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王俊)未成年人话题是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一方面,侵害儿童案件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如何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公共命题。最高法研究室主任姜启波回应新京报称,对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案件采取“零容忍”的态度,该重判的坚决依法重判,该判处死刑的坚决依法判处死刑。
而另一方面,未成年人的犯罪问题也进入公众视野,刺激着公众神经。“在部分案件中,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低龄化、暴力化、团伙化、智能化的特点。”姜启波表示,最重要的是从源头入手,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对话
新京报:近期出现了社会关注度很高的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人民法院审理这类案件的情况如何?
姜启波:我们始终坚持特殊、优先保护未成年人原则,依法严厉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2019年,全国法院共一审审结猥亵儿童罪案件5082件,判处罪犯4722人;拐卖妇女、儿童罪案件638件,判处罪犯1261人;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案件99件,判处罪犯305人;拐骗儿童罪案件77件,判处罪犯76人;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案件56件,判处罪犯63人;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案件42件,判处罪犯67人;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案件1件,判处罪犯2人。
人民法院对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案件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其中情节恶劣、手段残忍、罪行极其严重者,该重判的坚决依法重判,该判处死刑的坚决依法判处死刑,伸张公平正义,绝不姑息手软。
新京报:近年来,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时有发生,法院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情况如何?
姜启波:从近两年人民法院审理的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来看,未成年人犯罪有所上升。
2019年全国法院共判处未成年人罪犯43038人,占同期全部刑事罪犯的2.59%。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以侵财犯罪和暴力犯罪为主。2019年全国法院共判处未成年人抢劫罪犯4717人,盗窃罪犯8193人,同比分别下降6.09%和3.48%;判处故意杀人罪犯306人,同比上升11.68%,故意伤害罪犯3880人,同比上升0.54%。占未成年人犯罪比例较高的类型是盗窃罪、寻衅滋事罪、聚众斗殴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共占未成年人犯罪总数的67%。
未成年人罪犯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未成年人罪犯占全部未成年人罪犯的79.92%;从身份情况来看,农民、无业人员等无固定收入或低收入人群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24.50%和 33.65%;从年龄结构来看,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罪犯占全部未成年人罪犯的11.93%,同比上升1.15%。
新京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近年来有什么新特点?
姜启波:从近几年的统计数据分析来看,在部分案件中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低龄化、暴力化、团伙化、智能化的特点。
我们注意到,近期相继出现了数起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低龄未成年人实施杀人、强奸等严重暴力行为的极端案件,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并引发对“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热议。“两会”期间,一些代表、委员也关注这一问题。我们会立足审判实践,积极配合立法机关做好相关研究论证工作。
还有就是,当前许多未成年人犯罪不计后果,呈现暴力化倾向。统计数据显示,判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抢劫、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暴力犯罪占全部犯罪的55 %左右。
在作案形式上也出现了团体化特征,共同犯罪、结伙作案特征明显。未成年人共同或集团犯罪人数为10096人,占未成年人罪犯的23.46 %。
并且,由于受互联网、网络游戏中不良因素的影响,许多未成年人犯罪呈现智能化特点。
新京报:对于未成年人犯罪,人民法院如何做好相关工作?
姜启波:未成年人身体特别是心智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犯罪背后有着综合、复杂的原因。所以对未成年人罪犯,我国历来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从源头入手,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强化社会综合治理,落实家庭、学校、网络、社会、政府、司法等各方面监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责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以达标本兼治之效。
目前,立法机关正在进行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修订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将积极配合立法机关做好相关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
新京报记者 王俊
编辑 李国君 校对 李项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