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疫情之下,我们还要不要出国留学?

0
分享至

这是个无比特殊的美本申请季。

一方面,藤校放榜,中国牛娃儿们成绩斐然!(点击:“藤校+综合性大学及文理学院Top10”录取数据)我们为孩子们付出的每一份努力所得到回报而倍感激动。

另一方面,疫情蔓延,全美新冠确诊超14万人,学校停课,考试取消。我们为滞留海外的留学生牵肠挂肚,也为“史上最难申请季”的准留学生们心急。

这个特殊的2020年,我们是否要重新审视出国留学?准留学生们又该如何打好2021届申请这场硬仗?

疫情之下,很多家长、学生开始犹豫是否还有必要出国留学,您怎么看?

这场疫情仿佛给所有的人“兜头浇了一盆冷水”,我们开始冷静思考全球化,思考西方的政治体制,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就是考虑还要不要出国留学。

当世界千变万化的时候,唯一不变的就是你自己。我建议大家从自己出发,来做教育决定,而不是从众。

最简单,拿未来的事业规划来说,如果出国留学只是为了找一份高薪工作,很多人会失望的。如果你的目标是坚定的回国创业,我也并不建议你出国留学,至少不建议在低龄阶段。对于一个未来企业家来说,“本土化”比“国际化”更重要。

如果你的目标是一些特定的行业,比如投行、咨询公司等,出国留学是一个好的选择。海外背景,尤其是海外名校背景确实会给你带来更高的待遇,和更好的事业起点。

但事业目标只是教育规划的一部分原因,也有人会考虑孩子的素质培养,家族的未来发展,孩子的交友圈等等,这些都可以综合考量。

因此,我更希望家长、学生能够综合考量决定是否要出国留学。如果单单只看工作薪资回报,大概率是要失望的。

2019年,中美关系出现僵化,很多人转而考虑去英国、欧洲留学。但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很多欧美国家让人“失望”的一面,未来应该去哪里留学?

很多家长担心,川普执政下的美国会影响到孩子留学和未来的工作。记住,政治、经济和教育是美国社会不同的独立体,美国大学可以发表独立的观点和作出独立的决策。

比如,除了部分特别敏感的研究生专业,美国大学不会因为国家领导说“限制中国学生”而真的减招,尤其是在本科通识教育阶段,反而,更多美国大学是非常依赖来自中国留学生的资金来源的。这里并不专指美国顶尖大学,而是绝大多数的学校,尤其是排名在中段的美国公立大学。

工作也是如此。谷歌、亚马逊虽然会遵守相关规定,但依旧有企业的自由度。我往届的学生,毕业后不少会留在硅谷、纽约等地工作一段时间。

那么,综合政治、经济和教育,未来要去什么国家留学?答案还是美国。

要知道,欧洲、加拿大等大学对于政府的依赖,远比美国大学要高出很多。这也就造成这些学校的预算有限,很难吸引最好的教授和资源。

比如哈佛大学2019年捐赠基金高达410亿美元,用以维持大学的教学和研究。从大学对世界科技贡献度来看,全球最顶尖的20所大学,美国占了17所,从麻省理工到加州理工,培养了全世界最好的工程师和最顶尖的科学家。这都是其他国家大多数学校都无法比拟的。况且美国大学懂营销,在全世界的知名度更强,也更利于孩子未来找工作。

从我接触到的家长来看也是如此,他们的目标往往以美国大学为主,另外可能会加上英国、加拿大的部分大学。

那么,在当前形势下,还要不要送低龄孩子出国留学呢?

