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煮熟后能变成生鸡蛋(鸡蛋返生),还能孵出小鸡。”连日来,河南郑州市春霖职业培训学校校长郭萍在《写真地理》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持续引发关注。
熟蛋返生,本就是反常识的,而且从发表论文的刊物和文章内容上来看,无论是其科学性、合理性还是独创性上来说,这样的论文根本达不到发表的标准。文章只有简短的几句是自创,其他都是实验记录和鸡蛋成分分析,可以说,这篇论文完全不用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坐在办公室看几篇穿越重生的小说,做一下“主角替换”就可以了。
郭校长说,实验孵出的小鸡已经长大,正下蛋。我不知道她是如何得出的结论,正常来说,实验得到的仅有几只“熟蛋返生孵化鸡”不应该是集中管理、集中观察、展示,让更多的家长、孩子看到成果吗?怎么记者问起,这“神奇鸡”就不让看了呢?
论文除了得出一个“起死回生”的惊天结论之外,其实还是提到一个新词“超心理意识能量方法”,具体怎么操作咱也不知道,反正校长说了,“我的学生有超能力”。是不是真有“超能力”咱不知道,但是校长“超能骗”我想大家是相信的。
校长如此操作的目的为何?一是宣传自己的教育方法,能培养具有超能力的学生,让一些家长信以为真。二是发表论文是一种学术成果,可能用来参加职称评审,借以晋升更高一级的职称。拿到高职称,就意味着学术水平得到了认可,两者相辅相成,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个人和学校都能得到更多利益分成。
所以说到底,无论是论文的写作者郭校长,还是论文的发表方《写真地理》,他们处在同一条产业链上,都是以追逐利益为目标的。
近年来,市场上这种所谓的“超能力”培训并不少见,蒙眼识字、量子阅读,打着开发大脑的旗号,欺骗家长和孩子,后均被一一证伪。这是升学压力之下,催生的新业态,而且并非个例,需要教育管理部门重视,加强科学性的论证和准入审核,给家长和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安全、可信的教育环境。
人类的潜能是有的,但并非是无限的,也不可能是反科学、违背常理的。任何研究,都应该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之上,而不应是主观“臆测”,如此才是人们能够接受的“真科学”。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郭校长为何不用“超能力”让自己返回到“20多岁的青春模样”,是自己只有理论没有天赋吗?用“超能骗”伪装的“超能力”是见不得光的,除了沦为笑谈,最大的好处也就只能是“警醒”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