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京剧世家谭氏:开创谭派,至今已传承七代,是“京剧第一世家”

0
分享至

  谭鑫培先生便装照

  1914年,一代文化大师梁启超在湖广会馆为父庆寿,请“伶界大王”谭鑫培唱堂会,谭鑫培精心挑选了平时甚少露演的《一捧雪》。醇厚苍凉的唱腔一出,声入九霄,响遏行云,满座宾客掌声雷动。梁公大悦,为表示感谢,遂即兴赋诗一首,一时间传为佳话。

  诗中有云:“四海一人谭鑫培,声名廿纪轰如雷。”对谭鑫培可谓极尽推崇。当时,这位开宗立派的梨园大师已年近古稀。细算起来,从他10岁上随父进京,入小金奎科班习武丑,也已经整整过去了57年。

  那还是在咸丰年间,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爆发,繁华的武昌一下变为战场,动荡的乱世让居住在湖北黄陂的谭家不得不背井离乡,开启了他们的逃难之旅。他们先是乘船先至天津一带的乡镇上唱“草台戏”,后辗转进入北京。

  程长庚扮演的老将黄忠

  来到北京后,谭志道入乡随俗,改唱京戏,随程长庚的三庆班搭伙。

  说起程长庚,在京剧历史中乃是举足轻重的人物。第一代京剧大师中,程长庚与四喜班的张二奎、春台班的余三胜并称为“老生三杰”、“老生三鼎甲”,程长庚为“三鼎甲”之首,也是名副其实的“京剧之父”。

  和许多半路出家的人一样,谭志道原也并非科班出身,只是单纯爱好戏曲。后来逐渐以此为职业,主要饰演老旦,亦能演老生。因声音高亢,犹如乡间所说的“叫天子”,遂得“叫天”之艺号。谭志道于是便被认为是今谭氏京剧世家的第一代创立者。

  此后,谭鑫培在耳濡目染之际,也开始走上了他的艺术之路。

  作为谭志道的独子,谭鑫培自小打下了扎实的童子功,进京的路上更是得到了不少历练。

  谭鑫培在《定军山》中的扮相

  11岁,禀父命进入天津金奎科班学艺;17岁,拜在余三胜门下;后又拜班主程长庚为师。与其父一样,谭鑫培同样拥有非凡的唱功,被世人赞为“小叫天”。

  正像所有的大师都天生具有独创性一样,谭鑫培并未止步于前人的教习,而是锐意进取,一路革故鼎新,终成大器。

  在程长庚、余三胜、王九龄等名家演唱艺术的基础上,转益多师的谭鑫培朝夕摸索、独辟蹊径,终于结合自身嗓音条件形成了“悠扬婉转、醇厚饱满”的风格,一时间风靡京沪,上到皇亲贵胄下到市井百姓无不击赏。一有演出,人人争睹以至于万人空巷,遂得名“伶界大王”。

  谭鑫培便装照

  谭鑫培专攻老生,最爱演末路英雄,如《托兆碰碑》的杨老令公、《洪羊洞》的杨六郎、《卖马》的秦琼、《失街亭》的诸葛亮,他用一种悲天悯人的唱腔,道出了时人“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的悲凉情感。

  也许正是这种彷徨无地的英雄之悲应和了当时大众的家国之痛,台下的听者无不于我心有戚戚焉,悲愤时甚至落下泪来。当时曾有诗云:“国家兴亡谁管得,满城争说叫天儿”。

  光绪十六年,即1890年,如日中天的谭鑫培被召入清宫内戏班“升平署”。慈禧太后最爱听他的戏,几乎到了“无不欢”的程度。有一次,听完谭鑫培的戏,龙颜大悦的慈禧竟然命人赏赐给谭一领黄马褂。

  谭

  谭鑫培、杨小楼联袂演出《阳平关》

  不为人所知的是,谭鑫培不但是一位卓越的京剧大师,更是一位风骨凛凛的志士君子。

  辛亥革命后,清廷内务府主管京剧的行会组织“精忠庙”寿终正寝。谭鑫培利用自身的影响力,组织梨园同行成立了新的行会组织——“正乐育化会”,改“班”为“社”,大大提高了戏曲艺人的社会地位,这在当时的戏曲界可谓是划时代的革命。自此,戏子被视为“下九流”的流俗渐趋湮灭,

  更值得称道的是,袁世凯罔顾民意、复辟帝制后,曾命谭鑫培为其演出歌功颂德的新戏《新安天会》,被谭鑫培断然拒绝。而当革命党人黄兴、陈其美在1912年抵达北京时,谭鑫培却亲自率领梨园同仁在贵州会馆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大会。

  谭鑫培在舞台上

  两相对比,谭鑫培的操守、志节令人赞赏!

