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讲道理,两层含义,一是不讲理,胡搅蛮缠;二是只给结论,不给理由,没有推理论证的过程,本质上同样是不讲理啊。
儒家经典《中庸》第一段第一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一句算是定义,说文解字,天性叫做性,率性而为,顺着性子做事就叫做道…这个定义就有问题,顺着性子做事就叫做道,但是孔子从来都没有讲过什么是人性,人性善叫道,人性恶,也叫道么?这显然是错的,当然,儒家说的性,就是人性本善,出自孟子,那么孟子怎样得到这个结论的呢?给出理由了么?我们来看孟子是如何论述的。《孟子·告子上》中,孟子说“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意思是,水不分东西,难道也不分上下么?人性善就像水往下流,人没有不善的,就像水没有不往下流的。把这句话中的善改成恶,“人性之恶,犹如水之就下,人无有不恶,水无有不下。”相反的意思,按照上面的逻辑是不是同样说的通?问题就出在人性和水性有何必然联系?凭什么用水性来证明人性?即使水性就是人性,水性又是什么?除了下流还有没有其它本性?水为何总是冲毁房屋良田?为何淹死无数人命?那么水性是不是恶的?孟子为何不说人性和水性一样,是恶的?水也滋养了万物,它又是善的,也可以说水既善又恶或者无善无恶?孟子为何又不说人性也是无善无恶?而人心无善无恶恰恰是他要反驳的告子的观点。以水性证明人性善恶,毫无逻辑,是不是不讲道理?
孟子又对告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先不说对错,这个结论如何得到的?是归纳推理么?还是演绎推理?或者其他?他调查访问了多少人?他有讲出任何道理么?实际上并没有,只给结论却没有理由,就像一篇论文,有论点却无论据以及论述过程,是否可以称为信口雌黄?就这样信口雌黄得到的所谓的仁义礼智信,成为了儒家几千年来糊弄人的华丽外衣。
接着来看,《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如果无法证明人性是善的,那么这一段毫无意义。如果人性是恶的?那么这一段就要这样翻译了:恶,常伴吾身,一刻不能分离;有人的地方要做恶,没人的地方更要作恶!有条件要做恶,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作恶!额,这个似乎有点荒谬,有点不太神也不太圣的感觉。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意思是:中,天下的根本,和,天下人共同的普遍规则。天下人都这样,当然是对的咯。这个逻辑就是,如果把孔子关到精神病院,然后孔子看到大家都在吃翔,所以吃翔是对的 ,一样的逻辑,是不是?大家都怎样,或许多数情况下是对的,但也有错的时候,例如流行几千年的天圆地方说,再如,曾经很普遍包括亚里士多德也认为的“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速度快”(后来伽利略在比萨斜塔的实验证明这是错的)。之所以多数人有的时候对有的时候错,根本原因在于:大家都怎样,和对与错之间,并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
其实最后一句,“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如果翻译成:苟合,是飞黄腾达的好方法啊!笔者认为,这才是虚伪的儒家不轻易间流漏出来的思想精髓,哈哈。从独尊儒术到今天,咱们一直是满嘴仁义道德,行为上贪婪自私。自私错了么?没错,这个另述。但是不能一边自己自私自利一边忽悠别人无私奉献。有没有道德?有没有公理?有,但不是建立在儒家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承认人性自私,承认人性有恶的一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面提到的:自由、平等、民主、法治,这些理念才是公理,才是真正保障人的权力,同时也是限制人性之恶。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甚至整个儒家,很少有论证的,只是给你一个结论,要么完全没有论述过程,要么像孟子这样以水性论人性,其本质是瞎扯淡。
只给结论,不讲道理,那么结论就是错的么?不一定,但是没有逻辑推理,没有论证过程,你如何判断别人的观点是对是错?又如何证明你的观点是对的?
孔孟古代人,受时代限制,不讲逻辑,今天的人又有逻辑么?讲道理么?我觉着,咱们啊,主要讲的是以下四种“理”:1。大家都这样一一从众;2。祖祖辈辈都这样一一祖宗崇拜;3。孔孟、马云、向华强…也这样一一权威崇拜(马云是商界成功人士,向当然也是他所在领域的成功人士);4、成王败寇一一强盗逻辑。这四种“理”真的是理么?请关注此号,看下回分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