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吴!
作为一个一毕业就去非洲混了几年的热血青年,今天和大家聊聊我是怎么稀里糊涂地跑到非洲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去的。
当地特色蘑菇房,2012年摄于几内亚(那时候手机像素很低,大家将就着看)
我以前其实连做梦都没有想到过自己会去非洲。
我对非洲的最初印象,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在家里那台破旧的黑白电视上看到的。
那是一个有关非洲黑人的节目,那个节目具体讲的什么,我已经记不清楚了。我只记得当时的电视机上有这么一个画面,在一座座形似蘑菇的小圆房前站着许多黑人,这些黑人都裸露着上身,下身只穿着一条用以遮羞的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做成的裤衩,脸上黑一块白一块的涂着各式各样的图案。这些人目光凶狠,表情恐怖,像极了神话故事中的凶神恶煞,煞是骇人。
我实在想象不出世上竟然还有如此恐怖之人,吓得我好几天晚上半夜都不敢起床去尿尿。
这并不是我有种族歧视哈,我只是想说当时的画面确实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更何况那时的我还不知道啥叫种族歧视呢。后来我对非洲的认知则主要来自于地理书本以及地理老师的讲述。也不知道是当时的地理老师刻意为之,还是本来情况就是如此,总之,地理老师总是把非洲描述得很恐怖。我记得老师每次讲到非洲大陆时,仿佛一下子就来了精神,操着一口半生不熟的“塑料”普通话,讲起来激情外放、手舞足蹈、唾沫星子横飞、滔滔不绝。说什么非洲丛林众多,毒虫野兽遍布,被咬上一口立马口吐白沫,倒地而亡;许多国家内部战火纷纭,尸横遍野,还有着许多和我们一般大,但却杀人不眨眼的童子军;撒哈拉沙漠极度缺水,气候极其炎热,热到你不用生火就能在铁锅上炒菜……直听得我们一愣一愣的,又是害怕又是好奇。
我那时常常这样想:还好我没有生在非洲,还好我不用去非洲!
几内亚边境小城一角
可惜,命运是不以人的意志力为转移的。
我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一个生物学家,这一点从我特别喜欢“解剖”小动物就可以看出。那时候我特别喜欢抓青蛙,抓到后就用注满水的注射器给青蛙的肚子注水,直到它的肚子胀得跟充满气的皮球一样才罢手,然后将其开膛破肚,觉得特别有趣,并美其名曰:解剖。对小虫子也是如此,死在我手上的小虫子小青蛙不计其数。当然,也仅限于小虫子小青蛙,对再大一点的东西我就不敢这么下狠手了,哪怕是对一只瘦不拉几的小麻雀。
总之,我很喜欢生物这门课程,中学时我的生物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我一直憧憬着能考个好点的大学,攻读生物专业,以后做个像达尔文一样的伟大生物学家,造福人类,名垂千古。大家不要觉得好笑,试问哪个小屁孩没有一个天真的梦想?
本来如果我一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话,实现我最初的梦想也不是没有可能。可谁知我在高二的时候迷上了网络游戏,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学习成绩跟被炮弹打中的飞机一样,呼呼的直往下掉。很自然,我高考的时候坠机了,而且坠得很惨,连三本线都没上,只能上个专科。我那时还满怀希望地在各个专科院校中寻找生物专业的身影,可在专科院校里找生物专业就像在凡尘俗世里找天上的仙女一样,开设生物专业的专科院校寥寥无几。再加上我的老师直接一盆冷水浇下来:“就你这个分数还去学生物?别浪费你爸妈的钱了,老老实实回来复读一年,明年没准还有戏!”一听到复读这两个字,我立马就焉了。三年的高中生活让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鸟,压抑、浮躁、渴望逃离。
当地人打到了猎物拿到中国人这里来卖
本来我是想去学英语的。自从自己的生物学家梦想胎死腹中之后,我就把目光聚集在那些既风光又赚钱的专业上。那会正好有一个远方亲戚回来探亲,这家伙是学英语出身的,听说在深圳做翻译,整天跟老外打交道,赚了不少钱,回来探亲的时候开着一辆小丰田,在村里那条破土路上一颠一颠的,洋气的很,村里的一群小屁孩从村头跟到村尾,比看奥特曼打怪兽还高兴。
我脑中灵光一闪,一拍脑袋,好似苦苦思禅的老和尚瞬间顿悟了一般:我何不去学英语,以后也弄个翻译当当。但转念一想,现在中国学英语的人比学汉语的还多,竞争压力实在是有点太大。更何况我是上了初中之后才开始学英语,听说城里的很多小娃娃打从娘肚子里就开始练习英语听力,我从起跑线上就输了人家一大截。于是我决定像晚清的许多实业家一样,曲线救国,既然学英语竞争太大,那我就学其它语言呗。我思考再三,最终选择了法语。
之所以选择学法语,是因为那个时候总是听人说法国很浪漫。浪漫对青少年总是有一种吸引力的。有一次我跟一群朋友聊天,谈到我打算去学法语的时候,某女生立刻激动得跟我说:“哇,法国耶,香奈儿香水、LV包包,哇,好浪漫啊!”尽管我当时对她所理解的浪漫不敢苟同,不过她的言语还是极大的满足了我的虚荣心,我立马就跟他们拍着胸脯夸下海口:“不就几个包包,几瓶香水嘛,等哥哥从法国回来的时候给你们带。”神情夸张得好像我已经从法国学成归国一样。
菜市场一角
从此以后,去法国留学就成为了我的下一个目标。
上了大学之后才发现法国也不是那么好去的,高昂的学费生活费让我等贫苦大众望而却步。后来我才明白为什么现在的海归越来越不值钱,原来能出去留学的大部分都是些官二代富二代,人家出国不是去读书,而是去享受生活的。于是我的法国梦也轰然破碎了!
