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糖尿病能完全治愈吗?为啥一定要打胰岛素?若不了解,看看此文

0
分享至

  糖尿病可谓是21世纪的文明病了,近些年,糖尿病的患病率在不断升高,而患病年龄却在逐年下降,不少人在30出头已经开始出现糖耐量异常的情况了。有医学专家认为,现代社会大多数人往往处于一种“过劳”的状态,不仅仅是精神过劳,体能过劳,甚至人体内脏器官也过劳,因为饮食习惯不良,暴饮暴食,饮食厚重,喜欢含糖食物饮料等等,往往让人体的胰腺、肝脏等代谢器官长期处于高负担状态,再加上常年的熬夜,身体休整不过来,就会出现代谢异常,导致各种慢性病发作,其中就包括糖尿病。所以,有很多出现糖代谢异常的人,或者刚被确诊为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患者会有疑问,糖尿病究竟有没有办法根治呢?可以完全治愈吗?今天,咱们聊聊有关糖尿病防治的一些问题。

  出现糖尿病跟胰脏功能相关

  糖尿病的发作跟人体胰脏功能密切相关,为什么呢?因为胰脏的胰岛细胞会分泌胰岛素,而胰岛素的作用就是维持人体血糖的稳定,血液中糖分多了,胰岛素分泌也会相应增加,让血液中的糖分能够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而一旦胰岛素分泌减少,那么控制血糖的功能也会减弱,血糖出现升高,长期后就会导致糖尿病。

  但实际上有时候,胰岛素并不是分泌不足,而是因为人体出现了抵抗胰岛素功能的现象,会导致胰岛素相对不足,同样会引发糖代谢问题,最终出现糖尿病。所以导致糖代谢问题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其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胰腺细胞退化或衰老,分泌功能下降,无法分泌足够的胰岛素;而另一种则是由于自身的免疫系统攻击胰脏细胞,导致分泌功能受损,出现胰岛素分泌不足。

  2、出现胰岛素抵抗,由于肥胖、药物、疾病等原因导致的人体出现胰岛素抵抗,对于胰岛素的利用率下降,导致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刚开始胰腺分泌过多胰岛素来维持平衡,但时间久了,胰脏负担过重,就会导致分泌功能下降。

  3、由于怀孕、受伤、疾病、接受相关手术治疗的原因,导致人体代谢、激素发生改变,因而加大了对胰岛素的需求,导致胰岛素相对不足。

  所以,出现糖代谢问题或者糖尿病确实跟胰脏的分泌功能相关,因此,治疗也要从这个方面入手,才能有较好的效果。

  糖尿病能治好吗?不同种类糖尿病的区别是什么?

  糖尿病能治好吗?这是很多糖友关心的问题,不过这个问题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想要知道自己的糖尿病能不能治好,首先要了解糖尿病的患病原因,打个比方来说,1型糖尿病原因是人体的免疫系统攻击胰脏导致的,这种情况除非控制住免疫系统,但目前来讲医学做不到,所以以目前的治疗方法是无法治愈1型糖尿病的。

  此外,如果是衰老导致的胰腺退化,或者长期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导致的胰腺功能退化的患者,目前也是无法根治的,因为胰腺的损伤目前来看是没有办法逆转的,最多只能维持现状,延缓病情进展,可能需要进行药物的搭配来控制,所以,对于诊断糖尿病的患者,如果属于这两种,千万不要排斥服药,因为一些药物可以起到延缓胰腺功能损伤的速度,对人体是利大于弊的。

  那么哪些糖尿病能够治疗呢?

