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创载人潜海深度新纪录10909米!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

0
分享至

2020年11月10日上午8点12分,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

马里亚纳海沟,地球上已知的海洋最深处,地球上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奋斗者”号此次下潜深度达到10909米,创下新纪录。

2012年6月24日,“蛟龙”号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纪录,也标志着中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8%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本次成功,标志着中国征服了剩下的0.2%。

此次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万米级海试,央视新闻进行了独家直播,记录了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10000米!“奋斗者”号潜行深度再破万米

2020年10月27日,中国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突破1万米,达到10058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

11月11日,“奋斗者”号再次向万米深海冲击。

4时50分左右,中国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布放;7时42分,“奋斗者”号顺利突破一万米的海底深度,“奋斗者”号海试现场指挥部随之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下潜10000米,不仅是对中国深海探测能力的验证,也是对潜水器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验证。

10909米!全球海洋最深处,中国“奋斗者”来了!

10000米并不是最终目标,“奋斗者”号继续向深海冲击。

北京时间8时12分,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

坐底是在综合考虑潜水器速度、姿态和海底地质情况下,让“奋斗者”号人为地在海底着陆,有人将其形容为“踩一脚刹车”,以便于接下来在海底进行科考和作业。

据介绍,坐底之后,“奋斗者”号将在海底进行包括采样在内的海底作业、巡航等环节,时间持续六个小时,这也是“奋斗者”号在海底设计最长的作业时间。而今天,“奋斗者”号还要再向这个纪录发起挑战,看看其设计性能是否完全达标。

妙不可言!听潜航员来自万米海底的声音

“万米的海底,妙不可言。希望我们能够通过‘奋斗者’的画面,向大家展示万米海底。”

这是在“奋斗者”号海试现场指挥部,通过搭载的声学通信系统,万米深海传来的潜航员声音。

潜航员还透露:“我们现在正在近底航行观察”,“海底有很多不明的体积比较小的海参,现在具体观察寻找比较有价值的生物和观测机制。”

在万米深海,潜航员们要面临各种身体考验。

据介绍,与布放时30度的海面温度相比,坐底马里亚纳海沟的“奋斗者”号,舱内温度只有20度左右;另外,随着湿度的增加,人的身体会感到更加寒冷。特别是主驾张伟,他的脚由于特别靠近球舱的球壳,那里温度只有1到2度,所以他的身体感受会更加强烈。因此,包括毛巾袜在内的防寒取暖衣服,就放在他们随身携带的包里,并需要根据个人身体感受随时增加衣物,做好脚底保暖。

另外,因为“奋斗者”号布放时间较早,三位潜航员下潜前都只是简单吃了点东西。保障船上贴心的工作人员为他们准备了满满的食物包,里面有运动饮料、洗好的香梨,还为每人准备了一份煎蛋和炒面。

大洋深处有巍巍高山,有幽深峡谷,有间歇喷发的“温泉”,有缤纷绚丽的“玫瑰花园”……大洋深处还有太多未知。根据统计,世界海洋的平均水深约3700米。我国科学家一步步走向深海,从十年前的1000米到3000米、5000米、7000米,到今天已坐底深度10909米。每下潜一米都是人类科技在缩小我们与自然力量之间的极限距离。

近年来,我国快速发展深潜设备,从“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到如今的“奋斗者”号,它们已经成为深海探索的尖兵。这些大国重器离不开几代科研工作者探索海洋、奉献海洋的专业与执着。

"奋斗者"号总设计师、万米海试总指挥叶聪

他是“蛟龙”号载人作业潜水器首席潜航员、“深海勇士”号载人作业潜水器副总设计师、全海深载人作业潜水器总设计师,始终奋战在深潜领域第一线,屡创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

叶聪自述:

我一直是做研发工作的,成为蛟龙号的驾驶员,是2005年左右的事情。能够有机会去实际的操作,对我研发载人潜水器是有很大帮助的。你可能真的要去试一口这个菜的味道,才可以把这个厨师的工作做得更好。

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是7000米,从零到7000米这些海洋深度所对应的海洋面积已经占了整个海洋的99.8%,剩下的0.2%为什么要去?熟悉海洋科学的,就是这个板块的生成、运动,我们也不能够回避像海沟这样的环境。现在我们有这样的条件,也有这样的需求,我们研究了海洋的很多方面,不能忽视深渊这一环,它是人类接触最少的,了解最少的地方。

之前蛟龙号7000米的一个等级,我们现在有了实力去打造这样一个装备,去万米看一看,去拿一些数据做一些研究。现在我们有一个很强的潜航员的队伍,全国有20多个潜航员。经过了十几、二十年的研发,大深度自然潜水器的经历以后,整个队伍的效率得到很高的提升。你可以看到,在船的后甲板上,戴着安全帽操作的人是非常有限的,这也是反映了我们整个体系结构的高效。

