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陈冲女儿哈佛毕业” 上了热搜。
她在自己的微博里分享了大女儿许文婷(Angela)得到了哈佛最高荣誉的消息:
“今天女儿从哈佛大学毕业了,得到了
学校的最高荣誉 Summa Cum Laude
和
英语系毕业论文的最高奖项 George B. Sohier Prize
。因为疫情,这一届的毕业典礼被延迟到一个无法预知的未来。当我在网上听到毕业典礼的音乐时,眼前闪过了她从幼儿园、小学、中学每一次的毕业典礼。她 21 岁,但是她所经历的各种磨难只有她自己、最爱她的人和上帝知道。然而,此刻的欣喜、骄傲和感激,也因此加倍的甘甜。”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鹅娘来给大家划一下重点:
首先,“Summa CumLaude” 是拉丁文学位荣誉,是许多欧美国家大学的传统,用来奖励特别优秀的学士、硕士或博士,有时也作为学位评分的标准。
哈佛大学有三种荣誉学位,由高至低排列分别是:最优等 “Summa Cum Laude”、极优等 “Magna Cum Laude” 和优等 “Cum Laude”,学生要获得最优等,需要以排名首 4-5% 成绩毕业。
Angela 是今年哈佛毕业 79 位获得最优等生中的一员。
其次,George B. Sohier Prize 奖项的设立,是为了表彰哈佛大学或拉德克利夫学院英语或现代文学专业的学生提交的约 10,000 字或文本的最佳论文。
总结一下,就是说:Angela 是非常非常优秀了。
陈冲在微博里说:“Angela 和 Audrey 从一开始就在教我如何成为一个母亲,等我终于有些感悟到了做母亲的真谛,她们已经都成人了。智慧的到达,似乎永远太晚。”
01
女儿们的世界
吾家有女初长成
陈冲有两个女儿,大女儿许文婷(Angela)1998 年出生,今年 21 岁,刚刚哈佛毕业。小女儿许文珊(Audrey)2002 年出生,上个月刚刚过完 18 岁生日,现在是一名演员。
左:大女儿许文婷(Angela)
右:小女儿许文珊(Audrey)
陈冲经常在自己里的微博里晒女儿们的日常,从小到大,记录了女儿的成长。
陈冲从小培养两个女儿学习钢琴,和女儿一起阅读文学诗集,一起烤蛋糕做甜点,培养了她们很好的修养。还在 2014 年和大女儿一起开过一个美食博客,和网友分享自己生活里喜欢的美食和食谱。
小女儿很喜欢摄影,陈冲在自己的微博里分享过很多和小女儿一起拍摄的照片。
大女儿优异的成绩从哈佛毕业,小女儿则继承了自己的衣钵,成为了一名演员。在 2019 年末上演的电影《误杀》中,母女俩有过同台演绎。
陈冲曾告诫想做演员的小女儿说,如果要当演员,可能人生会艰苦,除非做得很成功。并不是说拼命努力,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就能得到百分之百的成果,这也跟运气有关,“但是她喜欢,只要是她喜欢的事情,我都会支持她。”
要衡量父母是否合格,就要看其子女的成绩,而陈冲无疑也是以高分毕业的母亲。
02
向左演员,向右学者
Who's 陈冲?
除了母亲这个身份,陈冲是优秀的演员,她在社交媒体上撰写的文章还经常红出圈被人转发。
今年 5 月 15 日,修复版《末代皇帝》在中国台湾地区重映,陈冲就写了一段话给观众:
“几十年过去了,那么多当年一起合作的同仁们,有的已经走了,剩下的已经老了。而这部经典之作却青春常驻,一点都没有老去。拍电影就是雕塑时间,而时间又是艺术的试金石。我真高兴它能让新的一代观众见证到大银幕的魅力和可能性,也认识到一部好的电影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艺术品。我感谢你们让《末代皇帝》重生。 ”
看得出来,陈冲的文笔很好,这还要从她的家庭背景说起…
01
出身学者世家
陈冲 1961 年 4 月出生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爷爷陈文镜早年留学美国学医,外公是药理学家张昌绍,外婆史伊凡 1938 年就赴英国伦敦大学就读,和大家非常熟悉的文人徐志摩、沈从文是朋友。1984 年在里根总统访沪时,外婆还将总统夫人南希请到了家中作客。
陈冲的父亲陈星荣是上海华山医院(就是最近很红的张文宏医生工作的华山医院)放射学专家,母亲张安中是上海医学院教授。
陈冲的哥哥陈川是一位知名画家,目前也旅居美国,陈冲晒过哥哥为他画像。
