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林屋公子“吴越春秋”系列053)
齐国君主当时是齐景公,就是雄心勃勃想取代晋国霸主之位的那位爷。听说阖闾把目光投向北方后,齐景公居然吓得不得了,连忙要求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阖闾的太子终累,言外之意自然是承认自己不如吴国。这才平息了一场战争。
不过这位齐国小姑娘非常恋家,来到吴国以后虽然也爱慕太子的英武,但天天更多的是茶饭不思、以泪洗面,以致阖闾在姑苏北门上建造了个望齐台,让她站在上面看着北方的天空想念故国,但小姑娘却依然思念不止,没多久就病死了,死前还说:“一定要把我葬在虞山顶上,让我死后也能眺望故国。”后来吴国北门也被称为齐门、望齐门,据说常熟虞山曾经有齐女墓,但现在已经不存了。
可惜的是太子终累,这个痴情的太子爷在妻子死后不久居然也一病不起,撒手人寰。于是,继承人成了阖闾头疼的一个问题,到底立谁为新太子比较好呢?这个时候,阖闾的几个儿子自然都想自己被立为储君。据说太子终累至少还有七个弟弟,但只有一个人找到了让自己成为储君的关键人物,这个关键人物自然就是阖闾的知己伍子胥。
阖闾的次子夫差找到伍子胥,说:“伍公!父王想立太子,不应该是我吗?可是这件事的谋划,还得请您多帮助啊!”伍子胥没有说话,他思量着:如果有了这层关系,夫差确实会感激我的拥戴之功;而且夫差作为次子,在长子死后替补不是天经地义吗?看来这个顺水人情还是很合算的。于是他笑着回答说:“虽然太子现在还没决定,但是只要臣去跟大王说,就马上会定下来啊!”夫差自然是感谢万分,连连拜谢。
果然不久,阖闾就召见伍子胥入宫,自然商量立太子的事。伍子胥说:“大王,现在太子夭折,您的继承人自然没有谁能胜过夫差啊!”俗话说,知子莫过父,阖闾叹气道:“他这个人既愚蠢又残暴,寡人怕他保不住吴国啊!”伍子胥却说:“夫差这个人,讲究信用又爱护民众,坚守节操,履行道义。而且他作为次子,父死子继,不是礼法的规定吗?”阖闾又叹了口长气,缓缓说:“我听从您吧!”
阖闾今年也已经年过花甲,而伍子胥正当壮年,必将继续成为下一任国君的宰辅。现在伍子胥大力推荐的王子,阖闾似乎也很难回绝。何况,刺杀王僚、夫概反目……这些事件都历历在目,作为父亲他对子女非常慈爱,不忍心子孙们为争夺王位而内讧。
通过阖闾的评价,可以看出,夫差确实不是很让他满意;但伍子胥明显表示了支持夫差,他也就相信了伍子胥。毕竟,伍子胥不仅仅是他最忠诚的助手,更是他最贴心的朋友,他相信,儿子夫差在伍子胥的辅佐下,能够继承自己的大业,继续实现吴国的霸业。这段滴血的家族链条,就在我这里停止吧!
