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前不久,演员郑爽因“代孕弃养”风波遭广电“封杀”、中视协批评,引发全网热议。她的一系列行为将有法律去审裁,作为一份关注家庭教育的教育刊物,我们可以从郑爽对生命漠视、情绪偏激、脾气古怪、行为怪异等方面,窥见她和她背后的家庭教育中的诸多问题。怎样的家庭环境造就了郑爽的“三观”呢?本期我们一起来探讨。
0 1
令人窒息的控制欲
听我的 都是为你好
这个孩子好 你可以跟他玩
这类家长非常强势,强化自己对孩子的人生设计,让孩子在短期内有比较好的外在表现。然而育儿是没有捷径的,所有违背孩子内心意愿的“成人化训练”都如武侠小说里的邪派武功,伤害到孩子的自主感,这样不被孩子认同、不能自主选择的人生,他将不会拥有坚持的动力,长大以后也可能不会按照父母设计的方向发展。
孩子也有自己的发言权和见解,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家长不能以强权的姿态去处理问题,应该也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听取孩子内心的想法。如果一味地打压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内向,很多内心的想法不愿意表达,长大就会变成没有主见的人。
0 2
有条件的爱
因为你考试满分 我要奖励你
你要好好学习 我就能带你去玩
孩子爱父母,对父母有一种感情依恋,而父母不同的言行会派生出三种依恋类型:无条件的爱让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模型,有条件的爱形成焦虑型依恋模型,没有爱就是回避型依恋模型。
很多父母用有条件的爱操控孩子而不自知,孩子表现好就爱他多一点,表现不好就爱少一点。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孩子的外在表现很好,乖乖听话、拼命学习,但这会造成他的焦虑型依恋,形成不正确的的认知:我不值得爱,我的行为才值得爱,形成低自尊的人格。孩子长大后对人际关系特别敏感,特别执着地想要得到别人的爱,特别担心失去别人的爱。
父母爱孩子毋庸置疑,但也要选择正确的方式方法,给与孩子无条件的爱,让孩子内心充满力量。
0 3
语言暴力
你真笨 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你再这样 爸爸妈妈不要你了
很多家庭中并不存在行为上的暴力,但是却一直存在着语言暴力。每当孩子的所作所为不能满足家长的需求,家长采用打击式的教育,用侮辱性的词汇直接地或者拐弯抹角地羞辱孩子,有时甚至在外人面前也不收敛。
这样的孩子长期生活下语言暴力之下,非常容易感到极度的压抑,从而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而家长在外人面前也辱骂孩子,会使孩子感到没有自尊,长久下来会形成自卑的性格,对人际交往会十分抗拒,致使孩子在社会上进行活动都会受限。有的时候语言暴力比行为暴力更可怕,语言有的时候就像一把刀,在刺痛人的内心,尤其是被自己最亲近的家人伤害时,这种伤害是加倍的。
0 4
负能量爆棚
你看看谁 比你强多了
家长负能量的言行对孩子的伤害极大,像“攀比、抱怨”这类其实就是一种负能量,这在我们生活中并不少见。这类负能量会让孩子处于压抑和不愉快的状态,过多的对比和指责、只会让孩子变得不自信,缺乏认可感,变得更加内向,甚至不太喜欢与别人交流。负能量的再恶化便是“戾气”,这是一种偏向走极端的心理或风气。这会让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恐惧、沮丧以及厌恶,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同时也会使孩子变成下一个负能量爆棚的人。
正能量的家庭会把身教放在第一位,父母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起到表率作用。在正能量的家庭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一次小小的进步、每一次成功都值得赞扬。好家庭看到孩子身上的潜力和特质,并及时对孩子进行褒奖,孩子回到家信心满满。
0 5
三观扭曲
你长得太丑了 我带你去整容
父母的“三观会浸润在孩子的灵魂里,影响孩子走的每一步。父母从小教育“钱是万能的”,孩子便可以为钱而不择手段;父母倡导“这是个看脸的社会”,孩子便以整容为荣,只看外在。一棵树开什么花,就结什么果,最后给什么人吃。
古人云:遗子万金不如教子一经。家族血脉的传承,不是财富的传承,也不是官职的传承,而是文化与观念的传承。留下的财富再多也会用尽的,只有人的“三观”可以润泽久远,世代绵延,陪伴孩子走完充实的一生。父母“三观”正,就是给孩子一生的财富。
end
本文选自《新家长报》693-694期
声明: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新家长报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新家长报。本公众号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新家长报联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