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了你,她决定不结婚了

0
分享至

作者丨不一

顾城诗里说:“人可以生如蚁,而美如神。”我想用来形容林巧稚或许再合适不过。
她终生未嫁,却用一生守望生命的花开。
/01/
1901年的今天,12月23日。林巧稚出生鼓浪屿一个普通的家庭里。

因为父亲思想开明,她没有像其他女孩子一样裹小脚,早早的嫁人,而是跟着哥哥们一起上学读书。

1921年,北京协和医科大学(今协和医学院)落成,20岁的林巧稚告别家人,独自乘船前往上海参加协和医院的招生考试 —— 她想成为一名医生

中间为林巧稚

那一年,协和医科大学在全国只招收25名学生,林巧稚正是其中的一位。

协和的学制极为残酷。
在学医之前设三年预科。要完成中文、英文、数学、生物、物理、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的学习,且每门功课都必须达到及格线,若一科不及格,留级;两科不及格,退学,没有其他选择。

3年后,预科学习结束,原本录取的25人只剩下19人,其中女生3人。

1929年,在经过8年的学习后,只剩下16人正式毕了业,而林巧稚的成绩位居班级之首,并获得了那一届毕业生的最高荣誉——“文海奖”,开创了女生获此奖学金的先例。

/02/

林巧稚的优秀有目共睹,然而她从医的方向却在很长时间都不被理解。

妇产科。

相比于妇产科,内科外科似乎更热门,更赚钱,也更容易做出成就,然而林巧稚却自有自己的坚持:

5岁那年,林巧稚的母亲因为宫颈癌去世,这在年幼的林巧稚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在当时的中国,对于妇产科疾病的认识治疗都还处于落后的状态,尤其是女性生产,产妇的死亡率为1.76%,新生儿的死亡率更高,但其实大多数死因都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避免。

1929年,毕业后的林巧稚成为了协和医院妇产科一名普通的助理住院医生。

她希望用自己的一生去挽救更多的生命,去迎接那些崭新生命的到来,而在此后的几十年的从医生涯里,她以一己之力,将中国婴儿死亡率和产妇死亡率降低了三到五倍。

/03/

在担任助理住院医生时,一个圣诞夜,医院里所有的高级别外国医生都去了很远的地方参加圣诞party,留院的只有林巧稚一人。

然而偏偏就是这个时候,一位情况危机的产妇被送到了医院——当时的她脸色煞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已经陷入半昏迷状态。

林巧稚仔细检查,判断这是宫外孕的症状,需要立刻动手术,然而正在外参加party的医生无奈的表示,路程太远,风雪太大,实在赶不回去,并提出可以让产妇转院。

产妇的情况已经经不起折腾,林巧稚当即通知护士准备手术——当时的她没有动过手术,也没有资格独立手术,背负的压力可想而知,一旦失败,她的医生生涯可能就此中止。

“我是一个大夫,大夫有大夫的道德,我怎么能见死不救,能治不治。”

林巧稚拿手术刀的手很稳,没有迟疑,没有犹豫,利落的切除了破碎的输卵管,随后清创、整理、缝合、包扎、输血....
等到患者血压回升、体温回升,从死神手中逃离出来,天已经接近黎明。

这一次的手术之后,人们对于这个娇小的女医生,有了重新的认知,凭借过硬的技术,不久林巧稚便被破格晋升为总住院医师,用了半年时间走完了别人要走5年的路。

她也成为协和史上第一位担任总住院医生的女性。

此后她又陆续前往英国伦敦妇产科医院和曼彻斯特医学院进修深造,去奥地利的维也纳和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进行研究考察,学医无止尽,林巧稚比谁都清楚这一点。

在当时,很多人劝说林巧稚不如留在国外,而国外很多著名妇产科专家也对她极力邀请,然而她选择了回到最需要她的地方。

“我是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的大夫,我不能离开灾难深重的祖国,不能离开需要救治的中国病人!科学可以无国界,科学家却不能没有祖国啊!”

