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商学野
如果要问是什么造就了现在的国际政治秩序,熟悉历史的人可能会回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结束已经半个多世纪了,但是直到今天我们都在受其影响。联合国的五常席位,美元的独霸地位,前轴心国的和平宪法,这些东西都起源于二战。
"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用什么武器,但是第四次世界大战,人类只会用木棒和石头。"这是爱因斯坦在经历了二战之后发出的感言。这场惨痛的战争让人类心痛,全世界共2亿人死伤,其中7000万人死亡,欧洲和东亚——这两个传统的人口和经济中心都沦为废墟,全世界经济损失5万亿美元以上。
在二战的主要参战国之中,同盟国和轴心国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死伤无数,庐舍丘墟。但是作为二战最大战胜国的美国,它的本土并未遭到任何破坏,而军队伤亡也是很低的,不到100万伤亡,跟苏联3000万的军队伤亡不能相比。
历史上美国参加二战时间较晚,1941年才参战,那么在二战开始后的两年多里,美国参战前在忙着干什么呢?
一、 美国的孤立,其实并不光荣
要是把美国的地理位置单独拉出来看,可能全世界都会羡慕这块地方。广阔的平原,温和的气候,河流水系繁茂,还有丰富的自然和矿产资源,这些都足够让一个国家变富强。但是更重要的是,美洲是一块独立的大陆,美国远离他国,堪称"地球上的岛国"。
美国人在这里过惯了和平日子,在征服了印第安人,打服了墨西哥之后就高枕无忧了。他们的外交政策被称为"孤立主义",就是在军事和经济上独善其身,不主动卷入战争,也不主动地在无利益的情况下支援某国。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二战爆发之后,明明全世界都打成了一锅粥,但是美国仍然那么淡定。美国人将这种外交政策称之为"光荣孤立",但是这种形容其实是在自欺欺人,让我们来看看二战爆发后美国的一些举动。
在欧洲,对英法来说美国确实是算是盟友,英法双方都在美国疯狂借钱打仗,还下了飞机、坦克、军需物资等等大订单。但是美国人可不是"铁杆"的盟友,他们信奉"孤立原则",利益至上,所以对轴心国也敞开大门。
对日本军国主义来说,在二战前期美国一直是自己的好伙伴,美国是日本最大的石油,橡胶,钢铁的供应者。1937年,美国对日本出口物资接近3亿美元,38年略有下降,达到2.3亿美元。日本90%的石油来自美国,军需品80%来自美国。可以说日本在亚洲的侵略战争,其实都有美国在背后的资源支撑。
而在欧洲,美国下了一盘大棋,它想让德国和英法大战,自己再重演一战坐收胜利果实的好戏。
在二战前期,美国和德国的贸易非常频繁,经济关系紧密。1939年美国石油出口的20%运往德国,还有卡车、飞机发动机、汽油,以及美国生产的铝、橡胶、滚珠轴承、飞机防爆剂这些军用物资,美国都源源不断出售给了德国。
在战争开始之初,谁都不敢相信希特勒能取得那么大的胜利,直到法国投降,英国伦敦被炸得七荤八素,美国才有点着急了。
二、战争阴影之下,给反法西斯国家援助
美国虽然一心想着孤立,想着发财,但是对于世界形势还是看在眼里的。轴心国是虎狼国家,胃口很大,被侵略的国家是在帮助美国抵挡他们,要是这些国家垮了,美国无法幸免。
所以美国人对于被侵略的中国、英国、法国一直都有额外的支援。
中国在日本1937年不宣而战之后一路败退,日本的野心,美国都看在眼里。从1938年开始,美国对中国进行援助,国民政府采购的军火从香港地区和越南运入中国。1938年,美国开始提供贷款给中国,第一次就有2500万美元,这个数额在第二年变成1亿,还加上6000万美元的钨、锡等等金属采购。
1940年,美国提供100架战斗机给中国,专门用来保护滇缅公路。
而对于英法这样的传统盟友,美国更不怠慢。英法战前在美国大量贷款,美国都全部支付。法国在战前向美国认购上万架战斗机,但是因为法国投降太快,后来都无法履行订单。
对于英国的支援是美国最大方的,以至于丘吉尔都大声疾呼,美国对英国的支援"是任何国家任何历史上最无私的举措"。
英国在与德国的战争中国内生产很受打击,军队装备不足。美国仅仅在1940年就给英国送去了97万枝步枪、9万挺机枪、上千门各式火炮。而且英国在美国下了15000架飞机的订单,两年内供货,这批战斗机后来成为英国空军和德国空战的资本。
美国在1941年制定租借法案,直接给英国70亿美元的贷款,专门来进口军用物资。可以说,英国在美国参战前之所以能撑下去,都是美国在后面推了一把!