出国前,哥哥陈川为陈冲画像
跟大卫林奇拍《双峰镇》时哥哥画的陈冲
陈家自陈冲爷爷辈起,出过教授、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医院院长和大中学校长 73 人,陈冲的大爷爷、爷爷和父亲后来都成为了享誉国内外的医学专家。
父亲陈星荣抱着小陈冲
并且家里女人颜值都很高,姥姥、婆婆、妈妈、姨妈全都是他们时代里的美人。
陈冲在微博中晒出的姥姥与妈妈年轻时的照片
陈冲从事演员事业,一开始家人并不支持,父母认为,女儿是从这个崇拜知识的家庭出来的,把 “文化水平” 看的比电影明星更重要。
但外婆史伊凡支持她,最早发现了她身上的艺术气质。因为外婆曾经有过当作家愿望,写过小说,也写过诗和散文,她将陈冲身上的艺术气质理解为隔代遗传。
陈冲与外婆
但是从小受家庭氛围熏陶的陈冲也并没有放弃 “做学问”,在拍摄了几部电影小有名气后,还考取了上海外国语学院,主修英美文学。
陈冲一直感念父母在她成长长过程中的引导。她说:
“他们像生活在世外桃源,不会被功利的追求影响到,只是闷着头做自己的事情。母亲年轻的时候是医学家,退休后学弹钢琴,喜欢唱英文老歌,自得其乐。父亲是放射学的专家,他对国内外专业杂志的阅读和研究非常广泛,这么大岁数了还是特别喜欢钻研自己的行业。父母家布置很简单,但是又有很多书架,有专业书、文学书…很有追求,我希望自己到了他们这个年纪也能像他们现在这样。”
02
演员陈冲:单纯与性感的矛盾体
说起演员陈冲,一定绕不开 33 年前的《末代皇帝》,她曾形容这部电影的制作像是一场 8 个月的婚礼。
陈冲以末代皇帝溥仪的皇后婉容被大家记住,那时她刚满 25 岁。
《末代皇帝》剧照(1987 年)
陈冲饰演的 “婉容皇后” 风情万种,千娇百媚。从 17 岁未经世事,对未来充满憧憬向往,到后期由爱生厌,陷入疯癫,演出了女人不同阶段的爱恨交织。
与溥仪大婚时候的造型,至今仍然是影视作品中东方女性的经典形象。
后来陈冲说:“我在那段时间里得到的是我对电影的情感、对电影的爱,我这辈子不会再逃跑了,包括我后来做导演,这份激情都是从《末代皇帝》开始。”
这部片子让陈冲几乎上遍美国所有的杂志,还被美国《人物》评选为全世界最美的 50 人之一。
如今的年轻人提起陈冲可能只知道她是一位优雅知性的中年女演员。但是每每与父辈人谈起,总是会听到 “陈冲啊,小花,美啊,太红了…”这样的回答。
陈冲 30 多年前就已经是 “顶流” 小花,16 岁时被谢晋导演选中,在电影《青春》中饰演了女一号:一名哑女。紧接主演了当时家喻户晓的电影《小花》,并获得 “百花奖最佳女主角” ,成为当时最年轻的 “百花影后”。
左:谢晋导演电影《青春》1977
右:电影《小花》1979
两部电影中间,陈冲还不满足于表格上的“初中文化水平”,刻苦复习抽空参加了高考,考上了上海外国语学院,主修英美文学。
《电影画报》1980年创刊号的封底为陈冲在圆明园
而且陈冲心里也一直留着 “做学问” 的小念头,1981 年,20 岁的 “顶流小花” 陈冲选择抛开国内的一切荣誉赴美读书,从零开始,这在当时是十分前卫与大胆的举动。
20 岁时的陈冲,拍摄于1981年8月25日
陈冲出国前,1981年
她后来在 Detour 杂志的采访中这样形容当时的自己:
“去美国留学那年,我正由一个年轻的少女,跨入一个成熟女子的门槛。我带着对生活和知识的渴望,怀着对另一个社会、另一种生活的好奇心,提着一箱子我喜欢的衣服和心爱的书本,来到了美国最疯狂的城市纽约。”
初到美国的陈冲又重新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不仅需要面对繁杂的学业,还要去餐馆过零工、做图书管理员、做家教赚取生活费。但是陈冲的成绩一直很优异,第一学期四门功课都拿到 A。
陈冲到美国后第一次拍泳装照,走性感路线
1986 年开始,陈冲 “重操旧业” 开始尝试在好莱坞发展,但是作为当时没有任何根基与背景的新人,面试时经常四处碰壁,只出演过几个激不起水花的小角色,直到《末代皇帝》出现。
陈冲《末代皇帝》经典造型
这部影片在 1988 年第 60 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横扫九项大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美工、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原创音乐)。陈冲也凭借这部电影,登上了奥斯卡的领奖台,成为第一位站在奥斯卡舞台上的中国人。
