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古代军事战略 第四章 中世纪盛期
第五讲 12-13世纪的东欧
主讲人: 涅夫斯基 绮罗生
整理人:涅夫斯基 绮罗生
一 波兰王国的建立
在我们的课中,波兰出场的戏份不多。我们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波兰的早期历史。
波兰人也是斯拉夫人的一支。9世纪和10世纪初,奥得河右岸和维斯瓦河左岸之间出现古波兰人部落联盟的国家组织。稍后,以瓦尔塔河中游为发祥地的波兰部落郭凯强大起来,传说中的创立者是皮亚斯特大公。其第4代统治者梅什科一世在位时大体上统一的大波兰(今波兰中西部地区),在与德意志封建主侵略的长期斗争中,巩固和扩大了波兰国家版图,成为斯拉夫国家中的大国之一。公元966年,梅什科一世接受基督教并引进了拉丁文,促进了国家封建化和文化的发展。1025年,梅什科一世的儿子波列斯瓦夫一世临终前被教皇加冕为王,这也标志着波兰王国的诞生。从此之后,波兰作为东欧大国一直活跃在欧洲舞台。在波兰的东边,波罗的海南岸,生活着许多血缘关系较为接近的民族,例如立陶宛人,爱沙尼亚人,拉脱维亚人,普鲁士人,萨莫吉希亚人等等,这些民族是波罗的海沿岸的土著,并不属于斯拉夫人,多信奉多神教,经常与德意志和波兰发生摩擦,后来相继建立自己的王国或公国。
13-15世纪的波兰与立陶宛
波兰国父梅什科一世
早期波兰王国国旗
二 条顿骑士团与宝剑骑士团
条顿骑士团成立于1198年的阿克城,次年被教皇英诺森三世批准,获得合法地位,条顿骑士团又译德意志骑士团,正式名称为耶路撒冷的德意志弟兄圣母骑士团(拉丁语:Ordo domus Sanctae Mariae Theutonicorum Ierosolimitanorum;德语:Orden der Brüder vom Deutschen Haus Sankt Mariens in Jerusalem),是欧洲的三大骑士团之一。成员早期全部是德意志人。由于条顿骑士团成立时间远远晚于医院骑士团和圣殿骑士团。因此在两者的压力下发展缓慢。13世纪初,随着医院骑士团和圣殿骑士团对立加剧,医院骑士团拉拢条顿骑士团以对抗控制着耶路撒冷地区主要军事据点的圣殿骑士团,其间条顿骑士团从医院骑士团手中获得马加特堡作为据点。得到初步发展。1210年,腓特烈二世的亲信赫尔曼·冯·萨尔扎(Hermann von Salza,1179-1239)担任条顿骑士团团长,条顿骑士团在其指挥下在耶路撒冷地区获得一定的胜利,并参与第五次十字军东征,进入埃及,但最后是十字军惨败,埃尔曼·冯·萨尔扎与圣殿骑士团团长一同被俘。后被释放,此后,条顿骑士团见在圣地捞不到什么油水,开始将主要目标逐渐转向东欧,并与腓特烈二世勾结,得到皇帝诏书,允许其占有一切骑士团征服的土地。大举入侵东欧。向东欧特别是波罗的海沿岸各族(其中许多民族不信基督教)操起屠刀。1285年,几乎消灭普鲁士人(需要注意的是 这里的普鲁士人是波罗的海南岸的土著 与立陶宛人 拉脱维亚人是近亲 几乎被十字军灭族和同化与后来的普鲁士王国并无任何关系),夺取普鲁士人生活的普鲁士地区。后来,条顿骑士团以普鲁士地区为中心,建立所谓“条顿骑士团国”
条顿骑士团标志
条顿骑士
