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行走地理】关于河西走廊和辽西走廊不得不说的故事

0
分享至

传播最有价值的文章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北部祁连山和北山之间,又叫甘肃走廊。因为位置在黄河以西,所以叫“河西走廊”。它不仅是地理上一条走廊,更是一座纵贯历史的长廊,自西汉开通丝绸之路至今,河西走廊已走过了2000年的历史。汉武帝开辟河西,“列四郡,据两关”,两关是嘉峪关和玉门关,四郡是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甘肃”这个名字是取自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两地名的的首字而来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古丝路的枢纽路段、连接着亚非欧三大洲的物质贸易与文化交流之地。

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The Hexi Corridor)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中国甘肃省西北部狭长堆积平原,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乌鞘岭以西,甘肃新疆边界东。因位于兰州黄河以西,为两山夹峙,故名。又称雍凉之地,古凉州雍州的属地,一度是中国北方佛教中心、西北的军政中心、副金融中心、最大的外贸交易中心、文化中心。

东周春秋时为被西戎占领,战国先秦时月氏人占,后被匈奴攻破,占领建城池。在公元前1年已经有了经贸和宗教往来的古道,后匈奴人阻道,汉武帝派西汉大将李广、卫青、霍去病打通古道即丝绸之路,而后汉武帝刘彻初设二郡武威郡、酒泉郡,而后武威郡分张掖郡、酒泉郡分敦煌郡,明时先后设酒泉书院、雍凉书院、甘泉书院。

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长约10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堆积平原,形如走廊,自古以来就是富足之地,兵家极其重视的地方,河西走廊文化经济自成体系。

河西走廊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其辉煌从西汉开始一直延续到了民国。先秦时期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再到悠久的宗教融合,民族融合,尤其是佛教,西域高僧、大师云集,大小乘佛教是通过河西走廊传入长安,古代四大译经家有三位与河西走廊有着深厚渊源,足见河西走廊在中国佛教的地位。很多帝王、大将出自河西走廊,赫赫有名的大将西凉马超、大理段氏皇族、李唐皇族鲜卑、草圣张芝都出自河西走廊。

气候

大陆性干旱气候,年降水量只有200毫米左右,冬春二季常形成寒潮天气气候干燥、冷热变化剧烈,风大沙多。自东而西年降水量渐少,干燥度渐大。

地形

在河西走廊山地的周围,由山区河流搬运下来的物质堆积于山前,形成相互毗连的山前倾斜平原。在较大的河流下游,还分布着冲积平原。这些地区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引水灌溉条件好,便于开发利用,是河西走廊绿洲主要的分布地区。

水源:多高山冰雪融水,灌溉水源丰富

土壤:多冲积土,土壤肥沃

生物:动植物资源较丰富

农业

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历史悠久,是甘肃省重要农业区之一,是我国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它是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经济作物集中产区。它提供了全省2/3以上的商品粮、几乎全部的棉花、9/10的甜菜、2/5以上的油料、啤酒大麦和瓜果蔬菜。平地绿洲区主要种植春小麦、大麦、糜子、谷子、玉米、及少量水稻、高粱、马铃薯。油料作物主要为胡麻。瓜类有西瓜、仔瓜和白兰瓜,果树以枣、梨、苹果为主。山前地区以夏杂粮为主,主要种植青稞、黑麦、蚕豆、豌豆、马铃薯和油菜。河西畜牧业发达,如山丹马营滩自古即为著名军马场。

矿产

河西走廊矿产资源丰富,区内有玉门石油、山丹煤田、九条岭煤矿、金昌镍矿及镜铁山铁矿等多处大型矿点,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储量十分丰富。镜铁山矿探明储量就达6亿吨,占全省的90%以上。金昌镍和铂族金属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85%和90%以上。这里日光照强,也是季风口,光伏发电和风能发电的潜力巨大。

祁连山自然地理意义

1、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线;

2、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

3、200mm的年等降水量线;

4、内外流区的分界线;

5、干旱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6、草原景观和荒漠景观的分界线;

7、青藏地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文化与旅游

链接东亚和中亚的锁链

河西走廊属于古雍、凉二州之地,它的名称来源于它特殊的地理环境。“河西”指的是黄河以西,“走廊”一次则是因为其南倚祁连山脉,北靠阿拉善高原(属于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两大高地之间夹着的这一狭长通道,长约1100公里,最窄处不过3公里,因此被形象地称为河西走廊。如今的甘肃省也因为这样特殊的地形,像一个杠铃连接着中原大地和广袤的新疆!

