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档综艺节目设置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环节,就是让孩子在勇气台上说出自己埋在心底的话,这些话有可能是感谢的话,也可以是吐槽抱怨。其中有个女孩就向妈妈提出要求,以后能不能不要总是打击自己,说自己比别人差,长期下来,女孩的内心有很大的压力。女孩问妈妈,并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孩子是优秀的努力的,为什么妈妈就是看不到自己的努力呢?
女孩的妈妈很冷静,逻辑性也很强,面对这样一个公众环境下,女儿对自己的抱怨一盒要求,她不慌不忙的给出自己的回复,我觉得你很棒,但是你还是要去学习更好的习惯和方法。妈妈说自己比较客观,说孩子性格有点飘,需要自己时刻帮助孩子认清现实,帮助孩子事半功倍的学习做事,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并强调自己做的这些,和孩子的成绩好坏没有任何关系。
妈妈反客为主问女孩,一直以来答应女儿的事情都有做到,但是女儿答应自己的事情却并没有都完成,而且对女儿的要求都是她认为女儿可以做到的。最后女孩崩溃大哭,问妈妈能不能以后不要再说别人家的孩子,结果妈妈还是强调要孩子需要去改正去实践。谈话进行不下去了,女孩也觉得没有必要再和妈妈说了。
在母女俩整个对话过程中,都在尽力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说的都没有问题,但是结果却是失败的。最大的原因在于妈妈说的每一句话都会有一个转折点,“你很好,但是你该……”,“你应该……”,“你需要……”,这些话其实已经奠定了基调,就是你前面做的再好,总会有一个但是来抹掉你所有的成功,总会有一个你应该做的事情等着你,这样的杀伤力要比打骂孩子要大的多。
这就相当于以爱之名来限制你的行为,我认为你需要怎么样做,你做的再多,也有一个但是没让我满意,我不需要你的想法的做法,我只要你根据我说的去做,这对孩子的教育其实是在磨灭孩子的天性。就像网上有句很经典的话,有一种冷叫做爸妈觉得我冷,有一种饿叫做爸妈觉得我饿。
听取孩子的声音,用适合孩子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才是真的对孩子的爱,同样是想让孩子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为什么就偏偏要“你成绩不错,但是有人比你更好”这样的表达方式呢?为什么一定要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来做比较?其实这个妈妈是可以在平时多和女孩探讨好的学习方式。夸奖孩子自己的努力,打击真的不是一个好的教育方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