1941年,林巧稚升任妇产科主任,成为该院第一位中国籍女主任。

/04/

在那个依然对女性充满歧视的年代,协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聘任期间凡因结婚、怀孕、生产者,作自动解除聘约论”。

大家普遍认为,结了婚生了孩子,就无法兼顾事业和家庭,谁也不知道林巧稚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只知道她从此一生未嫁,一生无儿无女,将余生都奉献给了自己选择的路。

“为了我的事业,为了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我决定不结婚。”

将林巧稚生平撰写成文的作者赖妙宽在接受采访时,曾这样评价林巧稚的“终生未婚”:

“ 我觉得不要用世俗的眼光盯住林巧稚终身未婚这件事。”

“当时医院的苛刻要求,使她错过了谈婚论嫁的时机,她是个学养和品质很高的人,在婚姻上不会将就。再说她有自己执着的东西,有她所爱的人,相信也被人爱过,结不结婚有什么关系呢?这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

1941年,因为太平洋战争的原因,协和医院被日本人占领,林巧稚和其他医务人员被赶出医院。

但林巧稚却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她在胡同里开办了一个私人诊所,在战火中,她依然坚持自己的医务工作。她给自己准备了一个医务包,里面不仅装着医疗器材,还会放着一叠钱——留给那些甚至连出诊费都付不起的贫困人民。

在被赶出协和医院的6年里,林巧稚留下了8887份病例档案。

多少在颠沛岁月里最动人的生命故事,就藏在8887份病例档案里。

/05/

1948年,林巧稚重回协和,在协和医院的妇产科,从此再没有离开过。
她亲手迎接了5万多个小生命来到人间,也因此被誉为“万婴之母”。

她将妇产科的事情视为最重要的事情——1949年10月1日,当开国大典的礼炮响彻整个北京城时,接收到邀请函的林巧稚却依然坚守在产房里,为新生儿接生。


每一年的生日,她也早已习惯在产房度过:

“我到产房过生日更有意义。我为难产的孕妇接生,当小宝宝在我生日的时候降临人世,那哇哇啼哭声是最动听的生命赞歌,对我来说,那是最好不过的生日礼仪。”

在林巧稚的家里,电话永远放在床头,以便于第一时间接听到来自医院的电话,如果遇到什么处理不了的难题,即使是半夜,她也会立刻赶到医院去处理。


她说:

“我是24小时负责的大夫”

“我愿意做一辈子值班医生。”

《大医精诚》写:凡大医治病....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说的便该是如林巧稚这样的医者吧。

林巧稚的的病人有朱德的夫人康克清,也有周总理的夫人邓颖超....

冰心和吴文藻的三个孩子梁思成和林徽因的两个孩子,都是由林巧稚接生的,还有我们所熟悉的杂交水稻袁隆平,也是由她引领来到世间。

但她的病人中更多的是最普通的百姓。

病人没钱看病,她就自己垫付,还用自己的工资给产妇买营养品补身体;

她常告诉自己的病人:“以后不要挂专家号了,这要多花许多钱,我也看普通门诊,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多等一会儿。”

她看门诊,从来不会三言两语打发病人。不管时间早晚,总是不厌其烦地问询病史,细致地检查,耐心地解除病人的思想负担,最后还会向病人交代注意事项。

康克清曾在回忆录里这样写道:“林巧稚看病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论病人是高级干部,还是贫苦农民,她都同样认真,同样负责。她是看病,不是看人。

/06/

“作为一个大夫她不光是治你病,她对你的终生,什么都为你着想了。

说这句话的董莉曾经是林巧稚的病人,她结婚6年终于怀上孩子,然而怀孕三个月的时候却被诊断为宫颈癌,医生建议立即切除子宫。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稳妥的治疗,然而林巧稚却没有立刻手术,她知道这个孩子来得有多不容易,也知道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永远无法做母亲有多痛。

