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0
分享至

来源:新华社

“南昆仑,北祁连,八百里瀚海无人烟。”

地处青藏高原北部的柴达木盆地,一方面是遍布荒滩、戈壁的无人荒原,一方面又因盐湖蕴宝、山川藏珍而被称为沉睡的“聚宝盆”。

从20世纪50年代起,无论是在戈壁中筑养青藏通道,还是在碱土里开发片片盐田,一代代奋斗者70年来用双手唤醒沉睡千年的柴达木,谱写出一段开天辟地的创业传奇,让苍茫的荒原变为发展的热土。

盐湖集团钾肥生产厂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艳2月25日摄)

苍凉戈壁里的铁皮房,见证他们的坚强

青海省公路局格尔木公路总段的段史馆里,摆放着一些铁锨、钢钎、镐头等工具,它们大都已残缺不全,有的铁锨甚至被磨损到只有正常铁锨长度的三分之一。

20世纪50年代,第一代青藏公路的筑路工人们就是使用这些工具,穿越柴达木盆地,打通了祖国内地与西藏相连的交通大动脉,柴达木盆地里最大城市--格尔木也因此诞生。

修路就要养路,天南海北的年轻人汇聚到青藏公路沿线,将自己的生命与这条大动脉紧密相连。

81岁的吴战瑞,青春记忆都留在了这里。

1964年,刚满22岁的武威小伙吴战瑞和150多个甘肃老乡,途经格尔木,上到海拔4400多米的五道梁,一待就是15年。

“当时,听从党中央号召支援西藏,养护青藏公路,能来的人都很光荣。”吴战瑞对那段岁月记忆犹新。

俗话说“到了五道梁,哭爹又喊娘”,这里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真正的苦寒之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低于零摄氏度,空气中含氧量仅为内地的60%。

“刚去的时候,大家只能住在铁皮搭的简易板房里,房子走风漏气,夏热冬凉。”吴战瑞说,“铁皮房就像是我们的u2018前线战壕u2019,扎到哪,我们就干到哪!”

1978年盐湖技术人员在对盐湖资源进行勘探。(资料照片)

74岁的盐湖集团退休职工王西臣1981年从部队转业,来到了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湖。

这里是中国最大的盐湖,自20世纪50年代勘探开发至今,已是中国主要的矿业基地之一。

“12顶铁皮房,10台挖掘机,10多辆翻斗车,当时我们就在察尔汗修盐田。”带着部队的扎实作风,王西臣和同事们天天套着水裤泡在卤水里。

“为祖国的农业发展,大家争着干。我是共产党员,更不能松劲。”在盐湖博物馆里,王西臣指着铁皮房的照片说,“u2018堡垒u2019都修好了,再顽强的敌人也都要消灭!”

从铁皮房开始,老一辈柴达木人在“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的戈壁滩上艰苦创业,用双手开辟出一个蓄势待发的新天地。

1979年察尔汗钾肥厂生产场景。(资料照片)

不毛之地中的绿卡车,闪耀他们的奉献

察尔汗盐湖旁的盐湖博物馆里,珍藏着几张老照片:低矮的平房边上停着几辆深绿色卡车,人们正在从卡车上取物资,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

“见到绿卡车来了,就说明晚上有新鲜蔬菜吃了。”58岁的盐湖集团退休干部刘传荣笑着说。

他是一位“盐二代”,父亲刘宗元是第一批来盐湖开荒采矿的工人,从小就在盐湖长大的刘传荣见证了矿区的变化。

1986年,青海钾肥厂一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之前矿区的钾肥年产量也就几万吨,一期一建成就是年产量20万吨,为了一期早日建成,大家都铆足劲干,党员甚至带头住在厂房里。”刘传荣说。

高强度的工作中,绿卡车带来的新鲜蔬菜是不少同事的念想。

“绿卡车不仅是送来了蔬菜,更像是给我们送来了加油鼓劲的u2018精神弹药u2019,每次看见它,我们就想等一期建好有了效益,就能每天吃新鲜蔬菜了。”刘传荣说。

初冬时节,察尔汗盐湖风光旖旎,景色如画。(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张龙2020年11月27日摄)

