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瑕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他是楚国国君楚武王的儿子,出生地楚国丹阳,芈姓,熊氏,名瑕,曾担任楚国最高官职“莫敖”,故史称“楚莫敖”。因被封于屈邑,其后代以封地为氏,遂称屈氏,为屈姓先祖。大诗人屈原是其后裔。
楚武王四十年(公元前701年),屈瑕在楚国担任将军,在蒲骚之战中作为主将击溃陨国。武王四十一年(公元前700年),屈瑕指挥自如,绞被迫为城下之盟。
经历几次扩张战役后,楚国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之一。
当楚伐绞时,楚都东南的罗国企图偷袭楚都。
楚武王四十二年(公元前699年),屈瑕亦作为主将,讨伐罗国。经历前面几次胜利战役后,屈瑕的自信心大增,轻视罗国,在出师征讨罗国时,脚步一昂一翘的走出都城,此为趾高气扬的由来。楚国大臣斗伯比为屈瑕送行,见屈瑕有骄矜之色,深为担忧并请示武王派兵增援屈瑕。楚武王大为不解,明显的兵力优势,有什么好担忧的呢?但是武王还是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夫人邓曼。邓曼明达事理,善解人意,她对武王说:“大夫斗伯比所担心的,怕不是士卒寡不敌众吧?他所担心的是莫敖轻敌致败呢!”
武王恍然大悟,派人追告屈瑕,可为时已晚。
屈瑕为了尽早攻克罗都,督催全军尽快渡过鄢水,队列错乱也在所不惜,以致渡过鄢水之后,楚军不成队列了,行近罗都时,正面有罗师迎击,背面有突然出现的卢师偷袭,屈瑕和他的将士都大惊失色。楚军腹背受敌,立刻溃败。残余部队南逃至荒谷一带,屈瑕无面目见君王、父老,在一棵歪树上吊自杀了。其他将领则自囚以听罪。
楚武王是明君,为本次战败主动揽责,称是自己的过错,并赦免了所有战败的人,很多军中的人就不在怨恨屈瑕。
屈瑕的自缢开创了楚国统帅以身殉职、以死谢罪的先例,其人其事,于当时虽有过,于后世则不为无功。
于是在后来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因为战败自杀的将军就是数十人之多,楚汉相争中的项羽兵败于垓下之围,在乌江自刎,大概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