河西走廊地形地貌复杂,地势自东向西,由南而北倾斜,平均海拔在1000米~1500米之间,也有海拔不足1000米的盆地。祁连山脚下,有许多扇形沉积层和洪积、沉积倾斜平地。走廊之内有广大的绿洲沃野。永昌、山丹之间的大黄山,嘉峪关和玉门市之间的黑山、宽滩山,把走廊分为三个自然段:东段为武威、永昌绿洲平原区;中段为张掖、酒泉绿洲平原区;西段为玉门镇、安西、敦煌绿洲平原区。

在河西走廊的中段张掖地区,有着如今举世闻名的“张掖丹霞”。“张掖丹霞”并不是丹霞地貌,而是彩色丘陵,由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加之特殊的地理结构和气候结构所形成。

“七彩丹霞”

沙漠风光

自然还少不了巍峨壮丽的祁连山。

祁连山风光

武威在河西走廊东段,因霍去病击败匈奴,汉武帝为了彰显大汉帝国的武功君威,在此设立武威郡,因此得名。武威曾出土了著名的铜奔马(马踏飞燕),这也成为了武威市的标志性文物。

马踏飞燕

张掖市西北则是酒泉市和嘉峪关市,酒泉市如今是我国著名的卫星发射中心,下辖的敦煌市则是著名的文化遗产中心,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境内的莫高窟、玉门关遗址、悬泉置遗址都已经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酒泉市境内的雅丹地貌也同样不输张掖的“七彩丹霞”。

雅丹地貌风光

敦煌鸣沙山附近,则有着沙漠奇观——月牙泉。

月牙泉

沙漠驼铃

嘉峪关市自然是因为有着“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而得名,嘉峪关是明代长城的最西端的关隘,也是长城三大奇观(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之一。

嘉峪关

文化——汉唐文明的见证

因为河西走廊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它在我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汉朝时期,河西走廊是抵抗匈奴的边塞重地,关隘林立,著名的居庸关、玉门关等,都在此处。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现新疆、中亚地区),目的是联合西域地区的国家夹击匈奴。这一军事目的或许没有达成,但是却打通了中原文明和西域文明的交流之路,也就是鼎鼎有名的“丝绸之路”。

唐朝时期,中原政权控制了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丝绸之路也进入了最繁盛的时期,河西走廊因此成为了重要的商旅贸易通道,也因此留下了灿烂宝贵的文化遗产。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

河西走廊在历史上的军事地位也给文人墨客们创造了丰富的艺术素材,尤其是唐代诗人们,创造了众多瑰丽的诗句。

除了诗词之外,河西走廊的佛教文化遗迹也是我国一大文化瑰宝。我国有著名的四大石窟,其中敦煌莫高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都在河西走廊地区。河西走廊是佛教传入中原地区的第一站,也是经文翻译中心。在公元5世纪前后,中原大地正逢“五胡乱华”的大动乱,烽火遍地,此时的河西地区则在少数民族首领沮渠蒙逊的统治下建立了北凉政权,相对安稳。沮渠蒙逊下令开凿了天梯山石窟,此后佛教徒也纷纷效仿,陆续开凿了无数精美绝伦的石窟。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天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

莫高窟壁画

莫高窟碣文

河西走廊在我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留下了丰富的艺术遗产,看了这些美丽的地理风光和文化遗迹之后,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大家是不是也很想去看一看呢!

河西走廊是西北的地理枢纽,也是民族迁徙的十字路口。

河西走廊最早居住的是月氏和乌孙,匈奴崛起之后,进攻河西走廊,月氏和乌孙被迫西迁。其中,乌孙基本全部迁徙到了中亚和今天新疆伊犁一带,月氏则迁走了大部分,后来被称为大月氏,而小部分留在河西走廊的,则被称为小月氏。

此后,河西走廊就被匈奴占领,并成为匈奴的牧地。汉武帝初期,为了击败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就是想到西域去寻找乌孙和大月氏,联合起来夹击匈奴。但当时大月氏已经在大夏,也就是今天的阿富汗建国,无意东归,于是作罢。但张骞出使,让中原知道了西域地区的大体情况,也了解了河西走廊的重要性。

