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山东某县村民以抓蛐蛐为业,有人月赚两万,有人天天扑空,为啥?

0
分享至

分享职场故事,交流职场经验,欢迎关注“闫湘”。

01 小蛐蛐里面藏着大收益

抓蛐蛐能赚钱,听起来是否有些荒诞?但山东宁津的村民却有好多以此为业,每年都能有不菲的收入,甚至远远超过了务农务工的工资。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蛐蛐大家应该不陌生,属于蟋蟀的一种,从唐代起一直是玩乐市场的宠儿。拿一小盒装进两只蛐蛐,用草根戳之,激起争斗,旁观者都以此为乐,甚至有人为此下注,形成了一种文化。上到皇室下到民间,这种游戏都十分流行,明宣宗朱瞻基就因为爱斗蛐蛐得了个恶号“促织皇帝”,因为蛐蛐古称促织。直到现代,还有人呼吁为“斗蛐蛐”申遗,把它抬进奥运会等等,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既然有市场需求,那么当然有供货方。宁津县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征,孕育了大量个大体壮、英勇善战的蛐蛐,在“战场”上所向披靡,被誉为“中华蟋蟀第一县”。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客商到此采购,宁津人在工作之余,也都喜欢进玉米地里捕捉蛐蛐,以此换钱。由于市场逐渐走高,他们最高可获得每月两万元的收入,比很多白领工资都高,实在是羡煞旁人。

但抓蛐蛐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里面充满了农人的智慧。要捕捉蛐蛐,首先要了解它的习性。蛐蛐是穴居生物,喜欢待在砖石、土块、草丛、地穴之下,并且独来独往,给抓捕带来了极大困难。好在它们爱食麦麸,到了夜间,宁津村民往往备好诱饵,拿着手电和捕网、竹筒,各自分散到玉米地中,不断地听声辨位,在这些阴湿的角落寻觅踪迹。找到之后,就静静地靠上去,用网兜住,拿竹筒装起来,就是一件成品了。听起来就很繁琐,而实际上,很多人忙活一宿也抓不到一只蛐蛐。

好在物以稀为贵,市场上看重的是质量而非数量。体型合格、斗志昂扬的蛐蛐,一个顶百,碰到这种品相,客商们往往二话不说就掏出大把现金,这也是越来越多人参与其中的原因。


02 关于这件事,网友有2种看法

跟常见的工作比起来,抓蛐蛐简直就像另一个次元的事,竟然还能赚这么多钱。此事被曝出后,立刻在网络上引发了争论,网友们对此大致有两种看法。

第一种看法,认为这是不务正业,不是长久之计。

在大多数人眼中,抓蛐蛐绝对不是个正经职业。长期以来,人们心中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只有时间稳定,环境优渥,“稳中有升”的职业,才算得上好工作。捉蛐蛐不仅时间少,每年就一季,而且不牢靠,全指着玩主们炒热市场,完全不符合好工作的标准。就像“炒鞋”一样,都是一阵一阵的,即使收益再高,也不是长久之计。如果放弃正经事业来捉蛐蛐,满打满算一年六万,也养不起家,所以他们认为这不务正业。

第二种看法,认为抓蛐蛐抓好了,也是一门手艺。

另一部分人思路更开阔些,认为这也是一门手艺。一门职业的诞生,往往是市场需求催生的,比如说“吃播”、“徒步”等。既然有人愿意为此买单,当然就有人能以此为生,而且做好了月入两万,超过了大部分职场人士,还是挺有前景的。至于担心行业不长久,毕竟是从唐朝开始绵延至今了,其生命力毋庸置疑。现如今还有提笼养鸟的呢,也没见时代把他们淘汰了啊,只要经济形势上行,人们手里的闲钱越来越多,对斗蛐蛐的兴趣就会越来越高。
03 把小事干到极致的人,都有大出息

其实在这个时代,想要出人头地,就得在一个领域精益求精。跟“万事皆会一样不精”的人比起来,把一件小事干到极致的人,更容易有大出息。就像抓蛐蛐一样,同样生在宁津,怎么有的村民就天天扑空,抓到几只也都是瘦弱不堪的;而有的人就能收获满满,而且全是稀有品种呢?关键就在于对蛐蛐习性的研究,以及对自己捕捉动作的百般琢磨。

而要想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就得注意这三个方面:

第一, 好于研究,而非浅尝辄止

做事如做学问,一定要寻根问底,决不能停留在浅显的认知中。越往里钻,越能接触到行业的内核,也就离成功越近。季羡林先生根据一点残卷,不断翻阅历史资料,数十年里遍览所有相关信息,并且多方咨询,终于展开了吐火罗文的全貌,成了极少数掌握这门古语的人之一,也在学术界赢得极高地位。他的成就都来源于不断地研究探索,而非浅尝辄止。

第二, 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工作技能

很多人一辈子就毁在“凑合”二字上,觉得自己已经不错了,就转向其他领域,最后只能落得个半吊子之名。

书圣王羲之的幼子王献之,小时就能写一手不错的行书,他也颇为自得,以为自己是个书法家了。但王羲之告诫他还差得很远,还要持续打磨自己。王献之就在自家后院摆了十八个大水缸,一天不落坚持练习,终于在写完十八缸水后,练成了自成一家的草书,跟父亲一起成了万代宗师。

只有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工作技能,才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第三, 学会坚持,才能等来辉煌

万事开头难,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前期的投入往往不见回报。但即使这样,也要咬牙挺住,才可能峰回路转。周信芳先生练习京剧时,选择了不同于前人的吐音部位。这一开始很难为人接受,但他坚持践行自己的想法,慢慢丰富自己的表演方式,最终征服了挑剔的观众,成就了“麒派”京剧的江湖地位。正是凭借着坚持,他最终等来了辉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魔兽世界疯了!90天免费游戏时间,回归大礼包让你嗨翻天!

