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会有妈妈私信来问我,孩子总是动不动就哭,情绪敏感怎么办?在学校得不到表扬就哭,写作业写不完就哭,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也哭,似乎所有的事情都能用哭来解决。当然,当父母听见孩子哭的时候就会感到心烦意乱,很多父母觉得哭是孩子没出息的一种表现,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中国游泳队队长孙杨,这位中国游泳界的英雄也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他无论是比赛获奖还是比赛失利,都会洒下泪水。2008年的全国游泳锦标赛,孙杨第一次在媒体面前流泪,到2019年在这11年里,每一次比赛都会有泪水与他相伴。但是,却没有人认为他懦弱,没出息,反而能够体会到孙杨训练的艰辛以及获奖的荣誉,很多人纷纷被他圈粉。
爱哭的孩子也是一样,哭是孩子"高敏感"性格的一种体现,并不能说是懦弱的反应。比起其他的孩子,"高敏感"的孩子更有天赋。
孩子动不动就哭,性格太敏感没出息?
生活中,很多父母聚在一起就会讨论带孩子的问题,有一些幼儿天生就很好带,平时不哭不闹,即便是到一个新的环境也非常容易适应,似乎跟谁都玩得来。但也有另外一些孩子超级麻烦,总是很难适应新的环境,一旦父母把他带到新环境中,他就会表现的特别容易紧张和敏感,然后就开始哭个没完没了,这些孩子总让父母感到不知所措。这两种孩子的区别主要是在其神经系统的发育上,特别容易哭的孩子对外界环境的变化特别敏感,容易愤怒和紧张。
"高敏感孩子"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退缩型敏感孩子和攻击型敏感孩子。退缩型敏感孩子主要是指孩子本身具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以及运动能力。但是处在一个新的环境的时候,这些能力和认知往往无法表现出来,情绪会变得焦虑,从而变得沉默。攻击型敏感孩子主要是表现在语言或行为上的攻击,他们容易因为别人的话语而感到愤怒,做出来的行为往往也是具有否定性,敌对性的。
对于婴幼儿时期的孩子来说,他们这种高敏感的性格,往往会用哭的方式来表现。但是这种哭并不是孩子无能的体现。父母如果对孩子这种高明度行为引导的好,这其实是孩子的一种天赋。
"高敏感"其实是上帝赋予孩子的天赋
1、"高敏感"孩子更具有同理心
生活中爱哭的孩子总会让人觉得没出息,是因为人们总是把脆弱、敏感、玻璃心和眼泪联系在一起。然而,丹麦心理治疗师伊尔斯桑德曾经说过:"爱哭,是因为拥有高敏感特质。高敏感的人,能够感受别人感受不到的细微差别,支持他们拥有与人共情的能力。而共情的能力,男神在某些领域中大放异彩。
著名主持人何炅,在台上面对形形色色的嘉宾,他都能够游刃有余的应对,这跟他身上所特有的共情能力息息相关。在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何炅念着张杰给谢娜写的一封信,感动全场 ,这是因为何炅作为一个外人却读出了当事人张杰的心境。在《向往的生活》中,黄磊陈说何炅是"专业陪哭"。就是因为他总能够捕捉到周围人身上那种细微的心理情绪,体会到他们的心境,懂得感同身受。这是因为"高敏感"的特质带给他的极高共情能力。
2、"高敏感"孩子更懂得表达自我
有一些父母,当看到孩子哭泣的时候,往往会产生立刻叫停的冲动,然而强制孩子哭泣,其实是压抑孩子内心情感宣泄的行为。久而久之,孩子不敢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反而将情绪一直压抑在内心,对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曾经在网上看见一个女孩的求助:"我为什么哭不出来?"她讲到自己四年多来没有流过一滴眼泪,心里特别难受,但是讲哭却哭不出来,往往把自己压抑得难受。这个女孩从小跟着爸爸生活,然而爸爸常常因为生意不顺就把气撒在她身上。她总是告诉自己不能哭,因此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自己强忍着泪水不让其流下。慢慢的她变了,发现自己不再去关心身边的人,也总是体会不到亲情友情的滋味。
眼泪,是人内心情感宣泄的方式之一。适当的眼泪,往往具有修复治愈的能力。小时候通过眼泪来表达自己,长大后也更懂得如何去发泄自己的情绪,从而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
3、"高敏感"孩子适应能力更强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Anne Stright曾经和他的同事对1300多个孩子进行调查研究。这些孩子中,有一些在六个月的时候被标识为"难带的孩子"一类,因为他比同龄的孩子更好动,情绪波动也更大,在新环境中很爱哭,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孩子的变化取决于父母的养育方式。如果父母是相对不敏感,态度冷淡对待孩子,这些"高敏感的孩子"就会成为让老师头疼的,有各种不良行为的孩子。但如果父母是那些温柔的,敏感的,他们的孩子反而会成为班级上的佼佼者。这些"高敏感"的孩子适应性更强,表现得更出色!