汉武帝后期,匈奴昆邪王和休屠王背叛匈奴,投降汉朝,汉朝派霍去病出兵接应。此后,汉朝就占领了河西走廊,并逐步向河西走廊移民。同时,汉朝在四郡之外,不断用屯垦的方式向西渗透,在今天的哈密、吐鲁番一带都建立了汉族聚居区。所以,到隋唐之前,河西走廊实际上也包括这一带。按照《汉书·地理志》的说法,西汉后期时,河西四郡总计约7万多户人,人口约28万,实际可能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汉朝向河西走廊移民过程中,也迁徙了大量关中地区边缘地带的氐族、羌族人口进入这一地区。西汉末期王莽之乱过程中,天下大乱,人口大量向南迁徙,河西走廊地区的汉族人口有所减少。而氐族、羌族在这一地区的适应能力更强,逐步发展壮大起来,东汉后期的很长一段时间,都在与这一地区的羌族作战。董卓就是在与羌族的战争中成长起来的。

东汉末期中原地区军阀割据,河西走廊一度失去控制。曹魏曹丕时期,镇守雍凉地区的曹真派遣军队收复河西走廊,再次打通西域,并设置了西域长史,以对这一地区进行管辖。

两晋之际,中原地区战乱时序的时间比较长,河西走廊在初期因为凉州张氏政权相对比较稳定,从而吸引了大量内地汉族人口迁移进入,使这一地区成为当时难得的一片乐土,人口规模有所增加,从而在这一地区先后出现了五凉政权,即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五个割据政权。

五凉政权中,除了前凉和西凉是汉族建立的政权之外,北凉是匈奴建立的政权,南凉是鲜卑政权,后凉是氐族。这就是说,当时的河西走廊已经呈现出多民族杂居的状态。今天,在嘉峪关附近发掘的魏晋古墓中,出土了大量墓砖,上面反映了当时当地的生活习俗。隋唐之际的高昌,就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城邦型国家,一直到唐太宗时期,才被唐朝所灭。

安史之乱后,唐朝抽调陇右军和安西军回援关中,导致河西走廊和南疆被正在崛起的吐蕃所占领。唐朝中后期,吐蕃帝国崩溃,陷入分裂格局之后,河西走廊一度发生七州起义,重新归附唐廷,但唐朝当时自顾不暇,也没有能力进行有效控制。

唐朝晚期,回鹘汗国被黠嘎斯突然击溃,回鹘族人四散逃亡,其中主要的分为三部,一部西迁进入今天的新疆北部,成为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不过当时的回鹘的信仰还是摩尼教,进入新疆后,受当时吐蕃在新疆传播佛教的影响,又改信佛教。一直到九世纪中期,当地回鹘才改信伊斯兰教,并建立了喀喇汗王朝。

其余回鹘分两路迁徙,相当一部分南下,进入长城沿线地带,归附唐朝,逐步与当地汉族融合,到宋朝时可能相当一部分成为新崛起的党项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则在向西和向南这两个方向的中间,进入了河西走廊地区,也就是今天张掖到吐鲁番一带,是为甘州回鹘和西州回鹘。今天的张掖、酒泉一带都有裕固族,即是西州回鹘的后裔。

吐蕃占领河西走廊的时期,大量藏族人口也迁徙进入这一地区。吐蕃崩溃之后,河西走廊和青海是势力比较强大的两支,一直到北宋时期,这里还有作为吐蕃帝国后裔的角厮罗政权。西夏崛起之后,越过贺兰山,占领了河西走廊,吐蕃遗民才逐步被当地其他民族所同化和融合。但今天仍然有武威附近的天祝藏族自治县,即是吐蕃时期的遗留。

蒙古消灭西夏之后,河西走廊成为蒙古进攻西北地区的前进基地,窝阔台之子阔端即驻扎在凉州,并派军队进入西藏,目标直指拉萨。当时的西藏四分五裂,并不统一,所以后来由萨迦班智达和八思巴先后以帝师的身份,实际上统治西藏,从此也开始了西藏政教合一的政治传统。而元朝在西藏设置的万户府,实际上只是驻军镇抚,民政事务由西藏佛教体系管理。

明朝将元朝逐出中原地区之后,河西走廊一度被残元势力占据过一段时间,后来朱元璋派大将冯胜率兵西征,重新驱逐了当地的蒙古势力,占领了河西走廊,并将前沿一直延伸到哈密一带。到明朝中晚期,军事实力下降,才逐步后退到了嘉峪关一带。

元明时期,回族在西北地区逐步形成,并在河西走廊延伸开来,影响也比较大,成为河西走廊上诸多民族中的一个。到今天,回族在河西走廊的人口规模也是比较大的一个。但毫无疑问的是,从明朝开始,河西走廊一直控制在中原王朝手中,汉族人口也成为人口主体。在此基础上,元朝建立了甘肃行省,将河东和河西两个部分组成了一个省。直到今天,甘肃也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省。

