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休市一个多月后,西安兴善寺西街旧书市终于开市。只营业半天,辖区街办连发两次通知,最终决定继续休市。
刚打好鸡血准备大干一场的旧书摊主小王瞬间泄了气,但他说疫情当下理解支持,“注定是难熬的一年。”
复市第一天 生意冷清清
16日,是兴善寺西街休市一个多月后的鼠年首开张。街上行人寥寥,一天的营业只能用冷冷清清来形容。
经营旧书摊9年的摊主、辽宁人小王和其他十几位旧书摊主,面对市场的惨淡人气,继续坚守。那一天,小王的营业额只有百十块钱。
晚7点收摊时,整条街的旧书摊主都收到通知,17日起暂停路南书市,路北继续营业。因为要把防控疫情切实落实到位,天亮再开市时要设好围栏,测温扫码。路北设置相对方便,路南实在设置有困难。但该通知在当晚11时许,又变为全街开市时间另行通知。
小王说:“从这些变化中,能体会到管理部门作决定的艰难。当下疫情防控形势仍严峻,若要在开放的兴善寺西街进行测温、扫码等管控,不仅影响整条街的交通,也让买书人特别不便。其实街上本也没什么人。”
“错过的是旧书人的黄金一个月”
按规矩,兴善寺西街书市年前只营业至腊月二十九(1月23日)然后清场,场地留给卖香人,大年初一再继续营业。
“平时晚上收摊时,只是用防雨布盖住所有书,书多了稍微搬搬挪挪就是大工程。盖一下防雨和风,防君子不防小人。偶也丢书,但窃书不算偷嘛。”小王说,“而每年腊月二十九那天,摊主要把书都打包带走,并打扫整条街的卫生。我两个摊位3000册书用快递三轮车拉了4趟。”小王说,“因为年三十的街是香客的,烧头香的从年三十深夜排到大年初一凌晨,把街面留给卖香人,眼馋但你得尊重别人的市场。”
1月23日(腊月二十九),所有摊主还向管理部门预交了下个月的摊位费,收费标准是一个摊位20元/天。“享受政府扶植免费一整年了,我们被推向市场了。”卖香人还没来得及入住,年三十休市的通知就下来了。“至于什么时候恢复,只能看疫情发展。要知道对旧书人来说,这可是黄金一个月啊。”小王有点飘,念叨着:搞旧书节、人流、交易啊……保守估计,他这一个多月零售额损失过万元。
损失还不止于此。
“疫情更打乱了客人对书市刚建立起的一点信赖,毕竟兴善寺西街去年春节的‘旧书节’才刚成气候。而最关键的大约是:收书的全线停滞,行内都说‘收什么样的书赚什么样的钱’。但这次疫情管控严格,和人接触的生意全部停摆,现在只能卖存货。”不过,小王说在家中还有数万册存书。还有些租着库房,每天交着房租没有收入。
网店生意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实体生意停摆,客流都转移到网店了吧?可小王说:“答案可能要让大家失望。疫情期间,网店生意也没有想象的好。”
小王说,他也分析了很多原因,觉得关键是:买书大多是见了书临时起意的消费,非要说就想读哪本书,就去买的人很少,疫情期间也许大家读书量不升反降也说不准。另外,消费旧书的购书者中有相当部分与工作用书有关。“疫情防控期间,大家都没工作,谁买书啊?”小王说,“还有一个困难是快递停发了。直到十号,邮寄都只能走邮政,一是慢,二是有些地区到件后并不投递,有时也会丢件。”
疫情期间,有一套发往上海的医学X光成像类的书,让小王印象深刻。“也许是医务工作者呢,我还给打了8折,我希望第一时间把书送到,但也走了一周。”小王说。
另一个让他印象深刻的,大约就是某位国外知名作家因不当言论,书被国内下架。“很快有不少人打听他的书。印象中,这么多年他的书就没卖出去过几本,知道这个作家的人不多,你不知道哪本书突然就很多人要,生意有时也很有趣。”
疫情防控期间,小王的网店不温不火,跟平时也差不多,零售额四千多元,支撑着他的花销。
“出了牢笼的鸟谁还会回去”
小王坦言,他也一直做着各种兼职,市场不好时得养摊嘛!最近也没啥兼职可做,他想试着录点短视频,“做书生意这么多年,摸过的书不少了。讲讲旅游,历史,常识,故事总还是行的吧。”小王坦言对内容方面还蛮有信心。
“只是不懂网络传播规律,正在研究。”但小王说他几乎连一次完整的直播都没看完过。“平时喜欢翻几页书,不太看新兴的直播。”
冲着小王这几句真心话,记者劝他,还是安心做旧书生意吧。
小王自我评价是个爱书的正常人。可其实9年前,当学建筑设计的他辞掉修高铁的央企工作后,在很多人眼里,他已经不正常了。
“首都到废都,于我只是一念之间。”小王说,“交辞职信时,刚好是春节休假后,上一年的工资全上交老妈,兜里揣着买了车票仅剩的50元和多年攒下的书上路了。”
投奔一个西安的兄弟,他暂时不用为住宿发愁。“琢磨了几天,担心连饭都没得吃的时候,我摆摊成了旧书摊贩,并开始了和城管多年的游击战。”小王说,“对一个老油条来说,我的心态是‘如果被抓住了,很正常,因为常常被抓住;如果没被抓住,也很正常,因为常常都没被抓住’。”
摊位正规化以后大家还是很珍惜的,也很努力在打造兴善寺西街,他称”我们的街”。书店在此聚集,书摊风雨暖阳都在坚守,一条文化街俨然形成。
今年对小王来说肯定是难熬的,但他直言,不是最难。起码比当初只剩50元要好。问他后悔不?他则说“出了笼的鸟谁还会再回去?”
但说起当下的生意,小王还是有些愁,“慢慢熬吧。谁能知道何时恢复正常?谁能知道恢复正常后还有几人惦记兴善寺西街的书市?”他说,“我当然希望早点开市。一是得赚钱,二是宅家总被催婚。春节期间,我爸也从辽宁来西安,打算是在我最忙时搭把手。谁知疫情来了,这一个月,一家三口面对面,催婚成了老两口‘出口率’最高的话题。”
“有哪个年龄相仿的喜欢书的姑娘,可以认识认识”,小王很和善,是个很有趣的人,采访结束时,允许记者替他征个婚。
华商报记者 付启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