确实,现在有很多家长和我讨论“是否要低龄留学”的问题,疫情下小留学生的安全问题被越来越多人所重视。

在我看来,这是个人和家庭的选择。

比如目前,我自己的孩子在上海读书,我个人暂时不考虑过早送孩子出国留学,而是等到至少本科再出国。不过这和我个人规划有关,我一直希望能和孩子们组建一个家庭乐队。

那可能有些家长,因为周边朋友的孩子都去英高美高了,他也要送孩子去;有些是发现孩子有某类运动特长,而国内的环境很难让孩子充分发展而送去海外;还有些可能办了移民身份而不得不去海外读书。每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都是可以理解的。

在初高中阶段,我们很难说国外的学校一定比国内好(比如高中阶段的硬件设施要求差别不大,但大学就会更明显一些),更是考量孩子能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得到最好的成长。

谈到低龄留学,家长最关心的就是美高真的比国内录取的好吗?为什么?

△从统计的2020“哈耶普斯麻”不同类型高中录取数据上来看,海外高中(以美高为主)占到了64%的惊人比例

美高录取结果好,我认为有三点原因。

美高学生中,部分有身份差异。比如我今年录取哈佛的俄亥俄美高学生,是中国籍。如果我们看所有市面上的榜单数据,可能有部分机构在美国有设立分部,在无法了解全部的数据的情况下,也就很难避免部分顶尖Offer是给了ABC、美国护照、绿卡等学生,身份不同,竞争的池子还是有差异的。

美高学生的特长更丰富。比如更强调体育、音乐等特长,帮助学生增加了他的独特性和多元化。他们也可以更容易参加美国的运动联赛,音乐竞赛等,被顶尖大学教练或招生官发现。

美高学生平均学术水平更全面。我们看到,很多中国学生相对偏理科,即使是IB、AP等课程,由于学校开课限制或大多数学生的选择偏向,也容易出现偏科。以上美高学生的优势,也是大部分国内学生的弱势。

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最小公分母原则(Lowest Common Denominator)的概念?你需要满足群体的最低需求(也是最有共同点的)才能获得更大的群体认同。比如在一所国内学校里,西班牙语、世界历史等课程的需求是较小的,而高水平数学、物理等课程的需求是很大的,那么学校就会投入更多的资源去满足更多学生的需求,而不会专为几个学生安排西班牙语课。这也就导致中国学生之间不容易拉开差距。

无论美高还是国内,每一种选择都有利弊。毕竟是让未成年人在全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下生活,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的。比如很多人时间管理能力差,不懂得约束自己,机会也就成了风险。

国内学生多元化、全面性差、竞争激烈,如何才能脱颖而出呢?

切忌跟风。这是中国家长面临的最大挑战。

不要因为周围的人都在做某个活动,而让自己孩子也跟着去做;

不要因为周围学生在选某一门课,而一定要去选这门课;

不要因为周围学生都去上夏校了,而认为自己也是非去不可的。

很多家长会说,周边孩子都在做某某活动,而且做的非常出色,我的孩子是不是也要跟着做?说句实在话,很多时候,你周围人认为重要的事情,也只是周围人认为重要而已。我认为美国大学未必会在乎到如此程度。

比如中国学生最爱的奥数,未必是美国招生官最看重的。相反,他们认为绝大多数的中国孩子数学基础已经非常好了,没有必要再花时间加强。

但有一个误区要注意:学术差异化和活动差异化是两个概念。

国内很多家长会认为,选择一个“高大上”的活动就能帮助孩子脱颖而出,甚至不惜代价让孩子去非洲建旱厕,去东南亚支教,或找一些名校教授做科研。这些活动对于孩子的成长、经历还是有影响的,但招生官未必认可,不如去关心所在的社区和城市更有用。

你可以学一门拉丁文,可以通读尼采的书籍,也可以去考IB高阶课程。对于申请来说,学好第二外语比参加市面上最热门的机器人竞赛都要有用得多。当然,如果你奥数能进国家队,肯定还是有帮助的。

△尼采的《权力意志》 《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书籍封面

家长该如何帮学生做好前期规划?是否需要请专门的顾问来帮助呢?