  比如说肥胖的患者,因为长期的胰岛素抵抗导致出现糖尿病的情况,由于这类人群多是较为年轻的患者,一方面通过减重可以恢复胰岛素的敏感性,避免胰岛素抵抗,另一方面年轻的缘故,胰腺功能并没有出现不可逆的损伤,这样通过治疗就可以让血糖恢复正常,即使未来停药也不会出现反复的情况,不过这类患者也要警惕,避免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毕竟曾经出现过症状,患病几率要大于正常人。

  此外,还有比如急性胰腺炎患者、短期服用激素等药物的患者,以及妊娠糖尿病患者,通过治疗或者自身控制,有较大可能在生产后、停药后或者急性期过后,血糖恢复正常,不过这样也要尽可能注意,未来多检测血糖,避免出现异常。妊娠糖尿病恢复的患者,未来10年里患病风险会升高5成左右,应该定期检查血糖指标。

  通过以上的了解,我们能清楚,可能会治好的糖尿病患者有:肥胖有胰岛素抵抗的患者;急性胰腺炎患者;妊娠糖尿病患者;以及短期服用激素等药物的患者。

  而无法治愈的糖尿病患者为:1型糖尿病患者;胰腺功能损伤、衰老、退化的患者;长期不良生活导致胰腺功能损伤的患者。

  对糖尿病认知不同,对治疗结果要求也不同

  其实,对于糖尿病是否能够根治还是有患者自己的认知差异的,有些人希望的根治就是完全没有疾病,不会有其他任何问题,不用服药等等,而糖尿病的治疗往往需要长期的过程,而且有些情况是无法做到完全控制病情的,这样的话,对于这些患者来说那就是无法根治。而对于只要求能过做到不吃药就算治好了,那么对于不少患者只要通过饮食、运动、生活的控制就可以做到,这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治愈了。

  由于目前医疗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检测胰腺的损伤程度,只能大致预测胰腺的功能多少,所以也就无法准确的给出一个糖尿病治疗到哪种程度,或者说是不是已经完全治愈了。目前对于糖尿病控制是否良好,完全是通过对于日常血糖测量和糖化血红蛋白测试来判断,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空腹血糖低于7mmol/L,餐后血糖低于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在7%以内,就是目标。而理想目标则要更加严格一些,空腹血糖低于5.6mmol/L,餐后血糖低于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低于6.5%。这种情况下不容易出现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跟常人无异。

  当然,对于糖尿病的防治问题,有些人还有自己的想法,在下面我们一一解答。

  有亲属患了糖尿病,自己一定会得糖尿病吗?

  其实这个问题首先要看亲属和自己的关系,如果是直系亲属,越近患病的可能性越大。而如果不是直系亲属,则患病几率要小很多。据研究显示,如果自己的双亲有一方患糖尿病,那么自己有4成几率患病,而如果双亲都有糖尿病,自己就有7成的可能患病。

  虽然这些几率看上去很高,很可怕,但我们要知道,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对糖尿病的发病有很大的影响,避免哪些不良的习惯,比如暴饮暴食、喜欢喝含糖饮料、抽烟、肥胖、久坐不运动等等,那么即使双亲都患病,那么未必会患病。即使患病,那么患病的时间也会推后很多,从而避免并发症的提前出现。

  而且,对于已经患了糖尿病的患者来说,调整了生活习惯,并且结合用药后,维持血糖稳定,避免了并发症,自己的生活质量跟健康人一样,同样可以拥有精彩的人生。

  为什么得了糖尿病要打胰岛素?

  很多糖尿病患者一听打胰岛素就会感觉恐惧,其实这有两方面原因,一种是人生来对针刺疼痛敏感,另一方面对于病情的未知,其实注射胰岛素并不是洪水猛兽,它对于患者来说,是有效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有力治疗手段。

  胰岛素和血糖的关系,对人体有啥影响

  人体在正常的情况下,把含糖食物(包括碳水化合物、精制糖、水果等)在肠胃中转化成葡萄糖,来补充人体的能量,葡萄糖吸收到血液中后,胰岛素开始分泌调控血糖。如果人体胰岛素数量不足或者是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就会让血液里的葡萄糖升高,出现糖尿病。

  不过,一般来讲糖尿病早期不会有明显的、特殊的症状。而很多患者是在有了三多(吃多、喝多、尿多)一少(体重减轻)症状才会选择就医,但此时身体早处在高血糖的状态了。根据国外的一个研究表明,早期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其胰岛细胞的功能已经衰退,可能只有正常人的50%左右。并且随着患者患病的时间增长,出现每年5%左右的速度每年降低。这时候如果不控制血糖,任由其血糖控制不好的话,就可能会产生许多不可逆的糖尿病并发症,例如糖尿病足、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

  那么该如何延缓胰岛细胞的衰退呢?