“我想给你保住这个孩子”。

林巧稚经过反复检查诊断,发现董莉身上的肿物和一般的恶性病变不一样,倒像是怀孕中良性肿瘤的一种特殊变化,经过和其他专家的再次会诊,林巧稚决定采取保守治疗,暂不做子宫切除:她要求董莉每星期过来会诊,查看肿物变化,并且一旦发现流血现象,即使深夜也要过来找她。

就这样,在长达6个月的时间里,林巧稚认真为董莉做每一次检查,等到婴儿发育成熟,当机立断,为她做剖腹产手术。


而随着婴儿的出生,那个宫颈肿块也慢慢消失了—— 林巧稚判断的没错,这是一种特殊的妊娠反应,不是恶性肿瘤,几年后,这种罕见病例被医学界确认为是可随着孕妇妊娠过程,而自动消失的蜕膜瘤。

后来,董莉和丈夫为女儿起名“念林”

——一切的感谢,尽在不言中。

林巧稚常常对科室的医生说道:“治病救人,治了病就可以救人吗?可不一定,有的人得到了生命却失掉了幸福,好大夫要考虑全面,要为病人的幸福想办法。”

她将这样的信念贯彻了一生。

/07/

在林巧稚的从医生涯里,遇见太多凶险的病情。

董莉算是有惊无险,而焦海棠的孩子却是真真正正从死神手里拼死抢回来的。

那时林巧稚虽然在协和医院上班,但却会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每一封她都会认真看过,对上面的病情进行分析诊断,再让助手进行回复。

焦海棠便是寄信中的一位,她是一名来自内蒙古包头市的女工,此前怀过4个孩子,第一个小产,其他三个都是在出生后全身发黄夭折,如今又怀孕,心中既欢喜又害怕再一次失去,

林巧稚很快判断孩子患的是新生儿溶血病,但这种病在国内没有存活的案例,在国际上治愈的记载也极为罕见。

对这个病,林巧稚自己也犯难,但看着一连三封“求救信”,她毅然选择去搏一把。林巧稚将焦海棠接到了北京待产,与此同时,查阅世界各国期刊杂志,约各科有关专家多次会诊,最终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详细的对新生儿全身换血的手术方案。

婴儿出生后,但很快就如大家所想的出现了全身黄疸,生理指标也越来越糟糕,林巧稚立即组织手术,按分钟计算,抽出病血滴入新鲜血液,整整5个小时,第一次换血才终于结束,婴儿的皮肤也由黄转红。

为了避免残留血液病情反复,林巧稚又进行了第二次换血,第三次换血。

林巧稚守了孩子整整七天,直到孩子确认安全无虞,才算松了一口气。

焦海棠为孩子起名“协和”—— 她给了孩子第一次生命,协和和林巧稚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08/

性格开朗,有时大大咧咧的林巧稚,在患者面前,却有着惊人的耐心和信心。

她知道女性在进行妇科检查时会很紧张,每次都会轻声安抚她们,检查的动作永远是轻柔小心的;

一次一个年轻的医生在给病人做妇科检查时,没有拉好遮挡的布帘,她立刻走过去拉好,并告诉自己的学生:“请你注意保护病人。”

还有一次林巧稚发现出现阵痛的产妇,饭碗里有鱼,立刻把护士长拉到一边,提醒她:“我看见她的饭碗里有鱼。你怎么可以让她吃鱼?她疼成那个样子了,哪里顾得上挑刺?你应该考虑到的。”

......