前期规划确实可以做,但有2点需要注意。

不能依赖升学顾问解决所有的前期规划问题。

在我看来,学生最后能进入一所顶尖大学,是“50%的运气+40%的学生能力+10%的顾问功劳。有些顾问有一些进顶尖名校的特长生案例,或强调学生特长的规划,但我认为特长未必是大部分顾问能培养出来的,而是学生和家庭从小的努力。

有些学生的特长是“壁球”、“网球”,但从小陪你每周末打高尔夫的是你的父母和教练,而不是升学顾问。有些学生有“音乐”特长,这十年以来送你去学小提琴的依旧是你的父母。

因此,父母才是早期规划的最佳顾问。

活动规划,做减法比做加法有效。

一讲到规划,很多人会说,希望可以推荐做什么活动,获什么奖,最好能有一个checklist给他们打勾。

但在我看来,活动的多元化和简化同样重要。

比如我会带着自己的孩子们去观鸟、抓鱼、玩音乐;有些孩子喜欢文学,那就让他自己写小说;有些喜欢天文,有些喜欢收集各国货币,有些学爵士舞。只要家长不是只盯牢奥数、机器人,活动的选择有很多。

活动不能只做加法,公益、竞赛、音乐全部都要涉及,简化活动才是长线规划的精髓,这才是顾问该做好的事情。各个领域都是如此,巴菲特不是因为投了1000家公司才获得财富,而是真正投对了少数的公司。

活动不在多,而在深。

就像在藤校读“非洲研究”与公立大校读“计算机工程”,专业和学校如何权衡?

本科阶段不要过于考虑专业因素。大部分学校是比较灵活的,只要区分是否工程类就可以,未来转专业也很方便。除非是特定学校的部分专业,比如约翰霍普金斯的生物工程专业,宾大的沃顿商学院,乔治城大学的School of Foreign Service(外交学院),在申请阶段需要明确提出专业意向(棒呆今年也有4位学生被以上3所学校项目录取)。

美国顶尖大学,提倡的是博雅教育,很多中国人认为的文科和理科,都被安排在同一学院,叫做文理学院(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甚至还有以本科教育为主,规模小而精的Liberal Arts College(文理学院,简称LAC),就是希望本科生能够广泛涉猎各种知识门类,未来再进行专业学科学习。

至于要不要爬藤?藤校未必会改变人生,但如果有幸被一所顶尖大学录取,还是要抓住机会,体验更好的教育。毕竟如果国内学生有机会读清华北大,也会全力以赴、珍惜机会。

大家都梦想去藤校,去更好的学校,找顾问也是找这样背景和案例的顾问,您对家长选顾问有什么建议?

首先,在选顾问的时候,家长喜欢看成功案例,尤其是那些“分数一般,但录取较好”的学生故事。机构也喜欢用极端案例来吸引眼球。

我认为两三个极端案例不能代表一个机构的水平,更应该看多年积累的大数据。

为什么会出现“分数一般,但录取较好”呢?我认为运气占大多数:

① 学校想录取若干低分学生。由于学校希望鼓励未来有更多人申请,因此也会录取若干SAT等分数较低的学生,但某学生能以SAT1400录取TOP30,未必代表了大多数情况,更多是学校的招生策略。

② 学生的其他材料有特色。学生或许SAT、托福分数较低,但可能材料非常有特色,在成绩到达的学校最低要求的情况下,确实有可能打动招生官,增加录取概率。

其次,顾问在签约前的服务态度好,不代表未来的服务质量。

有些顾问可能花了大多数的时间服务学生,有些则相反,花在家长咨询的时间更多,你会希望是哪一种?在各个领域,每个人都要做自己的选择。就拿谷歌和雅虎来作比方,在十几年年前美国的“搜索引擎大战”中,谷歌的核心是客户体验,因此花了更多时间用在产品开发上,对广告投放客户体验投入不足,雅虎更倾向于广告投放客户的体验投入,最终还是谷歌赢了。

随着斯坦福大学的放榜,顶尖大学放榜季正式告一段落。在您看来,今年的录取有受疫情影响吗?未来顶尖大学录取趋势如何?