  晚年,声誉日隆的谭鑫培渐被声名所累。1917年4月,广东军阀头子陆荣廷到京,北洋军阀江朝宗张罗着为其办堂会,点名谭鑫培出演。

  此时,谭鑫培已卧病数月,几番婉辞。但飞扬跋扈的江朝宗岂能善罢甘休,竟然派来大批警察,强行把谭鑫培接去。

  当天演的剧目是《洪羊洞》,讲述的是杨六郎病死的经历。可能是心有所感,谭鑫培演到悲愤处,禁不住热泪长流。

  堂会结束后,谭鑫培一直郁郁寡欢,不久便撒手人寰,时年71岁。不得不让人叹惋:一曲晚景,戏如人生。

  谭小培在《连营寨中饰演刘备》

  值得一提的是,程长庚在世之日曾预言:“吾死后,鑫培必成大器。”可谓善于识人。

  谭鑫培最终成为京剧史上震烁古今的人物,绵延七世的“谭派”亦由此肇兴,薪火相传以至于今。

  谭鑫培故去后,子女共计十二人,多有继承父业者。八位儿子中,前五位均从艺梨园,其中尤以第五子谭小培先生艺术成就最高,公推为谭门第三代的执牛耳者。

  谭小培是年幼时就进入小荣椿班习老生,后转入小洪奎社。他不以父亲的声名招摇,而甘于从最低微的行当入手,长期为名角挎刀,跟随尚小云、程砚秋等多年。

  1917年,谭小培与父亲一道演出《李陵碑》,台下父子,台上亦是父子,一时间传为梨园佳话。上世纪初,谭小培与杨小楼、尚小云、荀慧生(艺名白牡丹)等一众名角赴沪演出,盛况空前,时人称作“三小一白”。

  谭小培在《李陵碑》的扮相

  谭小培嗓音苍凉、浑朴,韵味醇厚。谭派之所以能在流派纷呈的京剧舞台中屹立不倒,谭小培功不可没。

  中年后,谭小培一心在家课子传艺,为延续谭门宗风培养了又一位接班人——谭富英。

  待儿子学有所成,便创造机会让儿子与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等名旦演出,为其铺路搭桥。

  更不惜放下身份与儿子同台演出,一如当年他与父亲同时献艺,抚今追昔,高兴之余也不免令人唏嘘。

  有趣的是,这种舐犊之情竟然被好事者画成了漫画发表在报纸上,画面中间是谭小培,左为其父谭鑫培,右为其子谭富英。

  谭小培对父亲谭鑫培说:“你的儿子不如我的儿子。”又回过头来对儿子谭富英说:“你的父亲不如我的父亲。”谭小培看了不觉莞尔。

  谭富英先生像

  谭小培不但担荷了父亲的艺术衣钵,更继承了父亲的心系家国的情怀。

  抗美援朝期间,他曾义务演出《法门寺》,并将全部所得捐献出来为军队购买飞机。与此同时,他还不顾自己已身患重疾,坚决鼓励儿子谭富英赴朝慰问演出。

  谁知这一去竟成父子二人的永诀,更成为了谭富英永久的遗憾。天若有知,岂不痛哉!

  如果说谭鑫培创立的“老谭派”是以“悠扬婉转、长于抒情”名世,那么谭富英的“新谭派”便以“酣畅流漓,质朴通透”扬名。

  谭富英在《失空斩》中饰诸葛亮

  作为谭鑫培之孙,谭富英天赋极佳,可谓典型的“老天爷赏饭吃”。

  他生来就有一副宽、亮、水、净、脆的好嗓子,高低纵横,挥洒自如,加之扮相英俊,俨然一副王孙贵胄的富贵样儿,令人一见忘俗。

  著名京剧理论家刘曾复先生曾赞道:“谭富英票价一元二,一出台亮相,就值八毛!”

  虽然天赋异禀,但在谭小培的严格督导下,谭富英仍从一招一式入手,苦心磨砺,打下了坚实的艺术功底。

  后在其父谭小培和老师余叔岩的悉心教导下扛起了谭氏一族的大旗,与马连良、杨宝森、奚啸伯三位大师齐名“四大须生”,对后世影响深远。

  谭富英在《赵氏孤儿》中饰赵盾

  曾有人把谭富英比作京剧界的李白,说其艺术表演极富浪漫色彩,有天才之美,诚非虚言。

  从谭志道扶老携幼入京算起,到谭门第五代谭元寿先生,时间已过去了八十余年。风雨飘摇的清王朝已经作古,继而是北洋军阀时代,又是一个“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乱世。