智能技术也应用在我们整个潜水器的运行过程中。比如说潜水器在运行过程中,我们采集的数据更多了,在某一些异常数据产生的时候,系统就会自动提示潜航员,某个地方数据有异常,可以协助它的驾驶。

我们设计这个潜水器的时候,给它定的下潜的寿命会有二三十年,那么下潜到万米这样的深度会有上千次。

能够在万米发现它(深海)的奥妙、奇妙之处的,更多的是科学家,我更关注于奋斗者号,它能够安全可靠作业,能够给科学家提供最好的服务、最好的作业平台。万米它只是一个数据,因为我们下潜的深度到了五位数,我期待的就是那个五位数,然后整个潜水器的工作都是正常的。

△“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器

中科院声学所研究员 “奋斗者”号潜航员杨波


他是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主任设计师和首批潜航员,他是“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的副总设计师和潜航员,他是11000米“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的副总设计师,今天他将驾驶着“奋斗者”号冲击马里亚纳海沟,在万米深海发出中国声音。

杨波自述:

我们做载人深潜的时候,我们突破一个新的深度记录的时候,我们都明白很难,但是必须要去完成。很多东西需要通过你的努力,更需要的是你的勇气。有时候你必须要到达临界的位置,在那去停留,去积累数据,去积攒经验,把他这个东西带回来,然后去分析,你才能解决深度的这种困难。所以说这个也是一个勇敢者的游戏。

这次是要完成7000米,再到9000米,再到11,000米。当然了我们有11,000米的机器人曾经达到过这样的一个深度,我们也有部分的声学设备装上去了,但是我们载人潜水器整个声学系统的功能比我们之前到达的机器人要复杂太多了。实际上9000到11,000米,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未知的空白。一系列的这种不确定性,通过我们充分的准备来化解他们,解决他们。

我们潜水器是一个作业型潜水器,如果说要对一个深度的地形进行精确测绘的话,你一定是近地航行的,因为这是声波的特性决定的,你不能在水面对11,000米的海底进行一个精确的测绘,一定是离海底在一个相对比较近的位置,才能进行非常高精度的测绘。所以载人潜水器提供了这样的一种平台。所以说,我们现在竭尽全力要完成的依托“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首次对于马里亚纳海沟的一个近地测绘。

我一直在说载人潜水器的平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涵盖了大量的技术体系。如果说通过我们的“奋斗者”号完成了整个潜水器的这样一个成功,也就证明了我们的整个体系的装备,证明了我们的设备在全球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我们都是可以工作的,我们只有有了基础的装备的储备,我们才能解决一系列的,包括透明海洋等问题,(这是)平台的一种带动效应吧。

△“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器

我国载人潜水器发展历程

从百米浅海到万米深海,中国载人深潜事业劈风斩浪的几十年,我国先后突破了多项核心深潜技术。点击视频,感受中国一代代深潜人的“深蓝梦”。

1

1986年

中国第一艘载人潜水器——7103救生艇研制成功,虽然它只能下潜300米,航速也只有四节,但也是那个年代最先进的救援型载人潜水器。

2

2010年7月

中国第一台自主设计和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中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3500米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3

2016年6月

“蛟龙”号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完成了它的终极挑战,最终将纪录保持在了7062米。“蛟龙”号还拥有世界先进的悬停和自动驾驶功能,可以抵御海流的干扰,工作时稳稳地“定”在海底。

与十年立项、十年研制的“蛟龙”号不同,我国第二代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从研制立项到海试交付只用了短短八年,且国产化程度更高,实用性更强。

在2016年“深海勇士”号尚未下水的情况下,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就开始同步研制。

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融合了之前两代深潜装备的优良“血统”,不仅采用了安全稳定、动力强劲的能源系统,还拥有更加先进的控制系统和定位系统,以及更加耐压的载人球舱和浮力材料。

除了载人潜水器,我国还有“海斗”号、“海燕”号和“海翼”号等许许多多的无人潜水器。其中,“海斗”号有远程遥控和自动作业两种模式,是中国首台万米级科考潜水器,让中国拥有了自主研究万米深海的能力。

图\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END—

信息来源:综合自央视一套;CMG观察;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等

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

《海洋环境分析监测技术》中科院烟台海岸带所陈令新研究院等编著

海洋知圈

知晓海洋 | 探知海洋

宣传海洋 | 服务海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果然,二手房开始失控了!

果然,二手房开始失控了!

翔哥说地产
2024-06-17 13:03:59
说几句上海外卖员之死!

说几句上海外卖员之死!

