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清理就要爆炸了”、“红包领钱”、“看视频、抽大奖”……手机应用中弹出的诱导性广告遭诟病已久。3月15日晚,央视曝光了手机清理软件诱导下载、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乱象。据报道,号称清理内存的“手机管家PRO”App在8.75秒内,便可读取了890次手机应用列表,50多次地理位置信息。
手机应用广告。图自央视报道。
此外,这些诱导性广告不仅过度收集个人信息,还会为用户打上“容易被诱导”的群体标签。尤其对于老年人用户而言,各种带有欺骗套路的广告被推动到老人身上,很可能将他们拉进诈骗陷阱中。南都记者注意到,网络安全问题也成为老人使用智能手机的一大障碍,这一问题也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
清理类软件“偷偷”收集大量个人信息
据央视新闻报道,70多岁的李女士使用智能手机时发现,手机运行速度越来越慢。在她看新闻、小说的时候,手机经常会自动弹出“安全提示”,如“内存严重不足”、“病毒”。这些“安全提示”吓得李女士赶紧点击进行清理。
然而,李女士刚用一个清理类软件完成清理,又会有更多的同类软件提示李女士清理。她的手机不仅变得越来越卡顿,而且还会频繁出现“红包领钱”等诱导广告。
对此,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安中心的专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检测:点击小说阅读软件里的清理内存广告后,可以下载安装一款名为“内存优化大师”的App。
而在上述App自动清理的过程中,还会继续蹦出“清理手机缓存”的提醒。数分钟之内,4款清理类软件就出现在手机里。
4款清理类软件。图自央视报道。
这些清理大师真的是在帮你清理手机垃圾吗?测试人员测试“手机管家PRO”发现,其在8.75秒内读取了890次手机应用列表、1300多次手机号用户识别码IMSI号、900多次手机设备身份识别码的IMEI号,以及50多次的用户GPS(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位置信息。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安中心测评实验室副主任何延哲介绍,这款App表面上看起来是在清理手机垃圾,背地里实则在不断获取手机里的信息。
他介绍,这款App会收集很多的个人信息,甚至会高频率地上传,手机变得更卡,老人用户则会再中招,再去下载这种清理类App,形成了恶性循环。这种应用内诱导下载的广告对于年轻人来讲,还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但从老年人的生理角度来讲,可能眼神不太好,关闭不掉这些广告,就触碰下载了。
此外,央视报道强调,这类App不断在后台发送用户数据信息,对老人们进行用户画像,为他们打上“容易被误导和诱导”的群体标签。各种低俗劣质,甚至带有欺骗套路的广告和内容就会源源不断地推送到老人的手机上。
老年人的网络安全问题引发全社会关注
从“诱导性广告”再到“网络诈骗”,多名老人曾告诉南都记者,使用智能手机时,总是担心其不安全。年近八十的林逢春称,他曾看到网页弹出保险只要3块钱的广告,按照提示点击操作后,最终被扣了282元。郑阿姨则选择只在手机绑定的银行卡里放少量的钱,即便被骗走也不心疼。
据南都此前调查发现,近7成老年人在使用手机软件中面临“诱导下载”、“广告太多”的障碍;近6成老年人遇到“广告没有关闭键、容易误触”的障碍。而超过5成的老人希望减少广告的过度干扰。滴滴“老年人打车”专项组负责人韩立波曾介绍,老年用户反馈的问题之一便是:很多App都承载了特别多的功能,界面复杂,对老人不够友好,比如广告多。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20年12月,5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由2020年3月的16.9%提升至26.3%,互联网进一步向中老年群体渗透。
老年人面临的数字困境也引发了全社会关注。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提出,切实保障老年人安全使用智能化产品、享受智能化服务。
工信部则从今年1月起开展“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要求互联网网站和手机App完成改造后的适老版等版本,不再设有广告插件,特别是付款类操作将无任何诱导式按键,以便各类特殊群体方便、安全地使用。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曾表示,适老化改造的核心是要构建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环境,这对于解决老龄化问题也至关重要。无论是年轻人、中年人、决策者、供应商,“每个人都在变老的路上。”
(为保护隐私,文中老年人均为化名。)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孙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