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37B可从地面起飞至太空低轨道执行超长航时飞行任务,其货舱理论上可搭载各类武器装备。简仁山 绘
尽管美军遮遮掩掩十余年,X-37B作为“太空武器”实验平台的面貌已不再模糊。日前,美太空军新设专门负责太空“轨道战”部队,神秘的X-37B飞行器也纳入其指挥体系。由“地打天”转向“天打天”,美太空军这支新部队,也让冷战时期的激光、微波武器技术重新登上太空。
不惜让太空军备竞赛重燃,还大笔经费投向太空军,美国此举有何企图?专家认为,借“保护盟友”之名,美国不仅充当历次联合国大会相关决议中的少数“反对派”,还欲拉拢盟友国家构建“太空军事同盟”体系。随着美国加快太空军事化步伐,全球展开太空军备竞赛的可能性激增,太空随时可能演变为一触即发的“火药桶”。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泠汐
策划:李劲 祁雷 邵一弘
X-37B秘密武器
已不再遮遮掩掩
此前,X-37B项目一直由美空军负责,近日已正式交付给美太空军。分析指出,X-37B交由“轨道战”部队管辖,美军利用X-37B等平台试验太空“秘密武器”已不再遮遮掩掩。
美“国家利益”网站报道,美国太空军近日公布了太空作战司令部(SpOC)下属9支作战部队的主要职责。其中一支名为“太空三角洲9队”的部队专门负责“轨道战”,其任务不仅包括操作侦察卫星,还包括在太空中发起攻击。
这支部署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施里弗空军基地的部队于今年7月成立。据该部队官方网站介绍,该部队将负责为美国太空司令部司令运行天基监视卫星、国防卫星和相关系统,以及进行相应的训练和保障任务。
太空三角洲9队下辖一支名为“第1特遣分队”的单位,专门负责监管X-37B太空战机的运行情况。X-37B是美国波音公司研制的空天无人飞机,可从地面起飞至太空低轨道执行超长航时飞行任务。该航空器自带的货舱可用于向太空运输卫星,理论上也可搭载各类武器装备。
X-37B迄今共执行了6次飞行任务,美军对飞行器搭载了何种装备进行实验一直讳莫如深。但在今年5月X-37B的最新一次任务中,美军罕见披露了实验内容:X-37B正搭载并测试美国海军实验室设计的光伏射频天线模块(PRAM)。
美国国防部的官方新闻稿称,光伏射频天线模块可以“在太空中获取太阳能,并以射频微波形式传回地球”。表面上看,该模块的设计意图是在太空中获取“取之不尽”的太阳能,给卫星、飞行器及地面装备供电。
但美媒“The Drive”指出,光伏射频天线模块发射的射频微波,也能作为一种武器,用于“致盲”敌对卫星、无人飞行器及导弹,或摧毁关键组件使其失去功能。该报道称,美军一直在开展大功率微波武器的研究,X-37B无疑是一个理想的平台。
军事评论员魏东旭指出,X-37B是美军无人化航天机的验证机。该项目未来极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通用平台,拥有比现有机型更强的装备投送、机动变轨和武器搭载能力。届时,X-37B等无人航天机将搭载武器“摇身一变”成为无人战斗系统。
南方日报特约军事评论员乌龙防务指出,美太空军新成立的太空三角洲9队打着“轨道战”的旗号,将潜在敌人的军用甚至民用航天器作为目标,正是美国继续推进太空军事化构想的产物。
谋求太空军事化
美国正越走越远
专家认为,美军的最终目的是构建一支以太空战机、无人战机为动态的机动平台,以军事空间站或无人空间站为综合化作战基地的常态化作战力量。
今年3月,美太空军“第4太空控制中队”接收了名为“反通信系统B10.2”(CCS Block 10.2)的进攻性武器系统。该系统是部署于地面的通信干扰器,可阻止地方卫星传输,目前已具备实际作战能力。
美国太空与导弹系统中心相关负责人此前称,“反通信系统B10.2”是美国太空部队武器库中“唯一的进攻系统”。如今,美太空军又建立“轨道战”专门部队,美国在谋求太空军事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魏东旭介绍,对太空的敌对天基平台进行打击的传统方式是“地打天”,即使用地面部署的武器装备干扰或摧毁轨道目标,例如使用美海军“标准-3”等导弹。