吴女士
2024-06-17 14:11:58
铁头日本回来后开始去微博总部维权,要求微博解封他的账号

铁头日本回来后开始去微博总部维权,要求微博解封他的账号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4-06-17 09:22:35
7分29秒视频疑似曝光翰林府女销售和男业主发生的瓜,网友热议!

7分29秒视频疑似曝光翰林府女销售和男业主发生的瓜,网友热议!

新动察plus
2024-06-17 16:15:33
最新重磅:2024年人均养老金增幅为3%,企退职工人均涨101元!

最新重磅:2024年人均养老金增幅为3%,企退职工人均涨101元!

水流云在草青青
2024-06-17 17:12:34
开始反击!中国宣布对欧美国家断供盾构机,这次轮到他们被卡脖子

开始反击!中国宣布对欧美国家断供盾构机,这次轮到他们被卡脖子

米果说识
2024-06-17 16:47:05
叶县冷藏车事故:家属称遇难8人均为女工,车厢被指载有货物和干冰

叶县冷藏车事故:家属称遇难8人均为女工,车厢被指载有货物和干冰

澎湃新闻
2024-06-17 17:54:26
台军7年前买的美制反坦克导弹 到现在一枚没交

台军7年前买的美制反坦克导弹 到现在一枚没交

观察者网
2024-06-17 11:07:03
大喜讯:菲律宾补给船被我们海警船扣了,真是屡教不改活该挨揍

大喜讯:菲律宾补给船被我们海警船扣了,真是屡教不改活该挨揍

橘色数码
2024-06-17 15:14:51
网友称医院也能看到露大腿的美女护士,大V无语:大家别幻想了!

网友称医院也能看到露大腿的美女护士,大V无语:大家别幻想了!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16 20:29:28
新合同3年8000万!汤普森,哭了!勇士已经仁至义尽……

新合同3年8000万!汤普森,哭了!勇士已经仁至义尽……

篮球实战宝典
2024-06-17 14:37:29
宁德时代:网传消息系造谣

宁德时代:网传消息系造谣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17 15:44:07
俄罗斯重新成为欧洲天然气最大供应国

俄罗斯重新成为欧洲天然气最大供应国

财联社
2024-06-17 16:10:06
男子买房11年未入住:门锁被邻居替换,屋内堆满杂物阳台成菜园 起诉对方索赔

男子买房11年未入住:门锁被邻居替换,屋内堆满杂物阳台成菜园 起诉对方索赔

红星新闻
2024-06-17 17:52:10
村民被控无证卖烟后提起行政诉讼,烟草局清晨“补证”被监控拍下

村民被控无证卖烟后提起行政诉讼,烟草局清晨“补证”被监控拍下

澎湃新闻
2024-06-17 14:18:39
宁波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英文单词少字母,学校:将重新制作

宁波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英文单词少字母,学校:将重新制作

澎湃新闻
2024-06-17 13:24:27
外婆住院,我妈让我舅出2万,我舅不仅不出钱,反而问我妈要2万

外婆住院,我妈让我舅出2万,我舅不仅不出钱,反而问我妈要2万

我是三月鱼H
2024-06-16 19:00:03
南京的股民瞬间0.001一股接到了70多万股 瞬间赚到了50多万

南京的股民瞬间0.001一股接到了70多万股 瞬间赚到了50多万

风风顺顺
2024-06-17 17:16:38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过早翘起尾巴与美国对抗,是中国颠覆性错误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过早翘起尾巴与美国对抗,是中国颠覆性错误

黑天鹅洞察
2024-06-16 22:33:10
39岁中国跑酷元老因心脏病去世,曾是甄子丹御用替身

39岁中国跑酷元老因心脏病去世,曾是甄子丹御用替身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4-06-17 07:59:52
2024-06-17 20:32:49
海洋知圈
海洋知圈
知晓海洋;探知海洋 。
13714文章数 874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内塔尼亚胡宣布战时内阁已解散

头条要闻

70后冯忠华跨省出任广东省委常委 前任4月已进京履新

头条要闻

70后冯忠华跨省出任广东省委常委 前任4月已进京履新

体育要闻

豪华阵容,原始战术 英格兰10亿天团就这?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定了!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3%

科技要闻

为什么你的iPhone,肯定用不上"苹果AI"?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教育
家居
游戏
手机
公开课

教育要闻

姜萍被浙大婉言拒绝,清华或伸出橄榄枝,胡锡进没有明说

家居要闻

研己实景 古典与现代的交融

LPL:两局比赛Yuekai完爆Xiaohu,UP 2-0双杀WBG拿下第三胜

手机要闻

苹果AI挤牙膏,超薄的iPhone 17才是王炸?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