称为“奎因第一时期”,在这个时期,兄弟俩从出道到巅峰再到瓶颈,一共创作了两个系列作品——“国名系列”和“悲剧系列”。如今我们提到奎因,常说起的经典作品,几乎都是出自这一时期。

从广告公司职员到全职作家,奎因兄弟也通过作品为我们展现了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的特质:有才华,对风口时机的把握很精准,对受众的心理有一定了解,以上特质缺一不可。

1936年,巴纳比·罗斯就是艾勒里·奎因这个秘密终于被公开。冥冥中,兄弟俩知道,属于他们的某一个时期已经过去,他们需要进军新的领域,开启新的时期了。

毕竟,聪明如他们,又怎么会放任颓势不顾而不做改变呢?于是,他们盯准了下一个风口——好莱坞。

那以后,又是新的故事了。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 。作者:陆烨华;编辑:申婵;校对:李世辉。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不做「第六界」 华为「第一境」启境如何拿捏“新模式”?

不做「第六界」 华为「第一境」启境如何拿捏“新模式”?

新出行
2025-11-20 15:24:32
全运会万米争议一幕:被套圈选手为第1名领跑,成绩双双被取消

全运会万米争议一幕:被套圈选手为第1名领跑,成绩双双被取消

全景体育V
2025-11-20 15:07:42
赖清德晒午餐吃日料表达对日本的支持,外交部回应

赖清德晒午餐吃日料表达对日本的支持,外交部回应

澎湃新闻
2025-11-20 15:28:26
五地政府主要领导调整!这一省两地迎来新任市长

五地政府主要领导调整!这一省两地迎来新任市长

上观新闻
2025-11-20 14:27:11
解放军做好了最坏打算,测试三战场景,推演结果与美方十分相似

解放军做好了最坏打算,测试三战场景,推演结果与美方十分相似

文史旺旺旺
2025-10-28 21:01:09
高市早苗孤注一掷!还要闪电“拜鬼”,欧盟替中国打了日本一巴掌

高市早苗孤注一掷!还要闪电“拜鬼”,欧盟替中国打了日本一巴掌

史纪文谭
2025-11-20 16:19:19
宋清辉:江苏科技大学郭某不是骗子,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本身在造假

宋清辉:江苏科技大学郭某不是骗子,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本身在造假

宋清辉
2025-11-20 10:59:21
Gemini 3 强得有点不太像阳间的东西。

Gemini 3 强得有点不太像阳间的东西。

差评XPIN
2025-11-20 00:09:23
长期在上海工作!中央批准:他任新职

长期在上海工作!中央批准:他任新职

鲁中晨报
2025-11-20 17:21:10
泰国王后这一跪,这才是顶级外交,她拜的不是佛,是两国的情谊

泰国王后这一跪,这才是顶级外交,她拜的不是佛,是两国的情谊

井普椿的独白
2025-11-19 12:32:41
这张表!建议你最好背下来!

这张表!建议你最好背下来!

华人星光
2025-09-03 12:28:49
别再争议广东模特冠军了,辟谣了是太太组冠军,实际冠军另有其人

别再争议广东模特冠军了,辟谣了是太太组冠军,实际冠军另有其人

乡野小珥
2025-11-20 05:32:37
武统台湾的难度和代价有多大?远超多数人的想象!

武统台湾的难度和代价有多大?远超多数人的想象!

山间听雨
2025-11-19 12:25:23
不要低估日本先发制人击沉福建舰的威胁,应该学习美苏对日做法!

不要低估日本先发制人击沉福建舰的威胁,应该学习美苏对日做法!

环球策论
2025-11-19 00:10:39
5轮2分垫底!14亿人口大国丢脸:无缘世界杯后 连亚洲杯都进不去

5轮2分垫底!14亿人口大国丢脸:无缘世界杯后 连亚洲杯都进不去

侃球熊弟
2025-11-20 10:24:43
高市早苗的闹剧,让日本经济先中了“回旋镖”|京酿馆

高市早苗的闹剧,让日本经济先中了“回旋镖”|京酿馆

新京报
2025-11-20 16:25:01
揭秘三体公司原CEO许垚投毒杀人案始末

揭秘三体公司原CEO许垚投毒杀人案始末

经济观察报
2025-11-20 14:57:14
太及时了!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农民工的工作“出口”是关键

太及时了!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农民工的工作“出口”是关键

火山诗话
2025-11-18 09:14:18
沙俄让清朝损失的土地,面积达到330万平方公里,如今在哪些国家

沙俄让清朝损失的土地,面积达到330万平方公里,如今在哪些国家

兴趣知识
2025-11-17 15:39:26
【继续扫“苗”】野田、岸田为何与高市切割?日本这次押上赌桌的究竟是什么?

【继续扫“苗”】野田、岸田为何与高市切割?日本这次押上赌桌的究竟是什么?

新民周刊
2025-11-20 09:09:14
2025-11-20 17:40:49
新京报书评周刊 incentive-icons
新京报书评周刊
最专业的书评,最权威的文化
12714文章数 21059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陈洪绶:花鸟册二十开

头条要闻

"最美光二代"高海纯即将大婚 新郎是霸王茶姬创始人

头条要闻

"最美光二代"高海纯即将大婚 新郎是霸王茶姬创始人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易梦玲恋情曝光,相差16岁

财经要闻

霸王茶姬创始人将与“光伏女神”结婚

科技要闻

英伟达单季狂揽570亿美元,手握5000亿订单

汽车要闻

换购价15.98万起 广汽丰田全新威兰达上市

态度原创

本地
教育
家居
房产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卖力整活儿的大湾鸡,靠疯癫成了新顶流

教育要闻

近日代表性问题汇总(一):期中考篇

家居要闻

黑白极简 慵懒通透空间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军事要闻

日本称已向美国出口爱国者导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