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的一部由網絡小說改編的古裝劇《有翡》引起了極大討論。爆款IP,頂流出演,播放量破兩億,可稱得上年末最受歡迎的網絡電視劇之一。但是口碑卻兩極分化,部分觀眾認為還原原著,劇情演技尚可,部分觀眾則認為從特效到服裝道具粗製濫造,尤其這不是一部架空歷史的作品,時代設定在南北朝時期,那麼自然要面對「服化道與史實是否與相符」的考驗。
▲電視劇《有翡》
《有翡》的服化道到底有沒有問題,我們從「衣、食、住、行」這四個方面看一看吧。
衣
從播出開始,「女主只有一套衣服嗎?」「服裝比配角都難看!」的吐槽聲便四起。粉絲們希望自己的偶像光鮮亮麗、艷壓群芳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要忘記,劇中的女主周翡是仗劍天涯的江湖女俠,服裝應該以便於行動、耐磨耐髒為宜。比如下面這種「裋褐(shù hè)」,也就是漢服圈常說的「短打」,其實是非常符合人物設定的。
「褐」是用麻或毛捻成線編織的粗衣,不但重,無光華,而且不暖。古時老百姓的衣服與富貴人的衣服形成鮮明的對比。《孟子》上說,如果國君施行「王道」、「仁政」,讓百姓「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足見當時的平民是穿不上絲織品的,只能穿麻、毛編織品,最常見的就是「褐」。「裋褐」的長度一般在臀部以下膝蓋以上。劇中雖然在材料和形制上没有完全還原,但大方向上是沒錯的。
短打下面所穿的可以認為是古書上常提到「窮袴」,其形制就跟現在的褲子差不多。《漢書·外戚傳》:「左右及醫皆阿意言宜禁內(指宮人),雖宮人使令皆為窮絝,多其帶。」服虔注:「窮絝有前後襠。」顏師古注:「即今緄襠袴也。」這種褲子通常稱為褌。
上圖中路人頂戴的小帽可認為是「角巾」。《世語新說·雅量》中有,「有往來者云:『庾公(指庾亮)有東下意。 』或謂王公可潛(暗中)稍嚴以備不虞。王公曰:『我與元規(庾亮的字)雖俱王臣,本懷布衣之好。若其欲來,吾角巾徑還烏衣(王氏家族在今南京的住地)。 』」可見在南朝角巾是在野者的常服。
食
周翡與甘棠公月下對飲時,覺得酒味奇怪,泛酸。古書中也有不少酒變酸的記載,這在喝慣了燒酒的現代看來人似乎是不可理解的。
其實宋代以前是沒有燒酒的,都是麯釀酒,度數低,味道甜。酒中雜質多,糖分多,放久了自然會變酸。《晏子春秋·內篇上》說:「人有酤(同沽,賣),為器甚潔清,置表(標誌,即酒幌子)甚長。」但是因為家裡養的狗太兇,沒有人敢來光顧,因而「酒酸不售」。又《內篇諫下》:「酒醴酸,不勝飲也(酒多得喝不完)。」
劇中很多場景可以看到桌案上放着盛裝水果的高腳器皿,古代叫做「豆」。《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晉〕文公反(返)國,至河,令籩豆捐(棄)之,席蓐捐之,手足胼胝(老繭)、面目黧黑者後之。」這是以豆為食器。《詩經·大雅.生民》:「卬(我。后稷自指)盛於豆,於豆於登(瓦豆),其香始升,上帝居歆(享)。」這是以豆為祭器。毛傳:「豆薦葅(肉醬)醢也,登〔薦〕大羹(烹調簡單的羹)也。」《晏子春秋·內雜下》:「夫十總(八十根線,指經線)之布,一豆之食,足矣(據《說苑》改)。」這是以豆為量器。但是據考證,豆主要盛行與春秋戰國時期,出現在這裡似乎有些不合時宜。
