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上说,苏联的崩溃在于经济方面的崩溃。
事实证明,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是违背基本经济发展规律的。
计划经济体制僵化、权力过于集中、抑制企业的活力和积极性,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这是根本性的矛盾。
在一个国家百废待兴的发展初期,计划经济确实能够起到较好的恢复作用,也能在某些领域,比如重工业、武器研发生产领域位于世界前列。但长久来说,这种经济的发展会有很多问题,无法维持持续的增长。
自然,如果是古代那种闭关锁国,自我发展,那还没事,因为顶多是很多年经济处于低水平不能前进。
如果周边又有强敌的威胁,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就很容易崩溃。
不从大的方面说,就从农业的细节。
以苏联为例,在沙俄时期早就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甚至可以出口。
然而,苏联的鼎盛时期却出现了严重的粮食短缺,被迫大量进口粮食。
沙俄的1913年粮食产量9800万吨,到了1951年却锐减到7900万吨,甚至直到1963年才10750万吨。
要知道这四五六十年农业技术有着极大的发展,理应粮食产量大增甚至翻倍。然而,苏联的粮食产量却只有如此。
可见,经济确实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为什么呢?
计划经济模式下,集体农庄里的农民生产热情不高,干的好坏差不多,甚至干和不干,也没有本质差别。
所以苏联对于农业投入其实非常大,也使用了拖拉机、新式化肥在内的各种技术,但产量就是上不去。
不要说苏联,朝鲜也差不多。朝鲜曾经鼓励养猪,于是农民都踊跃养猪。但随后出台规定,农民可以养猪但不能私自屠宰,也不能私下买卖,必须统一卖给国家。
而国家给的价格很低,养猪就几乎无利可图,于是朝鲜农民就失去了养猪的积极性,纷纷停止养猪了。即便强行命令他们养猪,养出来的猪也是又瘦又小,不会有人太用心的。
想法,欧美的农民的土地都是自己的。为了自己的腰包,这些农民会用尽各种方法,拼命提高产量,包括养猪也是如此。
因苏联的经济存在根本性的问题,实际上根本不具备和美国争雄的实力。
苏联却不惜代价和美国血拼,对于武器重工业投入惊人的财力和物力,被迫停止改善人民的生活,甚至生活水平发生倒退。
这种状态如果维持的时间不长,人民还能忍受。但如果是十几年二十年,始终维持较低的水平,老百姓就会不满,甚至愤怒。
当年苏联的强大说白了只是武器工业和重工业的强大,同人民生活关系不大,华约也是如此。
其实东德已经是华约中最富裕的国家,然而经济差距非常大。东德工人的工资,仅为西德同行的三四分之一,技术人员差距更是天壤之别。东德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人口跑到西德去,但是却很少有人从西德跑到东德。据不完全统计,东德大约有250万人跑到西德,而东德只有1600万人口。
道理就这么简单。
苏联绝非毁于戈尔巴乔夫,也不是毁于叶利钦,而是毁于自我的崩溃。
苏联还要感谢戈尔巴乔夫果断改革。
如果没有这个人,苏联死撑着不进行经济改革,最终可能出现类似于津巴布韦那样彻底的崩溃,出现23位的货币也不是不可能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