在条顿骑士团之前,就有一支由德意志贵族组成的骑士团入侵东欧。这就是所谓“宝剑骑士团”,也叫“利沃尼亚骑士团”(许多历史文章经常将其与条顿骑士团混淆)1202年,里加的阿利别尔特主教把波罗的海沿岸的德意志骑士们组织起来,仿照在圣地建立的几个骑士团的形式,组建了具有宗教色彩的军事组织——宝剑骑士团,或圣剑骑士团、佩剑骑士团。此后,宝剑骑士团对波罗的海沿岸各族连年发动入侵战争。1236年,宝剑骑士团被萨莫吉希亚人(也是波罗的海沿岸的土著,与立陶宛人是近亲)大败,几乎全军覆没。残部并入条顿骑士团,但有时也打着“利沃尼亚骑士团”的旗号。条顿骑士团继承宝剑骑士团的衣钵,继续对东欧各族发动侵略战争,史称“北方十字军”
宝剑骑士团标志
三 12-13世纪的罗斯诸公国
在以前的课中,我们讲过了罗斯诸公国。进入12世纪,罗斯诸公国的军事和政治体系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先介绍一下这个时代的罗斯军队。
这个时代,受到罗马和游牧民族的双重影响,罗斯军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军队组成方面,罗斯军队远远落后于当时的西欧,比较接近早期法兰克王国的模式,由少部分亲王大公的亲卫队(早期多为重装步兵进入11世纪后受游牧民族影响基本都是骑兵)和大部分民兵组成,民兵大多都是临时征召的乌合之众。亲卫队被称为德鲁日纳(druzhina)(后来发展为德沃卫队),装备较为精良,训练有素,但数量不多,德沃骑兵通常装备东方式或者罗马式的扎甲,既用剑又用刀,既使用骑矛冲锋,也会用钉头锤和斧头肉搏,还会射箭,总而言之,是个东方不像东方,西方不像西方的四不像。
早期步行作战的德鲁日纳
早期罗斯骑兵
进入12世纪,西欧的封建制度在罗斯地区迅速发展。出现了类似西欧“封建骑士”的骑兵,罗斯人称为“波耶骑兵(boyer)”,这一类似“骑士”的阶层便被称为“波耶”波耶骑兵也受到罗马和游牧民族的影响,身着扎甲,手持骑矛弓箭和长盾,在肉搏时使用战斧和钉头锤,不过,由于经常与游牧民族作战,波耶骑兵几乎不穿马甲,以保持其机动性。波耶阶层一直延续到沙俄时代。
与游牧民族作战的波耶骑兵(右)
在以前的课中,我们讲过,882年,奥列格征服了基辅和第聂伯河西岸各公国,形成了以基辅为中心的大公国,其统治者称为大公,国家称作基辅罗斯。奥列格将国土分为数国,分封诸子而治,以基辅为都城。10世纪,基辅罗斯从附近的罗马帝国接受了东正教。罗斯在雅罗斯拉夫统治时代逐渐强盛。12世纪初,基辅罗斯分裂为基辅,加里奇,斯摩棱斯克,契尔尼果瓦,也烈赞,诺夫哥罗德,罗斯托夫-苏兹达尔等10多个小公国,统称罗斯诸公国。以基辅大公为宗主,后逐渐独立。罗斯诸公国中最为强大的是位于东北部的罗斯托夫苏兹达尔公国,在长手尤里(全名尤里·多尔戈鲁基)在位期间(1149-1157在位),苏兹达尔公国强大起来。摆脱了基辅罗斯的控制。在他的儿子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 在位期间(1157-1174在位),迁都弗拉基米尔,改称为弗拉基米尔公国,称为罗斯诸公国中最强大的一个。安德烈自封为所谓“弗拉基米尔大公”(此后弗拉基米尔大公成为罗斯诸公国中最高贵最显赫的称号)13世纪,各公国时分时合,互相混战,除基辅罗斯自己之外,西南罗斯建立了加利西亚公国,合并了波多里亚,沃伦,基辅等公国的一部分,西北部波洛茨克公国并入立陶宛。可以说是一片混乱。
