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有大部分摩友见过一些摩托车把之间有一个小小的“减震器”,大家都叫它钛尺或“防甩头”,安装在摩托车上,可以避免极大多数车头失控情况,一般应用在街车和运动跑车上,钛尺其实不是钛制作的,这东西学名叫做转向阻尼器,也应用在4轮的汽车上,安装位置是在前桥和转向横拉杆之间,下面一起来了解下“钛尺”这个零件~
一个关键时刻能救命的摩托车部件“钛尺”了解一下!
钛尺作用是对人为或外力企图在短时间内大范围的转动方向把的行为予以阻尼,而对正常行驶中的小范围转动方向不起作用,高速状态下防止车头摆动,高速过弯时,能衰减由于路面不平整而带给车手的的震动感,增加车辆过弯时候的稳定性,最主要作用就是增加车辆方向稳定,低速状态下不影响正常转向操驾,转向没有多余负载感,掉头过弯依旧灵活。
对这个零件有一个基础的认识,方便 后面内容的理解,其实它的结构非常简单,我们可以把钛尺看做一个注射器,结构分别有针头、套筒和推杆,对于摩托车而言,把“套筒”安装在车架上,“推杆”安装在车把上,这样在转动车把的过程中,推杆就会推动套筒里的液体,流过作为通道的针头,而针头横截面积的大小,决定了单位时间内可以通过的最大流量,当转车把推动的流量,大于针头允许的最大流量时,便产生了我们所说的“阻尼”,就会减缓车把转动的速率。
摩托车在进行高速行驶、全油门起步、越过沟坎、压过路上的石子的时候,前轮会跃起,或有跃起的趋势,在落地的一刹那,前轮的前进方向会和车身的前进方向产生偏差。这时前轮会自动摆动,寻找车身的前进方向,这个过程叫做“循迹”,而摆动的过程有时是很危险的,“死亡摇摆”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而钛尺的作用,就是减缓这种摇摆的频率、幅度,使之进入一种让人可接受的范围,衰减这种震动感,同时增加过弯时车辆的稳定性。
有些钛尺的性能是就固定的,而有些是可调的,那么我们调节的是什么呢?其实,调节的就是“针头”的横截面积,使其单位时间允许通过的最大流量发生改变,有些钛尺分为20段可调,级别越高,横截面积越小,产生的阻尼感就越强,为什么要强调单位时间呢,这也和钛尺的功能有关,它只对意外情况下的车头快速摆动起效果,因为这时的车把摆动是很快的,而在正常行驶过程中,车把转动比较慢,不会达到钛尺所允许的通过流量,所以不会产生很大的阻尼感,也就是不会产生正常转向费力的情况。
这个很好理解,我们慢慢推动注射器的时候,很省力,而用非常大的力气推的时候,却感受到很大的阻力,这就是钛尺的原理。而如果将钛尺的级别调的很高,“针头”的横截面积就会变小,那么自然而然在正常转向时也会感受到阻力啦。而如果影响到正常转向,那后果还是很严重的,钛尺也是一把双刃剑,就像减震器一样,追求操控就要放弃舒适性,追求舒适性便牺牲了操控性。钛尺的阻尼效果越好,车辆的灵活性就会降低,车辆灵活性提高,高速时摆头的危险性就会提高,好在钛尺是可调的,让大家多了一些选择。
副作用也不小,正因为的他的原理会加大车把的阻力,转动车时把会觉得比不装钛尺费力好多,个人认为低速状态碰上紧急状况,比如360°调头会略显笨拙,大多数高端跑车都安装了原厂转向阻尼器,甚至很多街车也开始有增加此配置。很多人安装转向阻尼器是为了提高弯道驾驶的稳定性,但是转向阻尼器不适合新手安装。因为,如果赛车入弯时,车手选择了正确的制动点和切入点,那么转向阻尼器有助于提高车辆过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如果选择了不合适的点位,那么,由于方向阻尼器会使前轮转向突然变得生硬,更容易发生摔车事故,经常外出旅行的车友适用,关键时刻救命的,对高速时的死亡摇摆有非常好的抑制作用。
至于各位的爱车需不需要加装钛尺,圈里也流传着一种说法,直线行驶160km/h以上,压弯时100km/h以上,钛尺提供的辅助效果最好,如果不经常进行太过极限的驾驶,那么加装钛尺的钱,不如给车多加几箱油。但也有人在想,虽然不一定玩的那么极限,但多一种保障总是好的。而现在,了解的钛尺的结构和原理之后,需不需要加钛尺,你自己能做决定了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