林巧稚写的病例,工整整洁

林巧稚的学生都知道,自己的老师,总是要求他们关注每一个细节,一次学生们提交了分娩观察报告,林巧稚只在其中一份上打了“good”,只因为那份报告上写上了这样一句话:“产妇的额头上冒出了豆粒大的汗珠”。

“你只有注意到了这些细节,才会懂得怎样去观察产妇,才能看到在正常的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个体的、种种预料不到的变化”

“这可是个苦行当,有时你要连续观察十几小时、二十几个小时,或者更长时间。它需要细心和坚韧,一点小小的疏忽会给别人带来多么大的不幸,而只要略加小心,又会给别人带来多么大的欢乐。”

这些学生还那么年轻,林巧稚想让他们知道,守护生命先要敬畏生命,这是一件容不得半点疏忽的事情。

有实习医生呵斥孕妇叫得太大声,被林巧稚知道后严厉呵斥,并让他当面向产妇道歉认错。

作为一个医生,一举一动都要为病人负责;

作为一个护士,一言一行都要从病人的利益出发。

她常常告诉自己的学生:“对一个人来说,生命是最宝贵的。而现在这个人对你说,我把生命交给你,那么你还说什么呢?你冷?你饿?你困

/09/

1973年,林巧稚受聘为世界卫生组织医学研究顾问委员会顾问,她身上有很多头衔:中科院唯一的女院士,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然而她却一直表示“我只是一个医生,只是一个普通的医生”。

一直到1978年,她被确诊为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栓、心脏病,坐在轮椅上,躺在病床上,心里想的念的,还有自己的工作。
她在自己的病房主持编写了《家庭卫生顾问》《家庭育儿百科全书》,在当时这些书成为了许多年轻妈妈的必读书籍,她在病床上编写的50万字的《妇科肿瘤学》,一字一句更是浸透了她的鲜血。

林巧稚还一再要求值班医生和护士,只要病人的情况出现问题,无论何时,一定要来通知她,甚至在去世前一天,她还接生了6个婴儿。

“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存在的场所便是病房,存在的价值就是医治病人。

这句话也被写在了林巧稚的墓志铭上。

1983年4月22日,林巧稚病情突然恶化,弥留之际仿佛又回到了她熟悉的手术台上,嘴里一直喊着:“快!快!拿产钳来!产钳……”

过了一会儿,她慢慢平静下来,满是焦灼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微笑:“又是一个胖娃娃,一晚上接生了3个,真好!

这是她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

按照她生前的遗愿:

平生的积蓄3万元捐献给首都医院幼儿园、托儿所;

遗体捐献给医院做医学研究用;

骨灰洒在故乡鼓浪屿周围的海面上.....

她用一生实现了〝怀着非凡的爱,做着平凡的事〞的理想;也用一生阐述了“医生”二字所囊括的责任与沉甸甸的力量。

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林巧稚,生日快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曾被《人民日报》点名,如今却被狂喷,南宁地摊怎么了?

曾被《人民日报》点名,如今却被狂喷,南宁地摊怎么了?

苗苗情感说
2024-06-01 01:47:04
《庆余年2》庆帝宁愿和皇后老死不相往来,也不允许她自裁的真相

《庆余年2》庆帝宁愿和皇后老死不相往来,也不允许她自裁的真相

四月海豚
2024-05-31 22:19:50
炸裂!《庆余年3》边拍边播上热搜,全网激动留言,看得好精彩

炸裂!《庆余年3》边拍边播上热搜,全网激动留言,看得好精彩

娱乐八卦木木子
2024-05-31 18:51:14
彻底倒向美囯?拒绝中方移民,驱离中方工人,中方大怒:永不合作

彻底倒向美囯?拒绝中方移民,驱离中方工人,中方大怒:永不合作

星辰故事屋
2024-04-27 19:04:44
美网友也难受啊:整整一周都没有NBA的比赛!

美网友也难受啊:整整一周都没有NBA的比赛!

直播吧
2024-06-01 10:22:04
现场观众大喊:排协眼瞎,选的什么教练!无能蔡斌毁了中国女排!

现场观众大喊:排协眼瞎,选的什么教练!无能蔡斌毁了中国女排!