长手尤里(此人也是莫斯科的建城者 俄罗斯一艘核潜艇以其命名)
10-11世纪的基辅罗斯
基辅罗斯的分裂
今天我们的主角是罗斯诸公国中的诺夫哥罗德公国(更准确的称号应该是共和国),诺夫哥罗德城在882年迁都基辅城之前是基辅最初的首都。1136年,因为战争的失利,城内爆发了市民针对亲王弗谢沃洛德·姆斯季斯拉维奇(VsevolodMstislavich)的叛乱,并驱逐了亲王。此后诺夫哥罗德建立了独特的政治体制,建立共和国,并以“波维尔共和国”或者“商业共和国”而闻名——共和国由市民议会控制,但军队和国防则授权给封建贵族。之后诺夫哥罗德不断向北方和东方扩展领土,并依靠商业和贸易迅速发展。成为罗斯诸公国中最为富裕的
诺夫哥罗德共和国标志
三 亚历山大 涅夫斯基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1220-1263)原名为亚历山大·雅罗斯科维奇,是是弗拉基米尔大公雅罗斯拉夫二世·弗谢沃洛多维奇的儿子。1236年,他被请到诺夫哥罗德,被选为诺夫哥罗德大公。涅夫斯基有勇有谋,精通军事,在他的领导下,诺夫哥罗德的军事实力显著增强。
亚历山大 涅夫斯基
诺夫哥罗德的繁荣富庶令周围各国垂涎三尺。都想入侵诺夫哥罗德,首先发难的是瑞典,1240年7月瑞典军队在瑞典国王的女婿雅尔·比格尔(Birger Jarl)的指挥下万余军队乘坐100艘船从芬兰湾方向进入涅瓦河,入侵诺夫哥罗德。 1240年7月15日清晨,罗斯人利用大雾弥漫之机,向瑞典军营发动突然进攻,步兵在中路,骑兵在两翼。在战斗中,亚历山大与用长矛刺伤了比格尔的头部。经过激战,瑞典人被击溃,被追赶出罗斯边境。由于攻击突然和战术得当,俄罗斯军队仅损失20人。瑞典人的损失则大得多,有3艘瑞典战船被击沉,200多名指挥官战死,阵亡的普通士兵不计其数,只有一小部分上船逃脱。涅瓦河之战给亚历山大·雅罗斯拉维奇带来了巨大荣誉,获得了涅夫斯基――“涅瓦河的英雄”的尊称。这就是著名的涅瓦河之战。
在瑞典人之后,条顿骑士团也将入侵矛头直指诺夫哥罗德。1240—1242年,德意志十字军骑士及丹麦和瑞典的封建主乘罗斯抗击蒙古军队而遭到削弱之机,加紧侵略罗斯西北部的领土。1240年,条顿骑士团夺占普斯科夫。向诺夫哥罗德进军。1240年,德意志骑土占领科波里耶村(Koporye),并就地筑起要塞。他们凭借要塞残酷掠夺居民,洗劫罗斯村庄,铁蹄所至直达诺夫哥罗德郊区。十字军骑士企图夺取罗斯的卡累利阿和涅瓦河沿岸领土。诺夫哥罗德人奋起反抗侵略军,
当时,统治诺夫哥罗德公国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公在涅瓦河击败瑞军之后,因同畏惧其权力增大的诺夫哥罗德贵族发生争执而离开诺夫哥罗德,迁往佩列亚斯拉夫利定居。但嗣后,根据诺夫哥罗德市民会议请求,他重返诺夫哥罗德治理公国,并于1241年率领罗斯联军将骑士团逐出科波里耶。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也有不少部队前来归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率众向伊兹博尔斯克和普斯科夫推进,奋勇强攻,连克两城。收复普斯科夫后,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为保障罗斯西北边境安全,率军进入骑士团领地作战。条顿骑士团迎击,两军于楚德湖遭遇。
