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寿泱泱三万天,你我是否真的过足了每一个日子呢?又或者说,是否在世间的每一个日子对我们都能具有意义?
大学毕业在电影院做宣传小干事的时候,领导布置我把每年节假日都标注出来,甭管中国的外国的,甭管情人节母亲节,但凡有个纪念日的苗头,就有了把观众拉进电影院普天同庆的理由。
营销前辈的点拨,让小兵拉子茅塞顿开。
从那以后,单位里知识竞赛的纪念日环节便由我包了园儿,从毛主席的生日到马克思的生日,从地球微笑日到不打小孩日,您勒随便问,知无不言,绝不含糊。
02
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这部纪录片有点特别,它的拍摄者不是影业托拉斯的大手笔,也不是民间知识分子的个人写作,倒更像是全球网友的一场影像狂欢。
2010年,由知名网站Youtube发起,邀请全世界网民用摄像机记录下2010年7月24日这一天自己的生活琐事。
“英雄帖”发出后,Youtube很快征集到来自190个国家,超过80000段、4500小时的视频。
同志们热情之高涨、反应之迅速、人生故事之丰富,让Youtube始料未及。
由此可见,单向传播的时代果然已经走远,人们的目光不惟追求别人有趣的故事,还有对自我的关注和追索。
同样是记录自己的一天,大家的生活真是天差地别,从这个角度讲,地球还是足够大的,大到足以容纳这么多人,也大到足以包容这些多迥异的宗教文化和价值取向。
片子没有主角、没有剧情,没有镜头设计,更没有滤镜和磨皮这种后期处理,甚至画面的画幅和取景都不统一:画幅有的时候是方的,有时候是长的;视角有时候是鱼眼镜头的广角拍摄,有时候则是Gopro的运动摄影。
03
《浮生一日》的导演是英国著名兄弟档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和托尼·斯科特(Tony Scott)——前者是《角斗士》的导演,后者则执导过《壮志凌云》——这对年过七旬的老导演经验极其丰富,
愣是在网友五花八门的视频里整理出一条叩问众生又不失温情的主线,并按照一天的晨起暮落作为影片结构的时间脉络,才得以将4500小时的素材定剪成95分钟头尾呼应的影片。
导演在片中问了三个问题:
第一、你口袋里有什么?
第二、你爱什么?
还有,你怕什么?
我们来一起看看,人们都拥有些什么呢?富豪们拥有兰博基尼,贫民们则身无一物。
令人动容的是一名秘鲁贫民窟的擦鞋童,寒冷刺骨的冬日里,小朋友得靠自己幼嫩的小手擦鞋谋生,但从他的嘴里我们从来没有听到一句对生活的抱怨,反而是对养他的父亲、对自己擦鞋的收入甚至是一台捡来的旧电脑满满的感恩。
人们又都爱什么呢?
家人、孩子、朋友、恋人,这些都是容易想到的标配答案。
可有位年轻姑娘却不走寻常路,她爱得死去活来的是一个长度可入吉尼斯纪录的单词——Mamihlapinatapai,那曾是被南美洲的某个部落使用过的语言,这个接近失传的单词描述了一种状态:就是当事的双方有了共同的愿望,但是谁都没有开口把窗户纸捅破的那个时间段,比如两个人或部落打冷战。
网友们真是卧虎藏龙啊。看到这里我想起库布里克的电影《发条橙》,被阉割和统一过的思维世界是多么的可怕,千奇百怪的相爱才是人间值得走一遭的理由。
最后一个犀利的问题:你怕什么?
怕蛇怕鬼是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怕生命短暂、亲人离别是成年人的不宣之秘。
生死同源,生命让人多么眷恋,终结便让人多么惧怕。
04
这部片子的人物一般都只出现一次,除了个别的例外。
比如有一组三口之家,他们第一次出现是重病卧床的母亲和淘气儿子间的对话,第二次出现就是丈夫回答关于“害怕”的问题,他告诉卧病的妻子“自己现在无所畏惧,因为之前害怕你得癌症,结果你得了;后来害怕你癌症复发,结果你复发了。所以现在,没有什么好怕的。”
是的,害怕如果管用,就不用害怕了对不对?我想起了海子的诗句——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
我的老师杨恩璞早在十年前就跟我说,他预判未来的影像世界会二分天下:电影厂、电视台和影视公司的职业化制作依然存在,而电子科技的迅猛发展则会进一步释放普通人的表达欲望。
老爷子见多识广,你想想,那还是2008年、人手一部诺基亚的时候,老师就大胆预测:“不久的将来,拍摄和剪辑在一部手机上就能完成。”从十年后的事实来看,手机或许也只是载体之一,任何一件装有摄像头、可以导入和输出的电子介质都能为我们带来影像表达上的无限自由。
05
尼采说:“一个人只要知道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生活。”
曾国藩说:“既过不恋,当时不杂,未来不迎。”
这部影片让我印象最深的两组人物来自日本和朝鲜。
日本的影像是有关一对父子,爸爸早上把年幼的儿子叫醒,给他穿上外衣,父子闲闲聊上两句,然后爸爸把儿子领到香案桌妈妈的遗像前,敬上两柱香,爸爸教儿子跟妈妈说“早安”。逝者不息,短短一分钟的影像里,父子、夫妻之爱润物无声;
朝鲜的影像则来自一位黢黑的猜不出年龄的“驴友”,这是他骑车环游世界的第190个站点——尼泊尔的加德满都,九年在自行车轮上的生活让他早就成为一个“世界人”,他从不纠结自己出身于南韩还是北朝鲜,他见过世界上大小不一的苍蝇,他能用不同的语言跟大家说“早安”。
如果说,前几部影评是告诉大家,一部成熟影像作品有多少专业限制和要求,那么这部《浮生一日》则要告诉大家——影像,是因为人才有存在的价值;
影像,其实就在你我身边,就在你我正在度过的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