  时代涌动着它的波澜,梨园同样书写着自己的故事。谭家,也开始了第五代的历史传承。

  谭元寿先生舞台扮相

  谭元寿,生于1928 年,博学多识、集成一身。谭元寿最为人熟知的是主演了革命样板戏《沙家浜》。

  上个世纪70年代,《沙家浜》被搬上银幕,引起巨大轰动,海内无人不知。谭元寿饰演的郭建光,凭借其韵味悠长的唱腔、潇洒的扮相和独具新意的表演,让观众大饱耳福,好评如潮。他也因此成为了那个年代最有名气的电影明星之一。

  在唱腔、身段、舞蹈、武打等方面,谭元寿多有创新,可谓继往开来的中坚人物,以一己之力把谭派艺术推向了更广阔的民间。

  岁月如流。长盛不衰的“谭门”也绵延到了第六代。

  谭孝曾在《将相和》中饰演蔺相如

  谭孝曾,1949年生,名副其实的“生在红旗下”,新中国的同龄人。

  说起自己名字的由来,在一篇访谈里他曾饱含深情地追忆道:“我出生的时候,曾祖父谭小培还在世,所以我的名字‘孝曾’是孝顺曾祖的意思,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孝顺“老家儿”,更重要的是要将谭派京剧艺术传承下去……”

  俗语有云:打江山易,守江山难。谭孝曾早早就意识到了肩上的重担。但如何延续潭门辉煌,并非易事。

  天命在此,岂敢推辞。面对摆在面前的难题,谭门第六代传人谭孝曾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这个家族使命。他责无旁贷。

  谭孝曾生活照

  也许是秉承了刻在家族里的基因,谭孝曾早早就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父辈深知学戏之苦,从初开始便不希望他重走这条艰辛之路。然而倔强的谭孝曾坚持学戏,后来更是考入戏校,跟从王少楼先生从喊嗓子、念白、身段、手势,一点一点学起。

  1962年,谭孝曾入北京京剧院,其父谭元寿时任副团长,便有意磨练他,安排他跑龙套。堂堂的谭门第六代居然是个跑龙套的,成了大家茶余饭后谈资。

  谭孝曾便装演出

  面对众人的冷嘲热讽,谭孝曾也曾短暂迷茫过。祖父谭富英见状便把他叫到一旁说:“小子记住了,有屁股不愁挨打,砖头瓦块都有翻个儿的时候。”谭孝曾从此再不理会别人言语,一门心思苦练技艺。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谭孝曾主演的电影《定军山》上映,外界反应热烈,父亲谭元寿看完后难掩激动,拉着谭孝曾的弟弟说:“这《定军山》你哥哥唱得太好了,我很满意。”此时谭孝曾已近花甲之年。

  谭正岩饰演刘备

  从7岁学戏,数十年的努力方才得到了父亲的认可。不得不让人惊叹谭氏一门对艺术的虔诚,更能看出其门风的律己之严。戏曲行当里有句话叫“戏比天大”,谭门不正是躬行了这一信条吗?

  或许是应了天佑善人这句话,直至1979年,谭门第七代谭正岩才终于呱呱坠地。

  作为谭门单传,合家上下对这个“独苗”的到来无不欣喜若狂。就连“外人”——著名戏剧家吴祖光得知这一喜讯后,也难掩兴奋,信笔写下:“可喜谭门有后,待我谢天谢地”的贺词。

  作为家中的独子独孙,谭正岩从小备受祖父谭元寿的宠爱。刚蹒跚学步时,就经常被父母抱着去看爷爷演出。

  而爷爷一见孙子来后台,哪怕没有化妆,也一定从后台跑出来,笑逐颜开地抱着他,挨个儿跟大伙介绍:“这是我大孙子!”

  谭正岩饰演赵云

  11岁的时候,谭正岩被北京市戏曲学校破格录取,从此,谭正岩正式走上光耀谭门的从艺之路。

  谭正岩也不负众望,15岁便登台演戏。演毕,谭元寿激动地上台抱住了孙子,老泪纵横。谭门法脉后继有人了!

  2004年,谭正岩荣获红梅奖大赛金奖。

  2005年,中央电视台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上,谭正岩斩获金奖。

  如今,初心不改的谭正岩正活跃在京剧舞台上,为传承谭门不懈努力着。

  作为中国最早创立的京剧流派,谭氏一门历经七代传承,见证了整个京剧发展的历史,更是当之无愧的中国京剧第一世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于朦胧死因浮出水面?宋祖德抛出惊人疑点,台湾大佬将参与调查!

于朦胧死因浮出水面?宋祖德抛出惊人疑点,台湾大佬将参与调查!

