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上午,甘肃一山地马拉松赛遭遇极端天气。据人民日报报道,截至23日早上8点,共搜救接回参赛人员151人,其中8人轻伤,在医院接受救治。21名参赛人员找到时已失去生命体征。甘肃省委省政府已成立事件调查组,对事件原因进行进一步深入调查。
据了解,由甘肃白银市委、市政府主办,景泰县承办的2021(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暨乡村振兴健康跑5月22日在黄河石林景区举行,共有近万人参加比赛和健康跑,其中172名参赛人员参加了百公里山地越野赛。
白银消防救援支队特勤消防站指导员王晓东,作为当时首批前往黄河石林山地救援的队员,为新京报记者还原了当时的搜救过程。王晓东表示,因为山路崎岖,从Cp4集结点搜救至Cp3集结点用了三个半小时,搜救过程中还遇到了小雨,截至23日上午10时,白银消防救援支队共找到11名被困者,只有1人幸存。
白银消防救援支队正在救援。消防供图
山路崎岖,搜救过程中下雨,找到11名被困者只有1人生还
5月22日15时34分,白银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称,位于白银市景泰县芦阳镇大牛粪湾山顶有参加2021年第四届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参赛人员被困于赛道,无法下山。
白银支队调派条山消防救援站、西区特勤站4辆消防车25名指战员前往救援。
“下午4时21分收到了救援的派遣命令,我们携带了船型担架、医用担架、救援绳索、照明设备与保暖衣物等救援设备前往救援,大概在下午六点多开车到他们Cp4集结点附近。” 王晓东称,因为22日上午蓝天救援队参加了此次比赛的执勤安保,在消防队员赶往现场的时候,他们已经进行了救援。
据王晓东介绍,昨日他们按照赛事举办方给的卫星地图,沿着赛道上插的红旗,从Cp4向Cp3的集结点搜索前进。“地形比较崎岖,中间有沟壑、峡谷、山脊等地形。我们共用了大约3个半小时才从Cp4集结点搜救至Cp3集结点。”
2021年(第四届)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地图。受访者供图
王晓东表示,因为昨天中午参赛地突然下雨了,导致山路上土质松软,携带器材通过难度较大。搜救的过程中,现场还有小雨,但风力已经减弱了。后来,天色转晚,能见度较差,且沟壑多,光线很难照到被山地遮挡的地方。
22日21时,条山消防救援、西区特勤站经搜救至Cp3- Cp4段发现有3人被困,其中1人受伤,2人死亡。
这名受伤的幸存者为一名广东籍男士。王晓东表示,救援人员刚发现他的时候,他的生命体征已经比较微弱了,救援队将其转移到附近的窑洞,跟着救援队一起救援的医生为其做了保暖和简单的治疗,补充了水分和营养物质。在转移下来的过程中,他恢复了一点意识,眼睛可以睁开了。随后救援人员将其送到Cp4集结点,再移交给景泰县中医院,带回进行治疗。
21时26分,白银支队消防队员们发现第4名被困人员,已无生命体征。23日1时30分,白银支队搜救至Cp2-Cp3段发现有4人被困,均无生命体征。23日上午搜救过程中,救援人员又发现3名遇难者。截至23日上午10时,白银支队先后发现11名被困人员(10死1伤)。
考虑到救援人员的安全和救援时间问题,在晚上搜救到遇难者之后,队员们将他们的遗体转移到窑洞,将谷底的遇难者搬运至直升机可停靠的平台处。23日上午指挥部统一调派直升机对遇难者遗体进行转移。
白银消防救援支队正在救援。白银消防供图
参赛者穿着单薄,救援人员推测遇难最大原因或为失温
王晓东介绍,他看到这次参赛选手穿着都十分单薄,有人穿着马拉松运动员的训练服,短袖短裤,有人在外面加了一个薄薄的防晒衣。一下雨,把身上打湿之后,加上大风,体温降低得特别快。“他们参赛的路段,人员稀少,而且还是山区,到了这个季节,偶尔会出现这种特殊的极端气象条件。”王晓东说。
“我们从后来中途退赛的选手处得知,遇到这种大风降温极端天气之后,有些人想原地休息一下,等待天气好转下山,但是由于在休息过程中体温丧失过快,导致发生了休克和肌肉痉挛。”
越野赛海报显示,这是第四届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举办方将其分为10个赛段,从Cp1至Cp9再至终点。每一个点位都需要进行“打卡”。
竞赛规程显示,组委会为所有参加比赛选手提供感应计时芯片,运动员须佩带感应计时芯片参加比赛。选手在跑步过程中,必须通过所有的打卡计时点并进行打卡,如缺少任何一个打卡计时点的成绩,将取消该运动员的全部比赛成绩。
白银消防救援支队正在救援。白银消防供图
“大多数人刚过Cp1赛道,跑到Cp2之后天气恶劣了,所以大多数人在Cp2至Cp4处被困。出现问题的赛段在十五公里左右。”
王晓东认为,这次事故最大的问题是队员们遭遇了严重的失温。个人体质和所处位置不同影响了他们失温的情况。根据山上、谷底的风力大小有关,所遭遇的失温程度也不一样。
其次由于突遇大风和降雨,有一些队员失足掉落谷底。“据其他参赛队员的描述,有六七级大风。”