魔兽世界疯了!90天免费游戏时间,回归大礼包让你嗨翻天!

游侠游戏
2024-05-31 15:10:31
这家广州公司,占领了“Kindle”失去的墨水屏阅读市场

这家广州公司,占领了“Kindle”失去的墨水屏阅读市场

界面新闻
2024-05-31 12:18:32
发言人晋升高官

发言人晋升高官

香港經濟導報
2024-06-01 15:32:46
扬戈维奇:重庆的场地可能比中超的还好,遗憾自己不能上场踢

扬戈维奇:重庆的场地可能比中超的还好,遗憾自己不能上场踢

懂球帝
2024-06-01 21:48:03
越闹越大!女保安拒绝残疾军人,凭一己之力,把上海送上了热搜!

越闹越大!女保安拒绝残疾军人,凭一己之力,把上海送上了热搜!

半夏吃瓜妹
2024-06-01 12:59:33
云南“奇葩”景区,众佛像中惊现女性生殖器雕塑,引起广泛争议

云南“奇葩”景区,众佛像中惊现女性生殖器雕塑,引起广泛争议

吃鱼思故渊
2024-05-31 22:14:02
小米公布618战报 第一第一全是第一!

小米公布618战报 第一第一全是第一!

安兔兔
2024-06-01 22:05:14
中国现在碰到了一个比日本以前还难搞的问题:就是内需不给力。

中国现在碰到了一个比日本以前还难搞的问题:就是内需不给力。

小丽聊科普
2024-05-02 02:29:33
被弃半个赛季,河南队请回主力门将 外援中锋将被换 南基一不下课

被弃半个赛季,河南队请回主力门将 外援中锋将被换 南基一不下课

替补席看球
2024-06-01 10:12:19
3比1击败中国名将!张本智和又猖狂起来,网友:抢中国队冠军?

3比1击败中国名将!张本智和又猖狂起来,网友:抢中国队冠军?

体坛知识分子
2024-06-02 06:25:02
《庆余年2》中侮辱观众的穿帮镜头,网友:导演你是认真的吗?

《庆余年2》中侮辱观众的穿帮镜头,网友:导演你是认真的吗?

谈娱新语
2024-05-31 22:49:21
又一个扶不起,人品差,能力不大脾气还不小,才20岁打球像老奶奶

又一个扶不起,人品差,能力不大脾气还不小,才20岁打球像老奶奶

冯律讲法
2024-05-05 12:00:07
封士明:不认可与特斯拉两起名誉权纠纷案的一审判决结果

封士明:不认可与特斯拉两起名誉权纠纷案的一审判决结果

南方都市报
2024-05-31 22:06:14
黄春梅回应汪小菲再婚,论智商论手段,大S小S远不及母亲

黄春梅回应汪小菲再婚,论智商论手段,大S小S远不及母亲

米椒娱乐
2024-05-31 11:09:05
南海一夜变天!菲发起第一击,中方上千援手到位,美航母连夜后撤

南海一夜变天!菲发起第一击,中方上千援手到位,美航母连夜后撤

老曹当家呀
2024-05-29 02:36:54
女网红怂恿旱鸭子跳湖,对方果然溺水!听到呼救她慌了:不关我事,我先跑了...

女网红怂恿旱鸭子跳湖,对方果然溺水!听到呼救她慌了:不关我事,我先跑了...

英国那些事儿
2024-05-31 23:27:35
中国首次成为俄罗斯冰淇淋的主要买家

中国首次成为俄罗斯冰淇淋的主要买家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4-06-01 16:05:01
香港最成功“二房”余宝珠!年轻时不惧原配,为儿子挣下百亿财产

香港最成功“二房”余宝珠!年轻时不惧原配,为儿子挣下百亿财产

紫米粒音乐呀
2024-06-01 11:01:28
外媒:丹麦允许乌军使用F-16攻击俄本土

外媒:丹麦允许乌军使用F-16攻击俄本土

参考消息
2024-05-31 15:52:07
印媒:中国未来50年,必打6场大战,台海首战,终战对手不是美国

印媒:中国未来50年,必打6场大战,台海首战,终战对手不是美国

娱乐叭叭君
2024-06-01 17:40:27
2024-06-02 09:28:49
闫湘
闫湘
专注职场,做你的人生加油站
621文章数 122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美方带头允许援乌武器打击俄境内 北约秘书长表态

头条要闻

美方带头允许援乌武器打击俄境内 北约秘书长表态

体育要闻

女排最强2主攻合体 合砍40分打懵泰国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实锤!普华永道,危!

科技要闻

余承东:不卷价格!雷军:将双班制生产!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游戏
本地
手机
数码
公开课

《军团要塞2》机器人泛滥 超14万人请愿V社重视一下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手机要闻

三款骁龙8 Gen3新品提前“登基”:参数基本清晰,要去考虑吗?

数码要闻

消息称 AMD 锐龙 9000 系列 Zen5 桌面处理器将于 7 月上市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