1988 年,陈冲与尊龙在奥斯卡领奖台
之后,这张充满韵味的东方面孔开始被西方世界接受。
1990 年代起,陈冲开始在美国影坛渐渐开始崭露头角,银幕形象也变得日渐丰富,塑造了多个熟得暧昧的性感女人形象。先后出演了大卫林奇的电视剧《双峰》,以及罗卓瑶执导的电影《诱僧》。
陈冲《双峰》剧照
1990s,陈冲与《双峰》导演大卫·林奇
1994 年,陈冲参演了关锦鹏执导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她饰演的 “红玫瑰” 王娇蕊风情万种,将女人的娇媚痴憨拿捏得恰到好处,又淋漓表现出旧上海女人的风情万种,并凭借此片拿下当年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巩俐、张国荣 陈冲《红玫瑰与白玫瑰》剧照
关锦鹏评价她说:“陈冲是一个会演戏的女孩,连声音、肢体、一个手指头、眼睛、眉毛,都会演戏”。
李安导演《色戒》,2007 年
姜文导演《太阳照常升起》,2008 年
贾樟柯导演《二十四城记》,2008 年
陈冲在作品中的精湛表现,来自于她对剧本和角色的揣摩。她把表演看做是一门学问,不是玩玩的事情:“到现在我也觉得我有太多可探索的东西;对一个角色,用功不用功,区别太大了”。
03
陈冲的美
这一时期,陈冲频繁出席美国各种电影盛典,留下了不少现在看来依然惊艳大胆的造型。
1992年出席电影《The Mambo Kings》首映礼
1993年出席电影《Heaven and Earth》首映礼
1993年出席美国电影独立精神奖盛典
1994年出席电影《A Bronx Tale》好莱坞首映礼
也留下了不少有质感的时尚大片。
作为最早进军好莱坞的中国演员,陈冲这张混杂着单纯与性感的脸,最早让西方世界了解到东方美。
03
陈冲的文字在发光
演员的皮囊,学者的灵魂。
以下鹅娘精选了一些她的文字,大家仔细品品:
写给小女儿 18 岁生日:
“我的孩子,你真正爱的是什么?能让你从灵魂深处感到欣喜若狂的是什么?我祝愿你能找到它,并为它而生存。在寻找它的过程中,不要害怕失败。这也许就是青春的特权吧,可以一次又一次地去经历失败 ——跟埃隆·马斯克那个燃烧中坠落的火箭一样惊人的、璀璨的失败。
疫情期间读《弗兰肯斯坦》:
“现代的弗兰肯斯坦们正在不惜一切代价地研发人工智能,这个所谓的“智能”是什么?它终究会为人类带来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权衡科学研究的益处与其不可预见的陷阱?从1816年玛丽·雪莱在月光下的构想开始到今天,二百多年过去了。但是,没有任何一部文学作品,能像《弗兰肯斯坦》那样,激发后人对科学和其道德后果的思考和想象,并提醒我们,人类最大的天敌并非自然,而是人类自己。”
写于自己 58 岁生日:
“那是一个多么纯粹而美好的向往啊,能像一棵大树那样活着,脚下就是归属,在一个个慵懒的下午深深地呼吸,静静地屯积养料。毕生的精力不为任何别的,只为根深叶茂,让自己的灵魂永向苍穹伸展...... 就让它成为我58岁的生日愿望吧。”
写人体:
“今天在体育杂志上看到好些运动员的人体照,生机勃勃,挺拔高贵,似乎在颂扬生命。其中有一位 77 岁的高尔夫运动员,那么高龄仍然毫不惭愧地全裸上了杂志。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不管什么形状——原本都是美丽和值得庆祝的,是灵魂的宝殿。淫秽的只是低级下作的意识。意识下流,怎么遮挡都下流。”
写人生:
“如果你拜金,你便体会不到富足,因为钱永远不够多;如果你崇奉美貌,你终将自惭形秽,因为你会老去;如果你膜拜或渴望权势,你就不可能感受到自身的强大,因为你已经心甘情愿躺地当了它的奴隶。怎样衡量价值?怎样赋予生命意义?怎样获得心灵自由?那无价之宝只能在精神层面去寻找、去挖掘或者去创造。”
写她和哥哥的童年: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总是看着窗外梦想…我们长久凝望黑色的房瓦、灰色的楼群、深褐色的土壤和绿色的树。几何图案般的影子随日光不断变幻;云彩每分钟都是不同的形状。大自然就这样宽带我们这些没有玩具的孩子。”
在陈冲文字背后所闪耀的智慧,凝聚的是知识与见识累积的硕果。说到底,人生哪有什么捷径,无非靠时间打磨,只是有些人视而不见,而有些人去亲身实践罢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