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戒毒学员的宿舍走访是王涛每天的课题。身穿警服的王涛刚踏入门口,住满10名学员的小宿舍马上就热闹起来。
“天冷了,被子够不够暖啊?”、“最近有没有跟家里人联系沟通呀?”、“最近身体还好不?宿舍有没有东西要维修?”……王涛一边检查宿舍的设备,一边和戒毒学员们聊家常。
艾滋病戒毒所里的“涛哥”和学员们
戒毒所在外界看来是个“神秘”的存在。其实啊,里面像个花园,种植有各种花草,还养有孔雀、鸽子、小猫等动物,设置了健身器材,为学员们提供良好生活环境,一点都不冷冰冰。”
——王涛
在走访过程中,王涛会随身携带一个小本,记录每位戒毒人员的情况,以便针对性的谈话。像这样的小本子,一年下来堆起来有厚厚一叠。
全国两会开幕在即,王涛发动戒毒学员们给他写建议信,一个星期下来,王涛就收到了3、4封手写的信件。
对于每一份建议信,王涛都会仔细阅读,做好批注。在信中,不少学员提到重返社会的问题,他们希望国家和政府出台关爱和优惠政策,鼓励回归人员自主创业,激励回归人员对生活的希望,对回归人员的家庭及亲人给予心理疏导,从而重新接纳回归人员等。
戒毒学员们的心声,王涛一一记下,把它们写入了自己今年全国两会的建议当中。
全社会对戒毒人员要有更多宽容
“今年我还是关注戒毒人员这个群体,让他们如何融入社会。因为长期关心他们,我也要为这个群体发声。”
王涛就说,希望全社会能够以另一种角度去看待戒毒人员,他们其实是病人,虽然他们违法了。
据介绍,从广东省第四强制隔离戒毒所走出去的真正戒断成功的人有8、9个,王涛通过对他们的回访调研发现,这批学员都有共同的特点,亲人在身边,他们有亲人的理解,也找到单位接纳,所以每天过得非常充实。
“我之前去戒断成功的一名学员那里回访,他现在在深圳做服装贸易,看见我非常高兴!说在戒毒所的那3年真正让他对整个社会有了很大的改观,出来后也得到了身边的人的理解,现在出来也结婚生子了,事业上也有所成就。”
“
全国人大代表 王涛:
如何对于戒毒人员如何回归社会,如何融入社会,我认为要尽量以亲情来感化,尽量减少复吸率。这就需要社会上各个部门一起群防群策,大家一起行动起来。
”
戒毒警察也需要有职业认同感
据介绍,目前戒毒所大约有200多名艾滋病戒毒学员,比最高峰的800多人大幅减少,这离不开王涛等艾滋病专管干警们付出的努力。
艾滋病专管干警的职业保障问题也是王涛的关注点。他表示,类似这样被艾滋病戒毒学员划伤、抓伤等“流血事件”并不少见,专管干警面临更多被感染的风险。
在2010年5月,王涛曾有过被疑似感染的惊险经历。在处理学员间的争执的过程中,王涛的右手手臂被艾滋病感染戒毒学员划了一条血痕。幸运的是,半年后,经医院严格筛查,他被确诊“没中招”。
王涛表示,专管干警会面临更多被感染的风险,今年全国两会,他将为艾滋病专管干警们争取更多权益。
“在新旧警察法就没有提到戒毒警察的概念,我们这个群体想引起政府重视,在各级政府节日慰问词修改一下,能不能把公安干警修改为人民警察、各部门人民警察,这就是职业认同感嘛,我们在集院墙内也为人民安全、社会平安做出贡献嘛。”
来源:946民生直通车
采访:佛山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黄健彬
你的每个分享,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