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末曾国藩到民国袁世凯,才是一部北洋军阀崛起全史
一部北洋军阀的崛起历史,实际上自从曾国藩始到李鸿章传承到袁世凯终结,是一部师徒传承的历史;也是一部汉族逐渐掌握军队,最终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历史。
一、晚清三大军政集团
晚清三大军政集团是指是指由曾国藩开创的湘系集团、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集团以及后起的袁世凯北洋集团。三大军政集团轮番对清末社会变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三者的历史更像一部师徒传帮带的历史。
二、湘系集团——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1872年3月),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湘系集团的统帅。
1852年11月,曾国藩按照清政府命令办理团练,1954年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湘军练成出征天平天国,至此可以说湘系集团雏形初备。
1864年7月,曾国藩弟曾国荃率领湘军攻破天京,对无辜平民展开屠杀与抢掠。同月,朝廷加曾国藩太子太保、一等侯爵,世袭罔替,并赏戴双眼花翎。
1872年3月,曾国藩因病逝世,追赠太傅,谥号“文正”,祀京师昭忠、贤良祠,各省建立专祠,可谓赢得生前身后名。
李鸿章敬献挽联: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
三、淮系集团——李鸿章
李鸿章(1823年2月—1901年11月),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领袖之一,是中国近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淮军的创立者和淮系集团的统帅。
1859年12月,李鸿章赴江西建昌入曾国藩幕府,负责起草文书。经过曾国藩苦心孤诣的培养,李鸿章的思想、性格乃至生活习惯都深受曾国藩的潜移默化。
1861年夏,李鸿章离开曾国藩,利用在庐州的各种关系,积极准备组建招募淮军。1862年2月,曾国藩在李鸿章陪同下,检阅已到达安庆集结的淮军各营,淮军正式宣告建军。
1864年7月,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曾国藩主动要求裁撤湘军;而李鸿章保留了淮军,他认为淮军任务不止于“靖内寇”,更在于“御外侮”——这就是后来建立北洋水师的起点。
剿灭太平天国后期,李鸿章率领淮军参加了平定捻军。1867年授李鸿章为湖广总督,在军事上坚持上任曾国藩“以静制动”的战略方针,顺利镇压了捻军起义。
1870年,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决意仿照西方兵法建设一支新式海军——北洋水师,来拱卫大清海防。
李鸿章认为,将来大清的威胁主要来自海上,日吞琉球和法占越南就是最明显的体现;因此他提出了海防论,建立了北洋水师。
1874年,李鸿章在海防筹议中提出以定购铁甲舰、组建北洋、南洋、福建水师三支舰队的设想,并辅以沿海陆防,形成了中国近代海防战略。
1888年12月,北洋水师在山东威海卫正式成立,大小军舰共有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4000余人,舰队实力曾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九。
1984年至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水师与日本联合舰队进行激战,全军覆没,同时也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由于财政原因,完全重建北洋水师已不现实,于是建立一支近现代化的陆军——北洋新军,成为较为现实的选择。
1901年,李鸿章签订《辛丑条约》,而后病逝北京,诏赠太傅,晋封一等侯爵、谥文忠。慈禧太后称赞李鸿章为“再造玄黄”之人。
袁世凯敬献挽联:受知蚤岁,代将中年,一生低首拜汾阳,敢诩临淮壁垒;世变方殷,斯人不作,万古大名配诸葛,长留丞相祠堂。大意是袁世凯早年受李鸿章栽培,用汾阳王郭子仪推荐李光弼的故事表示对自己的推荐之功劳,下一句夸赞李鸿章功劳千古,堪比诸葛孔明在世。
四、北洋军阀——袁世凯
袁世凯(1859年—1916年),字慰廷,河南项城人,故又人称“袁项城”。他是一位实干派,现代国家制度的很多引进创新,都是自袁世凯始。他最为后人所不齿的就是在全国迎来民主曙光的时候悍然称帝,从此背上“独夫民贼”、“窃国大盗”的称号。
1895年6月,甲午战争后清廷急需建立一支近现代化的陆军——北洋新军,李鸿章、王文韶、刘坤一三名封疆大吏联名上奏折保荐袁世凯重新出山。
1895年12月,奕訢、荣禄等王大臣联名奏请派袁世凯督练新建陆军,袁世凯正式小站练兵,开始用西法编练中国首支新式陆军。袁世凯深知抓到督练新建陆军之事,前程不可限量,他草拟了编练新建陆军章程,从师德国建立近代新式陆军——北洋新军。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1911年11月清廷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重组内阁镇压革命。革命党节节败退,武汉三镇已被袁世凯北洋军攻下汉口汉阳,对武昌攻而不取威逼清廷退位。
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逼清帝逊位,隆裕太后下诏袁世凯组建中华民国。1912年2月15日,南京参议院正式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1915年12月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1916年6月,袁世凯因尿毒症不治而亡,后归葬于河南安阳。
袁世凯从小站练兵起家,办新军兴新学办洋务,逼迫清帝退位,维护祖国统一等等,是真正的实干家、改革家,也是一个“独夫民贼”和“窃国大盗”。袁世凯本质上是擅长权术的旧派人物,同时也是爱国者和民族主义者,对中国的近代化做出重要贡献,而他最大的败笔在于称帝。
袁世凯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北洋军领导人以省割据导致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枪杆子里出政权)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只是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
1926年,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兴起,国民大革命爆发;1928年12月,张学良东北易帜,中国在名义或形式上的统一,北洋军阀统治宣告结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