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深入分析广式烧鹅的上色原理,和影响烧鹅色泽均匀的主要因素”。新用户欢迎进入官网《粤港烧腊论坛》免费获得“原味汤粉配方及制作流程”、“秘制辣椒酱配方与制作流程”、“梅菜扣肉配方与制作流程”三份教程,该配方是猪脚、烧腊店的最佳拍档。
制作烧鹅美食,如果连广式烧鹅的上色原理还不懂,那怎么能做好烧鹅来呢!我们知道,烧鹅在广东美食界很盛行,以皮脆皮肉嫩而著称,闻名中外的粤菜美食中,说起烧鹅,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精致的美食自然少不了繁杂的制作过程,而制作广式烧鹅时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上色,总有不少人烦恼于鹅身上色不均匀或不上色。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懂得广式烧鹅的上色原理,如果连这个都没搞懂,也就不知从哪里下手,是吧?因此,不少人制作的烧鹅,味道还可以,就是鹅身常常起花斑、杂色、白一块,红一块的,烧鹅上色很差,或者腹部、背部泛白不上色。这些问题是在制作中常会遇到的,可能你也会遇到这种情况,所以请看完此文,当遇到烧鹅的上色的问题后就能找到原因,并且快速解决问题啊。
广式烧鹅上色的两个关键因素:皮水、温度。
(1)、皮水。烧鹅在入炉烧制前要上皮水,皮水中含有麦芽糖、大红浙醋、白醋、料酒等成分。糖有什么作用呢?主要是在鹅身表面裹上一层糖衣,这层糖衣在烧制时产生反应,转化为“单糖”,而“单糖”呈红色,因此烧鹅才有枣红、深红的色泽变化。如果皮水中糖分的比例不恰当,也会造成鹅皮色泽的变深或变浅。
(2)、温度。皮水中糖的反应,要依靠一个催化剂,这个“催化剂”就是温度。裹在鹅身表皮上的糖衣,需要依靠高温的环境,才能达到产生反应的充分条件,只有在烤炉内高温的烧制下,糖逐渐转化为“单糖”,才让鹅皮达到上色的目的。温度太低,上色不均匀;温度过高,色泽就会越变越深!
在平时的制作中,要根据所做烧鹅的多少、所用烤炉的保温情况、所用的炭的火力、烧制温度和时间等,来调制皮水的比例,不是一成不变、一个配方行天下的!不同师傅的皮水比例也不同,有的人会有好几个比例配方灵活应用。
之前,有位在东莞美食街做烧鹅的朋友,不管何时总是使用同一个皮水比例,烧制时一炉炭烧到底,常常炉温忽高忽低的,所以制作的烧鹅上色不好,同时脆皮度也很差!后来,通过重视这些细节,弄懂了烧鹅上色原理后,作出了充分的调整,才做出了颜色卖相还不错的烧鹅来。
知道了广式烧鹅的上色原理,我们再来看看,影响烧鹅色泽均匀的因素有哪些?
第1、光鹅风干。光鹅上皮水之后就是要风干了,光鹅风干要彻底,风干到鹅皮摸起来很干燥,用手摸着有一种‘沙沙’的感觉,那表明风干到位了。风干不到位会导致光鹅在烧制时,鹅身上大量的流水流下来,从而冲掉了覆盖在鹅皮的皮水,既然皮水被冲掉了,烧鹅上色就无从说起。解决办法,就是风干时间充分足够。
第2、光鹅出油。如果你在加工过程不小心伤了鹅皮,导致鹅皮出油了也会影响烧鹅上色。鹅皮出油,上皮水就会很难,皮水粘不住表皮,烧出来的鹅身就会局部发白。如何解决呢?可以用醋清洗一下出油的部位后,再上皮水。
第3、烧制炉温。问题讲的是影响烧鹅色泽均匀的因素,所以这里指的是炉温是否稳定?不是指炉温的高低。炉温忽高忽低很不稳定的话,就会导致鹅身受热不均匀,从而影响均匀上色。简单来说,就是光鹅有些部位吸收足够的热量,它的表皮糖衣就会变红,而有些部位吸收的热量不够,这就导致了烧鹅上色不均匀。如何解决呢?为了使烧制的炉温稳定,可以在光鹅入炉前进行烤炉预热。
关于广式烧鹅的上色的问题,今天就分享到这了,如果觉得有用请点个赞、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如果对更多烧鹅做法的核心技术感兴趣,请关注阅读我的往期文章,都有分享的啊,要是有问题,也可以联系我共同探讨!
本文整理于《粤港烧腊论坛》官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