从大学官网公布的数据来看,确实有部分大学的录取收紧了,比如普林斯顿大学录取率年年下跌,达特茅斯今年的整体录取率是历史上的第三低,不少中国学生也反应加州伯克利的录取人数没有往年多了。

但从学生录取来看,没有太大的差别,有些数量比往年增加,有些略有减少。比如今年我们耶鲁录取稍多一些(2019届录取4名,2020届录取达到8名),芝加哥大学稍微少一些(2019届录取4名,2020届录取3名)。

其次,部分学校录取的地域差异确实是存在的。比如某Top10学校今年在北京招生多一些,某大藤今年偏向招二三线城市的学生。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 入学率。参考学校去年在某一城市录取的学生中,最终的入学比例。

② 地域平衡。录取学生地域来源的多元化和平衡。

③ 偶然性。学校招生官刚好参观了某些城市、学校,而且美国大学的感觉较好。

④ 战略因素。比如有些大学在某城市开设中国中心,或与当地学校有合作项目等。

疫情之下,SAT、托福等考试取消,夏校竞赛也都无望,申请者该如何应对?

△根据MIT最新通知:决定停止使用SAT科目测试(SAT2)作为录取要求

疫情让留学生和准留学生面临“变化”与“风险”,而这变化甚至是每周、每天、每小时在不断发生的。比如一开始是国内托福取消,后来全球的SAT考试跟着取消,AP改成线上,IB和A Level也都取消了。

疫情下的变化是遗憾的,但也面向了全世界所有人。我们不应该花太多精力,去猜测无法控制的事情,比如考试什么时候恢复,疫情什么时候恢复。如果有调整,高中、大学、考试局都会有官方通知。

我们应该去力所能及的做好可控的事情。

比如有家长问我,疫情之下,文书会不会变得更重要?我认为文书一直都很重要,需要用心准备,尤其对于今年申请者来说。

比如现在是全民网课,确实不太方便,但我们还是不能抱怨,更应该好好上每一堂课,保持良好的GPA。

再比如加强自我阅读,不论是名著还是学科兴趣方向相关的书籍,都可以让自身的知识和学习能力提升。

以不变应万变,我相信是最好的选择。

新冠疫情的蝴蝶效应已经席卷全球,没有人能在这场灾难中幸免,留学生更是悲催地经历了国内的上半场和国外的下半场。当疫情在中国爆发,他们第一个站出来捐口罩、物资;当疫情在海外爆发,他们又最早呼吁身边人戴口罩,用宅家隔离支持抗疫。

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们相信经历过新冠疫情洗礼的新一代中国留学生,终将成为地球上最有力量的推动者和改革者,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打破美国54年垄断,中国北斗狂揽5300亿!137国抢着付费

打破美国54年垄断,中国北斗狂揽5300亿!137国抢着付费

105度的世界
2024-06-05 14:26:01
大帝为何怕美国最差的F-16战机?且最多也就100架左右

大帝为何怕美国最差的F-16战机?且最多也就100架左右

邵旭峰域
2024-06-05 11:51:01
最缺德的专家出现了!

最缺德的专家出现了!

麦杰逊
2024-06-04 11:53:48
济南重大坍塌事故由实习生来“背锅”,送信不力成了“主要责任”

济南重大坍塌事故由实习生来“背锅”,送信不力成了“主要责任”

毒哥的毒鸡汤
2024-06-05 11:57:00
特朗普:“普京会在俄乌冲突中取胜”

特朗普:“普京会在俄乌冲突中取胜”

参考消息
2024-06-05 11:08:13
2024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应届研究生就业率仅33%,低于本科生

