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自治区党委、政府正式批准《百色市机构改革方案》,标志着我市机构改革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1月23日,市委、市政府在右江区政府礼堂召开百色市机构改革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
根据中央、自治区要求,机构改革后,百色市共设置党政机构47个。其中,党委机构13 个,政府机构34个。
对应自治区机构改革 调整优化相应机构和职能
建立健全和优化市委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
★ 组建市监察委员会。
★ 组建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市委审计委员会、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
★ 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改为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将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改为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将市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改为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作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
加强党委职能部门的统一归口协调管理职能
★ 市委组织部统一管理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统一管理公务员工作
★ 市委宣传部统一管理新闻出版和电影工作
★ 市委统战部统一领导民族宗教工作、统一管理侨务工作
新组建和优化职责的机构
★ 组建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医疗保障局
★ 重新组建市司法局
★ 优化市审计局职责
其他不再设立的机构
★不再设立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市委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有关职责交由市委政法委员会承担
★将市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办公室职责交由市委政法委员会、市公安局承担
与自治区党政机构基本对应的其他机构和因地制宜设置的机构
与自治区党政基本对应的其他机构
★市委办公室、市委政策研究室、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市政府信访局、市委老干部局作为市委工作机关;
★市政府办公室、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教育局、市科学技术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商务局、市体育局、市统计局、市林业局、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因地制宜设置的机构
★市委机要保密办公室为市委工作机关;
★市人民防空和边防办公室、市城市管理监督局、市金融工作办公室、市大数据发展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说明:
中共百色市委员会设置纪委监察机关1个,计入机构限额的工作机关12个(设在相关部门的市委议事协调机构的办事机构不计入机构限额)。其中,纪律检查委员会与监察委员会合署办公,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办公室挂督查室、市档案局牌子;组织部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市党建工作办公室、市公务员局牌子;宣传部挂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市新闻出版局牌子:统一战线工作部挂台湾工作办公室(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市侨务办公室牌子;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挂市绩效考评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机要保密办公室挂市国家密码管理局、市国家保密局牌子。
说明:百色市人民政府设置工作部门34个。办公室挂人民政府督查室、外事办公室牌子;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挂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百色建设管理办公室、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水库和扶贫易地安置管理局牌子;工业和信息化局挂铝产业发展办公室牌子;农业农村局挂水产畜牧兽医局牌子;大数据发展局挂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办公室牌子。
深化行政执法、市人大、政协机构改革和群团组织改革
深化行政执法改革
★ 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统筹推进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等5个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确保这些领域的执法职能和队伍整合到位,实行统一执法。
★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整合力度,实行更大范围的综合执法。
★ 继续深入推动城市管理等其他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巩固改革成果,深化改革探索。
★ 从源头上全面梳理、规范和精简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事项,制定执法事项清单并实行动态调整。
★ 统筹配置行政执法职能和执法资源,减少执法队伍种类,减少执法层级,下沉执法力量,市和城区原则上只设一个执法层级,乡镇在综合执法平台基础上探索一支队伍管执法。
★ 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涉及的机构编制事项按有关规定办理。
★ 锁定执法人员编制底数,暂时保持现状不变,待中央统一明确政策后逐步规范。
★ 按照统一规范管理的方向,积极探索建立体现综合行政执法特点的编制和人员管理办法。
★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考核和激励机制,以及综合执法主管部门、相关行业管理部门、综合执法队伍间协调配合、信息共享机制和跨部门跨区域执法协作联动机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效率。
深化市人大机构改革
★ 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加强人大对预算决算、国有资产管理等的监督职能,健全人大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完善人大专门委员会设置,更好发挥其职能作用。组建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将市人大法制委员会更名为市人大法制与监察委员会。
深化市政协机构改革
★ 推进人民政协履职能力建设,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优化政协专门委员会设置,更好发挥其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
▲ 组建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将联系农业界和研究“三农”问题等职责划入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 将市政协文史资料宣传学习委员会更名为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 将市政协教育科技文化卫计体育委员会承担的联系文化艺术界等相关工作调整到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 将市政协教育科技文化卫计体育委员会更名为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
▲ 将市政协联谊委员会更名为市政协联谊和外事委员会。
深化群团组织改革
★ 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群团组织改革的部署要求,继续推进群团组织改革创新。推动群团组织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着力解决“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等问题,优化机构设置,完善管理模式,创新运行机制,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将力量配备、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
★ 促进党政机构同群团组织功能有机衔接,支持和鼓励群团组织承担适合其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增强群团组织团结教育、维护权益、服务群众功能,更好发挥群团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深化市委和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改革及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
★ 将市广播电视台由市文化和新闻出版广电局管理调整为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归口市委宣传部领导。
★ 全面推进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除行政执法机构外,将完全、主要和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全部纳入改革实施范围。
★ 全面清理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关。
★ 对主要或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原则上将行政职能划归主管部门或职能相近的党政机构,原有事业单位调整为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或并入相关事业单位。
★ 对完全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原则上并入相关党政机构或调整为主管部门的内设机构,确需单独设置为行政机构的,在中央和自治区规定的限额内设置。
★ 改革后,保留设置的事业单位名称不再称“委、办、局”。
★ 今后,除行政执法机构外,不再保留或新设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统筹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改革
★ 把机构改革同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有机结合起来。
★ 加强权责清单管理,有效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运行。贯彻落实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政策措施,推进“一事通办”改革,力争让办事企业和群众“进一扇门”“跑一次腿”就能办成“ 一件事情”。
★ 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减少盖章、审核、备案、确认等各种繁琐环节和手续。
★ 加快推进部门政务信息联通共享,打造高效便民的政务服务“一张网”,着力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
★ 推进直接服务民生的供水、供电、供气等公共事业部门的便民化改革,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
强化机构编制管理刚性约束
★ 强化党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快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增强“三定”规定严肃性和权威性。
★ 继续深入推进和完善权责清单制度,实现权责清单同“三定”规定有机衔接。
★ 按照自治区的部署要求,在自治区核定编制总额内,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加大部门间、地区间编制统筹调配力度。
★ 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管理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严格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和程序,严禁超限额设置机构、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
★ 进一步规范管理合署办公机构、挂牌机构、议事协调机构、设在机构、临时机构和派出机构,挂牌机构不得实体化。
★ 从严控制内设机构设置,规范领导职数职级管理,各部门、各县(市、区)擅自设立的机构和岗位、擅自配备的职务均要取消。
★ 加大机构编制违纪违法查处力度,严肃追责问责。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与干部监督、巡察监督、审计监督等工作联动,形成监督检查合力。
▍内容来源:百色新闻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
▍图文编辑:生活在百色
更
多
精
彩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公众号
生活在百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