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锅炉房老王 尼伯龙根工厂 今天
20世纪30年代,苏军着手开发了多个型号的“化学坦克”——所谓“化学坦克”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具备毒气施放、洗消,烟雾施放和火焰喷射等功能,也就是利用化学物质作战的专用坦克均属于此列。在T-34出现之前,苏联的化学坦克大致可以分为两支,一支是基于T-26坦克改装的型号,另外一支是基于BT系列骑兵坦克改装的型号。前者取得了成功,成为了部队的制式装备,而后者却因为造价较高和性能一直不达标而被迫下马——本文将要介绍的KhBT-7就是最后一种基于BT系列发展而来的化学坦克。
30年代中期,基于美国克里斯蒂坦克技术的BT系列坦克逐渐发展成熟,苏军开始着手研究基于BT坦克的化学坦克型号,他们计划让这种化学坦克同时具有喷火和烟雾施放两种功能。早期开发的KhBT-2和KhBT-5都安装了TDP-3烟雾释放装置,用KS-23/KS-34车载火焰喷射器代替了原本的主炮,7.62mm DT同轴机枪则予以保留。按照苏联的设计思路,这些化学坦克在外观上应当与使用火炮的同类尽量保持一致,以免被敌人认出,遭到“重点关照”。1936年,在苏联压缩机厂的帮助下,哈尔科夫机车厂开始着手将新投产的型号BT-7改装成化学坦克。
BT-7的化学坦克型号被称为KhBT-7,“Kh”是俄语”化学(Khimicheskiy)“一词的缩写。BT-7量产型号的车身和炮塔结构均被原样保留,为了安装新设备,拆除了主炮、弹药架和无线电。在炮塔的主炮位置安装了一台KS-40车载火焰喷射器,并配套设计了新的防盾。存放喷射液体的储液罐被置于两侧翼子板上方,这样一来,在需要用负重轮行军的时候,履带就不能存放在翼子板上方了,只能将整条履带一部分挂在翼子板下面,一部分搭在翼子板前半截储液罐影响不到的位置。
KhBT-7化学坦克三向存档照。
斜45°存档照。
车轮行军时履带的携行方式。
与之前的型号一样,KhBT-7保留了同轴机枪,KS-40火焰喷射器直接安装在炮座上面,由一个带气瓶的空压泵驱动燃料喷射,喷出的燃料由两个火花塞引燃,火花塞所需的电力由车载蓄电池提供。火焰喷射器的最大射程为70米,满载燃料的状态下可以进行几十次短喷射。
KhBT-7的烟雾施放装置喷嘴位于动力室上方,液体由空压泵从喷嘴吹出,喷嘴的供液管紧靠着发动机排气歧管,液体在流经供液管时会被排气歧管产生的热量加热,改善雾化效果,同时减少寒冷天气对施放效果的影响。烟雾施放装置除了施放烟雾之外,还可以用来喷洒化学制剂,进行沾染和洗消工作。
车身两侧的储液罐一共可以储存600升液体,每侧300升,外部用10mm的装甲板包裹。火焰喷射器、烟雾施放装置和储液罐共用同一套管线,空压泵也只有一个,要通过阀门等操作装置来控制液体流向,实现不同功能。所以,KhBT-7每次执行任务的时候都只能携带一种液体,也就意味它每次只能做一件事情,想喷火就没法兼顾发烟。在储液罐满载的状态下,KhBT-7可以持续施放烟雾40分钟,或者在以12-15km/h的速度行驶时喷洒毒液沾染宽度为25米的区域,或是喷洒消毒液,对宽度为8米的区域进行洗消。
KhBT-7液体管线布置图,最上面的两个小方块是烟雾施放装置的喷嘴,两侧的长方体是储液罐,中间的大型物体是空压泵,右下较为复杂的装置是气瓶和KS-40火焰喷射器。
虽然主炮和炮弹已被移除,但新增的装置和携带液体的重量导致车重大增。一辆BT-7的战斗全重为13.7吨,而KhBT-7的战斗全重已经达到了15吨,已经造成底盘超载,机动性有所下降。而且,在执行沾染和洗消任务时,履带行军平均时速只能限制在16km/h,车轮行军平均时速也不过只有21km/h,严重制约工作效率。