1989年5月,钾肥厂一期工程提前一年建成转入试车、试生产,盐湖钾肥的产量跨上了新的台阶,也拉开了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序幕。

“从那年开始,我们盐湖矿区的条件也变得越来越好。”刘传荣笑着说。

对于养路工人郭长青来说,绿卡车则给自己带来了精神食粮。

20世纪80年代初,郭长青接过父亲手中的洋镐,来到戈壁深处的冷湖公路段。

“身体不适可以忍耐,精神寂寞才是最大的敌人。”如果来了一辆卡车,只要车停下来休息,郭长青就会好吃好喝地招待司机,只希望他能多待一会儿聊聊天。

20世纪80年代中叶,青藏公路全部铺成了黑色路面,来来往往的车越来越多。

路好了车多了,郭长青的精神也充实了:“我们养护的路上,车能走得平稳,我们的工作就有价值。”

从驼队到卡车,从人力到机械,一代代柴达木人前赴后继,他们怀揣着简单而又伟大的理想,在戈壁滩上接力书写着无私奉献的传奇。

穿越柴达木盆地的国道G109线。(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艳2月25日摄)

创新在他们手中,擘画柴达木的未来

冬日的太阳照在一望无际的盐碱地,耀眼而明媚。

盐湖集团研发中心工程师张娟戴着一顶大大的太阳帽,蹲在干冷的地表采样点前记录数据。没几分钟,寒风已将她的手指冻得通红。

张娟(左)在盐碱地中的采样点采样。(受访者提供)

“这是在干啥?”

“采集土壤样本。”

“干啥用?”

“分析做评估。”

简短问答间,这位33岁的女工程师站起身来,咧嘴一笑,指指采样仪器上的显示屏说:“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湖区资源的动态监测,先在野外采样,再拿到实验室进行分析,最后形成目前湖区动态资源的分析报告。”

每年不间断,一个月里至少有半个月在湖区采样。9年来,盐碱地陪伴着张娟从大学毕业的小姑娘,成长为盐湖集团最年轻的高级工程师,而她也见证了盐湖开发从单一的钾肥生产发展为盐湖综合利用体系。

“以前,卤水仅用来提钾。如今,卤水通过太阳能分级蒸发,能产出氯化钠、金属镁、碳酸锂等多种产品。”张娟说,循环经济使卤水得到充分利用。

盐湖钾肥厂区一角。(新华社记者蓝翔2月25日摄)

在离湖区不远的青海三元钾肥有限公司的熔盐车间里,技术负责人陆逞赢正和同事一起检查记录仪器显示屏上的数据。

“我们的工作就是调控和编程,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精准,这样才能保证产出效率和产品质量。”陆逞赢说。

“我觉得盐湖集团不仅会走在中国前列,更能领跑世界。”作为一名“盐三代”,陆逞赢对企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柴达木盆地里这些年轻的力量正接过老一辈的接力棒,用柴达木精神在广袤的戈壁滩上绘就新的画卷:察尔汗盐湖的钾肥年产量达到800万吨,占国内生产总量的85%以上。钾盐综合利用率由最初的27%提升至80%以上,钾肥消耗由完全依赖进口达到自给率50%以上。

初冬时节,察尔汗盐湖风光旖旎,一艘工作船行驶在盐湖内。(新华社记者张龙2020年11月27日摄)

柴达木的路网体系也在不断完善,格库铁路、敦煌铁路敦格段相继通车,格成铁路、G6京藏高速格拉段也正在规划当中。待到公铁路网完善之后,柴达木的区位价值将大大提高。

70年来,一代代奋斗者们为了柴达木的发展,坚守着精神高地: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奋斗、科学务实。

他们把青春和人生献给了雪域高原,献给了祖国的“聚宝盆”,并在这里树立起一座座注入新时代内涵的精神丰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4.99万!刘强东不给雷军留活路!

4.99万!刘强东不给雷军留活路!

广告创意
2025-11-10 17:24:49
汉堡王也卖了,外资巨头怎么了?

汉堡王也卖了,外资巨头怎么了?