大震关

因说元戎能破敌,高歌一曲陇关情。

——(唐) 法振《送韩侍御自使幕巡海北》

大震关也称陇关,因置关于陇山之上而得名,位于今甘肃清水县。陇山段道路艰难险峻,公元前95年,汉武帝在此处巡视时遭遇雷震,大震关之名由此而来。大震关在交通和军事上的地位,使其久负“关陕锁钥”之誉,被视为关中诸塞中的西塞。翻越陇山可南达四川、西去甘肃、北上宁夏。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唐玄奘天竺国取经、文成公主进藏,都由陇关古道经过。

金城关

倚岩百尺峙雄关,西域咽喉在此间。

——(清) 张澍《金城关》

金城关属于津关,是守卫津渡或桥梁的关城,俗称“桥头堡”。金城关位于兰州向西1公里处,由于兰州古称金城,金城关由此得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正式设立金城关。这座关城北依白塔山,南临黄河,形势雄伟险要,道路之狭,仅能允许一辆马车通过。千百年来,许多中外旅行家、使臣、僧侣、商贾及西域的一些君王,都曾出入金城关。

硖口关

白沙官道接羌胡,硗确难行是此途。

——(明) 张楷《石峡山口》

硖口关又名石峡口,是明长城甘肃段重要关隘,位于今山丹县东南40公里处。硖口关位于两山之间,峡谷中乱石遍地,高低曲折,车马难行。峡口建有城堡,地势险要,扼东西交通,自古为军事重地,明清时均置重兵防守。明代常驻官兵2000余名、马骑120匹。

嘉峪关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

——(清) 林则徐《出嘉峪关感赋》之一

嘉峪关建于明初,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嘉峪关东连酒泉、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山,与附近的长城等设施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1881年,嘉峪关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当时,中国通过嘉峪关向西亚、欧洲市场输出的茶叶数额巨大,约占国外市场的三分之一。清代左宗棠赴疆平叛,林则徐贬谪新疆都经过此关。

玉门关 阳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 王之涣《凉州词》

玉门关位于今敦煌市西北90公里处,建于西汉武帝时期,因从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

阳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为此名。

阳关和玉门关地处广阔戈壁中,并无有力的天然屏障,易攻难守,因而两关主要作用不在军事方面。由于位于古代丝绸之路咽喉要道,两关更像边塞海关和驿站,成为保障西域诸国贸易往来的关口。

东北地区的唯一通道

将辽西走廊誉为中原地区通往东北地区的唯一通道其实一点也不为过。看现在的中国交通线路就可以发现,从北方地区通往东北地区的公路,铁路就好像刻意被人捆扎起来了一样。和河西走廊一样,也是因为地形的原因。辽西走廊和首都北京非常的近,北边是蒙古高原,南边是渤海,西边是河北平原,东边是东北平原。反观整个中国的地图,这里正好是鸡脖子的位置,自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向北和向东扩张到了现在的辽宁省。并且修筑了长城。历朝历代也没有放弃对这一地区的管控,甚至力度还不断的加大。很多读者对这个地理单元其实没有太多的概念,甚至从来没过。但是笔者只要一提山海关,读者们相比而言都知道了。山海关正是辽西走廊进入北方地区的最后一道关隘。这里爆发的后金和明朝之间的战争当中,辽西走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明朝末年尤其是是在魏忠贤掌权时期,由于明朝国力衰微,先后失去了东北地区还有对朝鲜的掌控权。明朝军队全面退守经营多年的辽西走廊。但是,得益于魏忠贤对后金强硬的军事政策,让后金始终无法在这一地区得到一些进展。两个政权陷入僵持。有些读者可能会好奇为什么不从其他地方绕行呢?这还是因为地形的原因。

魏忠贤

在这一片地区,地形非常的复杂。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要想进入中原地区有三个选择:第一个,从地图上,进入战略大迂回,从黄土高原发起进攻。但是这一点完全不可行。毕竟,古代少数民族的军队虽然主要都是骑兵,但是也不可能做到如此大范围的战略迂回。路上的非战斗减员与补给暂且不说,明朝数千公里的长城以及在长城外面的军事据点会让这支部队损失惨重。根据当时的记载,努尔哈赤的手上全部军队仅仅十余万,根本无法和四百万明军相抗衡。

