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讷,字言伯,孔子第五十七代嫡孙,生于元顺帝至正十八年(1358)正月二十一日。《阙里文献考·世系》云:“五十七代讷,字言伯。魁梧厚重,寡言笑,笃学恭谨,不以贵骄人,尤工篆法。洪武十六年,孝慈皇后崩,入临,葬孝陵毕,诏见。帝顾谓廷臣曰:‘孔讷真圣人子孙也。’赐膳光禄馆于太学,遣尚书刘仲质劳问。将俾袭爵,公以居丧辞,乃止。服除,十七年正月朝京师,帝命礼官卜日受爵,乃以二月庚午受封。是日,百僚班列,勅礼官以教坊乐导送至太学,学官率诸生二千余人迎,成贤街观者如堵。明日入谢,复赐袭衣,宴于礼部。又明日,释奠于太学,以拜命告恩。礼之加,古未有也。帝既革丞相官,令衍圣公班文臣首。时吏部以故事请用资善阶,帝曰:‘既爵公,勿事散官。’赐诰以织文玉轴,与一品同,遂为故事。”
《明史·儒林列传》也记载说:“讷,字言伯,十七年正月袭封。命礼官以教坊乐导送至国学,学官率诸生二千馀人迎于成贤街。自后,每岁入觐,给符乘传。帝既革丞相官,遂令班文臣首。讷性恭谨,处宗党有恩。建文二年卒。”
孔讷厚重恭谨,笃志好学,乐施好善,从不以贵胄自傲,轻视他人,且善诗文、工篆法,具有很高的造诣,当时凡是得到其作品的都称赞不绝。洪武十四年孔希学去世后,孔讷守制丁忧。在居父丧期间,又逢马皇后丧,孔讷赴京致祭大行皇后之后,得到明太祖的召见,太祖欲让孔讷袭封衍圣公,孔讷以在制居丧为由而婉拒。洪武十七年(1384)正月,孔讷期满除服,再次赴京觐见,太祖遂命礼官择日举行袭爵典礼,经礼官推算,选定二月初二吉日受封。孔讷受封时,由太祖亲自主持,百官班列。明太祖亲颁袭封诏书:
三皇五帝之道,明陈攸叙,大展彝伦,协天地阴阳,定民居者为此也。至周,文繁于三坟、道迷于五典,兼八索九丘之泛而诸家之说并生,是致道纵途横,虽欲驰之,莫知所向。独先师孔子明哲心枢,睿智定真,折伪以成诗书。其修道之谓教可谓至矣,率性之谓道可谓坚矣。由是天鉴善德,血食之祀,万世子孙弘衍于今。耿光而弗磨者,因幽明之诚无间,感通天下,故若是也。前衍圣公孔希学婴疾长徃,嫡长子讷服阕来朝,令袭其爵,以奉先师。尔吏曹如勅毋怠。钦哉!(《阙里志·卷之十五》“明朝诰敕”)
太祖命礼官以教坊乐引导护送孔讷至太学,学官率生员两千余人恭迎,一时成贤街观者如堵,莫不赞叹。次日入朝谢恩,又赐袭衣,命宴于礼部,后日释奠告庙于太学。孔讷的袭爵仪式,应是历代孔氏宗子最为尊崇的一次。此时明太祖已经革除丞相之职,命孔讷朝会班文臣之首,礼部准备按例授予其二品资善大夫阶,明太祖不同意,说“既爵公,勿事散官,但诰以织文玉轴为异耳”,太祖将衍圣公官阶定为视一品,并要求礼部以后对衍圣公的诏书一律要以一品待遇的织文玉轴来书写,以示尊崇,自此遂为后世制度。孔讷袭爵后每岁入觐,在往返途中,朝廷则颁给特殊符契,“凭符乘传”,可以行走于官道,各地优待有加。从此,衍圣公官阶视一品,也成为制度,直到明仁宗时候又正式改为正一品。
洪武二十年(1387),明太祖谕工部侍郎秦逵说:
春秋时人纪废坏,孔子以至圣之资,删述六经,使先王之道晦而复明,万世永赖,功莫大焉。夫食粟则思树艺之先,衣帛则思蚕缫之始,皆重其所从出也。孔子之功与天地并立,故朕命天下通祀,以致崇报之意。而阙里先师降神之地,庙宇废而不修,将何以妥神灵昭来世?尔工部其即为修理以副朕怀。(《阙里文献考·卷一二》)