总的来说,这些"爱哭"的孩子的确会让父母抓狂,也需要父母花更多的精力去抚养,但这份辛劳能够给父母带来更大的回报。那么,父母到底要怎么和"高敏感"的孩子相处呢?
和"高敏感"孩子相处的小妙招——分期对待
"高敏感"的人往往具有更敏锐的直觉,他们对待事情更认真负责,更小心谨慎,也更聪明机智。要如何将孩子的"高敏感"天赋最大程度的展现呢?这要求父母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要学会在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技巧。
1、婴儿时期
婴儿时期,父母要尽量的减少带孩子出远门或者访客,这个时期孩子的敏感性更高,也往往缺乏安全感。如果时间条件允许,每天带孩子到户外一个小时就足够了。
父母最好让孩子具有规律性的生活节奏,例如固定的睡觉时间,穿简单固定的婴儿衣服。对待孩子的哭泣,父母要尽量给予最好的陪伴和爱抚,积极的跟孩子交流,让孩子感受到爱。
从心理学角度看,哭泣能够让婴儿释放内心的情绪压力,对于那些活动力高,情绪激烈的孩子来说更为重要。当然,敏感型的婴儿也需要适当的独立空间。父母不必时时刻刻的呆在孩子身旁逗他,有时候静静的陪伴就足够了。
2、孩童时期
孩童时期的孩子在面对意外的发生,面对新的环境核心的要求是需要慢慢适应,这时父母千万不要强迫孩子接受不喜欢的事物,给孩子多一点时间适应。
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父母也不必立刻要求他改变或者给他压力。教育孩子的路上,父母不能急于求成。假如父母教孩子自己穿衣,当孩子没办法立刻达到要求时,父母要以轻松的态度面对,给孩子时间,让他自己慢慢适应,这样更有利于孩子接受新的要求。
当面对孩子哭泣时,父母一定要保持冷静,来安慰孩子。以平静的态度与孩子交谈,让孩子感受到他并不是一个人在承受难过,对孩子的情绪要具有同理心。如果你只是一味的大吼大叫,或是压抑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的情况变得更糟。
3、幼儿园时期
进入幼儿园,是每个孩子必定要经历了一个新时期。很多的孩子在要去幼儿园时,内心都会有一种恐惧和害怕的心理,他们不敢独自一人去面对新环境,对于敏感型的孩子更是如此。
当孩子要进入幼儿园之前,父母可以先陪孩子到幼儿园附近走走看看,带他到园中去体验和感受,或者可以帮他找一个合算的小朋友,当孩子能够适应时再退出。在这一过程中,父母要多给孩子鼓励,增强孩子勇气和信心。
4、青少年时期
青少年时期是孩子过度到成人的阶段,他们会面对更多的变化,这些转变对于高敏感的孩子来说是很有压力的。
对于青少年的孩子,父母只要好好与他们沟通,孩子一般不会产生超强叛逆的心理。这个阶段高敏感的孩子在学业和生活上都表现得比较出色,他们会努力的克服自己的不足,不断的在努力中完善自己。
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要把孩子当成成人对待。这时候的孩子已经懂得像大人一样思考,把他们当成成年人,孩子会觉得自己受到尊重,自然也愿意交流。
父母要学会在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给予不同的教育,鼓励孩子深度思考,学会接受孩子需要与你拉开距离的事实,适时的让孩子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父母对于"高敏感"孩子的角色极其重要,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敏感孩子,将敏感培养成孩子的天赋!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