第二种方式通过水路,从外东北地区乘坐战船,直接在山东等地登陆,绕过辽西走廊。但是后金毕竟不是朝鲜战争当中的美军,能够保证绝对军事优势的情况下,明朝东部地区进行两栖登陆作战。何况,当时的大明水师的规模和战斗力远远不是后金所能相媲美的。一支小舰队足以对后金的登陆舰队造成沉重的打击。后金作为马背上的政权,军人水性不佳,如此远征,战斗力的折损,补给以及对后金这个新生政权的压力都是前所未有的。所以,陆路通过辽西走廊成为唯一的选择。

清朝军队服饰

两大走廊,两大要地

对于河西走廊和辽西走廊,西汉和明朝都非常清楚这一片地区存在的一些天然的不足。这两个地方除了气候不太相同以外,其余方面基本一样。首先,他们都是交通要冲。河西走廊连接了西域和中原地区,辽西走廊连接了东北和中原地区。由于古代的疆域呈现出螃蟹的形状,而这两个地区,恰好是两个最脆弱的地方。但是,因为地形给予了这两个地区独一无二的防御优势。

地形上,得益于狭长的地形,如果有敌人想要进攻这片地区,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地形狭窄,非常不利于少数民族的骑兵部队展开。而中原王朝负责防御的部队,则可以凭借狭窄的地形,只需要少量的士兵,即可胜任一条防御战线的所有工作。相比北方的长城及其边境地区,地势开阔,防御所需要的人力物力都相对相对较多。而在这两个地区,则可以利用相同数量的部队,设置多条防线,扩大防御纵深。

明朝与后金对峙

但是,就算这里设置了再多的防线,花费再多的钱修建庞大的防御设施,这两个地区也并不是完全无法攻破的。因为战争的决定因素是人。明朝末年,国库空虚,军粮不济,装备不足,士兵的启示低迷,和当时士气正旺的八旗军根本无法相比。加上当时明军当中鼠疫肆虐,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风风火火,在辽西走廊的军事力量严重不足。而河西走廊也是类似的情况,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一旦中原地区陷入内乱,中央根本无力管辖这些地区。这就给了少数民族可乘之机。在大的历史尺度上,基本都是如此。

历史上的辽西走廊和河西走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一旦失去了这两个地方,中原的防御形势将会大大恶化。而一旦连燕云地区都失去了,战场就会转移到中国的北方地区,那里可是中国古代王朝的粮仓和政治经济中心。这点可以参考北宋时期的状况。失去了辽西走廊和河西走廊还有燕云地区,中原的防御形势一落千丈。檀渊之盟也就成为了必然。

檀渊之盟

地理决定一切在古代乃至近代的战争当中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比如说,在辽沈战役当中,为了阻挡从葫芦岛增援锦州的国民党军队,解放军在塔山地区组织了一场惨烈的塔山阻击战。塔山阻击战的沉痛付出,保证了整个东北地区的顺利解放。纵观历史,从古代到近代,对在这两片地区交战的双方来说,任何一方占领了这两大走廊都将对另一方产生不利的影响,仿佛如鲠在喉。但有趣的是,读者们对于河西走廊的了解程度远远高于辽西走廊,这或许是因为丝绸之路的影响吧。

▐ 标签: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惊喜

▐ 来源:综合自网络,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平台: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ID:Tan-GeographicStudio

▐ 提醒:由于微信改版,打乱了发布时间,为了保证大家及时看到推送,可将“谭老师地理工作室”设为星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俄乌新闻极速鲜:巴基斯坦再次援乌18万发炮弹

俄乌新闻极速鲜:巴基斯坦再次援乌18万发炮弹

史政先锋
2025-09-13 22:20:07
短短一天,特朗普就像变了个人!看来柯克的死,对特朗普打击太大

短短一天,特朗普就像变了个人!看来柯克的死,对特朗普打击太大

青青子衿
2025-09-14 02:56:02
河南省委书记率团访问期间,坐进了飞机驾驶室

河南省委书记率团访问期间,坐进了飞机驾驶室

政知新媒体
2025-09-13 23:55:55
远超欧美!中国造出全球首台相控阵CT,成像清晰度堪比解剖

远超欧美!中国造出全球首台相控阵CT,成像清晰度堪比解剖

策略述
2025-09-12 15:46:15
福耀科技大学开学典礼:何超琼致辞、曹德旺献唱,众大咖现身

福耀科技大学开学典礼:何超琼致辞、曹德旺献唱,众大咖现身

冷月侃娱乐
2025-09-13 10:07:07
收获季来了,美国农民绝望哭诉:中国不买了,我只能全部销毁!“中国仍未下一单”,美大豆协会急了,催特朗普达成协议