中产先生
2025-11-11 12:23:39
男子殴打93岁母亲后续!扇耳光、拽头发,人已被抓,打人原因曝光

男子殴打93岁母亲后续!扇耳光、拽头发,人已被抓,打人原因曝光

180视角
2025-11-11 15:43:25
封顶!全红婵老家"百年不倒"的新房,内行人看了都点头

封顶!全红婵老家"百年不倒"的新房,内行人看了都点头

GA环球建筑
2025-11-11 11:19:12
神舟二十号最新消息显示:飞船遭撞击问题不大,或仍用该飞船返回

神舟二十号最新消息显示:飞船遭撞击问题不大,或仍用该飞船返回

科普大世界
2025-11-11 16:30:58
特朗普宣称美国不再资助乌克兰

特朗普宣称美国不再资助乌克兰

财联社
2025-11-11 19:58:35
党俊武:老龄化真正的“麻烦”是年轻人太少,生孩子是国家战略

党俊武:老龄化真正的“麻烦”是年轻人太少,生孩子是国家战略

互联网大观
2025-11-11 17:24:41
我闺蜜,一天班没上过,自己吭哧吭哧交了 15 年社保,全按最低档。

我闺蜜,一天班没上过,自己吭哧吭哧交了 15 年社保,全按最低档。

热心市民小黄
2025-11-11 11:29:59
印度首都发生恐怖袭击,莫迪或随时按下开战按钮,歼10C又将发威

印度首都发生恐怖袭击,莫迪或随时按下开战按钮,歼10C又将发威

头条爆料007
2025-11-11 21:37:01
疯传!大批媒体曝:吴亦凡监狱中绝食死亡?

疯传!大批媒体曝:吴亦凡监狱中绝食死亡?

澳洲红领巾
2025-11-11 11:25:36
张雪峰新女友身份疑曝光,两人同看演唱会举止亲密,女方才貌双全

张雪峰新女友身份疑曝光,两人同看演唱会举止亲密,女方才貌双全

古希腊掌管松饼的神
2025-11-11 13:49:47
一年狂飙21万公里,电池仅衰减5%,小米SU7车主刷新了科学

一年狂飙21万公里,电池仅衰减5%,小米SU7车主刷新了科学

木蹊说
2025-11-11 16:06:19
水晶手串在TikTok卖疯,溢价30倍,卖家已经赚翻

水晶手串在TikTok卖疯,溢价30倍,卖家已经赚翻

跨境派Pro
2025-11-10 14:38:56
阿坝州双江口红旗桥引桥为何垮塌?官方:已成立专项工作组,原因尚需进一步核查

阿坝州双江口红旗桥引桥为何垮塌?官方:已成立专项工作组,原因尚需进一步核查

澎湃新闻
2025-11-11 19:34:26
失业的负债的扎堆入局,网约车快成“难民营”了……

失业的负债的扎堆入局,网约车快成“难民营”了……

柴狗夫斯基
2025-11-11 10:25:06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开战准备”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开战准备”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11 00:09:28
雷军坚称小米SU7无抄袭被打脸!网友:不是抄,是全部搬运

雷军坚称小米SU7无抄袭被打脸!网友:不是抄,是全部搬运

麦大人
2025-11-11 20:43:26
毒株变了,传染性更强!专家提醒:这类冬季高发病马上要冲高

毒株变了,传染性更强!专家提醒:这类冬季高发病马上要冲高

新民晚报
2025-11-11 15:35:48
官方:亚马尔退出国家队,西班牙足协对其自行接受治疗不满

官方:亚马尔退出国家队,西班牙足协对其自行接受治疗不满

懂球帝
2025-11-11 18:01:10
火星撞地球,15万乌军增援波城,谁能笑到最后?

火星撞地球,15万乌军增援波城,谁能笑到最后?

史政先锋
2025-11-11 19:11:35
2025-11-12 01:44:49
海外网 incentive-icons
海外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官方网站
629633文章数 180769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携6.1万枚比特币出逃英国 富婆奢靡生活披露

头条要闻

携6.1万枚比特币出逃英国 富婆奢靡生活披露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健康
教育
房产
亲子
时尚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教育要闻

老师们不奢望减轻什么负担,只希望能实行8小时工作制!

房产要闻

海口湾,1300亩巨无霸地块登场!

亲子要闻

没人生娃了?上海一产科医生称:从一晚上8个剖腹产到现在1个没有

舒淇,东亚女孩的恨海情天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