楚德湖会战(冰湖会战) 1241 重点 必考
兵力对比
条顿骑士团 4000骑士 8000步兵
罗斯联军 17000(3000骑兵 4000轻骑兵 10000民兵)
罗斯军队处于劣势
楚德湖的位置(红色 诺夫哥罗德 绿色 利沃尼亚骑士团即条顿骑士团 橙色 主教领地 )
冰湖即今楚德湖,冬天结冰,故俗称冰湖,两军隔湖对峙。条顿骑士团大多由重装部队组成,装备精良,训练有素,骑士冲锋势不可挡,而罗斯军队虽然人数多,但大半都是临时征召的民兵,在开战前就处于劣势。
罗斯精锐骑兵
罗斯军抢占湖东岸的小岛,占据有利地形,并在岸边布阵,步兵摆出盾墙密集阵型迎敌。
骑士团见罗斯军占据有利地形,大怒,发起进攻,摆出他们惯用的楔形阵,精锐的骑士一马当先,雇佣步兵和轻骑兵则负责掩护骑士的两翼,准备发起进攻。亚历山大见状,则将全军排成T型阵:有甲骑兵居左,重步兵居右,轻步兵居中。此外,他还将无甲骑兵布置在第一线,打算让他们消耗骑士团的战力。轻步兵放在第二线。亚历山大敦促自己的步兵在阵前挖出了一条浅壕,还在湿软的土地上插上了尖锐的木桩。他本人则和少量精锐一起,位于第三线位置,担任总预备队。
条顿骑士从湖对岸发起冲锋,由结冰的湖面冲锋而来,迅速击溃一线的罗斯轻骑兵,稍事休整,又向二线轻步兵发起进攻。许多条顿骑士下马与罗斯步兵混战一起,尽管有壕沟和木桩保护,但二线轻步兵仍然不敌,败象已露,但是,条顿骑士冲锋过于靠前,在两翼掩护的雇佣步兵还在后面没有赶上,致使骑士侧翼和后方门户洞开。
条顿骑士发起冲锋
涅夫斯基抓住战机,正当中军激战正酣时,诺夫哥罗德军两翼的有甲骑兵和重步兵发起钳形攻势,配合中军开始将孤军深入的德意志骑士包围起来。骑士们到这时候才发现,他们已经三面受敌。面对不断围攻的诺夫哥罗德人,骑士们也开始显得力不从心了。就这样,诺夫哥罗德人逐渐缩紧了包围圈,将德意志骑士挤压在一块狭小的冰面上,令他们陷入了动弹不得的境地。身陷重围又无法发挥冲击力优势的德意志骑士们开始惊慌失措,生怕自己被潮水一般的敌军淹没。此时,湖面冰层因不堪重负,突然断裂,条顿骑士纷纷落水,成为鱼鳖。残部再也支持不住,纷纷溃败,争相逃命,罗斯军反攻,后方条顿骑士团步兵见状,也争相溃逃。罗斯军获胜。
冰湖之战
罗斯军包围条顿骑士团
伤亡
罗斯 4000
条顿骑士 500骑士 数千步兵
战后,1243年,条顿骑士团求和。双方以交换战俘和骑士团不再继续东侵为条件缔结了和约。在冰上激战影响下,立陶宛和北方沿海地区各族人民反对十字军骑士的斗争进一步得到加强。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去世后被俄国教会尊奉为圣人,成为民族英雄,然而,一波来自东方的新的入侵者,正在对罗斯诸公国虎视眈眈,这伙入侵者,将改变整个罗斯,不,整个世界的命运。
课后习题
1 12-13世纪 罗斯地区的军事模式是怎样的?
2 冰湖之战中 ,涅夫斯基使用了哪些战术打败条顿骑士团?
下一讲 第六讲 蒙古西征(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