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板栗研究室专业从事板栗新品种选育与高效栽培技术研发推广工作。现有研究人员5名,其中博士1名、硕士4名,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1名,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1名。
‘十二五’以来,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市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取得国际先进鉴定成果2项。审定不同熟期、多用途板栗新品种7个,其中国审品种3个。获植物(板栗)新品种权7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编(参)写学术著作6部。申报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授权4项。主持编写国家标准1部(板栗质量等级(GB/T 22346-2008))、参编国家行业标准1部(板栗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规程(LY/T 1337—2017))。
板栗研究室设有试验基地2处,占地80余亩。现有板栗种质资源315份,10余个杂交群体,万余株杂交实生苗,已经获得多个板栗杂交初选优系、复选优系和区试优系。研究室在全省板栗燕山主产区兴隆、宽城等地建立板栗栽培技术标准化示范基地7个,在基地主要开展自育品种、板栗幼树早果丰产和板栗大树轮替更新整形修剪等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工作。
自育板栗品种
国审板栗良种——‘燕山早丰’
燕山早丰(又名3113),成熟期早(9月初成熟),有价格优势;结果早,产量高,连续结果能力强;品质优良,出实率高,适宜糖炒;适应性强,但耐瘠薄能力中等;适宜在山区缓坡、平地栽植。
国审板栗良种——‘大板红’
大板红(又名大板49),中熟品种(9月中旬成熟);栗果美观,整齐度高;高产、稳产;树姿开张,树形易整成,管理省工;品质优良,适宜糖炒;耐瘠薄性强,抗旱性突出;存在嫁接亲和性差的弊端。适宜土壤瘠薄陡坡山地种植。
国审板栗良种——‘燕山短枝’
燕山短枝(又名后20),中熟品种(9月中旬成熟);坚果紫褐色、有光泽,整齐度高;结果母枝短粗,树体矮小,适宜密植;抗红蜘蛛性能突出;山区平地、缓坡和陡坡地均可栽植。
燕晶:中熟品种(9月中旬成熟);树姿开张;坚果外观漂亮,粒大,整齐;早果性强,产量高;山区平地、缓坡和陡坡地均可栽植。
燕明:晚熟品种(9月底成熟);高产、稳产;综合抗逆性强,抗寒性突出;适宜土壤瘠薄陡坡山地栽植。
冀栗1号:中熟杂交品种(9月中旬成熟);早果性强,产量极高;外观漂亮,果粒均匀,品质优良,适宜糖炒;坚果耐贮藏,腐烂率低。平地、缓坡和陡坡山地均可栽植。
主要成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