金毛爱女排
2024-06-01 09:33:31
威尔士三宝将一起亮相,凯特面部被利刃所伤?王室在培养替身

威尔士三宝将一起亮相,凯特面部被利刃所伤?王室在培养替身

亦纯杂谈
2024-05-31 15:03:51
全剧终!杨振宁亮出底牌,翁帆万般无奈,只能独自扬帆起航

全剧终!杨振宁亮出底牌,翁帆万般无奈,只能独自扬帆起航

娱乐白名单
2024-05-26 18:17:30
趁着职务之便,空姐直肠竟塞入960克黄金,奇葩走私一落地就被捕

趁着职务之便,空姐直肠竟塞入960克黄金,奇葩走私一落地就被捕

大宗看萌宠
2024-06-01 01:47:14
成都地铁诬陷偷拍案两女生首次公开道歉,法官把球踢到了原告脚下

成都地铁诬陷偷拍案两女生首次公开道歉,法官把球踢到了原告脚下

杨文战律师
2024-05-31 17:36:20
笑疯了!在自家公司上班是什么体验?网友:底薪200,全勤7800

笑疯了!在自家公司上班是什么体验?网友:底薪200,全勤7800

小陆搞笑日常
2024-05-30 20:01:59
一传不稳,拦防虚设,中国女排1-3日本队,朱婷替补登场难救主

一传不稳,拦防虚设,中国女排1-3日本队,朱婷替补登场难救主

湘楚风云
2024-05-31 21:26:48
赢麻了!正负值+43,半年抵5年,独行侠这笔交易,赚翻了

赢麻了!正负值+43,半年抵5年,独行侠这笔交易,赚翻了

球童无忌
2024-05-31 15:02:57
李尚福被免去国防部长,虎父无犬子,父亲竟和美国交过手

李尚福被免去国防部长,虎父无犬子,父亲竟和美国交过手

磊子讲史
2024-03-25 14:45:46
中国曾三次忍辱负重“装孙子”,完美躲过美国制裁!最终迎来崛起

中国曾三次忍辱负重“装孙子”,完美躲过美国制裁!最终迎来崛起

猫眼观史
2024-05-16 18:11:46
特朗普因祸得福?马斯克、阿克曼等大佬表态力挺,网络捐款也暴增!

特朗普因祸得福?马斯克、阿克曼等大佬表态力挺,网络捐款也暴增!

财联社
2024-06-01 08:32:08
惊!乌克兰在克里米亚的大规模行动,看完让人大开眼界

惊!乌克兰在克里米亚的大规模行动,看完让人大开眼界

亡海中的彼岸花
2024-06-01 12:55:18
他被免去北京市副市长职务

他被免去北京市副市长职务

鲁中晨报
2024-05-31 17:07:06
这谁顶得住嘛!泰勒·斯威夫特这身材,这才是尤物啊!

这谁顶得住嘛!泰勒·斯威夫特这身材,这才是尤物啊!

冷却爱情
2024-04-25 18:28:15
王阳评论区沦陷了!网友大骂:年纪大了,学会了做小偷?不心虚吗

王阳评论区沦陷了!网友大骂:年纪大了,学会了做小偷?不心虚吗

娱乐八卦木木子
2024-05-31 18:33:33
2024-06-01 13:48:49
感情照妖镜
感情照妖镜
能侃会聊,笔锋犀利的感情作者
1079文章数 133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女子被家暴挂粪袋成功离婚 前夫曾写信:做人留一线

头条要闻

女子被家暴挂粪袋成功离婚 前夫曾写信:做人留一线

体育要闻

欧文:当老二怎么了?硬就行了!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实锤!普华永道,危!

科技要闻

华为上新!余承东:问界6月销量将超4万辆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旅游
教育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台北故宫博物院新展:文书珍品里的端阳时节

教育要闻

【中招咨询】北京市第十三中学:最美王府中学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拜登称以色列提出新的三阶段停火方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