  并不是一患有糖尿病就要注射胰岛素,早期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服用降糖药来治疗,降糖药种类较多,比如双胍类通过抑制葡萄糖异生来降糖;磺脲类通过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来降糖;还有些药物可以抑制肠道吸收糖分等等,不过这些方式会随着病情发展,治疗效果下降,这时候才需要通过注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平衡。

  这里的胰岛素虽然不是人体自身分泌的,但功能效果和自己的没什么区别,都是帮助人体降血糖,保持血糖平衡,这样一来还能帮助胰腺细胞减轻负担,有缓解的时间,所以治疗糖尿病使用胰岛素并不是坏事,越早使用可能越能早期延缓胰腺衰退、受损的速度,维持现在胰腺的功能。

  当然,并不是以后只要注射了胰岛素,就可以大吃大喝,不受控制,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更多是在日常,控制不佳,及时注射胰岛素还是会导致血糖偏高,所以胰岛素治疗也要跟日常的饮食和运动配合起来,才有好的效果。

  糖尿病患者可以减肥吗?

  有些患者在我之前的文章后留言说,得了糖尿病不是有“三多一少”,人都瘦了,还用减肥吗?

  其实“三多一少”虽然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但并不是每个患者都会出现,尤其是“一少”,对于一些年轻的患者,或者糖尿病早期,糖代谢异常的人群来说,可能并没有出现,而这时候这类人群往往处于一个较胖的状态。肥胖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减低胰岛素的敏感性,所以减肥,让体重达到标准,是改善血糖,帮助治疗糖尿病的一种手段。

  当然,在某些情况下,糖尿病患者最好是避免减肥,比如本身体重已经达标,或者体重低于标准,这种情况,有可能是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导致的,这时候应该加大治疗力度,控制好血糖,要避免体重持续减轻,出现营养不良等问题。此外,服用降血糖药物或正在打胰岛素的患者,要选择合理的减肥方法,避免出现血糖偏低的情况,随手带一些小零食或者糖块,减少血糖过度波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绝密文件曝光,美国最大敌人已定,不是中俄伊,赫格塞斯一针见血

绝密文件曝光,美国最大敌人已定,不是中俄伊,赫格塞斯一针见血

吴欣纯Deborah
2025-09-11 11:04:03
142票赞成、10票反对,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支持涉“两国方案”宣言!胡塞武装:使用高超音速导弹袭击以色列

142票赞成、10票反对,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支持涉“两国方案”宣言!胡塞武装:使用高超音速导弹袭击以色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3 21:51:05
硬汉柔情!字母哥赛后流泪:我为国家和球队感到高兴

硬汉柔情!字母哥赛后流泪:我为国家和球队感到高兴

雷速体育
2025-09-15 01:31:13
解放军目前拥有13个新编集团军,一个集团军到底有多少兵力?

解放军目前拥有13个新编集团军,一个集团军到底有多少兵力?

