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昌黑石村一片果林茂密,瓜果遍地的山岭上,有几座红墙黛瓦的仿古建筑。放眼望去,犹如一幅清幽宁静的海南乡野画卷,颇有古韵。那便是这天我到访的目的地,海南詹氏大宗祠。
刚到之时,大门紧锁,但留有管理员的电话。管理员詹老伯听说我来探访海南詹氏文化后,非常热情地开了门,引领我向詹氏先祖敬香,并燃放了鞭炮。
詹氏宗祠于2016年建设完工,现今为三进仿古建筑,分别为门房、拜亭与大殿,旁边还有两个厢房。大殿名为祖德堂,殿前有匾额刻写詹氏祖训,殿里供奉着詹氏历代先祖。每年詹氏宗祠都会举行宗亲会、升学宴、祭祖等多个活动,詹氏文化传承延绵不绝,也见证着詹氏族人对先祖故人的崇敬与缅怀,以及后世子孙的鼓励与期盼。
詹姓源起久远而又头绪繁杂,据《辞源》记载:“周有詹父,詹恒伯,相传出自周宣王支子。”又载:“晋有詹嘉,虢有詹父,郑有詹伯。”而晋郑之詹又别于宣王之子,可见在春秋时期,詹姓已分布于晋(今山西省一带)、虢(今河南省郑州西北)、郑(今河南省新郑一带)等地。战国时楚(今湖北省一带)有术士詹何,西汉有匈奴儿单于詹师庐(存以备考),东汉有武陵(治今湖北省溆浦南)蛮詹山。可见在两汉及其以前已有詹姓人落籍今湖北、湖南一带。当然,有史料表明两汉时期的詹姓大多繁衍于古渤海郡、河间郡一带。
宋朝时候,詹学传公,字成宗,原籍江西广昌县。公下有二子: 詹泰,号黑龙;詹秦,号白龙。因避金兵而南下,初居福建宁化,继居广东潮安。海南詹氏主要分两支,分别出自祥公、仕贤公两个渡琼始祖。
明至清,广东、广西、福建的詹姓族人陆续迁徙海南。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原籍广西桂林灵川的詹祥被赐进士出身,出任文昌知县,后又落籍文昌,成为詹氏入琼始祖。清顺治三年(1646年),福建莆田的詹士贤任镇南关将军,落籍于琼。海南詹姓主要聚居地在文昌、琼海、海口等处。清时,又有海南詹姓人移居南洋。
自先祖开基立业数百载至今,海南詹氏人才辈出,纯良家风一脉相承。宗祠里挂有海南詹氏历代俊杰名士的照片简介,他们的事迹不仅在当时传为一时佳话,也激励着一代代詹氏后人励志向上,奋发有为。
临走之际,詹老伯邀请我参加以后的祭祖活动。海南詹氏文化渊源颇为厚重,以及待人亲和的詹老伯,就此让我多了一份期许,一个美好的约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