1936年,军方对KhBT-7样车进行了测试,发现其性能远不及预期,此外还存在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小问题,几乎无法正常使用。化学作战装置除了造成车辆超载,车速下降之外,还导致维修难度也随之提高。虽然火焰喷射器的射程和准确性,以及烟雾施放装置的效率都能满足需要,但管线装配工艺不佳,连接松垮,液体会从接口处渗出,增大了起火的危险,有毒的化学制剂还会威胁乘员的生命安全。由于每次只能携带一种液体,下次再执行其他任务之前还得把储液罐排干,清洗干净后再加注新的液体,非常浪费时间。在主炮被移除之后,主炮的瞄准镜也随之而去,而同轴机枪和主炮共用一个瞄具,火焰喷射器的瞄具又和机枪不通用——这也就意味着,KhBT-7的同轴机枪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瞄准,只能乱扫一通,近程防御能力大受影响。
由于KhBT-7样车缺陷太多,军方没有批准量产,但样车本身被军方接收继续进行试验。1937年,在经过改进之后,KhBT-7第二号样车问世,搭载了苏联压缩机厂开发的新型KS-50车载火焰喷射器,摒弃了空气压缩泵和气瓶,转而用引擎输出动力,带动机械泵完成燃料喷射,除此之外,储液罐的总容量也被扩充到750升。经过测试,军方认为KS-50和之前的KS-40性能基本一致,但结构更简单,操作难度也有所降低,更不容易出现故障。不过超重和悬挂超载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总体性能还是不过关,又一次遭到了军方的拒绝。
KhBT-7的失败证明,同时装有火焰喷射器和烟雾施放装置的二合一”化学坦克的思路是行不通的,而BT系列坦克的底盘也实在没有什么潜力可挖了。
KhBT-7是苏联专业化学坦克的绝唱,从此之后,苏联就不再专门设计和制造结构有异于量产型号的化学坦克了。二战期间,苏军的喷火坦克都其实是安装了火焰喷射器的量产型T-34和KV坦克,施放烟雾则通过在坦克上搭载发烟罐的方式进行。
在测试完成之后,两辆KhBT-7样车被配发给苏军现役坦克部队进行部队实验,在1940年的资料中仍可见到相关记载,不清楚它们是否参加了苏德战争。因为基于T-26的化学坦克型号已经足够成熟,而且造价更低,所以苏联对基于BT系列的化学坦克开发并没有太多执念。
TT-BT-7遥控化学坦克可能和KhBT-7有一定渊源,苏联遥控坦克的内容请见:蒙尘的泰坦:苏联遥控坦克小史1929-1941(附老兵访谈录一份)
同样基于BT-7坦克开发的OT-7(上)和BkhM(下)化学坦克更接近二战期间苏联喷火坦克的概念,两者都保留了主炮,在车体上加装了只能往前方喷射的火焰喷射器 ,没有毒气战和烟雾施放功能,这两种化学坦克也没能量产。
本公号目前对外提供的资料目前仅限如下几项:
1.“尼伯龙根工厂”公众号日常推送图文。
2.公众号作者或管理组成员主讲的讲座相关内容。
3.公众号作者或管理组成员录制的多媒体文件。
4.公众号参与或主办的特定活动中提供的纪念品或奖品。
5.其他公众号或媒体在获得本公众号授权后转载的本公众号内容。
除此之外,其他内容的实体或电子资料一律不对外提供,请勿发信索取。
声明
文中与页底广告为腾讯系统随机分配,本公众平台不对其负有任何形式的连带责任。
阅读 1586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