浩舞默画
2025-09-09 08:43:16
这一次,董宇辉的态度,终究没给“谎言连篇”的罗永浩留一丝体面

这一次,董宇辉的态度,终究没给“谎言连篇”的罗永浩留一丝体面

陈赩爱体育
2025-08-19 07:46:48
曝光!美国要求日本:不要承认

曝光!美国要求日本:不要承认

环球时报国际
2025-09-14 23:23:04
苏轼临终前路过南华寺,拜谒六祖真身后大哭,临终留八字总结一生

苏轼临终前路过南华寺,拜谒六祖真身后大哭,临终留八字总结一生

蜉蝣说
2025-09-01 10:45:00
张召忠:美国就算一动不动,中国20年也追不上,九三阅兵证明了啥

张召忠:美国就算一动不动,中国20年也追不上,九三阅兵证明了啥

快看张同学
2025-09-11 21:12:52
如今的单身老人,为何都流行请保姆?47岁保姆:反正不是为了享受

如今的单身老人,为何都流行请保姆?47岁保姆:反正不是为了享受

惟来
2025-09-14 07:37:00
台湾演员艾悠日本下海!有东西啊!

台湾演员艾悠日本下海!有东西啊!

贵圈真乱
2025-09-08 10:32:06
女子称贷款100多万中介收31万,多方回应,信息量很大

女子称贷款100多万中介收31万,多方回应,信息量很大

极目新闻
2025-09-14 08:55:17
10月高速将调整!限速、收费、免费全有新说法

10月高速将调整!限速、收费、免费全有新说法

汽车网评
2025-09-13 23:37:01
中国引进的24架俄制苏-35战斗机现状:留也不是,扔也不是

中国引进的24架俄制苏-35战斗机现状:留也不是,扔也不是

博览历史
2025-09-14 07:20:10
我爸突然要离婚,我妈立马签字,拿到离婚证我妈冷笑:明天有大礼

我爸突然要离婚,我妈立马签字,拿到离婚证我妈冷笑:明天有大礼

第四思维
2025-09-03 09:40:06
石平家庭状况曝光!父母以他为耻,俩妻子都离婚,妹妹公开骂他

石平家庭状况曝光!父母以他为耻,俩妻子都离婚,妹妹公开骂他

谈史论天地
2025-09-12 16:24:31
深圳宝安区西乡街道缤纷世界花园小区火灾被迅速扑灭,无人员伤亡

深圳宝安区西乡街道缤纷世界花园小区火灾被迅速扑灭,无人员伤亡

环球网资讯
2025-09-14 20:08:05
突发!又一个女生曝光车澈!

突发!又一个女生曝光车澈!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09-15 03:52:20
事故致2死,宁波蓝光工程建设、宁波华润兴光燃气有限公司被罚

事故致2死,宁波蓝光工程建设、宁波华润兴光燃气有限公司被罚

中国基建报
2025-09-14 22:32:11
美媒爆料:为打击哈马斯高层,以军向多哈发射多枚空射弹道导弹

美媒爆料:为打击哈马斯高层,以军向多哈发射多枚空射弹道导弹

环球网资讯
2025-09-14 16:58:03
员工因拒绝垫付2万元差旅费选择不出差,被公司算旷工开除,法院判了

员工因拒绝垫付2万元差旅费选择不出差,被公司算旷工开除,法院判了

鲁中晨报
2025-09-14 22:31:26
2025-09-15 07:44:49
荆山浮屠话健康
荆山浮屠话健康
专注健康知识,分享养生之道
1014文章数 162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头条要闻

NASA叫嚣美国"一定会在中国之前登月" 前局长当众拆台

头条要闻

NASA叫嚣美国"一定会在中国之前登月" 前局长当众拆台

体育要闻

利物浦1-0绝杀十人伯恩利 萨拉赫95分钟点射

娱乐要闻

花泽香菜官宣离婚 结束与老公5年婚姻

财经要闻

西贝贾国龙,“错”得离谱

科技要闻

AI眼镜能否成为下一代人机互动的超级入口?

汽车要闻

混动狂潮 835马力V12 阿斯顿·马丁的最后浪漫

态度原创

数码
艺术
家居
健康
游戏

数码要闻

传苹果智能眼镜将于2026年底至2027年初上市 暂不支持AR功能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家居要闻

原木风格 温馨舒适氛围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PS商店现大量AI劣质游戏 玩家笑称谷歌商店有对手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