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抗日英雄赵一曼的儿子竟然在1982年自杀而死吗?
我们对赵一曼非常熟悉,也知道她牺牲前曾经给她儿子(赵一曼称呼宁儿,真名叫陈掖贤)留下了一封非常有名的信,内容如下:
宁儿:
母亲对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件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宁儿后来悲剧和不幸的人生轨迹,他一生发生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的事情。
1. 陈掖贤1956年才知道赵一曼是自己母亲,这个时候赵一曼已经牺牲整整20年了。
不仅仅陈掖贤不知道赵一曼是他母亲,就连赵一曼的姐姐、丈夫和其他亲属都不知道赵一曼的是他们的亲人。因为赵一曼原名叫李坤泰,在东北抗日的时候又改名李一超、赵一曼等名字,所以名满天下的抗日英雄赵一曼没有亲人相认。
直到1950年电影《赵一曼》上映,其事迹轰动全国,其姐姐长期不懈的寻找,经过几番周折,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找到了赵一曼在东北的战友,1956年终于确认李一超就是赵一曼,距离赵一曼牺牲刚好20年。
赵一曼牺牲的时候儿子才7岁,这个时候的陈掖贤已经27岁了。当年赵一曼前往东北工作时,将儿子寄养在了丈夫的堂弟家中,陈掖贤是在伯父在长大的。
解放后,陈掖贤的亲姑姑陈琮英(任弼时同志爱人)找到他。这时,他和生父陈达邦也联系上了。
2.陈掖贤的父亲(赵一曼丈夫)文革中被迫害致死
陈掖贤从小也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其实他的父亲陈达邦也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黄埔军校毕业,是“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成员之一,其妹妹陈琮英的丈夫就是是开国五大书记之一的任弼时,两家是姑表亲。
陈掖贤直到12岁才与亲身父亲陈达邦相认,可是陈达邦已经再婚,又有了几个子女,陈掖贤与亲身父亲之间交往不多,感情不深。
“文革”初期陈达邦认定为 “苏修特务”,遭到残酷批斗,于1966年被迫害致死。
3. 陈掖贤的婚姻不顺
陈掖贤由于缺少父母的爱护和教育,性格比较孤僻。他结婚比较晚,妻子是他当老师时候的学生,可惜二人性格等各方面存在差异,婚后经常争吵,生下大女儿后离婚了。后又复婚,生下了二女儿,只是妻子因为婚姻等方面原因患有神经病,身体状况比较差,早于陈掖贤去世。
4.陈掖贤的情怀
陈掖贤知道自己是赵一曼的儿子后,虽然自己穷困潦倒,但是他坚决不接受国家的抚恤,不以烈士后代自居!
同时,他自杀前,留遗书给自己的女儿:
千万不要以烈士后人的身份自居,不要给国家找麻烦,记住,奶奶是奶奶, 你是你! 否则, 就是对不起你奶奶。
1960年他知道家乡由于饥饿死了很多人后,直接写信给毛泽东反映情况,并指出大跃进的错误,毛泽东看过后虽然十分恼怒,但是考虑到他是赵一曼的儿子就没深入怪罪他。
陈掖贤虽然与父亲感情一般,但是父亲遭受不白之冤,他积极替父申冤,导致被打成“现行反革命”,这也是他后来上吊自杀的直接原因。
1982年8月15日,陈掖贤自缢身亡,终年53岁。
陈掖贤是英雄的后代,但是他没有享受烈士的特别优待,相反由于父母从事革命活动,对其缺少关爱和教育,对其性格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婚姻不幸。
也因为是英雄的后代,导致他在文革中遭受不幸,最终走向自杀的悲剧结局。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