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9年担任村组干部以来,南屏镇老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国尧为民办事已有41个年头,受到州、县、镇各级表彰十余次。多年来,他扑下身子,埋头苦干,团结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脱贫攻坚。一双双泥鞋,丈量着山村的路;一本本工作簿,记载着扶贫的事;一根根白发,“数”说着他的辛苦。
老街村委会位于广南县南屏镇东部,距离镇政府12公里,共24个自然村28个村小组,居住着汉、苗、彝、蒙古等4个民族,总人口1331户7067人。村大人多,缺地少水,产业基础薄弱,贫困面较大,档卡户较多,脱贫任务繁重。参加工作以来,张国尧书记常年驻扎村委会,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积极争取项目,为贫困群众工作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仔细排查,确保精准识别。老街村按照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回头看”要求,严格按照“六个精准”的总体要求,充分考虑无房(危房)、重病、残疾、因病返贫、因灾、因学致贫、无劳动能力等困难家庭实际情况,按照村组干部会初选,“第一书记”和乡村干部走访,党员群众代表大会评议,紧紧抓住精准识别第一关,拟定贫困户名单公示等程序进行,所有程序环环相扣,对评议初的199户贫困户名单在村部显眼位置进行长期公示,并公布县扶贫办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精神扶贫,重拾生活信心。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对于大部分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心理很脆弱,尤其是对于那些因残、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心理更为脆弱,有些甚至于接近崩溃的边缘。为此张国尧同志在落实各项脱贫措施的时候十分注重对这类贫苦户的心理疏导,采取精神扶贫。该村林家坝组的贫困户杨芳华,常年不回家,漂泊在外,老父亲一个人蜗居在他的厨房里,居住环境恶劣,生活无法保障,见人“不抬头、不说话”,透露出深深的自卑。张国尧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此他同驻村工作队一起,经常到杨芳华家做思想工作,同他讲解目前的扶贫政策,落实了危房改造项目资金,帮杨芳华盖了新房,帮助他的老父亲搬进新房。
攻坚克难,啃下危房拆除硬骨头。危房拆除任务工作难度最大,群众工作非常难做,矛盾点集中在村民反应建房没有得到补助,坚决不拆除。张国尧书记带领村“两委”班子继续按照拆除计划,同驻村工作队和乡干部一起,次次登门、磨破嘴皮、穷尽办法、熬尽心血,终于逐村逐户打动了村民,做通了村民思想工作。接下来便组织施工队上门拆除,由于需要拆的房屋比较多,挖土机不够用,年近60岁的张国尧书记时而亲自带头上房揭瓦,时而挥起铁锹,与村民一起拆危房。
“平常时刻看作为,危难关头看担当”。张国尧书记自走马上任以来,不负重托,关键时刻显担当,张书记的事迹催人奋进,突出体现了广南真拼实干、马上就办的优良作风,反应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精神风貌,展示了广大村干部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
阅读原文,文山全州更多新闻!来源今日广南,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