断翼的鸟儿
2025-09-15 19:30:13
一句话的信息量能大到什么程度?网友: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一句话的信息量能大到什么程度?网友: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9-14 00:10:03
杜特尔特病重记忆全失,连至亲都难辨认,海牙被迫破例,司法公信力受考验

杜特尔特病重记忆全失,连至亲都难辨认,海牙被迫破例,司法公信力受考验

蓝色海边
2025-09-15 09:45:59
关键时刻央妈来了,武大已无处遁身,她还会继续装下去吗

关键时刻央妈来了,武大已无处遁身,她还会继续装下去吗

平老师666
2025-09-14 21:59:21
罗永浩再次放西贝一马!贾国龙这波会识趣吗?

罗永浩再次放西贝一马!贾国龙这波会识趣吗?

雷科技
2025-09-15 20:45:51
小县城的留守妇女,到底有多缺钱?

小县城的留守妇女,到底有多缺钱?

英军眼
2025-07-30 14:55:01
我们错怪向余望了?要怪就怪安东尼奥把对的人放在了错误的位置!

我们错怪向余望了?要怪就怪安东尼奥把对的人放在了错误的位置!

田先生篮球
2025-09-14 23:01:45
安徽30岁女博士,怀孕后瘫痪,坚持生下儿子,丈夫却扭头就走

安徽30岁女博士,怀孕后瘫痪,坚持生下儿子,丈夫却扭头就走

马浵在解说
2025-09-14 05:42:37
特讯!卡塔尔发表“罕见”涉华言论,西方国家“舆论”一片哗然

特讯!卡塔尔发表“罕见”涉华言论,西方国家“舆论”一片哗然

科技出仕
2025-09-15 23:35:59
吸金300亿!落魄的诺基亚,2025年居然卖断货,重回世界第二!

吸金300亿!落魄的诺基亚,2025年居然卖断货,重回世界第二!

辉哥说动漫
2025-09-15 02:34:34
中美TikTok谈判背后:一场科技霸权的生死较量

中美TikTok谈判背后:一场科技霸权的生死较量

华山穹剑
2025-09-15 20:30:47
传于朦胧坠亡时女友在现场,身份被扒,照片流出,一行为信息量大

传于朦胧坠亡时女友在现场,身份被扒,照片流出,一行为信息量大

博士观察
2025-09-15 20:20:48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踢猫效应(一个人对亲人暴躁,对外人和气,意味着什么?“踢猫效应”告诉你答案)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踢猫效应(一个人对亲人暴躁,对外人和气,意味着什么?“踢猫效应”告诉你答案)

德鲁克博雅管理
2025-09-04 17:16:00
《赴山海》仅播3日,就被观众要求下架,理由很一致:辱华捧日

《赴山海》仅播3日,就被观众要求下架,理由很一致:辱华捧日

古木之草记
2025-09-15 20:05:19
戏子误国!这6位为了捞金“坑惨”老百姓,如今下场是咎由自取

戏子误国!这6位为了捞金“坑惨”老百姓,如今下场是咎由自取

小椰的奶奶
2025-09-15 16:09:27
天呐!浙江传媒学院校花唐馨恬,美到逆天!

天呐!浙江传媒学院校花唐馨恬,美到逆天!

梅梅瞎八卦
2025-09-15 15:38:16
94岁默多克舐犊情深宠爱老来女:邓文迪两个女儿,不争不抢躺赢了

94岁默多克舐犊情深宠爱老来女:邓文迪两个女儿,不争不抢躺赢了

毒舌小红帽
2025-09-15 20:10:36
特朗普被裁定性侵,79岁女作家:他强迫我靠墙上,之后强奸了我

特朗普被裁定性侵,79岁女作家:他强迫我靠墙上,之后强奸了我

妙知
2025-09-15 15:09:35
罗永浩手撕华与华:以后有品牌再用华与华,会让大家觉得它脑子有问题

罗永浩手撕华与华:以后有品牌再用华与华,会让大家觉得它脑子有问题

YOUNG财经
2025-09-15 10:15:10
费解!在中央厨房制作就不算预制菜?那商场里的饭馆我都不吃了

费解!在中央厨房制作就不算预制菜?那商场里的饭馆我都不吃了

小小河
2025-09-14 22:53:46
2025-09-16 01:16:50
奇闻趣谈史
奇闻趣谈史
跟着老史了解过去历史的那些事
1216文章数 973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中美就TikTok等经贸问题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会谈

头条要闻

中美就TikTok等经贸问题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会谈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科技要闻

官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将施进一步调查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本地
教育
时尚
健康
公开课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草原驭秋风 祁连山邂逅黑河源头

教育要闻

“虚拟第三学期”收官!你解锁了哪些宝藏?

日常穿衣其实一点都不难,看看这些气质女性,穿得大方高级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