明太祖殊为重视阙里孔庙的庙貌情况,于洪武二十年春,又诏工部派遣千余名工匠再修阙里圣庙。孔讷和工部侍郎秦逵日夜督工,尽心竭力。而明太祖的尊崇孔子之意非但度越前代,也更为其后继者视为成宪亦步亦趋,在其影响下,后世明代的每一位帝王都殊为推崇孔子之教,优礼圣裔。
孔讷“天性仁孝”,对祀事严肃认真,待族人恪尽礼仪。明惠帝建文二年(1400)九月十六日,衍圣公孔讷病卒,终年四十三岁,同年十月二十六日归葬于祖墓西北。孔讷元配陈氏,继配商氏、王氏。子四:孔公鑑、孔公铎、孔公钧、孔公镗。女五人。
孔公鑑,字昭文,孔子第五十八代嫡孙,为孔讷元配陈氏所出,生于洪武十三年(1380)十一月十二日,于建文二年(1400)袭爵。《阙里文献考·世系》载其“生而岐嶷,长益敦厚简重,尤以孝闻。建文二年袭封衍圣公,四年,年二十三,夏四月乙亥以疾卒。八月丙寅,帝遣行人左诚谕祭。葬祖墓西北”。
《明史·儒林列传》亦云:“公鑑,字昭文,有孝行,嗣爵二年卒。成祖即位,遣使致祭。”
建文四年(1402)四月初五日,袭爵方两年的衍圣公孔公鑑去世。此时的大明王朝也因燕王朱棣所发起的靖难之役而处在最紧张的时局中:这一年的正月燕王挥师南下,五月克泗州、进扬州,六月,燕师渡江,南京城陷。七月十七日,朱棣即皇帝位,废除建文年号,建文四年则被改称洪武三十五年,是为明太宗(嘉靖时又被上庙号为明成祖)。故孔公鑑四月五日去世,八月方遣使致祭。
据《五十八代袭封衍圣公孔公墓表》所载,孔公鑑“端厚简重,不妄言笑,而嗜问学”,读书穷理,日进月益,事父母持之以礼,而以孝闻。但可惜天不假年,其袭爵两年就因病去世,年仅二十三岁,“远近闻者,无间识不识,咸共悼惜”。孔公鑑承爵时间虽短,但按照传统说法,在此期间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影响孔族深远,建文二年孔公鑑袭封之时,建文帝曾赐孔氏“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八个字以作宗蕃代序用字,后因五十六代孔希学及五十七代孔讷先后袭封衍圣公,遂又把“希、言”二字加上变为十字:“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入清后,为避清帝讳,将弘改为宏,胤改为衍)”。世传孔氏宗派字由洪武所首赐,实际上是由于当时朱棣废建文年号的原因。
距建文四年二十余年后的明宣宗宣德元年(1426),在对孔公鑑之妻胡氏进行加封太夫人时,又对孔公鑑进行了追赐,《阙里志》卷十五收录了当时的“追赐孔子五十八代孙衍圣公孔公鑑诰命”:
制曰:孔子明尧舜禹汤文武之道,三纲五常之理,示法万世。我国家遵用以安天下,故推恩其子孙者,所以隆崇报之礼焉。故袭封衍圣公孔公鑑乃宣圣五十八代孙,早绍封爵而弗永年,然克谨礼度,不忝先世,兹特推恩追赐诰命,以著嘉念不忘之意。九原有知,庶其歆服。
孔公鑑妻胡氏,孔颜孟三氏学教授、进士胡复性之女,洪武十七年生,正统元年正月初十日卒,终年五十三岁,宣宗宣德元年封太夫人。子一,孔彦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