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Netflix 发布了碧昂丝(Beyonce Knowles)的最新纪录片《归家》(Homecoming),这篇讲述2018年科切拉( Coachella )音乐节的纪录片,一经上线,就在社交媒体引起了轰动。
想要说清楚这部纪录片,故事要从2018年的那场科切拉音乐节说起。
碧昂丝是登上科切拉舞台的第一位黑人女歌手。这个头衔看起来是一种荣光,背后却暗示着,这个创办于1999年的、全球顶级的音乐节,花了近20年的时间才接受了一位黑人女歌手登上其舞台,而且,这位歌手,早在多年前就已经成为全球身价最高的女歌手。
碧昂丝想要用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演唱会,来致敬她所引以为傲的黑人文化,主题 “归家”也可以理解为——一次向黑人文化的回归。
纪录片总长137分钟,其中实录的演唱会片段就有100多分钟。只要是曾经看过碧昂丝演唱会视频的人,都能够想象得到这个片子会有多精彩。
然而,最终将这个纪录片推向“神级”的,是那些在背后支撑起这场演出的历史和文化象征。
影片中穿插着一些文字引述和语音片段,大多都出自历史上曾为美国人权运动做出过贡献的黑人思想家、作家和艺术家。
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曾毕业于美国传统的黑人大学(Historically Black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简称 HBCU。
碧昂丝在片中提到,她从小的梦想就是能上一所传统的黑人大学。不仅仅是因为她的父亲曾就读于HBCU,而是因为那是一个能让美国黑人感受到自由和平等的地方。然而,对于很早就踏入演艺圈的她来说,四处巡演成了她的 HBCU,舞台就是她的教室。
这一次,她为整个演唱会都注入了 HBCU 的校园特色。乐队的成员配置、服装、以及这种 “两组乐队比拼演奏” 的表演方式,都借鉴于 HBCU 校园里的行进乐队(Marching Band)。
其中,舞者和乐手头上戴的的黑色贝雷帽,是60年代人权运动中黑豹(Black Panther)团体的标志, 它象征着黑人力量。
这些元素的叠加,使得这场演唱会更像是发生在传统黑人大学里的一场狂欢。
碧昂丝的亮相服装,是一件绣着自己头像的黑金色长袍,这件衣服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娜芙蒂蒂雕像(Nefertiti Bust)。
娜芙蒂蒂 ( Nefertiti ) 是古埃及法老阿肯那顿 ( Akhenaten ) 的王后,是美丽和力量的象征。碧昂丝将这件衣服用作开场装备,不单单是为了赞美女性力量,更是对多年来好莱坞将埃及艳后统一描绘成白人女性的一种不满。
《时代杂志》称碧昂丝的在科切拉音乐节上表现,是所有宣扬黑人文化的演出里最具有影响力的一个。
其实碧昂丝本应该在2017年就参加科切拉音乐节的,正好是对她2016年发行的专辑《Lemonade》的一个现场演绎。
但是,在她筹备演唱会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自己怀孕了。曾经有过流产经历的她,再次面临事业和家庭之间的选择时,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家庭。因此演唱会被推迟至2018年。
碧昂丝患有妊娠毒血症,再加上她的高血压,顺利生育对她来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更何况她肚子里怀的是一对双胞胎。她在片中说到:一个孩子的心跳暂停了几次,是紧急刨妇产拯救了他的生命。
生下双胞胎 Rumi 和 Sir 之后,她立即投入了演唱会的筹备工作。她当时所面临的困境是,需要在短时间内将自己的身体调整回那个能持续唱跳两个小时的状态。
这个女人每次都发誓不再将自己逼上绝境,但她这种一定要将完美主义贯彻到实际行动中的人,总是会再一次地把自己逼上绝境。影片中有这样一段独白:
为了达到目标,我不允许自己吃面包、碳水化合物、糖分、奶制品、肉、鱼和酒精,我一直都很饿....
