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霸唱的《迷踪之国:雾隐占婆》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幽灵公路和象门:1944年,中国军队在滇西和缅北大反攻胜利后修通了一条自印度东北部雷多终至中国云南昆明的公路,在枪林弹雨中为中国抗日战场运送了5万多吨急需物资,被称为"抗日生命线",以当时美国派驻中国国民政府的军事参谋长史迪威的名字命名。修筑"史迪威公路"之时,美军工程兵参考了缅甸一座寺庙中的古老地图,图中描绘着野人山里的"象门"。象门是条很深的山谷,谷中环境阴冷潮湿,据说是野象群埋骨之地。美军工程兵依照这幅古图将公路修得蜿蜒如蛇,并希望打通英军遗留下来的废弃路段,既可节约财力又能将天堑连通,可惜最后未能如愿。这段位于缅北山区死角沉寂地带的公路,渐渐被世人遗忘,终于成为了一条名副其实的"幽灵公路"。
而这一条公路在历史上真的存在:
史迪威公路是1944年中国军队在滇西和缅北大反攻胜利后修通的始自印度东北部终至中国云南昆明的公路,在枪林弹雨中为中国抗日战场运送了5万多吨急需物资,被称为“抗日生命线”。它从印度东北部边境小镇雷多出发至缅甸密支那后分成南北两线,南线经缅甸八莫、南坎至中国畹町;北线经过缅甸甘拜地,通过中国猴桥口岸、经腾冲至龙陵,两线最终都与滇缅公路相接。
公路由来
据载,时有龙陵县长接到云南省政府"鸡毛信"紧急命令,同时收到一副手铐,命令:该县工程土石方限期完成,否则县长自戴手铐来昆明听候处分。这位县长来到潞江如法炮制,拿出省政府的紧急命令和手铐对土司兼区长说:我是流官,你是世袭土司,潞江修路若是完成不了,我只好拉着你一起跳怒江了。
从1937年11月至1938年8月,12个县的各族人民自带口粮行李扎营千里,冒着瘴疠,劈山开路,凭着一腔报国热血以献出两三千人生命为代价,仅用8个月时间就抢修出了这条被美国总统罗斯福称赞为"人间奇迹"的滇缅公路。
罗斯福特派驻华大使詹森视察后说:"中国政府能于短期完成此艰巨工程,此种果敢精神与毅力,实在令人钦佩……第一缺乏机器,第二纯系人力开辟,全赖沿线人民的艰苦耐劳精神,这种精神是全世界任何民族所不及的。"
有了车辆、修了公路,还奇缺司机和修车工人,于是向海外招募机工。以爱国侨领陈嘉庚为首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发出了祖国的召唤,立即从南洋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分批赶回了3200名华侨机工,开动了滇缅路上近三分之一的军车,与国内的约6000名机工并肩作战。
到1945年1月"中印公路"胜利打通--从印度的雷多,经缅甸密支那,分南北两线连接到滇缅公路。1月25日,滇缅公路或许应当是"中印公路"正式通车。据载:蒋介石在庆祝仪式上宣布:"我们打破了敌人对中国的包围。请允许我以约瑟夫·史迪威将军的名字为这条公路命名,纪念他杰出的贡献,纪念他指挥下的盟军部队和中国军队在缅甸战役中以及修筑公路的过程中做出的卓越贡献。"可是,史迪威早在3个月前去了冲绳,从中国去职,因为太过傲慢,惹得蒋介石不悦。滇缅公路变成"史迪威公路",蒋总裁打了史迪威一巴掌,又补偿了其一点面子。
公路重修
二战后,由于种种原因,史迪威公路的大部分路段处于废弃状态。其中印度境内部分的路况尤其差。从雷多开始延伸23公里,由于严重滑坡,再加上年久失修,这一段公路已经不能通过任何车辆了。剩下一直延伸到印缅边境的大约36公里路段,出于行政和安全考虑一直在关闭之中,2004年开始重修,重修的史迪威公路全长约1724公里,起于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穿越缅甸,终点为中国昆明。在印度境内的长度为61公里,在缅甸境内长为1031公里,中国境内长632公里。史迪威公路中国境内路段已经于2007年4月建成通车。
史迪威公路以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着中印缅三国,中印两国曾先后数次倡议重修。中国政府尤其是云南省地方政府不断积极推动,不仅多次对云南省境内昆明至保山、腾冲的公路升级改造,并选择新路线,修建了更为笔直宽阔的昆明至大理、保山的高等级公路,缩短原有路线长度,而且主动帮助缅甸重建腾密公路,解决史迪威公路全线贯通的最大困难。相比中国的积极行动,印度虽然高度重视重建史迪威公路,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未有具体行动。早在1998年,印度东北地区的7个邦就签署了联合合作计划,拟重开史迪威公路。但直到2004年,该计划仍未启动。据闻阿萨姆邦是印度分离主义活动密集地区,印度政府担心重开史迪威公路有可能间接壮大分离主义势力。史迪威公路能否真正重现昔日辉煌,缅甸政府的态度也十分关键。缅甸联邦政府于2004年5月正式批准了由云南的公司帮助重修史迪威公路的合同。(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及时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