三、为了胜利,发展工厂,战备扩军!
1940年,欧洲大陆第一强国法国投降了,仅仅抵抗了不到两个月时间,这可跟一战的情况不太一样了。法国投降之后,西欧只剩下英国苟延残喘,整个东欧、南欧都是德军的天下。而此时东方的苏联和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两国相安无事。
美国的高层这时候明白了,这次战争不同以往,美国绝对无法独善其身。
此时美国内部还是一片歌舞升平,孤立主义、和平主义是国会的主流,就算罗斯福总统也不敢公开宣扬参战。
但是美国高层的智囊团以及军队的将领对未来的世界走向心知肚明,战争不可避免,美国无法独善其身。
首先,日本已经在亚洲取得了非常大的胜利,中国的国民政府危在旦夕。而且日本的野心不止于此,它对东南亚有很大的兴趣,这里是英美法的势力范围,也是重要的石油产区,不容有失。
其次,德国在欧洲已经几乎完成统一,接下来欧洲只会有两个走向。第一就是英国投降,德国此时对美洲的格林兰岛和加拿大产生兴趣,也许会染指美洲大陆,这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
第二就是德国和苏联发生冲突,根据当时的情报显示,这场战争只是时间问题。一旦苏德开战,这时欧洲将会重演一战时德国两线作战的情况,美国需要介入其中,坐收渔翁之利。
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美国人都想孤立自守,但是在高层的部署中,美国已经开始了一系列的生产资源调动,一切向战争看齐!
美国在30年代遇到了经济危机,在罗斯福新政的调整之下慢慢复苏。从1933年大危机结束之后,美国的生产开始触底反弹。在二战爆发的193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占到世界的三分之一以上,汽车、飞机、轮船的生产力比全世界加起来都强大。
对外的军售在美国国内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美国的工厂遍地,订单不停,培养了一大批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
从1939年二战爆发开始,美国就在准备扩军。陆军指挥部开始派出军官在欧洲战场进行观察,然后他们回国后更新美军的训练操典,一切以欧洲实战为准。在军队的训练中,美军前期大规模进行基层的士官培训,用两年时间的扎实训练打造一批基层军队骨干,他们懂战术,懂训练,这些人才是后来美国上千万军队的中流砥柱。
至于海军和空军,这两个技术兵种拼的就是国力。论科研能力、工业能力、人员素质,美国都是一枝独秀。在参战后的两年内,美国生产了几万架各式飞机,几百艘大型战舰,加上大量青年学生踊跃参军,美国的海空军一跃成为世界第一。
1941年美国参战,这时候正是二战的顶峰,其实轴心国都知道美国参战意味着什么。在这个巨人参战后,同盟国开始进行反击。欧洲大陆的苏联在美国的援助下顶住了德国最疯狂的进攻,在斯大林格勒之后开始追击德军。
在太平洋上,美国海军用一年时间就消灭了强大的日本联合舰队,接着陆军和陆战队进行跳岛作战,逐个歼灭日本的太平洋残余势力。
二战下半场成为了美军的肌肉秀,美国的二战表现也影响了后世的世界秩序,但是人们对美国前期的孤立政策褒贬不一,只不过,历史已成定局。
参考资料:《论美国在二战参战前对英法中苏的援助》 尹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