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冬天寒冷无比,北方人长期处于零度以下的严寒中,对冬季温暖如春的南方羡慕不已。
在高考后填报志愿时,北方学生“扎堆”报考南方大学已经屡见不鲜,甚至出现了“人才南迁”的现象。北方人到南方上学,最难过的是“语言关”。遇到南方方言,北方人往往欲哭无泪。
北方人在南方上大学是什么体验?过来人:只会普通话的我感到很无奈
李天超是地道的北方人,考上了南方的一所大学。一个寝室住了四个人,除了他来自北方外,另外三个室友都是南方人。
李天超的北方话并不难懂,普通话也很标准。但三个南方室友经常用南方方言聊天,他感觉就像听外星人说话。对于只会普通话的他来说,真的是感到很无奈。
尤其是室友打电话时,语速非常快,就像“机关枪”一样,李天超听了半天,也不知所云。他觉得室友们可能自带“加密”功能,完全不用担心自己会窃听隐私。
其实,南方各个地区的方言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各有特点,稍微区分,可能听出不同。
但是,对听不懂南方方言的北方人来说,南方人说话都带有方言属性,差别并不大,基本上都是“听不懂”。而北方人说话,虽然也有一些方言的味道,南方人却容易听懂。
北方方言容易听懂,南方方言听不懂,背后的原因有很多
▲地理因素
北方地势较为平坦,一般都是平原地带或高原地带,有利于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北方语言互相糅合,带有一定的共性,容易让人听懂。
南方地区一般多山地、丘陵,交通不方便,就会形成各地特有的方言文化。即使同为南方人,也会存在听不懂对方方言的情况。
▲民族因素
北方地区以汉族为主,汉族人比较多,其他民族的人比较少,语言具有同一性。但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比较多,具有各自不同的民族风俗和语言习惯,方言种类就比较多,各有特色。
▲人口因素
北方人历经多次人口大迁徙,就会存在一个融合的过程,不同地方的语言文化会不断融合。比如山西人有名的走西口,山东人闻名的闯关东等等。
所以,北方人只要在北方的大环境下,总会遇到说家乡话的人,语言交流比较通畅,不会存在听不懂的情况。南方人即使有迁徙的历史,但受山川地势影响,交通不方便,就会形成各有特色的方言。
▲历史因素
从中国历史来看,北方一直是历朝历代的权力中心,每个朝代的都城,大多选择在中原地带。
由于经济发展比较好,语言习惯的差异并不大。但南方在古代多属于蛮夷未开化之地,南方各地的语言风俗就存在很大的差异。
综合来看,南北方受历史、民族、人口以及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制约,语言习惯自然大有不同。相比较而言,北方人说话就比较好懂,南方各地方言种类多,听不懂也是正常现象。
北方人到南方上大学,虽然空气新鲜,但大学生还需要时间去适应
★语言交流的不便
北方人选择到南方上大学,目前比较普遍,但基于南北方语言文化的差异,北方人就要接受南方人方言难懂的现实,平时尽量用普通话交流。到南方读大学之前,北方学生就要考虑由于语言交流不便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到坦然处之。
★南北气候的差异
北方虽然比较寒冷,室外温度比较低,但室内有暖气,只要待在室内,就不会太冷。但到南方上大学,北方学生就要接受南方冬天的阴冷,而且室内没有暖气,这种冷才是真正的冷。
南方地区的夏天比较炎热,有些人还要到外地比较凉快的地区避暑。尤其在高温天气,在南方的室外行走,很容易中暑。
★南北饮食的差异
北方人爱吃面食,南方人爱吃大米,这就形成了鲜明的饮食文化差异。相对于北方人来说,南方人的饮食就比较精致,菜系比较丰富,各色美味佳肴对北方人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南方一些地区的菜肴以辣为主,北方人可能不太习惯。
北方人到南方上大学,就要考虑到南北方在语言习惯、气候、饮食等方面的差异,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当然,既来之则安之,北方人到了南方之后,可能会爱上南方的生活环境,毕业后还会留在南方发展。
北方人在南方上几年大学之后,再回忆当年听不懂南方方言的经历,只会一笑置之。毕竟,有些北方人在南方生活了许多年,可能仍然听不懂南方方言,可能一知半解,但对生活的影响并不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