据人民日报报道,截至23日早上8点,共搜救接回参赛人员151人,其中8人轻伤,在医院接受救治。21名参赛人员找到时已失去生命体征。
延伸阅读
重庆跑友亲历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事故:开赛前收到大风预警,现在想起还后怕
据央视报道,5月22日上午,由甘肃白银市委、市政府主办,景泰县承办的2021(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暨乡村振兴健康跑在黄河石林景区举行,其中172名参赛人员参加了百公里越野赛,在比赛中遭遇极端天气。截至5月23日上午8时,这172名参赛人员中的151人已经确认安全,另有21名参赛人员找到时已失去生命体征。
开幕式现场
比赛现场到底发生了什么?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联系了一位参加了越野跑重庆选手毕女士,毕女士在接受采访时已经脱险,身体没有大碍,她已经买好动车车票,预计23日晚回到重庆。回想起这次脱险的经历,毕女士仍然心有余悸,“我现在想起来还是感到后怕,我从山上退赛下来的时候,一路上看到都是倒在路边的参赛选手。”据毕女士透露,这次来参加越野跑的重庆选手,她还知道有另外两位选手参加,“一位是我的朋友,一位和我是同一个俱乐部的,但他们的情况如何我还不知道,组委会还没有发官方消息。”
往年比赛时都很热,赛前收到大风预警
参赛者
作为马拉松爱好者且比赛经验丰富的毕女士是第一次来到景泰县参加这项比赛,但她成都的朋友之前已经来参加过两次。“成都的朋友来跑过两次,他们告诉这里比赛时很热,而且都是太阳暴晒,我只带两件外套来。我在出发的时候只穿了一件T恤和短裤,连外套都放在了转运包里,存放到赛道62公里处的CP6换装点,准备晚上跑回来的时候气温降低了再穿。我参加过很多次类似比赛,这是我出发时穿得最少的一次。朋友还说CP2这段很晒,需要带很多水,于是我也带了很多水参加,没想到这些水我在CP2这一段一口都没喝。”毕女士这样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在毕女士看来,如果组委会有足够的经验,或许这场悲剧可以避免。“之前当地天气情况都比较好,在比赛开始前,我们曾收到了当地发出的大风蓝色预警,说是有8级,在比赛发枪的时候就刮起了大风,好多选手的帽子都被吹掉了,我的也被吹掉了,起跑后都停下来捡帽子。我认为突然到来的大风其实就在预示天气的变化,这时候如果组委会有足够的经验,就应该叫停比赛。”
极端天气导致低温,缺乏保温物资是关键
突如其来的大风没有阻止参赛者的脚步,因为开始只刮风没有下雨,气温也没有下降得很厉害。“我还是在坚持比赛,当时心里甚至在想也许跑着跑着天气就变好了,没想到随着比赛的进行天气情况是越来越糟糕。风很大雨也大,风雨交加的环境大家全身都湿透了。加上没有保暖所需物品,身体失温很快。”毕女士说。
参赛者遭遇极端天气
本次山地越野赛海拔最高处为2200米,毕女士在大约海拔1800米处选择了放弃,“我觉得非常冷,全身都已经冻僵,实在坚持不下去,于是选择退赛下山。在我退赛下山的途中,就看到有很多选手已经倒在路上。因为考虑到天气原因大家都是短袖短裤出发的,随身只携带了保温毯。但是因为现场风太大,唯一能够用作保温的毯子也被吹走或者吹破,起不到任何作用。如果大家当时身边有外套、冲锋衣都不会出事。”在这一点上毕女士认为主办方有一定责任,因为主办方并没有强制规定要携带冲锋衣、外套等参赛,“在我以往参加的山地越野马拉松中,这些都是强制随身携带的物品。这次强制携带的只有保温毯而已。”
同时毕女士还提到,这次比赛吸引了不少马拉松高手参加,赛道难度小也成为了这么多选手遭遇悲剧的原因,“这个赛道的难道小,一些平时跑普通马拉松的高手也来了,完全可以当成平地比赛高速来跑。他们最先就跑到了海拔最高的2200米,因此遭遇的极端天气情况更严重。”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也获悉,在遇难者中有国内圈内大神级人物。
村民送选手返回酒店,质疑设立1600完赛补贴
搜救现场
因为当地环境的问题,毕女士在下山返回的这一段路途中,并没有设置任何的补给点和救助点,“组委会说这些地方车开不上去,所有都没有安排。而在往年的比赛时,朋友说这一段路都是暴晒的。这一路上也没有可以挡风的屋子,只有一些小的台子。”
最后毕女士一路退下山找到了一家当地的村委会取暖避寒,她在这个村委会呆了一个多小时,但并没有组委会来人来安排相关后续事宜,最终该村委会委员开车送毕女士回到了下榻酒店。在村委会时,她和当地村民聊天也谈到了比赛时的天气情况,“当地村民出现这样风雨交加的天气是非常罕见的,他们当地平时连雨都很少下。”
最后毕女士还对组委会设立的1600元完赛补贴表示提出质疑,毕竟1600元不是小数目,足以覆盖选手大部分的参赛支出。“我认为这么多选手没有选择早点退赛,还是和这1600元有关。我当时就想过,如果退赛了这1600元就没了,是不是自己要再坚持一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