12年的时候,随着毕业钟声的临近,学校开始鼓励大家出去实习。我心想着既然没钱去不了法国,那就在国内找份工作,赶紧挣点钱补贴家用似乎也不错。最初我是去了福建莆田,在那边的一家做跨境电商的小公司里上班,底薪1800,提成另算。说起莆田,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莆田系和假鞋。我当时的工作也很简单,就是在网上卖假鞋给老外,什么耐克、阿迪、彪马等等应有尽有。
当然,那时候的我天真纯洁,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卖的是假鞋,只是心中忍不住有些纳闷,阿迪耐克在国外卖这么便宜吗?才十几二十欧一双!上了一阵子的班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自己卖的是假鞋!作为一个刚出社会,还没有遭受过社会毒打的五好小青年,我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这家公司,然后在一个学姐的介绍下去了广州。
摄于科特迪瓦阿比让
我在广州仍然干着跨境电商的老本行,工资也比以前高了一点,底薪涨到了2000一个月。这家公司倒是不卖假货,不过卖的东西也都是些劣质的小商品,国内采购价也就几块钱十几块钱的那种,往欧洲一卖就变成了几欧十几欧一件,简直就是暴利。我当时的工作就是处理买家的各种售后问题,回复买家的邮件。其实很多老外也爱贪点小便宜,喜欢买便宜货,可是买了之后又是各种抱怨,总是说这里质量不行,那里要退货的,为了几个欧,啰嗦起来比咱们中国的大妈有过之而无不及。我每天早上一打开电脑就有好几百封的邮件需要回复,经常是一阵猛于虎的操作之后,未读邮件不减反增,越回越多,动不动加班加到晚上八九点,打字打到手抽筋。就这样邮件还回不完!在干了将近两个月之后,直干得我腰酸背痛手抽筋,心想钱没挣到个啥,可别把自己小命给交代在这里了!于是我又一次当了逃兵。
正好那时候学校的老师告诉我说有一家去非洲的公司近期要来学校招人,1500美金一个月,问我愿不愿意回去试试。我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下,好家伙,1500美金,一个月差不多9000多人民币啊(那时候的美金兑人民币汇率差不多是1:7),都顶我在国内干好几个月了!那时候家里穷啊,哪里见过这么多钱!什么对非洲的恐惧,什么儿时的阴影,在金钱的诱惑面前,那都不叫事儿!我急冲冲地跑回学校参加了面试,没想到一面就中了!就这样,2012年6月,我正式踏上了那个让我又爱又恨的非洲大陆!
热情好客的当地夫妇
我在非洲一呆就是四年,于2016年的时候再次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本想着回国之后能够大展宏图、大干一场,可能是因为自己在国外呆得太久了,回国之后两眼一抹黑,对国内的形势和环境都不了解,竟然有些适应不了国内的节奏。普通三五千的工作嘛,看不上眼。工资高的工作嘛,又需要有相关的经验,可是我除了在非洲呆过几年,有点非洲经验之外,其它一无是处。一时间处境不上不下,好不尴尬。在国内兜兜转转几年,做过外贸,自己开过公司,还当过一段时间的自由译者,但都没干出个所以然来,反而把以前在非洲存的一点血汗钱给霍霍了个精光。
其实我在下定决心回国之前,公司有一个在非洲呆了很多年的同事就曾劝过我:“老老实实地继续在非洲混吧,非洲这个鸟地方,来了可就很难回得去了!”一开始我不以为然,直到这几年在国内遭受了各种暴击之后,我才开始有点相信他的话。其实不只是我,以前在非洲认识的很多人,除了极少数的人回国之后依然混得很好之外,绝大多数的人都同我一样,在国内快混不下去了,最后又回了非洲。还有一部分人一早就看得很清楚:回国之后我能干什么呢?还不如继续在非洲发挥余热。于是这些人基本都成为了公司的骨干,有的小伙伴甚至已经混成了他们公司的国别经理。职场嘛,其实也讲究剩者为王,别人都走了,你自然就上去了。当然,能力特别突出者除外。
科特迪瓦的小美女
对于那些在非洲呆过的人来说,非洲有时候就像是一个魔咒:在非洲的时候想着要逃离,而真当自己离开了非洲之后,或是出于生活的压力,或是出于内心的不舍,很多人最终又再次回到了非洲。
非洲,也许真的是一个让人踏上了就很难再回头的地方。
再过一两个月,我也即将再次踏上前往非洲的旅程。没办法啊,在国内实在是混不下去了。只不过比起第一次去非洲时的懵懵懂懂,这一次更多了一些羁绊与不舍。毕竟年纪大了嘛,上有老下有小的,很难再有二十一二岁时的肆意与洒脱了。
•••• end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