住
上圖中,魚老悠閒地坐在竹製靠背椅上,守着洗墨江,防止外人入侵。南北朝以前沒有桌椅凳,而是坐在地上。坐時在地上鋪張席子,所以說「席地而坐」。睡覺也在席子上面,所以又有「寢不安席」、「擇席之病」的說法。從東漢末年起出現了一種「胡床」,大約是北方遊牧民族為遷徙方便而創製的,中原地區在民族交往中引進,漸漸演變為椅子,改變了人們的坐姿習慣。但椅子真正在民間流行起來是兩宋時期,因此劇中四十八寨這個偏遠的小村寨裡出現靠背椅還是有些不妥。
行
▲網絡圖片
我國古代陸行的主要工具是車馬,車廂叫輿,一根木柱支撐的傘形物,立於輿上,叫蓋。秦時黃帝陵博物院所藏的秦銅車馬就是這樣的形制。
像劇中這種有帷有頂的車當即轀輬車,也叫溫車。《史記·齊世家》:「桓公之中鈎(被管仲射帶鈎),佯死以誤管仲,已而載溫車中馳行。」又《李斯列傳》:「李斯以為上(秦始皇)在外崩,無真太子,故秘之,置始皇居轀輬車中。」後來轀輬車被用作喪車。《漢書·霍光傳》:「載光屍柩以轀輬車。」要注意的是,凡有帷幔、供坐臥或載物的車,御者都在帷幔之外、車輿的最前邊,居中,而且是跪坐。而劇中多次出現沒有御者的情形,似不合馬車使用規範。
▲網絡圖片
東漢之末天下大亂,經濟更為凋敝,於是連天子也無馬車可乘。《三國志·魏志·董卓傳》:「〔楊〕奉、〔韓〕暹等遂以天子都安邑,御乘牛車。」即,牛車代替了馬車。到了魏晉以後坐牛車變成一種時尚了。這大概是因為牛較安穩保險,對於養尊處優恬淡輕閒的士族階層更為合適,同時也與後來政治文化中心移至江南,而江南牛多馬少有關。《南齊書·陳顯達傳》:「家既豪富,諸子與王敬則諸兒並精車牛、麗服飾。當世快牛稱張世子青、王三郎烏、呂文顯折角、江曇雲白鼻。」當時連皇宮裡也養牛。若是劇中用了牛車代替馬車,則更符合時代特點。
看了《有翡》的演職員表會發現,劇方是請了歷史顧問的,能看出想要做出好作品的初心。但是通過對以上四個方面的淺顯分析,客觀來說有做得好的地方,當然也有所欠缺。近年來觀眾的眼光愈發毒辣,對影視作品的質量要求更高。這是一個好現象,迫使我國一部分粗製濫造的影視劇不得不拿出足夠的誠意和用心。對於古裝劇,我推薦妝髮道具服飾負責人人手一本語言學家許嘉璐教授的《中國古代衣食住行》,以上分析部分內容是基於此書。
《中國古代衣食住行》
許嘉璐 著
本書是語言學家、北京師範大學漢語文化學院院長、浸會大學頒授榮譽文學博士許嘉璐廣受歡迎之作。全書構成了古人服飾、飲食、宮室、車馬的系統基礎知識庫,不只說明其形制質料作工即可,更闡明了其功用與其中蘊涵的古人的觀念意識。多次再版,對語言學、歷史學、古代文化研究等領域學者學生極有幫助,被視為重要參考書,非常值得收藏。
如何購買中和圖書
內地
‧廣州聯合書店
https://lianhetsyx.tmall.com/
‧深圳本來書店
‧中華商務進口圖書專營店
https://zhswts.world.tmall.com
香港
‧全線三聯、中華、商務門市
‧誠品書店
‧「一本」APP
下載網址:http://www.mybookone.com.hk
或掃描下方二維碼
台灣
‧博客來
‧誠品書店
‧金石堂書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