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的,这是她第一次能穿进自己的演出服时的表情。
自2006年离开真命天女(Destiny's Child)后,碧昂丝所有演唱会的总导演都是她自己,在科切拉音乐节的这次也不例外。
排练过程中,她将自己的团队分为三个部门,即舞蹈部门、音乐部门和创意部门。作为整场演出的主角和总导演,她每天除了练习唱歌和舞蹈之外,还要在这三个摄影棚之间来回走动。
“ 我坚信,任何事情,只要肯下苦功,就能做好。我是一个非常注重细节的人,几乎每一位舞者都是我亲自挑选的,还有舞台上的每一种光效,金字塔舞台所用的建筑材料,舞者衣服上的图案需要什么颜色,它代表着什么...怎样设计服装,才能既展示他们自己的独特性,还能体现出我们是一个团结的整体......”
如果你要说碧昂丝是一个女权主义者,没错,她一定是。
但这里的女权主义,指的不是那个在现代语境下已经被恶意解读成 “憎恨男人” 的女权主义。而是,一个女人,应该坚信自己在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有着和男人同等重要的权利。
(Beyoncé 和女粉丝互动,教她们要敢于揭穿男人的谎言)
影片还中引用了黑人女权主义者 Chimamanda Ngozi Adichie 在 TED 演讲中的一段话,我认为这是整个纪录片最大的亮点之一。
“我们教育女孩,你可以有野心,但是不能太大;你应该有一个获得成功的目标,但你不能太成功,不然的话,就会威胁到男人的地位;我们教育女孩要学会与人竞争,但这种竞争不是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而是能更大程度地取得男性的关注”
在保护自己话语权这方面,她做到了极致。她几乎从来都不上娱乐访谈节目,因为不想将这个解释自己生活的权利交给媒体和记者。她所做的,是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拍成纪录片,用最直接、也最诚恳的方式展示给喜欢她的人。
真命天女重聚
在科切拉的这次演出中,碧昂斯还请来了真命天女(Destiny's Child)中的另外两位队员 Kelly Rowland 和 Michelle Williams 。2013年她登上美国碗中场秀时,也曾邀请过这两位来和她一起表演。她用实际行动做到了“女性之间的相互扶持”,更何况这些和她拥有同样肤色和人生经历的人。
Beyoncé和妹妹Solange Knowles
Beyoncé 和老公Jay-Z
片中还有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片段,就是参与过这场演出的几个演职人员,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和梦想,以及这场演出对于他们的意义。
影片即将进入尾声的时候,出现了一段玛雅·安吉罗(Maya Angelou) 的语音片段。
“我真正想要做的,是成为我的种族的代表,我有机会去向世人展示,我们可以很善良、很聪明、很慷慨,我有这个机会去教他们怎么去爱、怎么去笑。我知道,当我的任务完成之后,我就会被召唤回家,回家后的我,不会有任何的不安和恐惧......”
也许就和那些历史上曾经为美国黑人人权运动做过贡献的思想家、艺术家一样,碧昂斯想做的,不过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所代表的人群创造出一个能让他们引以为豪的、让他们从中感受到力量的东西。
她做到了......
《纽约时报》称:碧昂斯比科切拉音乐节重要多了。
然而整个纪录片中,让我觉得最精彩的,甚至忍不住想要流泪的,是最后一个镜头。
碧昂斯表演完之后被工作人员带下了舞台,摄影机一直拍着,老公Jay-Z从后台出来,两人搂在一起,结束了这个影片。
策划 | 摩登天空杂志编辑部
监制 | 伍叁伍伍 王硕
撰文 | 段璋珮
你还可以看看这些
这里有篇非虚构,主人公是高晓松、张亚东、乔杉和吴青峰
看完MetGala我想说:今天老外那套坎普都是咱玩剩下的!
本文由摩登天空杂志原创,转载请联系后台
进入摩登天空杂志微店
有经典之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