2024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应届研究生就业率仅33%,低于本科生

互联网大聪明
2024-06-05 12:34:31
女员工出差时疑似被老板强奸,隔壁房客录下关键证据

女员工出差时疑似被老板强奸,隔壁房客录下关键证据

方圆
2024-06-05 09:51:27
一周内,三位“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履新,一人升副省级

一周内,三位“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履新,一人升副省级

极目新闻
2024-06-05 16:50:42
最新研究: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借款项已超过万亿美元

最新研究: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借款项已超过万亿美元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4-06-05 15:23:41
国足生死战首发曝光!阿兰费南多冲锋,王大雷队长,菱形中场搏命

国足生死战首发曝光!阿兰费南多冲锋,王大雷队长,菱形中场搏命

环太平洋老正太
2024-06-05 16:26:25
医疗贪虎落马!巨款藏在大酒罐中,全部发霉变臭

医疗贪虎落马!巨款藏在大酒罐中,全部发霉变臭

天闻地知
2024-06-05 14:20:44
俄军在前线不断突破,乌指挥官直言:送上前线的乌士兵枪都不会开

俄军在前线不断突破,乌指挥官直言:送上前线的乌士兵枪都不会开

空天力量
2024-06-04 20:32:26
房贷月供9300,一家三口晚饭9.5元  网友集体劝:把房子卖了吧

房贷月供9300,一家三口晚饭9.5元 网友集体劝:把房子卖了吧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05 15:10:40
泽连斯基当众跟中国掀桌子,美俄反应罕见一致,普京果然老谋深算

泽连斯基当众跟中国掀桌子,美俄反应罕见一致,普京果然老谋深算

千里持剑
2024-06-04 15:08:36
肿瘤科护士称:凯特被威廉打的很严重!王妃闺蜜也证实了

肿瘤科护士称:凯特被威廉打的很严重!王妃闺蜜也证实了

金牌娱乐
2024-06-05 13:44:02
“我们班一个家长昨天跳楼了······”

“我们班一个家长昨天跳楼了······”

华人星光
2024-06-05 14:19:49
北青:3名无缘中、泰比赛的球员大概率是鲍亚雄、艾克森、谢维军

北青:3名无缘中、泰比赛的球员大概率是鲍亚雄、艾克森、谢维军

直播吧
2024-06-05 12:44:19
有小学老师自曝工资已停发:不只自己,全区几十所小学工资全部停发

有小学老师自曝工资已停发:不只自己,全区几十所小学工资全部停发

西游日记
2024-06-05 09:39:51
网传山西某楼盘从11000降到6500!老业主闹事,有人称损失80万…

网传山西某楼盘从11000降到6500!老业主闹事,有人称损失80万…

火山诗话
2024-06-05 11:27:40
美驻乌使馆发警告:有美国国籍也没用,别来!

美驻乌使馆发警告:有美国国籍也没用,别来!

观察者网
2024-06-05 15:25:03
2024-06-05 17:54:44
出国留学攻略
出国留学攻略
留学知识和申请经验分享。
368文章数 63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剑南春2024高考专题报道

头条要闻

拜登称若台海发生军事冲突美军有可能介入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拜登称若台海发生军事冲突美军有可能介入 外交部回应

体育要闻

赴美试训的崔永熙,表现究竟怎么样?

娱乐要闻

《青春有你》胡文煊被曝孕期出轨

财经要闻

员工证实周大福关闭深圳工厂

科技要闻

马斯克把特斯拉5亿美元AI芯片提前调拨给X

汽车要闻

又一个水桶车 试驾新“卷王”极狐阿尔法S5

态度原创

本地
健康
旅游
手机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我和我的家乡|踏浪营口,心动不止一夏!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旅游要闻

一女子从家到机场仅10分钟却没赶上飞机 愤而投诉

手机要闻

荣耀开启折叠屏普及风暴 2.0 行动,市场份额或将再创新高

军事要闻

乌方:俄乌冲突升级 所有“红线”不复存在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