使用战斗机挂装小型拦截弹,飞到大气层边缘后发射攻击卫星,是目前各主要军事国家探索的新模式。例如,2018年俄罗斯曾实验用米格-31无人机作为发射平台,对低轨目标发射改装后的伊斯坎德尔战术弹道导弹。
利用卫星反卫星的“天打天”攻击模式,或将成为美太空军“轨道战”构想的发展重点。乌龙防务介绍,“轨道战”并非新概念,冷战时期美苏都大量投入经费研究太空武器。上世纪80年代,前苏联曾研发“极光”天基激光武器平台;美国在“星球大战”计划中曾提出“智能卵石”计划,与美军正在研究的动能拦截弹(KKV)一脉相承。
随着技术进步,如今的太空武器体积越来越小、功耗越来越低。乌龙防务称,美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目前在30兆瓦至60兆瓦级激光武器的研发上已较成熟,武器装备也更为轻便,适合装载到卫星等天基平台上使用。
日前,美国国防情报局在一份报告中描述了6种卫星反卫星的攻击模式,分别是大功率射频微波、通信干扰、激光、化学喷雾、动能拦截弹和使用机械臂攻击。
魏东旭分析,上述模式中,使用激光攻击在太空中最有优势,因为在太空空间中激光阻碍小,作用效能可发挥至最高,也较难被雷达或其它发射手段定位和察觉。其它攻击方式则要考虑到效能、变轨、隐蔽性等问题。但不排除美军正对各种方式进行验证。
“The Drive”将这些拥有攻击能力的卫星称作“杀手卫星”,并设想了未来“轨道战”的具体形态:一颗“杀手卫星”悄悄靠近敌方用于预警、情报收集、通信、导航或武器制导的天基平台,通过人为操纵或自行攻击的方式瘫痪甚至摧毁目标,在可能发生的大规模冲突中获得先机。
魏东旭认为,美军建立“轨道战”作战部队,凭借X-37B进行潜在技术验证,体现出其轨道战术的重大变化。美军的最终目的是构建一支以太空战机、无人战机为动态机动平台,以军事空间站或无人空间站为综合化作战基地的常态化作战力量。
号召盟友国家构建
太空军事同盟体系
美国正利用遍布世界的海外基地构建轨道目标监视体系和卫星型号干扰器,号召盟友国家构建“太空军事同盟”体系。面对威胁,多国也抓紧构建太空作战部队。
《解放军报》日前指出,美军将用于攻击卫星的进攻性武器投入使用,可能严重破坏太空战略稳定。
11月6日,第75届联合国大会裁军与国际安全委员会表决通过“不首先在外空部署武器”决议。该决议自2014年来每年均表决获得通过。联合国另一项“防止外空军备竞赛”协议自提出以来,每年表决时亦获得压倒性多数的赞成票。
美国是少数质疑“不首先在外空部署武器”的国家,就在今年该决议通过的前一周,美军又正式向外界公开“轨道战”部队的存在。美国太空作战司令部在社交平台上声称,“轨道战”部队致力于“保护和守卫”美国及其盟友国家的在轨卫星和军事力量;在该部队官方网站上,明确表达了用于“击败轨道威胁”的任务目标。
“美军看到了太空军未来巨大的效能。地区性强国和军事强国缺乏太空作战力量,也缺乏反制。一旦这些国家与美军发生冲突,美太空军可迅速屏蔽或摧毁该国军事卫星,让本国部队获得巨大军事优势。”魏东旭称。
在今年2月美国国防部提出的2021财年国防预算申请中,太空军的采购预算申请达180亿美元。美国整体国防预算中研究、开发、实验与鉴定预算开支达1066亿美元,创70年来新高。
魏东旭称,美国抓紧发展太空军,有两个动向值得高度警惕。一是美国正利用民间太空企业的技术优势实现“军民融合”,打造向太空运输装备物资甚至兵力的能力;二是美国正利用遍布世界的海外基地构建轨道目标监视体系和卫星型号干扰器,号召盟友国家构建“太空军事同盟”体系。
面对太空中愈发紧迫的战略威胁,多国也抓紧构建太空作战部队。11月18日,英国宣布将在2022年前建立新“太空司令部”;今年4月,日本在航空自卫队中设立太空领域任务组;2019年7月,法国在空军内部成立太空军事指挥部,空军最终将变为“航空与太空部队”。
魏东旭指出,美国借保护盟友为由,欲将太空作战实力提升至“一家独大”的水平,把美“太空军”作为美军“高边疆”战略层面的代表,对世界各地实现军事威慑,充分体现了美国塑造威胁、军事威慑的霸权主义本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