收获季来了,美国农民绝望哭诉:中国不买了,我只能全部销毁!“中国仍未下一单”,美大豆协会急了,催特朗普达成协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3 21:39:05
廖一帆爸爸硬刚家委会后续:孩子被区别对待,已和学校达成和解

廖一帆爸爸硬刚家委会后续:孩子被区别对待,已和学校达成和解

鋭娱之乐
2025-09-12 13:01:53
辽宁14岁男孩无证驾驶他人车辆撞死60岁女子,车主被判刑、担60%责任,监护人:经济困难,无法支付26万元赔偿款

辽宁14岁男孩无证驾驶他人车辆撞死60岁女子,车主被判刑、担60%责任,监护人:经济困难,无法支付26万元赔偿款

扬子晚报
2025-09-13 21:40:56
舆论战升级?罗永浩直播结束后,西贝连夜召开1.8万人罗永浩作战大会,最新回应

舆论战升级?罗永浩直播结束后,西贝连夜召开1.8万人罗永浩作战大会,最新回应

新民周刊
2025-09-13 13:16:52
罗永浩称西贝的事情告一段落

罗永浩称西贝的事情告一段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4 00:12:21
胡锡进发声劝和西贝贾国龙,在吵架这件事上,罗永浩只输过星巴克

胡锡进发声劝和西贝贾国龙,在吵架这件事上,罗永浩只输过星巴克

壹月情感
2025-09-13 22:36:12
请别再歌颂苦难了

请别再歌颂苦难了

深蓝夜读
2025-09-12 22:42:14
西贝邀请记者直播自证清白,厨师掏啊掏,掏出来一把剪刀准备解冻

西贝邀请记者直播自证清白,厨师掏啊掏,掏出来一把剪刀准备解冻

禾寒叙
2025-09-13 14:22:17
一夜之间,西贝开始炒菜,后厨现场被直播,记者试吃表情一言难尽

一夜之间,西贝开始炒菜,后厨现场被直播,记者试吃表情一言难尽

暖心萌阿菇凉
2025-09-12 20:59:27
侯友宜不再隐藏!公开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被迫改口,王金平站队

侯友宜不再隐藏!公开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被迫改口,王金平站队

今日美食分享
2025-09-13 14:21:32
为何“贪官抓不尽,春风吹又生”,李向安:震慑不够,治标不治本

为何“贪官抓不尽,春风吹又生”,李向安:震慑不够,治标不治本

孙玉良
2025-09-13 13:45:06
史诗级公关灾难,西贝直播“预制菜”!

史诗级公关灾难,西贝直播“预制菜”!

牲产队2024
2025-09-13 18:02:36
44岁知名女演员官宣离婚!为挽救婚姻做过亲子鉴定,起诉离婚历时两年,连发9条微博回应

44岁知名女演员官宣离婚!为挽救婚姻做过亲子鉴定,起诉离婚历时两年,连发9条微博回应

鲁中晨报
2025-09-14 09:31:05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对他貌美的妻子,下了一个十分残忍的命令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对他貌美的妻子,下了一个十分残忍的命令

红梦史说
2025-09-14 02:50:03
王思聪上海豪宅再次降价出售,还是难找买主!偌大豪宅只能装灰尘

王思聪上海豪宅再次降价出售,还是难找买主!偌大豪宅只能装灰尘

娱乐团长
2025-09-12 22:01:51
2025-09-14 12:55:00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incentive-icons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高考地理备考专家
17705文章数 5098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拉脱维亚籍"九头身"裁判回成都献舞 还想带家人来旅游

头条要闻

拉脱维亚籍"九头身"裁判回成都献舞 还想带家人来旅游

体育要闻

3次遭争议判罚!皇马向FIFA投诉西甲裁判

娱乐要闻

彪悍那英,大女人与旧妻子

财经要闻

西贝贾国龙,“错”得离谱

科技要闻

L3级车型要来了!辅助驾驶迎重大利好

汽车要闻

混动狂潮 835马力V12 阿斯顿·马丁的最后浪漫

态度原创

数码
本地
旅游
艺术
公开课

数码要闻

美商海盗船被起诉内存最高速度“虚假宣传”,将花550万美元和解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草原驭秋风 祁连山邂逅黑河源头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