于是夫差被立为太子,阖闾为了锻炼他,让夫差带兵驻守淮水和大别山之间的番邑(今河南固始)。1978年3月,在河南固始城关镇砖瓦厂发现一座陪葬坑,1979年5月,在陪葬坑南侧又发现了一座主墓,据考证就是夫差夫人季子的墓。季子(子为宋姓)是宋景公的妹妹,大概三十岁去世在番邑。
由此可见,在阖闾的领导下,吴国的势力范围逐步往中原扩张。这时候的阖闾,觉得自己也该休息休息了。
阖闾的祖父寿梦于前561年逝世,父亲诸樊于公元前548年逝世,此年是公元前504年。阖闾作为寿梦的嫡长孙,爷爷死时应该出生。这个时候也已是年过花甲了。一生都在战场上奔波的阖闾,觉得是应该好好休息了,于是在此之后的八年内,阖闾并没有对外发动战争。不仅仅是他自己需要休息,同时他也意识到,吴国更加需要休息。
于是阖闾每天的生活大概是这样:在姑苏城外的姑苏山上建了个姑苏台作为自己的行宫,春夏两季就在姑苏台里办公,秋冬两季在姑苏城里办公。早晨在山吃饭,白天在姑苏台、石城游玩,在安平里射箭,在鸥陂打猎,在游台奔马,在长洲苑遛狗,在麋湖城养鹿,好不欢乐。
然而这样逍遥的日子,终于因为一件事的发生,一切都结束了。这件事就是越王允常的去世。
九年前,吴军攻郢之战的时候,越王允常曾经就偷袭过吴国,还好对吴国的影响并不大,但对这一箭之仇,一代英雄阖闾怎能不报?只是吴国这些年的消耗太大,阖闾也发现入郢之战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还是国力落后、人口缺少、补给不足,于是这些年,阖闾一边休战,一边劝课农桑、发展生产;十年休养,十年生息,使得吴国的国力比入郢之战前又增强不少。
现在,是教训越国的时候了。阖闾发动起吴国雄师进攻越国,他这次的目标非常明确:消灭越国!阖闾的对手是允常的儿子勾践;阖闾非常自信地认为,自己多年的战斗经验,加上千锤百炼的吴国战士,要战败勾践这个黄毛小儿,实在太没压力了。
听说名震天下的吴王阖闾亲自来伐,越国臣民一阵恐慌。但是,新上任的越王勾践却表现出了难得的镇静:吴国人有什么可怕的呢?大家跟我一起上阵,他们从哪里来的让他们回哪里去!
说实话,勾践这番话更是鼓舞人心,实际上他自己也心虚得很。吴王阖闾实在太厉害,破楚、服齐、威晋,三大老牌盟主对他都敬畏几分,自己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有什么实力和他较量呢?但害怕又有什么办法呢?初生牛犊不怕虎,大不了死就是了!我勾践难道怕过谁?
想通了这点,越王勾践便毫不畏惧,号召全国军民动员起来,集结了可以集结的一切力量,大概也就几万人,进军往前线迎击吴军。阖闾十九年(前496年),吴越两军在老地方槜李(在今浙江嘉兴)相遇,摆开阵势。恢复发展的吴国,比起十年前柏举之战,实力自然更今非昔比。看着自己国家军队精良的装备和整齐的步伐,阖闾没有理由不自信,他要让槜李变成勾践的坟墓。
吴、越民众主体同属越族,勾践不会不知道,越族人的骠勇好斗,吴军的攻击力是非常强大的。于是,他没有等吴军开始击鼓,他就指挥前锋敢死队冲击吴军,企图让吴军溃散。但是勾践马上失望了,这十年来,吴国虽然在发展生产,但士兵训练也一点没落下,现在的吴军已经完全做到了孙武期待的“不动如山”,不仅攻击力厉害,防御力也是暴增!
只见勾践手下的敢死队,一部分人还没靠近吴军,就被吴军连绵不绝的箭矢射倒在地;另一部分人刚靠近吴军,就被吴军的大戈砸死;最后一部分人靠近吴军后用短剑肉搏,却也被吴军锋利的宝剑砍翻。就这样,勾践的前锋队差不多死光了,吴军部队居然纹丝不动!
阖闾笑了,所谓越国的一流格斗高手,就是这种水平么?但是勾践的表情异常严肃,他冷静地派了一批囚犯排成三行,走到阵前。吴军哈哈大笑,越国真是没人了啊,连囚犯都用来凑数了。但阖闾却想到了,二十三年前的那次鸡父之战,他自己也是用囚犯大败各国联军的。于是他下令将士严阵以待,千万不能去抢越国的俘虏。
可是令人惊奇的一幕出现了。
林屋公子,文史作家,主攻先秦秦汉史。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悟空问答签约作者,澎湃历史专栏作者,网易历史专栏作者,百度ta说合作作者,全历史合作作者,出版有《先秦古国志》《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山海经全画集》实体书三种,作品散见于《国家人文历史》《同舟共进》《北京晚报》《疯狂阅读》《醒狮国学》《百家讲坛》《威海晚报》等报刊杂志及自媒体。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